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的地方;我為何而生活
在生命的某個特定時節(jié),我們習慣把每一處地方都看作是可以安家的處所。我就是這樣考察住所方圓十二英里內(nèi)的每一寸土地的。我想象著自己接二連三地買下了所有的農(nóng)場,所有的都是應該買的,我也清楚它們的價格。我走遍農(nóng)民的田地,嘗盡他們的野生蘋果,滔滔不絕地與他們談?wù)撧r(nóng)牧業(yè),然后按照他們開出的價格買下農(nóng)場,心里盤算著以后再不論價格抵押給他們;不管付出多高的價錢,只要不簽契約,我都買下來,就把他們在聊天中說的話當作契約,因為我酷愛聊天——我相信,我在開墾了土地的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開墾了他們的心田,我一旦過夠這種生活就會全身而退,把地留給他們。這種經(jīng)歷,理所當然會使我的朋友把我當成地產(chǎn)中介人。無論置身何地,我都能生活,而且還會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房子不過是個棲身之所——最好是田園民居,我發(fā)現(xiàn)許多房子的位置一時半會兒不可能有什么改進,有人認為他們離鄉(xiāng)村太遠,但是在我眼里,是鄉(xiāng)村離他們太遠。我說,好吧,我可以住下;于是我在那里過了一個小時的冬夏生活;目睹一年的時光是怎樣流逝的,熬過了冬天,春天就在眼前了。未來這個地區(qū)的居民,不論把房子建在哪里,都可以肯定,那里曾有人住過。其實只需要一個下午的時間就足以把這塊土地布置成果園、森林和牧場,并決定門前應該種哪些橡樹或松樹會比較漂亮,這樣就使已經(jīng)被砍掉的樹也能得到恰如其分的利用;然后就像對待休耕地一樣,對它們聽之由之。一個人能放得下的財物越多,他越富足。
我想得太遠,甚至想到了自己被幾家農(nóng)場拒絕——這拒絕正合我意——我從不會讓實際占有的東西燒到自己的手指。購買霍樂威爾那次我差點得手,都已經(jīng)選好種子、收集好材料來制造裝卸貨物用的手推車了;可就在跟主人簽約之前,他的妻子——每個男人都有這么一個妻子——改變主意了,想要留下農(nóng)場,并提出付我十美元違約金。說實話,現(xiàn)在我在這個世上只有十美分,假如我真擁有十美分,或者一間農(nóng)場,或者十美元,或者所有這一切,那我還計算不過來呢。然而,我沒有要他那十美元,也沒有要他的農(nóng)場,因為我不想牽扯太遠;還不如慷慨一回,按原價賣給他,他也不是富人,那十美元就奉送了吧,但我那十美分,還有種子和做獨輪車的材料仍留著。如此一來,我發(fā)現(xiàn)我的貧窮并不妨礙我做一個富人。此外,我保住了那里的風景,而且自此以后,每年豐收的東西不用獨輪車也能運走。至于風景——
我像國王一樣審視一切,
誰都不能否認我的權(quán)利[1]。
我經(jīng)??吹?,詩人在欣賞了農(nóng)場最寶貴的風光后才離開,可那固執(zhí)的農(nóng)場主卻以為他僅僅摘了幾只野蘋果。詩人都把它寫進詩里許多年了,主人還不知道;詩歌像一道最可羨的無形籬笆圈起了農(nóng)場,詩人擠出農(nóng)場的奶,取得了所有奶油,留給農(nóng)場主的是撇干了奶油的奶。
