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對”不如“四張”
孫正義追求壟斷或者說平臺,他喜歡舉美國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的例子。洛克菲勒嶄露頭角是在19世紀下半葉。當時,石油的用途還很少,只是作為鯨油的替代品,或者用作制藥的原料。洛克菲勒卻獨具慧眼,率先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商機。
1859年,洛克菲勒20歲。就在這一年,位于賓夕法尼亞州西北部的油溪近郊開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德雷克油井);同年,洛克菲勒和莫里斯·克拉克成立了公司。他們起初做食品生意,但是很快他們就看到了石油的前景,于4年后投資了克利夫蘭的煉油廠。
洛克菲勒1865年與克拉克分道揚鑣,兩人通過拍賣決定由誰接手石油業(yè)務。拍賣起價500美元,最終以72 500美元決出勝負。雙方拍價相差只有500美元。原本,洛克菲勒只是把石油當作農產品交易的副業(yè),這就是他邁上石油大王之路的瞬間。
在名著《獎賞》中,丹尼爾·耶金這樣評述這一天的事件:“那次握手標志著現(xiàn)代石油業(yè)的開始,并使賓夕法尼亞近乎瘋狂的繁榮所造成的混亂狀況開始有了秩序?!?/p>
這的的確確是石油世紀的開始。
然而此時,幾乎沒有人意識到一個全新的產業(yè)即將迎來黎明。也許,黎明就是這樣的。
容我再啰唆幾句。當時,石油的用途還只是用作燈油。據(jù)耶金的著作記載,即使在德雷克發(fā)掘出賓夕法尼亞的油田之后,石油的價格仍然很低,只有用來裝石油的威士忌酒桶價格的一半。
汽油汽車的誕生還要等到20多年后的1886年,由德國的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分別開發(fā),再到亨利·福特在美國底特律近郊的“福特T型車”的生產線中使用傳送帶,使汽車真正成為產業(yè),那時已經(jīng)是20世紀初,也就是說,洛克菲勒早在半個世紀前就看到了石油的未來。
在“石油世紀”開始以前,石油還沒有多少價值的時候,洛克菲勒就控制了一塊又一塊出油的土地。這是一項危險的投資。畢竟,石油還只是鯨油的替代品,一不小心就會供過于求。
洛克菲勒創(chuàng)立的標準石油公司成為支配美國石油業(yè)的平臺商。孫正義注意到的是,洛克菲勒不僅掌握著油田,連輸油管道等輸送網(wǎng)都是自己建設。
汽車實現(xiàn)大眾化,發(fā)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yè),人們常常把這一切歸功于亨利·福特。因為他不僅利用傳送帶降低了汽車的生產成本,而且一下子把工人的工資翻了一番,為支持美國經(jīng)濟的中產階級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但是不要忘了,誕生于德國的汽車之所以能夠在美國發(fā)展得勢如破竹,離不開洛克菲勒所構建的“石油平臺商”這一背景。
仁木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ARM也完全有可能成為平臺商,以電路設計的形式,在背后控制半導體業(yè)。
再說一點兒題外話,軟銀的子公司雅虎日本的副總裁兼COO(首席運營官)川邊健太郎說,他經(jīng)常在一些不經(jīng)意的談話中接觸孫正義的經(jīng)營哲學。有一次,談到雅虎美食。
川邊說:“雅虎美食是萬年老三,怎么也趕不上tabelog和GURUNAVI??赡苓€是得收購它們當中的一個?!?/p>
孫正義這樣回答:“你會不會打牌?”
“???算會吧,怎么了?”
“你看啊,撲克也是這樣。四張比兩對更厲害,沒錯吧。這樣就肯定能贏吧。”
“那倒是沒錯……”
“所以,這種時候不是要收購它們當中的一個,而是兩個都收購。從一開始就應該考慮,要怎么做才能實現(xiàn)這個目標?!?/p>
后來,雅虎確實研究過收購那兩家公司,只是沒有實現(xiàn)。孫正義想說的是,既然要做,就不要只做一半,從一開始就要瞄準平臺商的地位。
孫正義還給過川邊這樣的建議。當時川邊直接向孫正義請教他思考問題的方法。
“現(xiàn)在,雅虎什么業(yè)務發(fā)展得最好?”
“那應該是雅虎拍賣,從利潤率來看,它是最好的。”
“是嗎?那么,對手做什么會把雅虎拍賣搞垮?”
“唉,設想雅虎拍賣的失敗嗎?”
