正文

序二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作者:楊慶存 著


序二

劉石

從1991年與乃師劉乃昌先生合作校注《晁氏琴趣外編》迄今二十余年間,楊慶存教授出版了《宋代散文研究》、《黃庭堅與宋代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宋代文學論稿》、《中國文化論稿》等多部專著。即使是高校、社科院專職從事研究的人也算得上高產,何況他的本職工作是繁瑣的人文社科管理。但更值得提及的是,慶存教授的治學適用于錢鍾書先生說的“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of something”,從上述諸種著作中不難看出,無論是否有意,慶存教授是沿文獻—文學—文化的路徑一層層地拓展其學術研究的,他在這條路徑上交替使用考、述、論三種方式,進行古籍校箋、文獻稽考、文史辨析、文學論述和文化探討,所涉甚廣,但又貴能重點突出,在宋代文學、尤其是宋代散文研究方面多所建樹,以自己的勤奮和建樹,成為學界矚目的著名學者。

慶存教授近擇其已刊論著之精要者匯為一集,將由中華書局出版。得蒙不棄,有先睹之快。其中一些為初次寓目,一些此前即曾拜讀。舊著新刊合而觀之,足以再次印證上述之言非屬虛論。不特此也,又有一些新的感受從而產生。

慶存教授的研究大題不泛,小題能深,試舉兩例以明之。

一個民族之詩歌,為該民族文明極重要之體現,此天理之當然,不論而可知者也。然而一民族之詩歌如何體現該民族之文明,該民族之文明如何促進該民族詩歌之發(fā)展,無疑是一個堪稱龐然大物的論題,在不足萬言的篇幅中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非長于思考、善于綜括者實難措手?!吨腥A民族的文明演進與中國古典詩歌的發(fā)展》用三錘擊破之,即倫理道德觀的早熟這一漢民族文明演進過程中的特殊現象,是中國抒情詩很早便高度發(fā)達的一個深刻原因;孔、莊等早期思想家的思想,對中國早期詩歌內在精神的提升極為重要;文變染乎世情,中國古典詩歌的歷時性發(fā)展與各時代的文化思潮息息相關。三個角度,三種視野,亦三個領域。這篇早期論文,已能充分體現慶存教授的治學底色。本書中類此者尚多,《書法藝術發(fā)展與國家文化建設》等皆是。

但若謂慶存教授的治學只有一種底色,是又不然?!渡焦仁蓟榭急妗烽L不足兩千字,專力糾正清人所著黃氏年譜中有關山谷始婚年齡及地點的錯誤,并頗為合理地推測其致誤之由。讀畢我們方始覺得這一錯誤原本十分明顯,而且作者是通過對黃山谷《黃氏二室墓志銘》的細研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黃氏此文亦并不罕見,何以長期以來人們熟視無睹呢?只能表明此文是讀書貴在得間、貴在于不疑處有疑的一個范例。本書中此類具見文獻考辨之功的文章更不在少數,《晁補之詞集名稱考辨》、《黃庭堅宗族世系新考》、《輯校本〈楊文公談苑〉補甄》等為其代表。這充分表明,慶存教授善于高明獨斷,亦樂于沉潛考索。他在上世紀90年代與劉乃昌合作校注的《晁氏琴趣外編》,迄今仍是晁氏詞作最為詳贍的校注本。故當年袁行霈教授應中華書局之邀主編《中國文學作品選注》,以與其領銜的《中國文學史》教材相配套,我忝為宋遼金卷主編,于補之詞即選此本為所據之本。

更多收入本書的或許是介乎上述二者之間或可稱為“中觀”的專題論文。這類論文以其數量較多,反映出慶存教授治學另一個普遍的特點,即善于思考而不嘩眾取寵,必有己見然后始發(fā)之于文?!渡⑽陌l(fā)生與散文概念新考》貫通今古,縱橫東西,以宏闊的視野、翔實的史料、有力的思辨,對散文晚于詩歌的傳統(tǒng)觀念提出大膽質疑,更對中國向來沒有“散文”一名、“散文”概念是舶來品的舊說作完全的顛覆,得出具有文體意義的“散文”概念至少在12世紀的中國就已經形成的結論。又,對于宋代詩歌史上影響甚著的“點鐵成金”、“奪胎換骨”說,研究者多從語源、含義及二語區(qū)別等角度加以探討,而多不脫詩歌技法與創(chuàng)作門徑層面的限囿。《黃庭堅“點鐵成金”“奪胎換骨”說新論》一文不循故轍,將黃氏這一理論納入因革、熔鑄、復變這條古代文學創(chuàng)作重要的藝術規(guī)律和相應的文學批評理論系統(tǒng)中,從而使黃氏學說深厚的理論淵源和堅實的實踐基礎得以充分揭示,彌補了就所論而論的局促視野帶來的不足,與既有研究相參合,使黃庭堅這一重要理論的研究上升到一個新高度。此外如《古代散文的研究范圍與音樂標界的分野模式》、《論宋代散文的繁盛與底蘊》、《論辛稼軒散文》等,或選題,或角度,或觀點,或表述,均有新意存焉,文章具在,不勞縷述矣。

慶存教授文風敦樸,深具內美,一如其人。2008年上半年,清華大學成立古典文獻研究中心,中心主任傅璇琮先生親自選定校外兼職研究員,慶存教授其一也,以此得與謀面定交。然而八九年間,相晤不過三四回而已,倒是經常聽璇琮先生褒揚他,還知道璇琮先生請他主編線裝本《歷代文選》等。日前忽得電話,邀為大著作序。我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應請璇琮先生為之作序。在電話那頭,慶存教授用一貫平實有頓挫的聲音凜然說:“你說得是。但我知道璇琮先生近日身體不大好,在這個時候,決不應該也不能夠勞動他老先生了。”言辭懇切,讓人起敬。我本無為慶存教授作序的資格,但有感于其學與其人,勉力寫下這篇文字,權且當作讀書筆記,也權且當作為璇琮先生服其勞吧。

2015年9月16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