霍樂威爾農(nóng)場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完全僻靜;離村莊大約兩英里,距離最近的鄰居都有半英里,還有一片開闊的農(nóng)田將它與公路隔開;它挨著一條河,據(jù)主人說,這條河上升起的霧,使春天里不會結(jié)霜,可我并不在意這個;房屋圈舍灰暗的顏色和破敗的景象,以及年久失修的墻籬,拉開了我和先前居民之間相隔的悠悠歲月;那中空且滿是苔蘚的蘋果樹,曾被兔子咬過,可以見得我將會有些什么樣的鄰居;最主要的是我早期溯河而行的回憶,那時候,屋舍掩映在郁郁蔥蔥的紅楓林中,透過叢林我還聽到了狗吠聲。我急于買下它,等不及業(yè)主搬走石頭、砍倒那中空的蘋果樹、挖走牧場里新生的赤楊,簡而言之,我等不及他做更多的改善工作。為了享有這些好處,我已經(jīng)準備好,像阿特拉斯[2]一樣負載一切;請把世界放在我的肩上吧——我從沒聽說過他得到了什么補償——我所做的一切,沒有別的動機或理由,只是想買下它,不受侵擾地占有它;因為我知道,只要任這塊土地自由生長,就能收獲最豐足的作物,而且都是我想要的。后來的結(jié)果果然不出我所料。
關(guān)于大規(guī)模的農(nóng)事(我一直在培植一座花園),我能說的是,我已經(jīng)準備好了種子。許多人認為越陳的種子越好。我并不懷疑時間可以鑒別好壞;好不容易種下了,是不大可能失望的??墒俏乙獙ξ业耐f,就說一次,以后再不說了,請生活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些吧,越久越好。執(zhí)著于一間農(nóng)場,和關(guān)在國家監(jiān)獄,幾乎沒什么差別。
老加圖的《鄉(xiāng)村篇》啟迪了我,他說——我看過的那個譯本把這段話譯得糟糕透了——“當你想得到一間農(nóng)場時,請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想,而不要貪婪地買下它;也不要不厭其煩地盯著它,更不要想著逛它一次就夠了。如果它確實好的話,你去的次數(shù)越多,就會越喜歡?!蔽蚁耄也粫澙返刭I下它,有生之年,我會圍著它一直轉(zhuǎn)下去,死后我就把自己葬在那里,使自己最終獲得更大的樂趣。
現(xiàn)在要說的是我的下一個試驗,這回我打算描述得更加詳盡;為方便起見,我把兩年的試驗合二為一。我已經(jīng)說過,我無意歌頌憂郁,只想像清晨的公雞那樣,站在棲息處高聲鳴叫,喚醒鄰居。
第一天住進森林,也就是我開始在那里度過日日夜夜的那一天,是1845年7月4日,那天恰好是獨立日,我的房子才剛能避避雨,還不能過冬,沒有粉刷,也沒有裝上煙囪,墻壁是用飽經(jīng)風雨的粗劣木板做成的,縫隙很大,晚上并不保暖??撑玫?、筆挺的白色間柱,新刨的門架和窗框,使整間房看起來整潔而又通風。尤其清晨時,木材中飽含露水,我總以為一到中午就會有香甜的樹脂從中流出。在我的頭腦里,這間房一整天都或多或少彌漫著這種清晨的氣息,使我想起了去年拜訪過的山里的一間房子。這是一所通風的房子,未經(jīng)粉刷,適于款待過往神仙,仙女可能會從這里曳裙而過。風吹過我的房子,如同掃過山脊,發(fā)出斷斷續(xù)續(xù)的聲響,好似回蕩在人間的天籟之音。晨風久久地吹著,《創(chuàng)世紀》的詩篇仍在繼續(xù);只是幾乎沒有人傾聽。奧林匹斯山[3]處處都有,它就在地球之外。
我從前擁有的唯一的房子,除去一條小船,不過是一頂帳篷,它一直卷放在我的閣樓里,我只在夏天遠足的時候偶爾用到它;至于那條小船,輾轉(zhuǎn)于多人之手,早已不知所終了。現(xiàn)在有了這個更為實在的棲身之所,我活在這人世總算有些長進。這所房子雖然蓋得簡陋,卻是我的個人結(jié)晶,而且反映了建筑者的心思,它像素描畫一樣,暗含了某種意義。我不必跑到戶外去呼吸新鮮空氣,因為房子里的空氣一點兒也不失新鮮。哪怕大雨天,門里門外都相差無幾?!豆笏_》[4]里說過,“沒有鳥雀的巢穴就像沒加調(diào)料的燒肉?!笨晌业姆孔硬⒉皇沁@樣的,我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竟跟鳥雀做了鄰居;不是我囚禁了它們,而是我把自己關(guān)進了與它們相鄰的籠子里。我不光親近時?;钴S在花園或果園里的鳥雀,還親近那些活躍在森林里的、更為野性、更為恐怖的鳥禽,這些鳥禽從沒或者極少為附近的居民哼唱小夜曲——它們是畫眉、棕色夜鶇、深紅的唐納雀、北美夜鶯和許多其他的鳥禽。