“沒錯,思考這個問題,然后搶在對方之前出手。把那種一旦對手做了就會不妙的主意找出來。不是一個,而是要把能想到的都找出來,然后先發(fā)制人。我一直都是這樣思考問題?!?/p>
這聽起來像平臺商的防守策略,實際卻是在尚未分出勝負的階段用來鞏固基礎的思考方法。只要回顧孫正義走過的路,就可以看清他的行為模式:他不會執(zhí)著于已經(jīng)確立的平臺地位,一項事業(yè)成功之后,他就馬上尋找下一個挑戰(zhàn)。
軟銀在1981年從軟件流通業(yè)起步,出版、會展、互聯(lián)網(wǎng)、寬帶基礎設施、手機,一再地改變主業(yè)?,F(xiàn)在軟銀又從ARM入手,向物聯(lián)網(wǎng)這一未知的領域邁出了腳步。
每次改變主業(yè),孫正義都會提到一個詞——“典范轉移”。我聽孫正義說過這樣的話。
“我并沒有做出改變世界的偉大發(fā)明,如果說跟一般人相比我有什么特長的話,那就是我非常熱衷于判斷典范轉移的方向,及其時期?!?/p>
“賺眼前兩三年小錢的事,我不感興趣。挖掘那些10年后、20年后才開花結果的事物,在它們還是種子的階段將其分辨出來的能力,以及為之承擔風險的膽量,這些方面我是比別人強的?!?/p>
孫正義似乎從很早就有典范轉移的意識,這一點在一段逸聞中有所體現(xiàn)。
孫正義上中學時,電視上播出過一部名為《大將》的電視劇,該劇改編自柴田煉三郎的同名小說,原型坪內壽夫是個立志刻苦奮斗終于成功的人物,他曾被扣留在西伯利亞,九死一生,歸國后回到故鄉(xiāng)愛媛,憑借電影院獲得成功后,他重建了許多家造船公司,因此被稱為“重建大王”“造船大王”“四國的大將”。
孫正義的父親孫三憲極力稱贊:“坪內是個偉大的人?!鄙倌陮O正義卻很肯定地說:“爸爸尊敬的那個叔叔,我沒有辦法尊敬他,他不是一個稱職的經(jīng)營者?!?/p>
原因是“他違背了時代的潮流”。孫正義認為,造船在這個時代已經(jīng)是夕陽產業(yè)。把人生賭在這樣的事業(yè)上,作為企業(yè)家是不及格的。
當然,孫正義也明白坪內有他不得不從事造船的理由,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孫正義當時的想法至今也沒有改變。
對時代的潮流進行預判,絕對不可以逆時代的潮流而行。孫正義不屑地說:“如果違背時代潮流,就和武田勝賴一樣?!钡共蝗缭趧e人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預見到潮流的走向并乘流而下。這里所說的時代的新潮流,就是“典范轉移”。就像擊敗武田騎兵團的織田信長掌握了鐵炮這一戰(zhàn)爭的“典范轉移”一樣。
言歸正傳,ARM創(chuàng)立于1990年,在半導體業(yè)還屬于新興勢力,它的省電技術卻早有定評,從創(chuàng)業(yè)時期開始,其憑借用于小型電子設備的半導體一點一點確立起地位。在仁木開展調查的2006年,當時的手機(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功能手機”)用的通信芯片已經(jīng)離不開ARM的技術。
因為使用ARM的技術已經(jīng)成了制造手機的前提條件,所以ARM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真正建立起了平臺商一般的地位。
仁木想起了孫正義常說的話:“今后將是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
一直有人說軟銀收購沃達豐日本分公司進軍手機業(yè)“為時已晚”,孫正義則一直說收購本來就不是為了進軍手機業(yè)??傆幸惶?,通過移動終端隨時隨地享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會到來。
到那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將發(fā)生巨變,這正是典范轉移。投入巨額資金收購沃達豐,就是為了掌握用來迎接這一新潮流的基礎設施。
那么,是什么構成了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終端,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智能手機”的大腦呢?那個東西不就成了即將到來的時代的平臺商嗎?孫正義思考得出的答案就是ARM。這樣想來,就可以得出ARM“很像孫先生會喜歡的公司”的結論。仁木終于理解了孫正義突然下達收購指令的用意。
但是,沒有資金。這樣的并購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變現(xiàn),銀行不可能同意。
《獎賞》一書由中信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幷咦?/p>
愛媛是四國島的一個縣。——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