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編寫緣起

《儒林外史》精讀 作者:顧鳴塘,陶哲誠,凌松 編著


編寫緣起

近十多年來,為支持上海高校的教學和科研,上海市教委啟動了多個和學科及專業(yè)建設有關的項目,其中重要的有:對接學科建設的上海市重點學科、創(chuàng)新科研機制的上海高校e研究院、只針對藝術院校的大師工作室,以及適用普通高校本科教學的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這些舉措旨在根據(jù)不同對象,制定不同要求,分類指導,分類考核,以提高上海市高校的學科建設和本科教學的總體水平。

依托悠久的歷史和雄厚的實力,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有幸成為首批啟動的本科教育高地之一,上海市教委給予了較大的投入和支持。正如項目名稱所規(guī)定的,本項目經(jīng)費只能用于本科教育,其中除了購置硬件設備、建設文科實驗室外,主要就用于編寫教材、培育精品課程、資助本科生出國短期學習和實習等幾個方面。在建設過程中,我們把編寫教材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為按照我們的理解,教材是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保證,是教學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只有編寫出有新意、有質(zhì)量、符合教學實際的教材,才有可能產(chǎn)生創(chuàng)新的課程,從而為提高本科教學質(zhì)量提高保證。

根據(jù)當初申報書的設計,我校的漢語言文學本科教育高地主要突出以下三方面特色。一是引導學生讀原著。針對當前大學生很少讀原著,或根本不讀原著的現(xiàn)狀,我們提出:讀文學史不能替代讀原著,讀研究著作不能替代讀原著,讀圖像、看影視更不能替代讀原著,因而對課程結構作了較大的調(diào)整,增加原著精讀類的課程。二是強調(diào)雙語教學。這是根據(jù)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定位和當前中文教育的國際化趨勢而提出的,作為身處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的青年學子,以及肩負漢語國際推廣重任的中文教師,僅僅只懂母語無疑是遠遠不夠的,多一門外語,就多一種本領,多一分競爭力?;谶@樣的認識,我們建設了一批雙語類課程。三是指導大學生初步了解學術研究的門徑。對大學生來說,僅有各種知識儲備也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研究的意識和潛質(zhì)。如何向這方向努力?我們想到的是提供若干專學研究的個案,通過個案了解學術研究的一般門徑。

以上三個方面,共同構成了我們上師大漢語言文學本科教育高地的建設特色。其中,作為落實第一個特色的具體舉措,就是編寫了這套“古代文學名著精讀”系列教材,先為八種,分別為《詩經(jīng)精讀》、《左傳精讀》、《莊子精讀》、《世說新語精讀》、《杜詩精讀》、《四大名劇精讀》、《儒林外史精讀》、《紅樓夢精讀》,選擇了不同時期、不同文體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以后根據(jù)情況可增加或調(diào)整。

作為落實第二個特色的舉措,是編寫一套雙語教材,也先為八種,分別是:《歐美散文名篇研讀》、《歐美詩歌名篇研讀》、《當代歐美漢學要著研讀》、《西方古典文論要著研讀》、《西方現(xiàn)代文論要著研讀》、《西方語言學要著研讀》、《西方短篇小說名篇研讀》、《比較文學要著研讀》,大致涵蓋了外國文學、比較文學、西方文論、語言學和海外漢學等五個領域?,F(xiàn)已出版了前四種,余下四種不久就可出版。

而體現(xiàn)第三個特色的舉措,則是編寫一套“專學引論”教材,首批也是八種,分別為:《文選學引論》、《龍學(文心雕龍學)引論》、《唐詩學引論》、《宋詞學引論》、《曲學引論》、《紅學引論》、《魯學(魯迅學)引論》、《莎學(莎士比亞學)引論》,以古典文學為主,兼及現(xiàn)代文學和外國文學,都是學界相對認可的專學。這套書正在組織編寫,計劃一兩年內(nèi)完成。

這里奉獻給大家的,是“古代文學名著精讀”系列教材,作者都是我校中文學科學有專攻的教師。他們長期從事古代文學教學,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而且有著獨到的體悟,這些經(jīng)驗和體悟,就具體滲透體現(xiàn)在這些教材里。編寫體例我們參照了先啟動的雙語教材,由解題、正文、注釋、評點、串講等幾部分組成,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原著,領悟其中的精髓,避免空泛地講思想藝術特色。至于我們的做法是否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以及這些體悟是否說得深刻透徹,這就要聽讀者和同學的評價了。

趁本系列教材即將出版之際,特此交代編寫緣起,權為序。

孫遜

2012.1.16晚于燈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