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一路走來的反思

單車少年,走你 作者:陳嘉維 著


23.一路走來的反思

在和周哥哥他們的一次聊天后,我終于鼓起勇氣寫出這篇文章,真實客觀地評價自己。

當功名來得太突然時,你很難抵擋住它的入侵。

在杭州時,大舅說若有媒體報道,我在后面的行程中相對會更安全些。我不知道是怎么個更安全法,只是覺得大舅過的橋比我走的路還多,他這樣說肯定有他的道理,所以我就照著做。我從沒想到聯(lián)系媒體是如此容易,在網(wǎng)上搜索電話,然后打過去即可。當然,這也和你的新聞材料有關(guān)。第一次在媒體上出現(xiàn)后,我愛上了這種在大眾面前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越感。在后面江蘇到山東的路上,這種情緒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每到一個地方我所想到的都是聯(lián)系當?shù)氐碾娨暶襟w。就這樣,我徹底被這種優(yōu)越感所綁架。所以在這次聊天中,鄧哥哥說:“我擔心你會被綁架—思想上的綁架?!?/p>

到了北京后,我們市的市級報紙《梅州日報》和《圍龍故事》電視節(jié)目相繼找上門。這更是讓我受寵若驚。我沒禁住誘惑,精神陣地再次失守。那種優(yōu)越感更是上升一層。

回到梅州后,我去新華書店門口“招聘女友”是因為我想找到一位愿意和我一起騎行環(huán)游的女朋友。之所以去那是因為我在學校實在找不到有這種理想且敢想敢做的女生,而非因為想出名才去那的。我希望能通過媒體的影響力讓同有這種想法的女生能找到我。當時可能是因為用詞不當吧,我也是個很愛玩的人,所以覺得寫“招聘”蠻有意思,就寫上“招聘女友”,也沒顧慮太多。但當媒體報道這件事后,我發(fā)現(xiàn)報道內(nèi)容歪曲了我的原意。那欄目之前也有征求過我的意見。但如果我知道他們是從這種角度報道,我是肯定不會答應(yīng)的。這分明就曲解了我的原意。但很多不了解我的人,在看了那報道后,也沒深入了解,便對我做了全新的一番評價。我的形象也開始一落千丈。但我是個不介意別人對我怎么評價的人,所以也就沒放在心上。從那以后,我對媒體人產(chǎn)生了一種警惕。

之后湖南衛(wèi)視主動打電話來邀請我錄制節(jié)目,我更是欣喜若狂。雖然我很少看電視,但我至少還知道湖南衛(wèi)視在中國的高收視率。我當時答應(yīng)拍節(jié)目的原因大致有:①節(jié)目組費用全包,我就權(quán)當是去旅行;②再次敗在自己的虛榮心下;③在梅州找不到有同樣夢想且敢想敢做的女生,那我就去湖南衛(wèi)視嘗試下。關(guān)于在湖南衛(wèi)視上我往衣服上貼QQ號的事情是這樣的:節(jié)目快開始錄制時,工作人員給我一張印有QQ號的貼紙并讓我貼在衣服上。我當時想得很簡單:既然我是真的希望能找到一位能陪我一起環(huán)游世界的女生,那我就應(yīng)該留個聯(lián)系方式,讓她能找到我。但沒想到節(jié)目播出后,很多人因為這QQ號就認定我又是在炒作。所以,有時候我真搞不懂究竟是我思想復雜,還是大眾思想復雜?很多事我明明想得很簡單,但很多人偏偏要想得很復雜,然后強加于我。

這次我再次出來旅行,是因為:①家庭矛盾,這讓我想出來散散心,舒緩下浮躁的心情;②希望能在實踐中領(lǐng)悟所學知識;③希望能在路上通過和各種不同的人交流,來尋找關(guān)于人生的一些比較宏大的、難以解決的問題的答案。關(guān)于最后一點,你或許會說這問題等你高中畢業(yè)考上個好大學后再去探討也不遲。但這就像肇慶的李叔叔說的,晚認識社會不如早認識社會。早點去尋找出適合自己的答案,我能在人生路上少走很多彎路。當然,如果你認為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賺很多錢就是一條很正確的路,那我肯定不同意。如果我出來獨立學習,不懂則請教他人,或和知己一同探討,能讓自己比在學校學到更多東西的話,我就是不上大學又如何呢?自己一肚子真本事,因為沒大學文憑就難出人頭地?當然,如果你還是學生,也不要因為看了我這么一句說到你心坎里的話就很亢奮,也吵嚷著和父母說你也不上學,要像我一樣。中國現(xiàn)今的學校雖然仍存在很多問題,但學校生活仍是人生的一份寶貴財富。你要出來獨立學習也行,但你必須要坦誠地問自己這幾個問題:你能禁住社會上的誘惑,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去學習嗎?你能忍受長期在外旅行奔波、享受不到家的溫暖的心靈疲勞嗎?你的交際能力如何,相處能力如何,是否能很好地和陌生人相處、交流?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幾點,那么我是非常支持你出來旅行學習的。此外,你還得能清醒地知道你以后想做什么。如果你想做公務(wù)員,在中國從事這工作必須要有大學文憑,那么你就一定要上大學。如果你想做的事情并不一定要文憑,那你就可以嘗試獨辟蹊徑。

雖然成績好,但我相當清楚我的實踐能力有多么糟糕。家里條件談不上好,但也不算差,再加之爺爺?shù)哪鐞?,我從小到大就沒在家操勞過家務(wù)。哪怕是洗衣做菜這些很簡單的事情,我都不會。對于學到的知識,我也不懂如何應(yīng)用。這些知識只在我做題目時存在,在現(xiàn)實中實踐時就馬上消失。學習知識更多的是為應(yīng)付當下的考試,而不是為了在現(xiàn)實中應(yīng)用。所以一段時間沒看這些知識后我很快就忘記了。我只能再記,只可惜不久后又忘記了。于是我就這樣陷入惡性循環(huán)中。我越發(fā)覺得,我這種人應(yīng)該邊讀萬卷書,邊行萬里路,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讀書與實踐中獲得真正屬于自己的、內(nèi)化到心靈的知識。讀萬卷書,是為行萬里路做知識準備;行萬里路,是對讀萬卷書的深化和補充。邊學習,邊檢驗,你才能學到真正有血有肉的東西,并銘記在心。對旅行者而言,看什么書也是相當重要的。我們應(yīng)該帶上有思想深度的、能讓自己在路上不斷思考的書籍,譬如我這次看的許知遠的《那些憂傷的年輕人》、周濂的《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和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書》。佛教類的書籍我們也應(yīng)多看。但這不是讓你要信仰佛教,而是因為這些書籍可以讓你變得心靜如水。帶著看完這些書后產(chǎn)生的疑問繼續(xù)上路,在路上尋求答案,這樣才能真正地在旅行中成長。我不會鼓吹旅行有多么好,我只會告訴你們我對旅行的一些看法。你們一定要認真思考,然后再決定自己是否也要像我這樣。尤其是學生,我可不想因為我的一隅之見而毀了你的一生。還有,切記,在路上一定要多問自己,自己現(xiàn)在的情況是否偏離了自己的初衷。我這次出來到現(xiàn)在已有十多天。但今晚反思后,我覺得這十多天的生活狀態(tài)并不像自己想要的。帶著許多書,但因為總在趕路,并沒多少時間看。而且我純粹是在享受旅游的那種狀態(tài)。但不怕,人只要能反思并改正就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