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戀戀手袋:女人與包的情緣

我愛手袋 作者:Kate Zhou 著


戀戀手袋:女人與包的情緣

日前讀到一篇有趣的口紅廣告,給讀者針對見面對象選擇色號的建議。比如見前男友要用魅惑而決絕的巴黎紅,見閨蜜要用可愛溫柔的蜜桃粉。我不知道男人和女人第一次見面時,是否會首先注意到女人的口紅,但是女人和女人第一次見面,兩人定會首先注意到對方的手袋。

手袋是女人的櫥窗,向世人展示她的審美、品位和風格。雖然衣服、鞋子、首飾甚至圍巾和墨鏡也能發(fā)揮相似的作用,但是手袋的地位似乎更為特殊?;蛟S是因為手袋不受身材的限制,從而能夠更加直接地注解女人的風情;或許是因為手袋裝載女人的必需品,不僅僅有錢包、手機和口紅,也有家人的照片和那片救命的過敏藥,從而給女人安全感;又或許是因為手袋時刻陪伴主人,跟隨她在水泥叢林里征戰(zhàn),見證她一天天成長,從而給女人成就感。

手袋和女人之間的關(guān)系極為深遠。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手袋發(fā)展史就是一部女性發(fā)展史。

原始社會,男人狩獵,女人采集。女人采集糧食的籃子演進為今天的手袋。而狩獵的男人把石頭和彈弓帶在身上,于是出現(xiàn)了衣服口袋,也被男人沿用至今。

手袋似乎在遠古時期就出現(xiàn)了。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里有一組公元前9世紀的浮雕,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亞述王國(現(xiàn)今伊拉克北部)。其中一座浮雕上有一個天使,他有豐滿的翅膀、健美的身材、長及腳踝的衣衫,手里拎著一只包包。雖然人們不確定這個看起來像包包的物件到底是不是用來裝東西的,但這塊亞述浮雕上的包包被公認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手袋造型。

到了18、19世紀,歐洲女人隨身攜帶一只小小的囊袋,多以綢緞、亞麻或者天鵝絨為面料,裝飾得花團錦簇,務必和衣裝搭配。囊袋用細繩收口,松松地掛在淑女的手腕上,里面裝著女人的必需品——零錢、香精油和調(diào)情用的小扇子。一張1800年的時裝畫里,一位巴黎女性帶著三個孩子在公園里玩耍。只見這位女性衣著精致,紅衣白裙,戴著黃色的帽子和手套,拎一只紅黃相間的六角形包包——衣裝和包包搭配得完美和諧。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業(yè)已完成,人類不但發(fā)明出先進的交通工具——火車和汽車,還創(chuàng)造出女人最喜愛的活動場所——百貨公司。這兩類新生事物導致長途旅行和逛街購物成為女性最時髦的生活方式。旅行和購物的女人們需要一個容量略大的、既結(jié)實又耐用的包包,不僅能裝現(xiàn)金、鑰匙和手套,還能裝嗅鹽、香水和化妝品,最好再配有一個暗袋,用來藏納傾慕者的情書。Hermès、Louis Vuitton、Gucci等幾個頗有名氣的皮具老店,為迎合市場需求,紛紛把大號旅行包和馬具包縮小,做成皮革材質(zhì)的女士手袋。這個時代設計出來的幾個經(jīng)典款式流傳至今,比如Hermès的Bolide(1923年)和Louis Vuitton的Speedy(1930年)。

006-1

1790年的女士手包

006-2

大都會博物館里的亞述浮雕

007-0

1926年的豹紋信封手包,其簡潔大方的款式與當代的手包款式毫無二致

1920和1930年代是女性覺醒的時代,也是手包輝煌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女性逐漸走出家庭、走入職場,并為自己爭得了投票選舉權(quán),第一次感受到經(jīng)濟和政治獨立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自由。腰桿硬起來的女人醒悟到自己的價值不再僅僅來自于美貌和生育,而是多元和深刻的,并且具有極大的潛力。此時的女人對奢華繁復的設計暫時失去興趣,轉(zhuǎn)而青睞簡潔的線條和略帶中性的款式。這個時代的手包,優(yōu)雅現(xiàn)代的設計讓人耳目一新,非常準確地體現(xiàn)出新時代女性的審美。

戰(zhàn)爭是時尚的克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巴黎被納粹德國占領,時裝屋關(guān)的關(guān)、搬的搬,服裝和手袋成為功能性的必需品,人們無暇顧及美貌和風格,實用和省料才最為重要。戰(zhàn)爭過后的歐洲雖然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女人們卻迫不及待地試圖擺脫戰(zhàn)爭的陰影,展現(xiàn)女性光彩。1947年克里絲汀·迪奧(Christian Dior)推出的新風貌(New Look)時裝系列緬懷維多利亞和愛德華年代風情,盡情突出女性曲線,奢侈地使用大量布料,似乎要狠狠地補償戰(zhàn)時的匱乏。在時裝的帶動下,1940、1950年代也是手袋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幾款流芳百世的手袋都出自這個年代,包括1947年的Gucci竹節(jié)包、1955年的Chanel 2.55和1956年的Hermès Kelly Bag。

