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浪漫詩人徐志摩
正當陸小曼和丈夫“話不投機半句多”,渴望沖出圍城獲得自由的時候,一個人出現(xiàn)了——民國大才子徐志摩。
徐志摩風流倜儻、才華橫溢。他是金庸的表兄,浙江海寧市硤石鎮(zhèn)人。1915年畢業(yè)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學習金融學,三年之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遠赴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
徐志摩在《給新月》中談到發(fā)起新月社的原因時說道:“我們當初想望的是什么呢?當然只是書呆子們的夢想!我們想做戲,我們想集合幾個人的力量,自編自演戲,要得的請人來看,不要得的反正自己好玩?!本瓦@樣,那個頗具盛名的文人社團因為“好玩”而成立了,住在北京石虎胡同的徐志摩是其中的精英,其中還包括很多日后有名的文豪:胡適、聞一多、梁實秋、余上沅、丁西林、林徽因等,吟詠嘯傲。
徐志摩家境富裕,曾就讀于國內(nèi)家塾、硤石開智學堂、杭州府中學堂、上海浸信會學院暨神學院。在北大期間,徐志摩曾拜梁啟超為師,而且舉行了隆重的拜師大禮。在劍橋大學那兩年,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和歐美浪漫主義、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徐、梁雖然是師徒關(guān)系,但是二人的思想其實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已經(jīng)接受資產(chǎn)階級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摩不顧世俗的眼光,舍命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爭取戀愛、婚姻的自由。
其實在結(jié)識陸小曼之前,他曾有過兩段感情經(jīng)歷。第一段是奉父母之命和張幼儀結(jié)婚,深感和妻子之間缺乏感情。1920~1921年,徐志摩在倫敦認識了鐘靈毓秀、冰雪聰明的林徽因,他覺得這才是自己理想中的伴侶——美麗、純潔、天真、活潑。他們二人在英國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貒?,他仍然無法忘記這個清新脫俗的“林家女孩”。
徐志摩的結(jié)發(fā)妻子張幼儀溫柔賢惠、會持家,可并不太適合浪漫詩人徐志摩。為了追求林徽因,1922年3月,徐志摩在柏林和張幼儀離婚。
徐志摩是梁啟超的弟子,而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和林徽因已有婚約。梁啟超得知徐志摩為林徽因離婚而且為林徽因輾轉(zhuǎn)回國的事情后,曾以訓教弟子為由給徐志摩寫了一封信,大意是希望徐志摩可以再三考慮這件事,不能因為一己之私樂而讓身邊的人痛苦,也不能沉迷于男女情愛的幻境之中而徒增煩惱和苦痛,應(yīng)該懂得看開和放下。言辭懇切,讓人感動。
可徐志摩已然心意已決,所以沒有如梁啟超預(yù)料中的良好回應(yīng)。徐志摩回信說:“我知我之甘冒世之不韙,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兇慘之苦痛,實求良心之安頓,求人格之確立,求靈魂之救度耳。人誰不求庸德?人誰不安現(xiàn)成?人誰不畏艱險?然且有突圍而出者,夫豈得已而然哉?”他告訴自己的恩師,自己并非只顧自己私樂而讓他人痛苦,他只是想要跟著自己的內(nèi)心走,想到靈魂驅(qū)使的地方尋找幸福。之后極灑然地寫了兩句話說:“我將于茫茫人海之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從巴黎回來的徐志摩立刻和林徽因表白了,可滿紙的情話卻嚇壞了年幼的林徽因:“也許,從現(xiàn)在起,愛、自由、美將會成為我終其一生的追求,但我以為,愛還是人生第一件偉大的事業(yè),生命中沒有愛的自由,也就不會有其他的自由了……當我的心為一個人燃燒的時候,我便是這天下最最幸運兒、又是最最痛苦的人了,你給予我從未經(jīng)過的一切,讓我知道生命真是上帝了不起的杰作?!?/p>
