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女謠

嘯天說詩四:此情可待成追憶 作者:周嘯天 著


巴女謠

巴女騎牛唱竹枝,藕絲菱葉傍江時。

不愁日暮還家錯,記得芭蕉出槿籬。

這是一首謠體的擬民歌。與胡令能《小兒垂釣》一樣,屬于童趣詩。彼詩寫的是一個小男孩垂釣,此詩寫的是一個小女孩放牛,各有意趣。

“巴女騎牛唱竹枝”二句,寫夏天傍晚,一個巴地的小女孩沿江放牛?!鞍汀敝附裰貞c市一帶,“竹枝”是當(dāng)?shù)氐拿窀瑁芭航z菱葉”暗示季節(jié),是荷花結(jié)藕、菱葉茂盛的時候,“江”指長江。唐詩中寫到騎牛的詩,詩題一般為“牧童”或“野童”,說到小女孩放牛的僅此一例。但在巴地,這種現(xiàn)象生活中應(yīng)該是有的,可見民風(fēng)的淳樸。從兒童角度,反映了川江農(nóng)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側(cè)面。而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牧童騎牛悠閑時,常吹短笛為戲;而女童天生喜歡唱歌,這是符合小孩性別特征的。因為夏天白晝較長,沿江放牛吃草,可以走得很遠(yuǎn)?!鞍碧镆暗男÷愤€是多多,迷路的事也不免發(fā)生。

“不愁日暮還家錯”二句,寫小女孩心中有數(shù),不怕迷路。“日暮”表明天色已晚,這時“還家”,則有迷路之憂。然而小女孩很自信,并不發(fā)愁。末句是交代為什么,也就是不迷路的理由:“記得芭蕉出槿籬”,這就是識別的表記?!伴然h”指用木槿(一種落葉灌木)枝條做成的籬笆,木槿入夏開花,花有紅、白、紫等色,煞是好看。而“芭蕉”是人家院壩常見的植物。小女孩記得她家門前是什么樣子。這句陳述,兼有寫景的作用。模擬小女孩天真爛漫的口吻,既可以理解為作者替女孩代言,也可以理解為小女孩回答路人的問話。作后一種解會,此詩更有情節(jié)性,也更富于生活趣味。

清人袁枚談此詩的趣味道:“宋人《漁父詞》云‘歸來月下漁舟暗,認(rèn)得山妻結(jié)網(wǎng)燈’,又云‘不愁日暮還家錯,認(rèn)得芭蕉出槿籬’,二語相似,余寓西湖放生庵,夜深斷橋獨步,??置月罚譄粲岸鴼w,方覺二詩之妙?!保ā峨S園詩話》)也就是說,詩中包含一種生活經(jīng)驗,非過來人不覺其妙。不過,此詩還有一種別趣:“芭蕉出槿籬”,本是川江一帶農(nóng)家常有的景物,不具備唯一性。用來作為識別標(biāo)志,可能發(fā)生誤判。唐代成都詩人雍陶《城西訪友人別墅》寫道:“澧水橋西小路斜,日高猶未到君家。村園門巷多相似,處處春風(fēng)枳殼花?!睂懙木褪穷愃魄闆r,標(biāo)志本來有的(“枳殼花”),由于出現(xiàn)雷同,最后還是走了冤枉路?!霸娪袆e趣,非關(guān)理也”(嚴(yán)羽),此之謂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