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博登湖
要離開居住并在其中工作多年的房子,沒有比這更讓人難過的事了……
你煩躁地走進那些寒磣得空無一物的房間,腳步聲回響著,心里不時會有這樣的感覺,仿佛現(xiàn)在是最后一次在此停步,總得來個某種像樣的、隆重的告別才是。然而,你除了厭倦,除了馬上離開這里、讓一切成為過去的渴望之外,心里什么想法也沒有。
當我開始清理博登湖畔那棟小房子時,我的心情也是如此。后來我逃到了園子里。孩子們的沙堆被踩平了,上面放著箱子和縫制的軟體家具,在損壞的山毛櫸矮樹籬那邊停了一輛灰色搬家車,一副煞有介事的樣子。這道樹籬是我五年前栽的,我沿著樹籬走向柴房。柴房里至少還貯有一堆木柴,那都是我親手鋸、親手劈的,但斧、鋸、鏟、锨、耙等農(nóng)具已經(jīng)全部拿走了,前面那條沙土路,前段時間我沒有去打理,已經(jīng)長出草來了。兩旁是兩長行神氣十足的紅錦葵,組成一條氣派的林蔭道。這些錦葵是我從種子培育的,我想采集一些種子帶到新居所去種。沉甸甸的向日葵上掛著的幾只小山雀,在啄食葵花籽,覆盆子的灌木植株上還懸著晚熟的血紅色果實,北墻上的爬山虎也已經(jīng)開始綻放紫花了。心情有些憂傷,溜達時我在菜畦間的一條雜草叢生的小徑上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一個皮球和一只損壞的木馬。孩子們已經(jīng)走了好幾天了,他們在盼著新家的這段時間里早就把這第一個家園忘掉了。我的大兒子在這里曾幫我播種、給蔬菜澆水,那邊還有他自己的一塊小花園,種著向日葵和大麗菊呢!
樹籬那邊,沉睡的寧靜土地和湖泊已經(jīng)呈現(xiàn)一派秋日的灰色。多年來,每個季節(jié)和干每件事,我都要朝湖面眺望。遠處,聳立著康斯坦茨大教堂的鐘塔,看起來小小的,像是影子。近處,對面是施泰克博恩的輪廓分明的灰色塔院,賴興瑙島
上空籠罩在雨霧中,周遭一帶,沒有一處地方我不曾飽覽過千百遍,每一個情景都與我有著千百個小小的關(guān)聯(lián)……
搬家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甚至還令人討厭。但事物總有兩面,盡管遷出舊家很煩人,但我覺得搬入新居又是一件賞心樂事。我常常在手藝工和勤雜工那兒遇見正在干活的妻子。家已經(jīng)搬得差不多了,不得已我們才在屋里吃飯睡覺,隨后我們可以開始安置新家了。新居是伯爾尼的一所舊鄉(xiāng)村別墅,坐落在市郊的田野上,別墅里有一座對稱嚴謹?shù)睦匣▓@、一口自流井、狗、牲畜,還有一片有槭樹、櫟樹和山毛櫸的小樹林……
新居里家具挪來挪去,不時吱嘍吱嘍作響,我們動手干起來了,邊量尺寸邊試著擺放。凡此種種,大家干得都很來勁,興致極高,因為這一切都是臨時性的,成與不成都無所謂。只要把某樣?xùn)|西擺定了,繃緊了或是釘好了,總會說句:“開頭不錯,末了還可以加以更改?!薄?/p>
忙里偷閑的時候,也許會去完全被老紫藤攀繞的陽臺上探望一下,或許天氣開始放晴,可以看到遠山了?;蛘吒┮暬氖彽膱@子,思考一下,無論如何總得在園里種點東西。我發(fā)現(xiàn)樹下有些落下的果子,花壇里開著些晚花,交纏亂長的草莓藤蔓上結(jié)著晚熟的小果果,還有從栗苞里裂開的棕色鮮亮的栗子。大家都設(shè)想未來勤儉和睦的生活,對一切好的盤算都饒有興致。
(1912年)
這棟住宅位于伯爾尼市梅欣比爾路,在維蒂??路覍m上方,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可以說是實現(xiàn)了我們這樣的人對于理想住處的設(shè)想,這是我們從巴塞爾時期以來逐漸確立起來的長期愿望。這是一座伯爾尼風格的鄉(xiāng)村別墅,砌有伯爾尼式的圓山墻,其強烈的不規(guī)則性為這座別墅增添了特殊的吸引力。房子融合了農(nóng)家和領(lǐng)主的特色,非常舒適,像是特意為我們挑選的,它兼具簡陋的神態(tài)和華貴的氣派,是十七世紀的建筑,帝國時代又進行了擴建和裝修。