我的屋子坐落在康科德村以南大約一英里半的一個小湖湖岸上,那里比村子稍微高一點,恰好在城鎮(zhèn)與林肯鄉(xiāng)之間的一片廣袤森林里,也就是聞名遐邇的康科德戰(zhàn)場[5]以南兩英里的地方;但由于我棲身于深林里,所以,跟其他地方一樣,兩英里之外的湖對岸也全被叢林覆蓋,成為我最遙遠的地平線。第一周,我每每凝視那湖水,總覺得它像一個高懸在半山腰的小潭,它的湖底甚至遠遠高出其他湖的湖面。太陽出來的時候,湖水褪去它霧蒙蒙的夜衣,漸漸呈現(xiàn)出柔柔的波紋,或者如鏡般的湖面。這時,霧會像幽靈一樣,悄無聲息地從四面八方遁入森林,或者像某個私密的夜間集會正在解散。掛在樹梢的露水,也比在山里的掛的時間長,直到白天晚些時候才消散。
8月里,和風細雨停歇的時候,空氣和水都極為平靜,天空陰沉沉的,下午剛過一半就已是黃昏的安詳模樣,畫眉鳥四處啼叫,聲音從此岸傳到彼岸。此時的湖是最平靜的;湖上的明凈空氣很稀薄,而且被烏云染得黯淡了,湖水里充滿光和影,構(gòu)成了一片低矮但更難能可貴的天空。附近山頂上的林木剛剛被砍伐過,從那里往南一直看到湖對面,可以望見一幅賞心悅目的圖景,山巒的凹處正好形成湖岸線,湖兩岸交互傾斜,好似會有一條小溪經(jīng)由林間谷地從此間流出,但事實上并沒有小溪。我就是這樣子從附近的青山之間以及它們的頂上,眺望蔚藍色地平線上的遠山和高峰的。真的,我踮起腳尖就能望見西北方更藍、更遠的群山,那些真純的藍色是天空的杰作,我還能望見一部分村莊。但若換一個方向,還站在這種高度上,就無法越過那重重的森林,看到更高更遠的地方了。最好附近能有一些水,這樣就能產(chǎn)生浮力,使土地浮起來了。哪怕一口最小的水井也是有作用的,你朝井底看時,會發(fā)現(xiàn)地面不再是一塊陸地,而是一座小島。水的這種用處,跟它冷藏黃油的功能同等重要。當我的視線越過湖面,從這個峰頂延伸到薩德伯里草原上時,正當洪水期,我仿佛看到奔流的水澗中升起了海市蜃樓,草原被抬高了,好像沉入水底的金幣,湖面以外的土地看起來像塊薄薄的表皮,被那小小的一片水域托起并且隔離開了,這使我記起我居住的地方原來只是塊干癟的土地。
雖然從我的門口望過去,視野更狹小,但我一點兒也不覺得擁擠或局促。目之所及的已經(jīng)夠我想象的了。對面草原上生長起來的矮橡樹,向西綿延的大草原和韃靼干草原,為所有流浪的人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斑@世上還有什么比自由地欣賞廣闊的地平線更幸福的啊?!薄_摩達拉[6]在他的羊群需要更大的新牧場時說道。
如今,時空都已改變了,我離宇宙和歷史中最吸引我的地方和時代越來越近了。我生活的地方跟天文學家每晚觀測的那些地方一樣遙遠。我們總習慣于想象在宇宙體系中某個更加遙遠、更加不尋常的角落里,會有一些稀罕的心愛之地,躲在仙后座的椅子形狀的后面,可以遠離喧囂和騷亂。我發(fā)現(xiàn),我的房子正好建在宇宙中這樣一個隱蔽但終古常新的神圣之地。如果住在靠近昴星團或畢星團[7]、牽牛星座或天鷹星座的地方,能得到好處的話,那我真是得天獨厚,就像那些星座一樣遠離了我所拋下的生活,將閃閃的微光和柔美的射線照向離我最近的鄰居,在沒有月亮的夜晚才能看得見。我所居住的便是創(chuàng)造物中的那部分——
世上曾經(jīng)有個牧羊人,
他的思想如同高山那樣
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
日日夜夜滋養(yǎng)著他。[8]
倘若牧羊人的羊群,總是跑到比他的思想還要崇高的牧場上,我們會怎樣看待他的生活呢?
