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劍膽琴心——《清風·笛韻齋散文》序

清風·笛韻齋散文 作者:賀新建 著


劍膽琴心——《清風·笛韻齋散文》序

羅寧

和新建相識已有數(shù)年了,他是丹鳳人,曾在部隊機關多年,后來轉業(yè)到地方工作,因酷愛書畫收藏,神交了不少書畫界的朋友,我自然是其中之一。

前幾日,新建拿來一沓書稿,囑我作序,詭異之間,腦子里就冒出了四個字:劍膽琴心。不是么?大漠戍邊,軍營筆耕,幾十年來,新建練就的,正是這四個字。

然而看完書稿,我還是震驚了,祥和平靜的新建,竟有這如此苦難的童年!

上世紀70年代,懷著身孕的母親,為了給小新建摘桃子,從樹上跌下來,造成了胎位不正。在那個荒唐的年代,在缺少醫(yī)藥的僻壤山村,這樣的病,往往也會付出生命的代價。最終,母親因難產(chǎn)連同那個孩子離開了這個世界。那時家里極窮,剛剛到金礦當工人的叔叔向工友借了95元,才安葬了母親。不想母親去世才7天,失去生活信心的父親也留下一紙遺言,撒手人寰……可以想象,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父母雙亡,這對一個剛剛記事的孩子來說,是何等重大的打擊?。?/p>

收養(yǎng)他的外婆家,日子也很艱辛,青黃不接的春季,外婆常常要帶著舅姨去討飯,而他從小就學會了打豬草、割牛草、上山打柴。也正是在這種勞作中,他拿著一截鉛筆,開始了小學學習。看到這里,我的眼前總浮現(xiàn)著一個衣衫襤褸的孩子,手握著一個鉛筆頭,睜大眼睛,看著那簡陋的黑板……

人常說,苦難是一種歷練,又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面對苦難,有兩種選擇,或者激昂向上,挑戰(zhàn)命運;或者萎靡沉淪,被社會淘汰。新建選擇了前者。也正是這面簡陋的黑板,為他打開了一扇窗戶,讓他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寫到這里,我又一次想到了自己英年早逝的大哥羅鐵寧,他同樣出生在農(nóng)村,同樣不甘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拼命讀書,拼命寫作,以期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樣的孩子,在中國農(nóng)村,何止千千萬萬!然而也正是他們的努力,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中國!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言: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進步則中國進步。

以后的新建,軍營滾打,軍校深造,部隊這座熔爐練就了他堅強的意志,鑄造了他劍一樣的膽魄;而對文學、對藝術的孜孜追求又融化成他琴一般的柔情,使他能夠從容地傾訴對家鄉(xiāng)、對藝術的深愛。

從新建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也許是從小缺少父愛母愛,他更懂得愛的珍貴,他把愛加倍地付給戰(zhàn)友、同事、親友以及自己的妻子、孩子;也許是從小缺乏藝術教育,他才格外珍愛家鄉(xiāng)的風光,也格外喜愛藝術家筆下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珍愛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

如果能用一句話概括新建,那就是:知識改變命運,藝術裝點人生。盡管新建的文筆仍有某些不足,但他的文字透著真實與真情。也正是這樣的文字,述說著他的成長,也述說著一個國家的成長,僅此一點,我也要為新建的這本書叫好,他對生活和藝術的熱愛及其勤奮好學與思考的精神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的正能量。

我相信,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新建的胸懷將會更開闊,生活品位和質(zhì)量會更高。

2013年3月28日于西安南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