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少年君主的愛民愛臣之心
張居正經(jīng)常教育皇帝要重視早朝,明朝的很多皇帝經(jīng)常不上早朝也不見群臣,因此,皇帝就無法了解政事。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xiàn)進讒言的小人。若想避免這種事情,君臣之間就一定要經(jīng)常見面、經(jīng)常交流,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按時上早朝聽政。明朝的上朝時間非常早,不等天亮,皇帝以及大臣們就要起來上朝。張居正考慮到皇帝年幼,所以將上朝日期改在了三、六、九日。
那個時候的神宗皇帝非常聰明懂事,他明白上朝聽政是治理國家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他總是表現(xiàn)得很積極,這樣君臣之間就始終有見面溝通的機會。其實,小皇帝不僅僅是做樣子,他經(jīng)常學著看奏折。他會將每個大臣所上奏的每一篇奏折仔細地看很多遍,在看完之后,他會提出自己的意見。在皇帝的努力下,很多大臣的奏折都得到了非常合理的批復。
萬歷三年(1575年)四月初一,那天是自神宗皇帝出生后第一次出現(xiàn)日全食。古代人非常迷信,一旦出現(xiàn)了異象,君王就會認為是上天給自己的預(yù)警,此時,自己就要認真地檢討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就在這一天,小皇帝做了一塊牙牌,并在牙牌上寫了他將要去做的十二件事:“謹天戒,任賢能,親賢臣,遠嬖佞,明賞罰,謹出入,慎起居,節(jié)飲食,收放心,存敬畏,納忠言,節(jié)財用。”牙牌做好后,神宗皇帝將它拿給張居正看,張居正教導他說:“雖然您是因為天象才自省,但是這幾件事囊括了修身治國的所有道理,皇上應(yīng)該謹記一輩子?!彪S后,神宗皇帝在處理政事上就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臨近年關(guān)的時候,張居正向皇帝提出了建議,認為服喪期未滿,因此應(yīng)該免去宮中的宴會,連元宵燈會也不要舉辦。小皇帝對此也非常贊成,他說道:“昨日我便已經(jīng)下旨,不舉辦宮中的宴會?!睆埦诱纸虒f:“這不只是盡孝道,也是節(jié)約錢財,是皇帝的美德?!庇谑?,這一年宮中的宴會停辦,節(jié)省了白銀七百多兩。到第二年年關(guān)的時候,神宗皇帝十分想觀賞燈會,便征求張居正的意見:“元夕螯山煙火祖制?!睆埦诱斎涣私馍褡诨实鄣男乃?,于是回答道:“在殿上多掛一些燈籠就可以了,不要勞民傷財?shù)拇罱襞铩矣泻芏啻笫?,比如皇上的大婚以及潞王的出閣等,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但天下民力有限,宮中還是要節(jié)省一些?!?/p>
太監(jiān)馮保知道皇帝的心思后,提議說等到國庫不緊張時,可以偶爾舉辦一次燈會。但是張居正萬萬沒有讓步:“搞一次燈會就要花費十萬黃金!天下民力枯竭,財政部門也沒有辦法緩解,還是能省則省吧?!鄙褡诨实勐犃酥笠灿X得十分有道理,于是立刻回答道:“朕深知民窮,就按先生的話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