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有一個女人。她愛我。我認為她是芬蘭人。起初我們也相互這樣說,我們是親戚?!澳彩欠姨m-烏戈爾人?”我們試圖在對方身上發(fā)現(xiàn)民族的特性。遺憾的是我不了解,尤其對芬蘭歷史沒有深入的了解(他們最重要的礦產(chǎn)資源有:鉻、鈦、鈷、礬、銅、鋅、鎳),一般來說我對他們的印象是“北方人”,通常在那一帶地區(qū)搜找關聯(lián)。我試圖把她放到某個環(huán)境當中,歸入某個民族,但是這個努力不大見效,因為事實上,我的身體就是她的環(huán)境。她的家鄉(xiāng)并不是她的家鄉(xiāng),而是我的身體。因此,假如我偷偷地觀察她,閃現(xiàn)在我眼前的并不是芬蘭的湖光山色,并不是與湖泊相連的瀑布,以及水資源豐富的江河,我看到的卻是我自己,而且總是我自己,有時看到的是我還算得上健壯的大腿,有時是我富于彈性的臀部肌肉,要不就是我濕潤的嘴唇和手指頭。
在幾年漫長的時間里,她一直否認她對我的感覺與我對她的感覺如出一轍。后來,她在一次粗暴的爭吵里說走了嘴:“我看你的時候,看到的只是我的陰道!”她大聲吼叫,“我在我的陰道里看到你!”我不喜歡她這么講話,我不喜歡她不動腦子地扯到我們的身體,她則不能忍受我的沉默。“現(xiàn)在你怎么不說說自己的陽物!用不著這么遮遮掩掩。現(xiàn)在你又不想說我的屁股了!其實這又有什么區(qū)別?!”我認為有區(qū)別,但我不說,我又能說什么呢?事實是,她與身體的關系——她與我的身體和她的身體的關系——和我一樣,而且更令人驚訝的是,她對匈牙利的事情了如指掌。她對維茲凱尼戰(zhàn)役有著獨到的看法(“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樣無足輕重和毫無意義”),她引用“德拉斐·亞諾什風格”的措辭(德拉斐在莫哈奇戰(zhàn)役里解下了靴子上的踢馬刺,騎著戰(zhàn)馬高舉國旗沖向死亡),她熟悉關于迪阿克的傳說和納吉·伊姆萊的1953年改革,她知道在所謂的“小作家案”和“大作家案”里都有誰被判了刑,她還熟知匈牙利民主論壇內部不同派別之間的異同。
我們的爭吵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粗魯,我并不想否認,我們還不止一次地動起手來。我主要抓她的胳膊,偶爾也掐她的脖子,即便說我想掐死她也不算過分;她主要是摔東西,不僅摔書和塑料煙灰缸,而且還從墻上拽下畫框,或者毫無新意地摔花瓶,更讓人吃驚的是,她居然會摔絞肉機,偶爾還從已經(jīng)布置好了的餐桌上抄起餐具朝我扔來,假若我們正在炸肉排,刀子也會凌空橫飛,這種時候,即便說她想刺殺我也不過分。我想,我們的爭吵與我們之間的芬蘭-烏戈爾血緣沒什么關系?;蛘哌€真有?莫非由于我們共同度過的時光釀造的恐怖?我們一起流浪,一起打獵,一起牧羊,并向同一位上帝禱告。或是由于我們的熟悉導致的殘暴?看哪,她對我的沉默都如此了解!要是她做夢也能夢見我就好了……或者我夢見她……這種親近到底有什么用?這種可憐的把戲又能怎樣?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她突然沖著我大聲叫嚷,“也許我要是上帝就好了,那樣對你我來說都會好些!我知道你在這么想。但你別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沒錯兒,你并沒有你自己想象的那么聰明。因為我也這么想你,也許你要是上帝就好了,對你我來說都會好些……”
這發(fā)生在那場該死的維茲凱尼戰(zhàn)役之后,我們的沖突變得尖銳起來,無論談話,還是緘默,都只能毫無進展地原地打轉。我在書里曾經(jīng)讀過:有時沒必要在愛與恨之間尋找差別。我很反感類似的箴言,但是事實卻又如此:有一種情緒在我們體內醞釀,可我們無法預知將在何時爆發(fā)。我們既不能影響什么,也不能希望什么。在那段日子里,我們以另外一種感覺做愛:更加頻繁,更加絕望。
有一次我把我倆的事情告訴了父親,或者說我向他詢問:北方的女人是什么樣?父親苦笑著聳了聳肩:“我怎么會知道?!钡€是把我叫進他的房間,那間屋子我已經(jīng)好久沒進去過了。父親一言不發(fā)地讓我看一幅畫,這幅畫我小的時候看過許多遍,不過那是在另一套公寓里,在另一間陰暗(更準確地說是朦朧)的房間里。這是一幅笨拙的巨幅油畫,裝嵌在一個19世紀裝飾復雜、式樣莊重、結實牢靠的畫框里,畫上描繪的是在海邊魚市上的賣魚老嫗,天上刮著風,瀉下古怪的光線,既不陰暗,也不明亮,也不朦朧。陰暗,明亮,朦朧,燦爛,燦爛的陰暗,明亮的隱約,永恒的黃昏的薄明。我看著畫,父親看著我。
老嫗穿著木鞋站在那里,表情開心,在專注地扔魚??瓷先ヮH像我的芬蘭女人。她們的胯部帶著某種難以描述的力量且敏捷自如地擺動,有一股厚重的生氣,她們同時既是女孩又是女人,既是馱貨的騾子又是北方的仙子,無論從勞動還是身體上講,她們都是很棒的凡俗女人。我從父親那里離開,繼續(xù)在想象中將我的芬蘭女人放置到那幅油畫里,我把她歸到那類女人之列,那幅畫里描繪的景色變成了她的環(huán)境,那些健壯結實的漁婦們。假若我再看她,我看到的不再是我自己,不再是我的大腿、臀肌或屁股蛋,也不再是我濕潤的嘴唇和手指頭,我不會再動那樣的念頭:她要是上帝就好了,對我倆來說都會好些……我不用把話說出來,而是像兩個親戚那樣地開玩笑,互相詢問:“您是芬蘭-烏戈爾人嗎?”
- 1652年的維茲凱尼戰(zhàn)役,匈牙利國王軍與入侵的土耳其軍交戰(zhàn),匈軍慘敗。1526年的莫哈奇戰(zhàn)役,匈牙利國王卡洛伊四世率領的軍隊同樣被土耳其軍隊打敗,德拉斐·亞諾什作為旗手陣亡。迪阿克(1803—1876),19世紀匈牙利著名政治家,匈牙利獨立自由斗爭失敗后,他巧為周旋,促成奧匈帝國的締結。納吉·伊姆萊(1896—1958),20世紀匈牙利共產(chǎn)黨政治家、改革家,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時任總理的納吉遭到逮捕,1958年被處死。匈牙利民主論壇通過1990年的選舉而上臺,此后未能再次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