“如果有一天我獲得了你的愛,那么我飄零的生命就有了歸宿,只有愛才可以讓我匆忙行進的腳步停下來,讓我在你的身邊停留一小會吧,你知道憂傷正像鋸子鋸著我的靈魂……”
你說你要走的時候,我沒有挽留,因為我知道,從你蹙眉的那一刻起,你早已不屬于我了。我還是原來的我,可是你已經(jīng)不再是當初的你了。
徐志摩的愛來得太兇猛,驚嚇了林徽因,而且她也因為他拋棄了張幼儀的行為而深深自責。她沒有想過徐志摩會為了她而離婚,甚至十六歲的她都不知道該對徐志摩抱有什么樣的情感。徐志摩的眼神是那樣的炙熱,像一團烈火,又像一把利刃,讓她無所適從。而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份執(zhí)著傷害了任勞任怨的張幼儀,所以讓她不敢靠近他。
雖然不知道自己對徐志摩的感情,但是林徽因明白,自己無法回饋他的這份感情,因為她一閉上眼就會感到害怕,那段時間,她時常想起自己的母親,之后由母親聯(lián)想到張幼儀,母親的痛苦為她的童年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父親的無情讓母親變成了一個讓人難以靠近的刺猬,她豎起了全身的尖刺,卻只能將父親越推越遠。在和姨娘的較量中,母親早已喪失了自己的獨有的魅力,只剩下一副充滿幽怨的軀殼。沒有人知道從愛到不愛要經(jīng)歷多長的時間,也沒人知道海誓山盟最后是否會漸行漸遠成為路人,但是母親何雪媛成為林徽因面對這段感情時的枷鎖,深深地扼住了她的喉嚨。她無法因為自己而去傷害另一個無辜的女子,雖然那不怪她。
泰戈爾來華期間,徐志摩和林徽因再次接觸,但此時的林徽因已經(jīng)決定和梁思成同赴美國求學。徐志摩很是沮喪,正當他因為失戀而終日頹喪之際,他遇到了陸小曼。
泰戈爾64歲生日時,京城名流排演了詩劇《齊德拉》,在協(xié)和醫(yī)院的禮堂,林徽因扮演齊德拉公主,徐志摩扮演愛神,當時的徐志摩,眼中只有林徽因。那個時候,陸小曼站在禮堂門口發(fā)售演出說明書。
一位叫趙森的人事后回憶當晚:“在禮堂的外部,就數(shù)陸小曼一人最忙——進來一位遞上一冊說明書,同時收回一元大洋??此置δ_亂的情形,看她那瘦弱的身軀、苗條的腰肢,眉目若畫,梳一絲不亂的時式頭——彼時尚未剪發(fā),斜插一枝鮮紅的花,美艷的體態(tài),輕嫩的喉嚨,滿面春風地招待來賓,那一種風雅宜人的樣子,真無怪乎被稱為第一美人?!标懶÷托熘灸κ且粋€圈子的人,他們遲早會相遇的。
其實,王庚也是梁啟超的弟子,擅長交友的徐志摩沒過多久就和王庚打成了一片。當時新月社的活動很多,徐志摩、胡適、王庚夫婦經(jīng)常聚在一起。雖然同為梁啟超的弟子,但二人的思想觀念確實天差地別,王庚沉穩(wěn)踏實,徐志摩動蕩漂??;王庚視工作如生命,徐志摩視愛情如生命。這也為后續(xù)陸小曼和徐志摩的相熟相傾埋下了伏筆。
王庚雖然是個武人,卻頗具文人氣質(zhì),和文化圈的人來往密切。1921年成立文學研究會,王庚是早期會員,編號34號,而徐志摩的編號是93號,可見王庚資歷之老。但文人氣重的王庚偏偏沒有文人的情懷,做事一板一眼,因此不招陸小曼喜歡。
2.胡適:可遇不可求
說起陸小曼和徐志摩的相識,就不得不提一個重要的人物——胡適,小曼和志摩在一起可以說是胡適一手促成的。
胡適是北大教授,也是新月社的大哥,他是在徐志摩之前認識陸小曼的,而且被她的美麗動人所傾倒。他在畫家劉海粟來北平的時候?qū)λf:“你到了北平,不見王太太,等于沒到過北平?!眲⒑K诤秃m等人去王家見“王太太”,底下人只是通報說“小姐就來”,海粟心里疑惑:我們要見的是位太太,就是還年輕,也不能稱之為“小姐”啊?
其實這其中還是有原因的,王庚家道中落,他和陸小曼的婚事是陸家一手操辦的,下人中很多都是陸家?guī)淼?,所以一直沒有改口,仍然稱呼陸小曼為“小姐”。日后她嫁給徐志摩,下人也跟著過去伺候,仍稱她為“小姐”。沒過多久,小曼就出來了。海粟眼前一亮,心中不禁感嘆:“這位女士真配叫陸小曼!”
