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言

出使友鄰十三載(中文版) 作者:周剛,鄧俊秉 著


序 言

退休之后,一些老同事和媒體的朋友勸我把出使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和印度的親歷故事寫出來。很長時間內(nèi)我未敢接受他們的好意。首先,我覺得自己沒有經(jīng)歷什么驚心動魄的斗爭,沒有扣人心弦的故事,做的只是正常的工作,讀者對之不會有多大興趣。其次,我雖然長期從事外交工作,寫過不少請示報告、講話稿、聲明、照會和調(diào)研成品,但外交文書和回憶錄的寫作文風不同,本人對后者并不熟悉。還有,退休后我被一些研究機構和社會團體返聘,經(jīng)常有些事情,難以靜下心來寫書。

近幾年來,國人日益關心國際形勢和我國的對外關系。不少老外交官寫了回憶錄,增加了讀者對我國外交政策和對外工作的了解。朋友們多次請我把出使南亞和東南亞四國的親身經(jīng)歷寫出來。我考慮再三,接受了他們的盛情。

我這一生同外交結下不解之緣。在大學里,我學的是外交專業(yè)。畢業(yè)之后加入中國外交部。在四十年的外交生涯中,有一半是在我國駐鄰國的使館度過的。退休16年來,又從事民間外交工作。對我來說,外交事業(yè)是我的一切,是我最大的追求,終生的樂趣。把我在外交第一線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親自接觸的各國各界人士的故事記下來,是我的一大心愿。希望我和我的夫人鄧俊秉在書中介紹的親為、親見、親聞能對親愛的讀者近距離了解中國駐外國大使館和中國外交官的工作和生活,有更真切的了解。

觥籌交錯,只是工作的一種方式。西裝革履,只是工作的需要。駐外使領館是外交工作前線。使館內(nèi)機構的設置,從大使到隨員各級外交官和職員,辦公室、政治處、領事部、經(jīng)商處、文化處、科技處、教育處、武官處等職能部門,像一個小“聯(lián)合國”。大使館的主要任務是在外交部的領導下,執(zhí)行我國的外交政策,開展對駐在國的工作,發(fā)展雙方的友好合作關系,為我國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和建設小康社會服務,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報效國家,服務人民,是外交人員的天職。大使館作為國家的外交代表機構,大使作為國家和政府的代表,無疑任務是光榮的,但也是艱巨的。外交工作的復雜有時出乎人們的想象。工作和生活的艱辛,一般人很難理解。外交人員長期居住國外,拋親別友,思鄉(xiāng)之情時時縈繞在心頭,夜深人靜時只有窗前的明月分擔他們的思念之苦。

我想完成本書的一個初衷是把它獻給我親愛的祖國和人民。在遠離祖國的天涯海角工作,無時不感到日益繁榮昌盛的祖國是我們堅強的后盾,億萬同胞對我們的關心和期望。中國外交官感到驕傲的是,他們代表的是一個屹立在世界東方的新中國,一個不斷發(fā)展強大并且越來越為世界各國關注和重視的社會主義中國。正在崛起的中國使她的外交使節(jié)受到外國同事的尊重。

我要借寫這本書向十三年中同我在使館一起工作的各部門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們給予我寶貴的支持和合作。中國大使館是一個有共同理想、共同奮斗目標、同甘共苦的戰(zhàn)斗集體。團結、友愛、合作是使館能夠不辱使命、完成祖國和人民重托的保障。

最后,我要把這本書獻給鄧俊秉教授。她不僅是我相依為命五十余載的伴侶,而且為了祖國的外交事業(yè)放棄了自己的專業(yè),半路改行,在長達十三年中甘當扶助“紅花”的“綠葉”。現(xiàn)在,她又同我一起完成了本書,把它獻給讀者。


周 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