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衫的煩惱與樂趣
襯衫,又叫恤衫,樣子很端莊;領子、袖口、中間整齊的一排紐扣,最滑稽的是在不穿褲子的時候看上去,前面兩片翼,后面圓圓的一大塊廢布,樣子古怪得很。
當然也不能全說沒有作用,它是做來防止恤衫由褲子里拉出來的??墒抢先思也欢@個道理,所以看粵語殘片的時候,就有母親用剪刀剪下來當手帕的場面出現(xiàn),現(xiàn)在想起來真好笑。
20世紀60年代的民生窮困時期,恤衫料子真差,領子和袖口永遠皺皺的,怎么燙也燙不直。當年要是擁有一件“雅路Arrow恤”,已經(jīng)當寶了。
不過外來貨的恤衫不是領子太大就是袖口太長,要買到一件合身的可真不容易,胖子、矮子更不必夢想。
大家唯有定做恤衫了。那時候手工便宜,定做就定做,沒什么了不起。現(xiàn)在呀,連工帶料,做一件不上千不算上等貨,訂制恤衫,已是種奢侈了。
目前現(xiàn)買的又便宜又好,一件七八十塊的可穿兩三年不壞,同樣的恤衫,在口袋邊繡上個名牌的假貨,就要賣一百二十。
一百二十的也不一定是假的,同樣料子,同樣手工,外國名牌在香港大量生產(chǎn),拿到外國去,就要賣一千多塊,貴個十倍。
名牌的追求,由上述的“雅路Arrow恤”開始,進步一點兒,就是“曼哈頓”了。
但是,時裝方面美國人總打不過歐洲。生活水平一提高,人們都爭買“皮爾·卡丹”。
“卡丹”這個廠本來蠻吃得開,后來什么東西都出,連香檳也安上這個名牌。貨品大受歡迎之后,開始在內(nèi)地大量生產(chǎn),便不值錢了。
目前所有名牌都出恤衫,“仙奴”“麗娜·李奇”“路易·左丹”“Polo”等,數(shù)之不清。但是并不是每家名牌的貴恤衫都好穿,像“登喜路”,他們的西裝雖然做得很好,恤衫就一塌糊涂,領子袖口洗后變形,又回到皺皺的時代,剛剛學穿的那一件的樣子。
自古以來,恤衫的變化并不大,最多是領子,長的、短的、紐扣的。
有一陣子,為了防止領子皺,還在領尖里面插了兩支塑料簽,相信還有些讀者記得。
考究的時候,領尖各有一個小洞,可用一管金屬的領口針穿起來,但是這種設計現(xiàn)代人嫌麻煩,已經(jīng)被淘汰。
配“踢死兔”的恤衫最為奄尖[1],領子是尖尖地翹著。
“到底領花是應該結在領尖的前面還是后面呢?”這是一個大家都在討論的問題。
八卦周刊??鞘裁碆all[2]中的什么所謂的公子穿著“踢死兔”,有的把領花將領尖壓得扁扁的結在前面,有的把領尖弄成兩個三角形遮住領花,誰對誰錯?
都錯。
領花應該獨立地結著,而領尖應該略略彎彎地翹在領花的前面。這個彎,大有學問,彎得不好,便是一片三角貼在頸項上,所以要完美地弄一個角度,須用一塊薄如刀片的小熨斗,烘熱了以后慢慢地把領子燙成一個理想的角度,才合標準。
紐扣當然不能用普通的,金屬和鉆石的紐扣太過俗氣,金屬底、黑石面的較佳,有套古董“登喜路”的紐扣,袖紐是兩個袖珍的表,還算過得去。
恤衫的料子也占重要位置。
最普通的是棉制的,本來不錯,但不及絲那么輕柔地撫摩著你的肌膚。
絲制恤衫很貴,也很難燙得直,混合絲比較容易處理,但已廉價得多。
最高境界是穿麻。中國人以為戴孝才穿麻,西方人比較會欣賞。沒有一種料子比麻的感覺更好更舒服,一旦學會穿麻的恤衫,就上癮,其他料子都不肯穿了。
麻易皺,可買同樣大小顏色兩件,上午和下午換來穿,才算得上考究。
至于“的確良”,唉,別提了,一流汗便像膏藥一樣地貼住身體?;旌狭艘赶潞?,哎呀呀,我的媽,三英尺之內(nèi),熏昏死人。
話說回來,什么恤衫都好,二三十塊一件,穿在有自信的人的身上,和三四千塊一件的沒有什么不同。
天下最好的恤衫,是一件干凈和挺直的恤衫。
有顏色的恤衫要和西裝及領帶襯色才行,不然干脆穿白恤衫。
白恤衫最大的敵人是女人的口紅。
請別嘗試用牙刷涂牙膏去刷,絕對無效。
唯一辦法是挨到天亮鋪子開后買一件新的同牌貨更換,恤衫領子上的口紅,是永遠永遠洗不掉的。
也許可以將恐懼化為生財之道,設計一件印有女人口紅的恤衫,賺個滿缽,一樂也。
[1] 粵語詞,意為挑剔。[2] 即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