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Ⅲ 多面麥迪
張強:網易體育駐休斯敦記者。曾在《足球·勁體育》、新浪體育等媒體工作,駐美采訪NBA長達5年,走遍30支球隊主場,著有《噓!你不知道的姚明》。
麥迪沒有來CBA繼續(xù)打球,我很早就有預感。2013年6月份,馬刺和熱火打總決賽的時候,麥迪就退意昭然,心跡已露,他有一句話說得明白,“我找不出再繼續(xù)打籃球的理由了,是時候該離開了?!蔽宜较聠査欠襁€想回CBA打球,麥迪搖頭,“我現(xiàn)在不考慮這個,還沒到時候。但是我對自己的籃球生涯挺滿意的……”總決賽在邁阿密打響的時候,基本沒有上場的“馬刺備胎”麥迪依然是媒體的香餑餑,到了媒體開放時間,他身邊的記者走了一撥又來了一茬,絡繹不絕,國際媒體對他趨之若鶩,美國本土名記也是青睞有加。遑論中國媒體,基本是把麥迪當做主角,寸步不離。麥迪很享受,高談闊論開心處,笑靨如花,惺忪睡眼萌態(tài)依舊。也尷尬,接連不打球還享受高光待遇,不自在,媒體再問就訕訕地:今天不說了,我都上不了場,說什么?。棵襟w續(xù)而追問,麥迪語氣變得有些不耐煩,加快步伐離開,依稀可見舊日冷傲的影子。
麥迪轉身,多面麥迪。
麥迪是我多年駐美采訪NBA的一個老熟人了,不敢說對他知根知底,但大略是有了解和體會的。以前采訪姚明和火箭很長時間,“姚麥組合”是中國球迷繞不開的情結,我在所著的《噓!你不知道的姚明》一書里專門拿出一章來描摹姚明和麥迪之間若即若離的微妙關系。兩個人都有極高的籃球天賦,姚明有教不出來的身高和靈活,麥迪有天賜的技術和意識,但這兩個人在一起分別囿于傷病,在球場上“聚少離多”,同時兩人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性格迥異,在一起很難碰撞出火花,所以姚麥在球場上并肩戰(zhàn)斗取得的成就有限,殊為可惜。昔日,麥迪在火箭更衣室的衣櫥就在進門一側跟前,他賽后接受采訪和姚明倒是有著默契,要么他先說姚明后講,要么姚明說完他才走過去?;蛟S,兩人都沒有想到麥迪上個賽季會有那么一次突然的轉身,來到CBA打球,只是時空變換,角色切換,一個成了作壁上觀的老板,另一個漂洋過海繼續(xù)打球。
在火箭,麥迪的口碑不是很好,無論俱樂部還是媒體對他都不太感冒。原因很簡單,麥迪少年成名,早早成為特權球員,一直被捧在云端,身上大腕的氣場很足。他因為傷病以及引發(fā)的上場表現(xiàn)、相關的手術等問題最終和火箭鬧得不歡而散,被后者轉走。他對待媒體的態(tài)度職業(yè),略顯冷淡,得罪了當?shù)氐囊恍┵Y深記者,不僅沒人幫他說話,而且惡評不斷。但麥迪其實是一個單純、性格始終沒有改變的球員,即便他職業(yè)后期成為流浪球員,輾轉多地,舉止做派依然固我,不愿意做出妥協(xié)。他是一個有真性情的人。
麥迪的天賦、能力和氣場都稱得上大球星。上賽季,火箭前媒體主管尼爾森·劉易斯和我聊天,驚詫于麥迪為什么在中國那么受歡迎,“我知道特雷西在中國很有名,04年打中國賽去上海和北京的時候,我就見識到了,但我看他去中國打球的圖片和視頻,他顯然比過去更加受歡迎。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有事沒事,休斯敦的跟隊記者們都在議論在中國打球的麥迪,有嘆息,也有祝福,有調侃,也有感慨。他們顯然記得,以前在火箭打球的麥迪曾經那么靈動無敵,不輸科比,穿戴華麗,帶著淡淡表情接受采訪,無論贏球輸球都一副寵辱不驚的范兒。就氣場來說,麥迪在姚麥時代始終是火箭頭號球星,姚明難擋其鋒。
人來人往之際,流轉光陰成為綿綿回憶。過去的夏天,陪伴了整個姚麥時代的媒體大總管、古巴后裔尼爾森從火箭離職,回到老家佛羅里達,成為一支橄欖球球隊的媒體總監(jiān)。還居住在休斯敦的麥迪在一番紛紛擾擾之后,決定不再去中國打球了。只有姚明,還奔波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去加州看看他的葡萄酒莊園,來休斯敦探望一下老友……
唯一不變的是,他們留下的傳奇還讓后來人津津樂道,也就有了我的朋友阿杜的這本書。阿杜是資深籃球記者,浸淫圈內多年,文筆扎實,麥迪效力的這個賽季他全程跟隨,權威性毋庸置疑,非一般寫手拼湊之作可比。讀球星的書,就要讀阿杜這樣實戰(zhàn)派的力作。尤其是,當麥迪決定揮手告別,這本書記錄的就是曾經一號的籃球絕唱,他在中國留下回音,繞梁絕對不僅僅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