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田家
斜陽照墟落[1],窮巷牛羊歸[2]。野老念牧童[3],倚杖候荊扉[4]。雉雊麥苗秀[5],蠶眠桑葉稀[6]。田夫荷鋤至[7],相見語依依[8]。即此羨閑逸[9],悵然吟《式微》[10]。
【題解】
渭川,即渭河,黃河主要支流之一。詩寫初夏黃昏農(nóng)家景色和閑逸情趣,表現(xiàn)了詩人意欲歸隱的思想。有人認(rèn)為詩當(dāng)作于開元二十九年(741)至天寶三載(744)間,時王維在終南山麓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
【評析】
這首詩前八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恬適溫馨的農(nóng)家晚歸圖。在這幅生意盎然的畫面上,有優(yōu)美的自然景色:落日灑金,牛羊歸村,雉鳴蠶眠,麥秀桑稀。更有田家情深的動人場面:野老倚杖門外,等候牧童歸來,有的是慈愛和企盼;田夫荷鋤相遇,邊走邊談不休,有的是親切和愜意。即目所見,信手寫來,不事雕繪,清新自然。此情此景,遂使詩人浮想聯(lián)翩,他可能想到爾虞我詐的齷齪官場,于是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的喟嘆。前八句是賓,末二句才是主,賓為主設(shè),情因景生,賓詳主略,引人深思。高步瀛評此詩曰:“天趣自然,踵武靖節(jié)(陶淵明)?!保ā短扑卧娕e要》卷一)陶云:“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歸去來兮辭》)王則曰:田家樂兮胡不歸?面對渭川田家迷人的晚歸圖,王肯定和陶一樣,油然產(chǎn)生了“誤落塵網(wǎng)中”、“守拙歸田園”(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其一)的想法。
【注釋】
[1]斜陽:一作“斜光”。墟落:村落。
[2]窮巷:深僻小巷。牛羊歸:《詩經(jīng)?王風(fēng)?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來?!?/p>
[3]念:掛念。
[4]候:等候。荊扉:柴門。
[5]雉雊(ɡòu):野雞鳴叫。麥苗秀:小麥吐花,俗稱“秀穗”。語本潘岳《射雉賦》:“麥漸漸以擢芒,雉而朝
雊?!?/p>
[6]蠶眠:蠶老作繭。
[7]荷鋤:扛著鋤頭。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其三:“帶月荷鋤歸。”至:一作“立”。
[8]語依依:親切絮語,不忍離去。
[9]即此:指上面見到的情景。羨:羨慕。閑逸:閑適安逸。
[10]悵然:惆悵失意貌。式微:《詩經(jīng)?邶風(fēng)?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式:發(fā)語詞,無實義。微:通“昧”,指黃昏。意為日暮黃昏,為什么還不歸來?此指自己向往歸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