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art1 梁啟超家書:你受的苦,必將照亮未來的路

見字如面:中國名家經典收藏版 作者:李世強 著


Part1 梁啟超家書:你受的苦,必將照亮未來的路

人物介紹: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啟超出生于廣東新會茶坑村,祖父和父親都是當?shù)厥考潱苡形幕?。因此,梁啟超自幼開始讀書寫字,17歲便中舉。后師從康有為,維新變法前,與康有為一起聯(lián)合各省舉人發(fā)動“公車上書”運動,此后先后領導北京和上海的強學會,又與黃遵憲一起辦《時務報》,任長沙時務學堂的主講,并著《變法通議》為變法做宣傳。

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逃往日本,思想逐漸變得保守,但這絲毫不影響他成為中國近代文學革命運動的理論倡導者。

梁啟超不僅在思想、政治、史學、文學方面是中國近代的最出色的人才,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是為后人所津津樂道。梁啟超共有9個子女,每一個在其所在領域都是一方泰斗。

長女梁思順:著名詩詞研究專家。編有《藝蘅館詞選》。她在自序中寫道:“令嫻家中頗有藏書,比年以來,盡讀所有詞家專集若選本,手鈔資諷誦,殆二千首,乞丈更為甄別去取,得如千首……”此書多次再版,其不僅是研究梁啟超的重要參考資料,而且非常具有可讀性,深受讀者歡迎。

長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學家。早年在清華大學就讀,后赴美國,就讀于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獲碩士學位?;貒?,在東北大學創(chuàng)辦了中國北方第一個建筑系。在1937年完成中國第一部《中國建筑史》,填補了中國建筑史研究的空白。新中國成立后,他親自領導并參加了國徽圖案及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工作。1952年被任命為北京市政協(xié)副主席。他一生在建筑理論、城市規(guī)劃理論方面有很多新穎的觀點。他是中國建筑教育的奠基人。

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學家。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留美預備班。后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考古學及人類學,曾參與印第安人古代遺址的發(fā)掘工作?;貒?,在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工作,曾參與河南安陽小屯和后岡的發(fā)掘,秋季參加山東歷城(今章丘)龍山鎮(zhèn)城子崖的第二次發(fā)掘。1950年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著名考古學家夏鼐說:“梁思永是我國第一個受過西洋的近代考古學正式訓練的學者。”著名考古學家安志敏也說他是中國近代考古學和近代考古教育的開拓者之一。

三子梁思忠:畢業(yè)于美國弗吉尼亞陸軍學校和西點軍校,回國后任國民黨十九路軍炮兵校官。本來也是大有作為的青年,可惜患上腹膜炎后被貽誤治療了,年僅25歲就去世了。

次女梁思莊:著名圖書館學家。畢業(yè)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院?;貒笾铝τ谖覈鴪D書館事業(yè)。1952年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1980年當選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她一生致力于西文編目工作,在這方面的成就可謂全國數(shù)一數(shù)二的專家。北大圖書館的幾十萬種西文圖書目錄都是經她親手或指導編制而成。雖然以她個人名義署名的文章不多,但在國內外都享有極高的聲譽。

四子梁思達:著名經濟學家。畢業(yè)于南開大學經濟系。曾參與編寫《中國近代經濟史》。1965年他主編了《舊中國機制面粉工業(yè)統(tǒng)計資料》一書。

三女梁思懿:著名社會活動家。早年畢業(yè)于燕京大學,后赴美國學習美國歷史。先后在山東醫(yī)學院、山東省婦聯(lián)工作,后被調到北京任中國紅十字會對外聯(lián)絡部主任,她一直從事對外友好聯(lián)絡工作,多次代表中國參加國際紅十字會會議。她也是第六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四女梁思寧:南開大學就讀時因日軍轟炸學校而失學。后跟隨梁思懿投奔新四軍,參與革命工作數(shù)十年。

五子梁思禮:著名火箭控制系統(tǒng)專家。畢業(yè)于辛辛那提大學,獲博士學位。他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的開拓者之一。1956年調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任自動控制研究室主任,為中國控制系統(tǒng)的從無到有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964年,我國首個地對地導彈的控制系統(tǒng)負責人之一,使我國的導彈控制系統(tǒng)完全脫離了蘇聯(lián)的鉗制。1966年我們進行的導彈核武器試驗,讓我們進入核大國行列,而這次試驗就有梁思禮的參與。他還是我國向南太平洋發(fā)射的遠程液體火箭和長征二號運載箭的副總設計師,負責控制系統(tǒng)工作。在他的主持下我國首次把集成電路用于彈上計算機,并首次以此進行全彈自動化測試。他還參加了1980年向太平洋發(fā)射遠程火箭的飛行試驗,獲得了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1997年9月作為全國10名有突出貢獻的老教授之一,梁思禮獲“中國老教授科教興國貢獻獎”。

梁啟超的子女各個優(yōu)秀,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和梁啟超成功的教育分不開。他沒有限制子女的興趣,而是讓他們跟隨自己的腳步,這才造就了9個子女分別在不同的領域成為泰山北斗級的人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