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的愚拙
愚拙的,敦厚的,反應(yīng)并不機敏的,因無感、慢感而表情麻木的,這也算一種美嗎?孔夫子的弟子問他,什么是仁愛?夫子回答說,就是說話慢。弟子又問,說話慢就是仁愛?夫子又答,做起來那么難,說出來還不慢點?這就是所謂“訥于言”。訥,在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中,一向是美的境界。因為它與仁愛聯(lián)系在一起。仁愛的人是有光輝的,光輝緩緩而溫暖地照耀他人,漸漸地,這就成為一種光彩。有什么美會大于美的光彩呢?任你多少美的籌措、美的布局,如果不放出光彩,還有什么價值呢?有的人生來愚拙,做什么都比別人慢三拍,可是他像金石一樣,像大山一樣,像寬闊的河流看不出波瀾一樣,因愚拙而見安詳,而見從容。純純的愚拙,惹人心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