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進駐佩內明德

馮·布勞恩 作者:李建學 著


進駐佩內明德

佩內明德位于柏林北方烏瑟多姆島西北端伸入波羅的海的一塊沙洲上,這里有成片的松樹林,無盡延伸的沙丘,以及各種水鳥聚集的沼澤地。平靜而孤立,沒有太多居民,這個地方很隱秘,又有一段海岸線可以利用,這一切正符合庫默斯多夫研究小組的需要。

4個星期以后,空軍建立起一個常設的工程師辦公處,開始了試驗場的建設。選上空軍,是因為根據建筑條例規(guī)定,空軍可以建造規(guī)格更高的建筑物。

花了兩年時間,終于在佩內明德建起了復雜的綜合性設施。

1937年4月,庫默斯多夫的火箭專家們搬到波羅的海之濱。在龐大的工廠里,他們簡直成了滄海一粟,這里需要更多的技術人員。于是布勞恩得以召回那些在老火箭飛行場已經愛上了火箭技術的人員,他感到十分滿意。

布勞恩帶著這個比以前龐大很多的團隊,繼續(xù)進行A-3的研制工作。A-3在設計上已經有了很大改進,原來的設計要求達到超音速,但因為不斷增加器材,過于沉重,在A-3的多項革新中,不僅解決了這個問題,能把相當重量的記錄儀器帶上天,還大大減少了點火爆炸的危險。

1937年12月,A-3研制完成,布勞恩準備在波羅的海的格賴夫斯瓦爾德島上試射A-3了。

第一枚A-3在加添燃料之前,某些部分涂上了具有高度吸濕性能的綠色染料,以便在墜落地點把海水染出顏色。發(fā)射之前耽擱了幾小時,冰冷的液態(tài)氧使海上濕潤的空氣凝聚為水,從而溶解了染料。綠色的水滴順著尾舵慢慢流下來,使經由電纜接線柱通向火箭內部的各種電路短路,這就越發(fā)耽誤了時間。

更使氣氛緊張的是,在這段時間內,滿載著觀察大員的船上,不斷向試驗小組發(fā)來質問電報,這顯然是由于海上波濤滾滾,船上的人顛簸得難受,因而電報催得很緊。

12月4日,總算一切準備就緒了,布勞恩親自按下啟動電鈕。點火裝置性能很好,第一枚A-3開始飛離地面。大約持續(xù)飛行了5秒鐘,出現了降落傘??墒?,降落傘飄進了火熱的噴射流,頃刻化為灰燼。火箭開始打轉,搖搖晃晃地掉到海里去了。

他們希望,失敗的原因在于降落傘及其機械裝置,所以在發(fā)射第二枚A-3的時候把這一部分裝置去掉了,但是照樣失敗?;鸺€是打轉,搖搖晃晃地墜毀了。

全體工程人員大失所望,集合在一起討論兩次失敗的可能原因。是燃氣舵缺乏足夠的活動范圍,去壓抗空氣動力流,以致火箭不能迎風前進嗎?但是火箭打轉明顯發(fā)生在進入逆風之前,因而這個理由不能解釋。火箭在試車臺的方向架上進行試驗時,橫滾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性能良好……他們懷疑會不會是傳動裝置速度太低,會不會是風力影響了滾動穩(wěn)定性……

他們決定等到一個無風的日子,再把最后一枚A-3原封不動地拿來進行試驗。結果,徒勞無功,第三枚和前兩枚一樣失靈。

失望的布勞恩下決心找出問題所在。他和研究小組重新設計了控制系統(tǒng),但是要造出這套系統(tǒng),供下一次試驗使用,至少需要18個月,他們就利用這段時間矯正A-3的其他一些缺陷,并準備研制出新的火箭A-4和A-5。

A-4是第一枚根據特定規(guī)格制造出來的火箭,和以往的火箭不同,以往的火箭都是先經過制作,再經過測試評估性能。

A-4是多恩貝格爾定出的規(guī)格,它的射程要達到260千米,能負載1000千克重的彈頭,命中的誤差只能有2米至3米,火箭還必須能用鐵路或公路運達德國境內任何一個地點。

研究小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這種規(guī)格的火箭必須重量輕、反應快、結構簡單、足以負載大量燃料。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首先造出了一個真正可靠的液體燃料火箭發(fā)動機。

布勞恩等的研究工作取得進展的時候,希特勒的權力崛起,德國空軍得到了國防軍的其他部門所沒有得到過的慷慨資助。

多恩貝格爾和布勞恩都意識到,他們研制的火箭越來越大,射程也越來越遠,像A-4火箭這種大型研究方案,包括布勞恩最想實現的宇宙空間探測,必須要有希特勒政府的支持才能進行下去。

機會來了,布勞恩接到通知,希特勒要去庫默斯多夫視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