胡適和陸小曼之間也曾有過一些曖昧情愫,只不過這段感情并未成型。
1925年5月3日,胡適把歌德的一首詩寫好后送給陸小曼:“要是天公換了卿和我,該把這糊涂世界一齊都打破,再鍛再煉再調(diào)和,好依著你我的安排,把世界重新改造過!”陸小曼回信也說:“我還有時恨你能愛我而不能原諒我的苦衷?!?/p>
1925年6月,陸小曼給胡適寫英文信,其中一封上寫道:“我最親親的朋友:這幾天我很擔心你。你真的不來了嗎?我希望不是,因為我知道我是不會依你的。熱得很,什么事都做不了。只希望你快點來看我。別太認真,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吧。最重要的,我求求你為了你自己,不要再喝了。就答應(yīng)我這一件事,好嗎?你為什么不寫信給我呢?我還在等著呢!而且你也沒有給我電話。我今天不出去了,也許會接到你的電話。明天再給你寫信?!寄铩毙爬锏膵舌寥缤∨⒁话?,任誰看了都似融化了心一般。
胡適應(yīng)該是對小曼動了情的,只是他不敢主動承認。胡適是有家室的。在他十三歲那年,母親做主給他訂了一門親事,是個鄉(xiāng)下的小腳姑娘江冬秀。而后胡適赴美學習,兩人十四年未曾見面。1917年,胡適學成歸國,回國之后就和江冬秀完婚。
1923年,胡適和正在杭州師范讀書的同鄉(xiāng)、當年婚禮上的伴娘曹誠英發(fā)生戀情,江冬秀得知后,“操起一把菜刀,一手摟住只有兩歲的小兒子思杜(1921年生),一手拖住大兒子祖望(1918年生),頃間將刀勒向自己的脖子,對胡適聲淚俱下叫道:‘你好!你好!你要那個狐貍精,要和我離婚!好!好!我先殺掉你兩個兒子!再殺我自己!我們娘兒仨都死在你面前……’”胡適頓時嚇得夠嗆,從那之后收斂了許多。其實江冬秀是個非常賢惠的女子,不僅對胡適好,對婆婆和族中子弟也都很好。
既然不能和小曼有什么結(jié)果,時不時去看望一下也好嘛。于是,胡適開始屢屢?guī)е约旱呐笥讶バ÷抑邪菰L,其中就包括徐志摩。
3.知音難覓,日漸傾心
徐志摩回國后,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平民大學授課,而且主編《晨報·副刊》,發(fā)表詩歌作品,文采飛揚,又頗具演講天賦,惹人仰慕。此后他更作為泰戈爾訪華時的翻譯,陪同其在國內(nèi)講演,在民眾面前的曝光率非常高,更加讓人仰望。
他和張幼儀離婚之后,成了眾多少女的偶像,被貼上了諸多標簽:帥哥、才子、海歸、教授、富二代、單身。據(jù)說,他演講的時候,臺下總有女學生的竊竊私語和仰慕者的尖叫,如同時下的明星出場一般。
頗具現(xiàn)代風格的詩人的演講行云流水,充滿流動的幻想,他的話語時而慷慨,時而溫柔,讓人不禁心波蕩漾。
蘇雪林回憶她見到徐志摩受邀到蘇州某女子中學講演時的情景,“記得那天天氣極冷,詩人穿了一件灰色綢子的棉袍,外罩一件深灰色外套,戴著闊邊眼鏡,風度翩翩,自有一種玉樹臨風之致……他那天演講的是什么題目,事隔多年,今已不憶,橫豎不出文學范圍。詩人宣讀講稿時,有一種特別音調(diào),好像是一闋旋律非常優(yōu)美的音樂,不疾不徐,琮琤頓挫,有似風來林下,泉流石上,實在悅耳極了?!?/p>
對于初見徐志摩的情景,蘇雪林更是記憶猶新:“記得有一次,那些留英同學在某高級酒店宴會,座中有詩哲徐志摩,蘭子約我去瞻仰瞻仰。那一晚我才認識了欽羨已久詩人的‘廬山真面’。他的形貌大概很像梁實秋先生所形容:身軀是頎長的,臉兒也是長長的,額角則高而廣,皮膚白皙,鼻子頗大,嘴亦稍闊,但搭配在一起,卻異常的和諧。那雙炯炯發(fā)光的大眼,卻好像蒙著一層朦朧的輕霧,永遠帶著迷離恍惚的神情。這正是一雙詩人的眼睛。詩人雖生活于這個塵世里,他的靈魂卻棲息于我們永遠不知道的夢幻之鄉(xiāng),或什么華嚴世界,所以如此吧?!?/p>
可以說,單從外貌上看,陸小曼和徐志摩是很登對,再加上徐志摩的才情,以及和陸小曼精神上的共鳴——一個失戀,一個嫁錯了人……
