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譯文
碧空中飄著云朵,大地鋪滿枯黃的落葉。秋色綿延,一直伸展到水邊;水面清波浩渺,籠罩著一層帶有寒意的蒼翠煙霧。遠處山巒映著斜陽,天與水連成一片;而引起我思念遠方的無情芳草啊,它處處生長,無邊無際,哪怕是比斜陽更遙遠的天邊,也總是綿綿不絕。
我的心因懷念故鄉(xiāng)而黯然悲傷,羈旅的愁緒總是在心頭縈繞不去。我夜夜都受思念的煎熬而難入睡,除非是能做上個好夢,才會得到片時的安眠。明月正照在高樓之上,還是不要獨自倚在欄桿上望月吧。我本想借酒澆愁的,誰知酒喝下去,都變成相思的眼淚了。
注釋
①黯鄉(xiāng)魂:內(nèi)心因懷念家鄉(xiāng)而悲傷。黯,形容心情沮喪的樣子。②追旅思:擺脫不了離家在外的愁思。③倚:靠著。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自己離鄉(xiāng)去國之別情的詞。
一代名臣,德高望重,勛業(yè)卓著,正氣凜然。但他也有如此詞這樣的綺麗哀怨之作。人的感情本豐富多樣,未必處處都要板起憂國憂民的面孔來,何況詞在北宋,一般都還不作為表現(xiàn)嚴肅內(nèi)容的文體。
上闋寫景,借景暗示遠別之情。開頭先俯仰高天大地,從宏觀角度為秋景設色,很有藝術概括力。后來王實甫《西廂記》就用“碧云天,黃花地”作《長亭送別》時鶯鶯的一段精彩唱詞的發(fā)端。再接地景,由近及遠,綿延至水邊?!扒锷庇诖它c明?!昂?、“翠”,從感覺和視覺上渲染清秋季節(jié)。峰巒被斜陽映照,寫時近傍晚,使下闋寫夜來情景不突兀。水天相接,意境曠遠,引目光于視野盡頭,所謂望穿秋水。古詩曰:“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狈疾菖c離情別緒相關,已成詩歌中的傳統(tǒng)意象。所以李煜詞也說:“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保ā肚迤綐贰罚┎菽緹o情人有情,“無情”二字正啟后半闋多情傷感文字。芳草縱然遙遠,也不能“更在斜陽外”?。〈怂^詩趣,無關理也。
下闋抒情?!镑鲟l(xiāng)魂,追旅思”,揭出主題,也將上闋末了句的感情內(nèi)涵和盤托出,“過片”極有章法。接著說因離恨而難眠,不作直筆,卻從能睡去說:“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辈谎远?,好夢便是回到故鄉(xiāng),與親人團聚了。而眼下只能是羈旅孤凄,高樓獨倚,望月興嘆,以酒澆愁了。明月樓頭又是表達相思的傳統(tǒng)意象,如曹植《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边@類詩不勝枚舉。用自我規(guī)勸語式,以見良宵美景勾起離情之苦?!蔼氁小?,交代清楚自己的處境,又補明上闋中諸景,也是高樓眺望所見。結(jié)句巧思獨運,九字說盡愁緒難排,極富藝術魅力?!熬啤睘榍渤?,“淚”卻難遏,只因“相思”入骨。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自是詩語;范仲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凄惻銷魂,婉曲入妙,則是典型的詞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