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灌木叢中的歡歌
九月的黎明似乎還聽不到鳥鳴聲,便悄然而至了。那時,或許會有一只麻雀漫不經(jīng)心地唱著歌;或許會有一只啄木鳥在飛往白天休息的樹叢的途中,在你頭頂上盤旋鳴叫;抑或有一只貓頭鷹用顫音啼叫,以結(jié)束一夜的爭吵;除此之外,其他的鳥兒毫無說話和唱歌的興致。
只有幾個并非所有的霧沉沉的秋日清晨,你才可能會聽到鵪鶉的大合唱。突然十幾只母鵪鶉扯起女低音,打破了清晨的寂靜,禁不住為即將到來的白天唱起了贊歌。大概一兩分鐘,來得突然的大合唱也突然停止了。
在唱歌方面,這些躲躲閃閃的鳥兒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優(yōu)點。喜歡表現(xiàn)的鳥兒,經(jīng)常站在樹梢上唱歌,人們很容易就能看見它們,當然,也很容易忘記它們。它們太常見了,便顯得很平庸。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把自己隱藏起來的鳥兒。比如隱士夜鶇,它在難以一見真容的陰暗處傳來一陣銀鈴般的歌聲;再如飛鶴,它在人們的肉眼看不見的高空中,從云彩后面發(fā)出如小號一般的鳴叫;比如松雞,它在人們還沒有起床的時候,在寂靜的清晨高唱《圣母頌》。甚至連博物學家也沒有看見過鵪鶉合唱團的演出,因為它們總是躲在茂密草叢中的巢穴里,只要人們一靠近,它們就會自動閉上嘴巴,不讓人們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