每個清晨都是令人愉快的邀請,要我們生活得跟大自然一樣單純,或者干脆說一樣天真無邪。一直以來,我都像希臘人那般虔誠地崇拜著曙光女神奧羅拉。我早早起床,在湖里洗??;這是飽含宗教意味的儀式,也是我所做的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據(jù)說商湯王的澡盆上就鐫刻著這種字樣:“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9]?!蔽彝〞赃@個理。清晨讓人回想起英雄時代。黎明將至,我敞開門窗坐著,隱隱約約聽到蚊子的嗡嗡聲,它正在我的房子里做著看不見也想象不到的旅行,那聲音就如同高唱贊歌的喇叭,深深感染了我。它就是荷馬的安魂曲,飄蕩在空氣中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10],歌唱著自己的憤怒與漂泊。它關(guān)乎整個宇宙;永久地展示著世界的無限活力和生生不息,直到被禁絕的那一天。清晨,是一天中最值得記憶的時刻,也是覺醒的時刻。那時,我們睡意最淺;至少有那么一個時辰,日夜沉睡的官能都蘇醒過來了??墒牵绻翘煳覀儾皇亲约盒褋?,而是被某個仆人機械地用胳膊推醒;不是被自己體內(nèi)新生的力量與靈魂喚醒的,空氣中既無清香彌漫,也沒有跌宕起伏的美妙仙樂,而只有工廠的噪聲——我們的生命也并不比睡下前崇高;如此,黑暗就有成果了,它證明自己一點兒也不比光明差:這樣的一天,即使能稱之為光天化日,也沒什么可盼的。一個人,如果不相信每一天都會有比之前褻瀆了的歲月更早、更圣潔的曙光,那么他一定是對生命失望了,正在墮入黑暗之地。一個人的肉體得到部分休整以后,他的靈魂或者器官,才能每天重新煥發(fā)精神,他才能再次嘗試,看看憑著自己的天資能過上何等崇高的生活。我敢說,所有難忘的事,都發(fā)生在清晨,并且是在黎明的氛圍里?!斗屯咏?jīng)》[11]說,“一切知,俱于黎明中蘇醒?!痹姼韬退囆g(shù),以及人類最美麗、最值得紀念的行為都來源于這個時刻。所有的詩人和英雄,都像門農(nóng),那曙光之神的兒子,在日出的時候發(fā)出自己的樂音。那些頭腦靈光、思維活躍的人,跟太陽一樣運轉(zhuǎn),對于他們來說,白晝就是永遠的黎明。它跟時鐘顯示的時間、人類的態(tài)度以及勞動并不相干。清晨是我醒來并且感覺到曙光的時候。道德上的改良只是為了擺脫沉睡。人類如果不是一直在沉睡,又怎么會把自己過往的歲月說得那樣不堪呢?他們可都是精明人啊!要不是敗給了昏昏欲睡,他們早該干出些成績來了。數(shù)以百萬計的人們,清醒的程度足以維持體力勞動;但只有百萬分之一的人,能夠有效地運用智力,一億分之一的人能夠過上詩意而非凡的生活。清醒即活著。我還沒碰到一個十分清醒的人。倘若碰到了,我要怎樣凝視他?
