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司倉
王昌齡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門前溪流,明月當頭,手握馬韁,離情悠悠。
人們總是用詩情畫意表示美好的東西。這詩有溪水、有明月、有人、有情,動靜之間,給我們定格了一幅美好的離情圖。
先做個測試。你在心里羅列一些這輩子最珍惜的東西,比如財富、事業(yè)、愛情、友情、親情、地位、名譽等,然后一個個去掉,剩下最后的一個,應該是這輩子你最珍惜的東西。據(jù)統(tǒng)計,基本上大家剩下的,都是“情”,幾乎沒有人把財富剩到最后。
情是個無形的東西??床恢?,抓不到,但確實存在。用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解釋這個東西,似乎不如用唯心主義的理論解釋更直接。所有哲學理論都想窮盡宇宙,但苦于不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終有不解之謎,終有不通之路,這讓世世代代的哲學家苦思冥想,難以找到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所以,總是有人問:情為何物?
現(xiàn)在人,說哲學的少了,因為太深奧;惜情的人卻不少,因為天天都能觸得到。人類自進入到文明社會以后,時間長河沖刷不走的可能就只有“情”這個東西了。作為“情”的載體“人”,世代傳承,割舍不去的也就是這東西。
在時間面前,物是人非是很正常的事。我們讀詩,體會詩人濃濃的離情,不免就會想到自己,想到曾經(jīng)和現(xiàn)在擁有的朋友。人這一生,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朋友,廝守一生的友情有,朋友沒有。這樣,朋友離別總是避免不了的。
離別,總是有不得已的理由;離情,總是有揪人肺腑的感受,如果不是曾經(jīng)的相伴、愛護、支持、幫助,怎會有“朋友”這擲地有聲的稱呼。
再見,朋友,就讓那綠盈盈的淮水和潔白的明月帶著我的思念之情和你上路,真的很想再見,但凡有一點兒可能,我就會創(chuàng)造條件,與你再會,了卻我春潮般濃濃的思念之情。
珍惜現(xiàn)在,直面離別,朋友,祝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