別墅建在一片令人敬仰有加的古樹中間,完全被一棵巨大的榆樹所遮掩,屋里有許多奇特的犄角和結(jié)構(gòu)復(fù)雜的處所,有時令人覺得懨意,有時又感到陰森可怕。屬于這座別墅的還有一大片農(nóng)地和農(nóng)地上的一家農(nóng)舍,都出租給了一戶佃農(nóng),由他供給我們?nèi)遗D?,以及園子里用的糞肥。我們的園子位于房屋南面的坡下,一條石階將園子分為嚴格對稱的兩處坡地。園子里種有許多美麗的果樹,在離房子大約兩百步之遙,還有一片所謂的“小叢林”,有十幾棵老樹,其中氣勢巍然的山毛櫸傲立在小丘之上,俯視著周圍地區(qū)。房子后面有一泓流水潺潺的石砌的泉源;南向大陽臺上的一棵大紫藤,枝蔓虬屈,回旋纏繞于陽臺上;佇立陽臺凝望,可以縱覽附近的景色和高山上郁郁蔥蔥的片片森林,從圖恩山前丘陵到韋特峰之間連綿的山巒盡收眼底,中間是少女峰山系的一座座大山。對于這幢房子和園子,我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夢中之屋》中作了幾乎相似的描寫,這部未完成作品用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我的朋友阿爾貝特·韋爾蒂
,他的畫非常奇特,其中有一幅就是用的這個標題。屋子里還有一些極其有趣和珍貴的東西:漂亮的老式瓷磚壁爐、漂亮的老式家具和小擺設(shè)、玻璃罩罩著的雅致的法國擺鐘、幾面高大的綠玻璃古鏡,人照在里面看起來如同先人畫像,還有一座大理石砌的壁爐,每個秋天的夜晚我都要在爐前生火取暖。
終于……1919年春天……我離開了伯爾尼那座住了將近七年的迷人的農(nóng)莊……我前往盧加諾,在索棱戈逗留了幾星期,物色住處,終于在蒙塔紐拉找到了卡穆奇這座宮殿式的建筑,并于1919年5月遷入。我從伯爾尼只把書桌和書搬了來,其他家具都是租用的。在我迄今住過的房子中,這是最后的一處,我在此住了十二年,前四年全都住在這里,此后就只有在暖和的季節(jié)才到此居住……
這幢美麗而奇特的房子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就某些方面而言,它是我曾經(jīng)擁有過或住過的所有房子中最獨特、最漂亮的。當然,房子并不屬于我,我也不住整棟房子,而只是租了里面一套四居室的小公寓。我不是房主,也不再是有房子、孩子和仆人的一家之長,也沒有狗可以呼叫,沒有花園可以侍弄?,F(xiàn)在,我是一貧如洗的落魄文人,是衣衫襤褸、形跡可疑的外鄉(xiāng)客,以牛奶、米飯和通心粉充饑,舊衣服一直穿到破為止,秋天則從林子里撿些栗子來當晚餐。
就這樣,此前我在卡穆奇住了十二年,這幢房子和花園曾出現(xiàn)在《克林索
》和我的其他作品中。這棟房子我曾不下十多次為它作畫和畫素描,仔細研究過其錯綜復(fù)雜、灑脫不拘的形狀;尤其是最后這兩年的夏季,作為告別,我從陽臺、窗戶和平臺的各個視角畫這棟房子以及周圍的景色,其中許多幅就是畫的花園中特別漂亮的犄角和墻垣……
這棟建筑物的正門前有一條頗具貴族氣派的石階,華麗如劇院的樓梯,向下通往花園?;▓@里有許多平壇,都筑有石階、斜坡和墻垣,一直通往下面的山谷;園中所栽南方古樹高大、偉岸,盤根錯節(jié),枝葉交錯,紫藤、鐵線蓮枝蔓纏繞其上,蔚為壯觀。對于村子而言,這幢房子幾乎完全是隱蔽的。而從下方的山谷來看,則可望見其階梯山墻,可以看到小塔尖聳立在寧靜的森林山梁上,極像艾興多夫小說中所描寫的鄉(xiāng)間古堡。
這十二年當中,這里也有了某些變化,不只是我自己的生活,而且房子和花園也都有所變化。下面花園中的那棵壯觀的南歐紫荊老樹,是我生平邂逅的最高大的樹,年復(fù)一年,從五月初一直到六月總是繁花似錦,秋冬兩季則結(jié)著紫紅色的莢果,看起來很奇特。不料有年秋夜,這棵美麗的大樹被一場暴風雨刮倒了。克林索的那棵大夏玉蘭,原本緊挨在我的小陽臺前,幽靈般的大白花幾乎就要伸到我房間里來了,豈料有回趁我不在,竟被人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