我們必須要學會重新醒來并保持清醒,不靠機械的幫助,而是憑著對黎明的無比期待,這樣就算我們睡得再沉也不會被拋棄。人類無疑是有能力通過有意識的努力,來提升自己的生活的,我不知道還有什么事實比這個更鼓舞人心。繪一幅畫、雕一尊塑像,以此來美化一些事物是有意思的;但更為榮耀的是塑造并描摹出某種氛圍和媒介,從中我們能夠觀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能對生活質(zhì)量起作用的藝術(shù)才是最高的藝術(shù)。每個人都有義務(wù)使自己的生活,哪怕細節(jié)方面,都對得住自己在最莊嚴、最關(guān)鍵時刻的決定。如果我們忽略了,或者揮霍盡了這類微小的示意,神諭會清楚地指示我們該如何做到這一點。
我住進森林里,是因為我希望謹慎地生活,僅僅面對生活的本相,然后看看我能否學會生活所傳授的東西,而不至于臨死之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沒有生活過。活著是如此的難能可貴,所以我不希望過那種虛假的生活;也不希望與世隔絕,除非是萬不得已。我想要深入生活,汲取生活的精髓;我想要頑強地生活,像斯巴達人[12]一樣,剔除那些非生活的因素;我想要開辟一片廣闊的天地,并且把它收拾得干干凈凈;我想要把生活定格在一個角落里,并且降低到最低水平。如果它注定是卑微的,那何不接受它全部的、真實的卑微,再把這種卑微公之于眾;如果它是崇高的,那就到實踐中去體驗,下一次涉足時給它一個真實的描述。在我看來,大多數(shù)人都辨不清生活的好壞,卻又不無草率地把人的主要目標歸結(jié)為“崇拜上帝,并且永久地熱愛他”。
雖然寓言故事說,我們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進化成了人類,可我們依然生活得像螻蟻一樣卑微,就像同長頸鶴作搏斗的俾格米人[13];這真是錯上加錯,雪上加霜,我們最美好的德行因此無辜受損。我們的生活被瑣碎糟蹋了。老實人幾乎用不著計算十個手指以外的賬目,最多加上腳趾就夠了,其余的可以一概而論。簡單,簡單,再簡單!要我說,私事也就三兩件,不必成百上千;不必計算百萬的數(shù)字,半打就夠了,把賬就記在拇指指甲上。一個人要在這個文明世界的洶涌大海中求生,就必須考慮到烏云、風暴、流沙以及一千零一樣巨細;若沒計算精準,是會葬身大海,找不到港口的。所以,能成功的一定都是偉大的計算家。簡化,簡化!不必一日三餐,一餐足矣;不必上百道菜,五道就夠了;其他的也按比例省減。我們的生活就像德意志聯(lián)邦,是由小州小邦組成的,它的邊界永遠在變動,所以就算是一個德國人,也不能說清楚它每時每刻的分界情況。這個國家所謂的內(nèi)部改革,都是膚淺的、外在的,它本身就是個尾大不掉的龐雜機構(gòu),里面塞滿了家具,而且被自身的麻煩羈絆著。像這片土地上數(shù)以百萬的居民一樣,他們揮霍無度、掉以輕心,因為缺乏計算和有價值的目標而遭到損毀;能改善現(xiàn)狀、拯救他們的唯一方法便是厲行節(jié)約,過一種甚于斯巴達式的簡樸生活,并樹立更高的生活目標。生活變化得太快了。人們都認為一個國家至少要有商業(yè),要出口冰塊,要能拍電報,要能每小時前進三十英里,而且對此深信不疑,也不管它們是否起作用;而我們到底應該像狒狒那樣生活,還是像人那樣生活,他們反倒有點不確定了。如果我們得不到枕木,不鍛造鐵軌,也不日夜勞作,只顧著改進生活,那誰還會修建鐵路?如果不建鐵路,我們怎能準時到達天堂呢?可如果我們待在家里,專注于自己的事情,誰又需要鐵路呢?不是我們打鐵路過,是鐵路打我們身上過。你可曾想過鐵道下的枕木都是些什么?一根枕木就是一個人哪,一個愛爾蘭人,或是一個新英格蘭人。他們的身上覆滿沙土,鐵軌就臥在那上面,火車平穩(wěn)地從那里駛過。我向你們保證,他們就是那結(jié)實的枕木。每隔幾年就會有一批新的枕木被換上,被軋過;所以,一些人快樂地駛過鐵路,就會有另一些人不幸地被軋過。當他們駛過一個打著盹走路的人身邊、一根放錯位置的多余枕木旁時,他們會緊急剎車,并且叫醒那個人,強烈訓斥一番,仿佛他是個另類。我欣喜地得知,每五英里就會有一組工人看護,確保枕木躺在原來的位置上,這就表明枕木有時是會再次站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