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心明了,路才開了

一個人的西部 作者:雪漠 著


13.心明了,路才開了

小時候,父親常談到古浪的酸刺溝。父親是個熱心人,他老是想到那兒的本家。

酸刺溝很窮,但在我的爺爺輩那一代之前,酸刺溝也很富庶,那兒曾有森林。你想,能長森林的地方,定然是不缺水的。據(jù)說,當(dāng)年,我們那兒也有人去酸刺溝里要飯,但后來,酸刺溝開山種地,濫砍濫伐,山禿了,草光了,氣候也變干燥了,那土地,就只剩個名兒了。那名兒,后來也沒了,變成了貧窮的象征。所以,《獵原》里,寫了很多值得人深思的事?!东C原》的主題之一,就是對出路的追問。沙灣人的出路在哪里?農(nóng)民的出路在哪里?人類的出路在哪里?如何走出人類命運中的許多悖論?

現(xiàn)在,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已越來越糟糕了,溫室效應(yīng)、水源污染、空氣污染、食品衛(wèi)生、土地沙化……欲望就像癌細(xì)胞一樣,侵蝕著整個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許多壞了的東西,從此就壞了,很難再好了,那么,人類的出路在哪里?

在《獵原》中,許多人都在尋找出路,他們背井離鄉(xiāng),跑到豬肚井里,當(dāng)起沙漠牧人。但是,這條出路,也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羊的過度繁殖,人們的打狼賺錢,都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水漸漸干了,豬肚井也死了。牧人們只好回到農(nóng)村,那么,出路在哪里?

所有走不出古浪的人,都會被貧瘠的大山給吞沒的,但真正能走出古浪,走出命運的人,又有多少?

《獵原》中的張五,原型是老獵人陳召年,他是我的一個遠房大伯。涼州人管伯伯和叔叔都叫佬佬。我采訪他時,他告訴了我很多打獵的訣竅,其中的一些東西,是秘不外傳的。

我在短篇小說《大漠的白狐子》里也寫過他,他打獵打了一輩子,是個很好的獵人。但他殺了無數(shù)的動物,背下了無數(shù)的命債,卻還是窮了一輩子,最后走向了死亡。人不管多么強大,出過多少風(fēng)頭,也逃不過最后的死亡。窮人也罷,富人也罷,都是這樣。不會因為他一時的強大,或是一時的富有,就讓他多活一段時間。所以,爭啊,搶啊,殺啊,其實沒有任何意義。智者們無爭無怒,就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了這個規(guī)律,不想再去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了,只想用短暫的一生,做一些利眾的事情,創(chuàng)造一種相對永恒的價值。這時,他們就破除了好多執(zhí)著,于是才能改變命運,他們的人生,才有了真正的出路。

《獵原》于是說:“心明了,路才開了?!?/p>

酸刺溝里的人很難做到這一點,但也不怪他們,因為他們很窮,窮得吃不飽肚子,讀不上書,沒有很好的老師,身邊也沒有明白人,所以,難有大見識、大胸懷,其人生,更難有大格局。出生在這樣一個地方,又遇不上貴人,他們的一輩子就幾乎定型了。更可悲的是,環(huán)境的局限和狹隘,讓一些人無法發(fā)現(xiàn)命運的出路和希望——那里的一些人即使遇上了貴人,也不懂珍惜的。

過去,我曾給那里的孩子捐過書,也在物質(zhì)上幫助過一些人,但要是他們的心不變,那些物質(zhì)幫助就像是隔靴搔癢,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從此我明白了,真正的幫助別人,應(yīng)該是傳遞智慧,給別人一個升華心靈、證得智慧的助緣。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走出貧窮的命運。其他東西,意義不大,很快就會過去的,改變不了什么。

在人類中,能接觸到真理的人,只占少數(shù),想要通過戰(zhàn)勝自己、升華心靈來改造命運的人,就更少了。有時,偉大和渺小只差一個選擇,超越和墮落,也只差一個選擇。一旦人們選擇了后者,世界上就多了一個混混,歷史上就少了一個偉人,少了一個能傳承真理、點亮人心的火種。

我的父親在大事上不糊涂。他不覺得對別人好、幫助別人,是在行善,他沒有那個概念,只覺得本來就該這樣。他也知道,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所以他寧可自己挨餓,也要供我讀書。他從小就對我說,娃子,我們不求你將來做大官、掙大錢,只求你做個好人,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種觀點,影響了我的一生。

老有人問我,你修了二十多年,修出了啥?我告訴他們,我得到的,是一顆啥都不想得到,卻啥也不缺的心。這就夠了。什么都想得到,是一種貪婪,貪婪帶來的幸福和自由,是很短暫的。但是,當(dāng)人們發(fā)現(xiàn)爭啥都沒有意義時,往往已是土涌到脖子了,那時,即使不甘心,又能咋樣?

所以,做事要抓緊,不然來不及。真是這樣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