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〇六和西紅柿
搞生產(chǎn),也應(yīng)該有一點革命的冒險精神。要不怕失敗。
有一種藥,名字叫“六〇六”。為什么叫“六〇六”呢?因為試驗到第六百零六次才成功。也就是說,六百零五次都失敗了。如果在試了兩三次,幾十次,一百次,五百次,六百零四次的時候,試不成,算了吧,泄氣不干了,那么這藥到如今也是不會出世的。
有一種植物,叫作西紅柿,或者叫番茄。肉厚,汁多,味鮮,色美,既可以做菜,又可以當水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許多人都很愛吃。但是,在世界上種植番茄的歷史還不過二百年。在以前,人們把它當作有毒的東西,碰也不敢碰。第一個吃番茄的是誰,已經(jīng)無從查考了。但無論如何,他是一個值得佩服的英雄。如果沒有人敢冒被毒死的危險,咬這第一口,我們今天的口福就只能減少一份了。
其實,任何新事物的誕生,都要經(jīng)過戰(zhàn)勝舊事物的斗爭;任何新事物的成長,都要經(jīng)過一段探索的過程。失敗、犧牲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唯有大無畏的人,敢于冒險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革命,就是新制度戰(zhàn)勝舊制度。在革命過程中,無數(shù)革命志士就是這樣一種既不怕失敗,也不怕死的人。失敗一次算什么,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再干?!皻⑷瞬贿^頭落地,砍掉腦袋只有碗大的疤”,這就是工人階級在革命斗爭中的豪邁氣概。在建設(shè)當中,有時候也需要我們在生死關(guān)頭毫不猶豫,毫不害怕。向秀麗舍身救火,就是一個光輝的例子。
更重要的,是把這種為了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勇敢、堅定、毫無畏懼的精神,貫徹在工作、學(xué)習的一切方面。例如,進行技術(shù)革命,就很需要一點勇氣和冒險精神。新技術(shù)不可能樣樣都一試就成功,一成功就十全十美。失敗了一次、兩次、一百次、兩百次,怎么辦?是收兵回朝,“這種事不是咱大老粗干得了的”;還是堅持六百零六次,六千零六次,不斷吸取經(jīng)驗教訓(xùn),直到成功為止!當人家來挑剔缺點的時候,當有人用冷言冷語來諷刺打擊,“這算什么革新,簡直是浪費原材料!”的時候,怎么辦?是害怕了,畏縮了,算了吧!還是“咱們工人階級死也不怕,還怕你這一點風吹草動嗎”,堅決頂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