其實,感情的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哪怕沒有徐志摩,也還會有別人出現(xiàn)在小曼的身邊,如胡適、張歆海。相對來說,樸實、賢惠的張幼儀似乎更適合勤懇忠厚的王庚,而他們卻成了浪漫詩人和交際皇后在愛情方面的犧牲品。
徐志摩是個多情的詩人,他的心如火一般熾熱。陸小曼呢?她在寂寞里苦怕了,就像她在《愛眉小札》序里說的:“在我們初次見面的時候(說來也十年多了),我是早已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別人結(jié)婚了,雖然當時也癡長了十幾歲的年齡,可是性靈的迷糊竟和稚童一般?;楹笠荒甓嗖派远耸?,明白兩性的結(jié)合不是可以隨便聽憑別人安排的,在性情與思想上不能相謀而勉強結(jié)合是人世間最痛苦的一件事。當時因為家庭間不能得著安慰,我就改變了常態(tài),埋沒了自己的意志,葬身在熱鬧生活中去忘記我內(nèi)心的痛苦。又因為我嬌蠻的天性不允許我吐露真情,于是直著脖子在人面前唱戲似的唱著,絕對不肯讓一個人知道我是一個失意者,是一個不快樂的人。這樣的生活一直到無意間認識了志摩,叫他那雙放射神輝的眼睛照徹了我內(nèi)心的肺腑,認明了我的隱痛,更用真摯的感情勸我不要再在騙人欺己中偷活,不要自己毀滅前程,他那種傾心相向的真情,才使我的生活轉(zhuǎn)換了方向,而同時也就跌入了戀愛了?!?/p>
徐志摩參加京劇義演,扮演《春香鬧學》里的老學究,而陸小曼扮演戲中的丫鬟,陸小曼的風情透過一身古韻更是魅力十足,一下子吸引了徐志摩的注意。舞會上,徐志摩看到陸小曼的時候,兩人相談甚歡。當時的徐志摩正因為追求林徽因失敗而陰郁,陸小曼的出現(xiàn)再次激發(fā)了詩人的多情。
此后,徐志摩經(jīng)常拉著胡適用各種借口找陸小曼去看戲或趕舞會。王庚則專注于工作和仕途,陸小曼想出去玩,王庚就說:“我沒時間,讓志摩陪你玩吧。”而徐志摩來找王庚的時候,王庚就說:“我沒時間,讓小曼陪你玩吧?!敝皇撬麤]想到,自己的這種處理方法竟然導致了婚姻危機。
兩人常常在一起游天橋、逛長城,不是去雨軒喝茶,就是到西山看紅葉,朝夕相處,日漸傾心。那個時候,只要是陸小曼想去的地方,徐志摩都會陪她去,只要是她想做的事,徐志摩都會盡力去滿足她。一個是絕代佳人,一個是風流才子,木訥的王庚給兩人創(chuàng)造了機會,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況且兩人又都是隨性的人,把愛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也正是如此,二人墜入情網(wǎng)不可自拔。
陸小曼古文底子厚實,能填詞作詩,非常敬仰徐志摩的才情,在陸小曼的眼中,徐志摩是個真摯、純粹的人,他的真性情打動了陸小曼,和那些當官發(fā)財?shù)哪腥瞬煌?,他的?nèi)心純粹而美好,為了愛情而無所畏懼。徐志摩也對陸小曼感到癡迷,用他的話說就是:“弱水三千,我只取她那一瓢飲。”
結(jié)婚后,小曼一直都過著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自從志摩出現(xiàn),她的心開始泛起漣漪,暗暗地跳動著。她想壓制自己的情緒,但是無濟于事,越想控制越是那么肆無忌憚地思念。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她總是盼著徐志摩的出現(xiàn),哪怕是他與王庚在交談,自己只是在一旁偷偷地看上幾眼。
她,自卑了,怯懦了。從小就嬌慣任性,自我感覺良好的女子第一次出現(xiàn)這種感覺。畢竟自己已是有夫之婦,是別人的妻子,如何能夠?qū)e的男人動心,況且還是那么一位有魅力的男人。想起自己讀的書里的故事,突然覺得很真實,很凄美。以前總是覺得那些都是虛假的東西,別人杜撰的經(jīng)歷。此時的小曼真切地體會到書中女主人公的感受。志摩就是她夢里的那個男人,能夠溫暖她心靈的那個人。王庚是一個刻板、盡職、沉著、干練的年輕人,是一個工作狂,除了周末,平時絕沒有時間陪小曼玩?;蛘f話。這種婚姻已經(jīng)讓小曼厭倦,生活中出現(xiàn)像志摩這樣的男人,自然會讓小曼感受到柔情。已經(jīng)開始倒戈的心毫不猶豫地偏向了另一邊。