008-0

1966年奧黛麗·赫本的Louis Vuitton Speedy

1960和1970年代,反傳統(tǒng)和反特權(quán)的青年文化是這個時代的全球主題。此時,女性裝扮從成熟淑女型轉(zhuǎn)變?yōu)榍啻荷倥?。英國設計師瑪莉官(Mary Quant)的超短裙是六七十年代時髦女郎的經(jīng)典形象。一位美國女演員幽默地回憶說:“我二十歲時打扮得像我媽媽,三十幾歲時卻打扮得像我女兒?!边@個時代的手袋風格順應女性的新時尚,運用醒目的幾何圖案和對比強烈的色彩搭配,采用各種新穎的塑料材質(zhì),非常具有未來感。

進入1980年代,保守主義的里根和撒切爾夫人同時登臺,被摒棄多年的物質(zhì)主義粉墨回潮。男人們把束之高閣的“裁縫街”(Savile Row,位于倫敦,是一條有兩百年歷史的小巷,也是高級定制男裝店的聚集地)西裝拿出來,女人們則紛紛脫掉波希米亞印花長裙。此時西方女性已經(jīng)在職場打拼半個多世紀,終于進入企業(yè)和政府的高層,女強人正式出爐。在這個崇尚物質(zhì)和權(quán)力的年代,手袋極力表現(xiàn)女人的身份和地位。于是奢侈品牌logo大行其道,耀眼奪目的暴發(fā)戶風格比比皆是??枴だ耢常↘arl Lagerfeld)把Chanel 2.55低調(diào)的鎖扣換成醒目的雙“C”logo,并改名為Classic Flap。也在這個年代,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的黑色菲拉格慕(Ferragamo)手袋成為權(quán)威的象征。傳說撒切爾夫人每次去議會大廳開會,把包包往桌上重重一放,議員們立刻噤若寒蟬。由于這個典故,英文中的“手袋”(handbag)可作動詞來用,用來表現(xiàn)女性政治家對待政敵的強硬態(tài)度。

經(jīng)歷了1980年代的拼搏和強悍,1990年代的女人似乎放松下來,她們開始認真考慮自己的喜好和感受,不再介意別人的眼光。因此1990年代的時尚并沒有壓倒一切的主流風格,而是百鳥齊鳴——Donna Karan的簡約和優(yōu)雅、Calvin Klein的青春和性感、Ralph Lauren的精英和懷舊、Franco Moschino的諧趣和惡搞……休閑風、街頭風和混搭風也在1990年代興起。手袋的商業(yè)化趨勢繼1980年代以來愈加強勁,強勢的營銷是造就It Bag不可或缺的因素。1995年,黛安娜王妃讓端莊優(yōu)雅的Lady Dior一夜成名。Fendi小巧玲瓏的Baguette于1997年誕生,裝飾得美輪美奐,幾年后借《欲望都市》成為新經(jīng)典。

009-0

美國演員米婭·法羅的Chanel 2.55

009-1

1967年英國時裝設計師瑪莉官的超短裙

009-2

撒切爾夫人的黑色Ferragamo手袋

010-1

2010年的Celine Classic Box開啟淑女和復古風潮

010-0

2012年秋冬款Gucci竹節(jié)包

21世紀的女人進一步走出性別的束縛,擁有選擇人生的能力和權(quán)利。她們既可以選擇全力以赴在職場發(fā)揮才干,也可以選擇回歸家庭享受親子快樂。這個年代的手袋風格更加百花齊放:既有優(yōu)雅端莊的,也有瀟灑帥氣的;既有柔美淑女的,也有陽剛中性的;既有花團錦簇的,也有簡約大氣的;既有幽默風趣的,也有嚴肅認真的。21世紀的想象力層出不窮,產(chǎn)出的It Bag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注意力卻越來越難以駐留。

今天我們處在一個女性競選總統(tǒng)的時代,也處在一個崇尚夢想的時代。無論夢想是什么——拼搏事業(yè)、贏得愛情、經(jīng)營家庭,還是開一家咖啡店、寫一本書、掌握一門外語,只要你肯付出努力,哪怕今天的你一無所有,明天的你一樣可以坐擁世界。包包代表的正是女人的夢想。一只美麗的包包,就像灰姑娘的水晶鞋,擁有它,你就成了王子的心上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