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憂郁的新郎
1906年春天,駐日清公使館留學生監(jiān)督李寶巽向仙臺醫(yī)專的校長山形仲藝發(fā)了一個退學申請書,是關于周樹人的。十天后,學?;貜土斯桂^,同意周樹人退學。
從仙臺回到東京之后,魯迅將自己的學籍放在了一所德語學校,他喜歡尼采,總想著借著德語的梯子可以攀爬上去。只要學籍還保留著,便照舊可以領著清朝留學生的官費,所以日子倒也清閑。
然而,這年夏天,魯迅突然接到母親的病重電報,越洋過海的消息,讓魯迅來不及再回復問訊,直接回了紹興。然而,等魯迅到了家,看到大門口張燈結彩,一派喜氣,才明白母親的良苦用心。
魯迅的母親之所以這么急匆匆地催魯迅回國結婚,是因為前不久,有一個留學日本的同鄉(xiāng)回來,傳播了一條關于魯迅的流言,大抵是看到了魯迅在日本神田的街頭攜著老婆孩子在逛街,仿佛還不止一個孩子。這一則新聞可是讓老太太坐臥不安,已經訂婚了的朱安虛歲已經二十九歲了,再不成婚,在鄉(xiāng)下都沒有辦法出閣見人了。于是,萬般無奈,魯迅的母親才想出這樣一個計謀。
被親情綁架了的魯迅向母親解釋清楚了緣由,是他恰好遇到一位婦女獨自帶著三個孩子,魯迅只是幫助婦女,卻恰好被同鄉(xiāng)的留學生看到,成了一場誤會。
關于魯迅的婚姻,曾經不止一次有人回憶過。魯迅的堂叔周冠五在回憶時說:“結婚那天晚上,是我和新臺門衍太太的兒子明山二人扶新郎上樓的。一座陳舊的樓梯上,一級一級都鋪著袋皮。樓上是二間低矮的房子,用木板隔開,新房就設在靠東首的一間,房內放置著一張紅漆的木床和新媳婦的嫁妝。當時魯迅先生一句話也沒有講,我們扶他也不推辭。見了新媳婦,他照樣一聲不響,臉上有些陰郁,很沉悶?!?/p>
在魯迅家里做了近三十年工人的王鶴照在回憶新婚的魯迅時說:“這一次時間很短,我與魯迅先生也沒有講話,他當時的穿著怎樣我也記不大清楚了。但有一件事卻還記得。魯迅先生結婚是在樓上,過了一夜,第二夜魯迅先生就睡到書房里去了,聽說印花被的靛青把魯迅先生的臉也染青了,他很不高興?!?/p>
魯迅在訂婚以后便給朱安說過話,第一要放開小腳,第二要讀書,然而,小腳放開時已經晚了。朱安大概知道魯迅先生不喜歡小腳女人,所以,在結婚的當天,穿了一個大號的鞋子,結果還沒有下轎子,鞋子便掉了出來。而魯迅呢,結婚當天,因為舊俗,也不得不戴了一個有假辮子的帽子。
結婚后第二天,魯迅搬進了書房,第四天,便和周作人一起去了日本。從此,朱安便成了魯迅掛名的夫人。
1909年7月魯迅回國,可是一回來他便住進了工作的學校,1912年他北上北京,一直到1919年的時候,他買了八道灣的院子將母親和朱安接到北京去,有近七年的時間,魯迅的日記里只有過一次關于朱安的記錄,那是1914年11月26日晚上寫的:“下午得婦來書,二十二日從丁家弄朱宅發(fā),頗謬。”
只有過這一次記錄,然而結尾的兩個字呢,像極了他們的婚姻,頗謬。
“這是母親送給我的禮物,我只好供養(yǎng)她?!薄八悄赣H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边@樣類似的話,與許壽裳說過,與許欽文說過,仿佛與許羨蘇也說過。
這個憂郁的新郎,從朱安落在地上的那只鞋子上已經看到了他們的未來,結婚的當天晚上,掉了淚,藍布印在臉上,連仆人都看出了他的悲傷。
“愛情是什么東西?我也不知道。”魯迅在《隨感錄四十》里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