此時的王庚對此全然不知,當時他被調(diào)任為哈爾濱警察局局長,想讓妻子陪自己同去,陸小曼不好拒絕,只得和朋友依依惜別。由于陸小曼是京城社交界的名媛,她來到哈爾濱之后,冰城到處都張貼了陸小曼的海報。
冰城和京城是沒法比的,陸小曼很快就厭倦了這里,沒過多久就提出要回娘家,和王庚分居。王庚無奈,只好寫信托胡適和張歆海照顧小曼。
跟陸小曼在一起的日子里,徐志摩寫出過這樣的情話:“我的詩魂的滋養(yǎng)全得靠你,你得抱著我的詩魂像母親抱孩子似的,他冷了你得給他穿,他餓了你得喂他食——有你的愛他就不愁餓不怕凍,有你的愛他就有命!”他毫無顧忌地向世人宣示自己對陸小曼的愛。
小曼的日記中也開始反思:“我現(xiàn)在才知道夫妻間沒有真愛情而還需日夜相纏,身體上受的那種苦刑是只能苦在心,不能為外人道的?!痹谕馊搜壑械拿利?、權(quán)勢的登對,是無法了解精神上空虛對夫妻感情才是致命的殤。
王庚從未懷疑過自己的妻子,他總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不會逾越,可此時陸小曼和徐志摩之間的戀情已經(jīng)鬧得滿城風雨了。
作為血氣方剛的軍人,據(jù)說王庚也曾對徐志摩起過殺心,但冷靜下來之后,他還是希望可以挽回妻子的心。
4.美麗的夢成了真
小曼本身就是個名媛,即便是結(jié)了婚,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她需要的是快樂、自在的生活,至少在這些時候,她可以活出真實的自我。志摩的出現(xiàn)仿佛改變了小曼的一切,讓她原本“認命”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劇烈的波動。
志摩開始經(jīng)常來王家串門,小曼總是隔三岔五就能看見他。王庚的工作非常忙,一直都是小曼陪著志摩。小曼開始有意無意地疏遠社交圈,她想多抽出些時間和志摩在一起。社交場上的歡樂不過是圖一時之快,和志摩在一起,她覺得自己的整個靈魂都放松。
見小曼出去的時間少了,王庚知道,志摩的開導起了作用。王庚知道志摩的性格和小曼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之間極易相處,而且志摩是個有思想、有知識的人,一定會帶領(lǐng)小曼走上賢妻良母的正途,逐漸遠離那些腐朽的氣氛。身體和精神都會一點點好起來,過上正常女人的生活。他十分贊成小曼和志摩單獨相處,希望一切都能朝著好的方面發(fā)展。
可人算終究不如天算,事情不是像王庚想得那么美好。志摩的確開導了小曼,小曼也的確遠離了娛樂場所,可她的心也離王庚越來越遠。小曼原本就有一顆蠢蠢欲動的心,再加上志摩的指引,她變得更加不安分。
以前的她,心里不過是有個期盼,希望未來有個美麗的夢。志摩出現(xiàn)之后,她發(fā)現(xiàn)愛情并非小說里的劇情,也并非鏡花水月,它是能通過努力擁有的幸福。志摩就是她心中所想的男人,他不重名利,重情義。
志摩身上那股詩人特有的浪漫氣質(zhì)深深地吸引了她,每次和志摩單獨相處都是一種享受。志摩每次都能讓小曼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她覺得志摩身上充滿了神奇之處,讓她忍不住窺探,忍不住靠近。女人對男人愛情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志摩的思想、談吐都是那么與眾不同,他博古通今,文采一流,而她,敬仰他、崇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