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河鶯歌讀美文
——黃英散文集《曉河鶯歌》賞析
我很早的時候就讀到了重慶知名散文女作家黃英的作品,其文風清新流暢,文中涉及的知識豐富,歷史凝重感強,讀來給人以美的享受,就像在薄霧飄散、霞光初露的清晨,聽到一聲聲鳥兒的啼鳴,那清晨的氣息沁人心脾!
正好她的網名(筆名)就叫“曉河黃鶯”,而“黃鶯”正是“黃英”的諧音。我們在網上認識后,她談到了筆名的由來:“我過去用‘黃鶯’這個名字發(fā)表過很多文章,后緣于網上有和我筆名重名的,也緣于家鄉(xiāng)有一條美麗的花溪河,我兒時的夢想曾在那里放飛,為了找尋童年的記憶,于是我將筆名改為‘小河’。但試用一段時間后,遭到網友們的強烈反對,說那個曾經熟悉的‘黃鶯’不見了,后來,我便啟用了‘曉河黃鶯’這個名字。我希望在每個清晨,彩霞落滿我夢中的小河,黃鶯在歌唱,心中的白鴿在湛藍的天空自由地飛翔?!边@段話很有詩意,由此可見,黃英是一個情感豐富而又心懷唯美追求的女子。
她是重慶市散文學會會員,也是《西南作家》雜志簽約作家,曾獲中華文學年度作家(散文)獎,也是詩歌愛好者,其作品散見于《散文百家》《西南作家》《重慶文化研究》《作家視野》《重慶散文》《重慶日報》《重慶晚報》《三峽晚報》等報刊,許多文章深得同行贊譽。當見到黃英時,我立刻感到其人其文是那么和諧、統(tǒng)一:苗條的身形,優(yōu)雅的儀態(tài),無論在什么場合,其打扮穿戴總那么入時,且與周圍環(huán)境相適應,跟她的文章一樣,很有感染力。
今天見到她的這本散文集,洋洋灑灑19萬字,共分四輯,其文感情充沛,內容翔實,其題材反映了生活的各個領域,具有很強的閱讀性,將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獲、所悟,用散文隨筆的形式表達出來,如《山城之霧》《天寒,難過冬》《朔夜》《烏鎮(zhèn)尋夢》《桃花依舊笑春風》等。
她還謙虛地說:“雖然我的文筆還很稚嫩,很不成熟,但這真實的筆墨卻記錄下了我的心路歷程。我從小愛好文學,喜歡寫作,但后來忙于工作和護理生病的雙親,也為了撫養(yǎng)兒子長大成人,我的寫作之旅被迫中斷了很多年,近些年我才重新將它置于我的生活之中,使其成為我后半生的伴侶?!碑斘铱赐挈S英的整部作品,我反而覺得她寫得很嫻熟,已形成了自家的風格。
她喜歡“巴文化”,其中關于巴文化的許多知識和見解,一部分是小時候父親講給她的,一部分是長大以后她自己收集的,以后她還想就“巴文化”這個話題出專集?!暗跄_樓是老重慶人永遠也抹不掉的歷史記憶?!薄皹桥c樓之間勾肩搭背、高低起伏,說不清誰是誰的院,誰裝點了誰的景。”“家家戶戶的門口幾乎都要擺上幾張凳子,那就是交流的媒介,重慶城多少傳奇的故事就是坐在這樣的凳子上擺出來的?!边@些描寫樸實而又新鮮,就像一個大姐姐在給孩子講故事,一字一句,娓娓道來。
再看其寫作手法:在《探秘會龍莊》一文中,除了交代疑問,她把景物中的對聯(lián)也描寫得非常細致,可見黃英的觀察能力之強,而對聯(lián)本身也為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文學色彩。
除此之外,《黑城!黑城》《壽星莊的陳年碎影》《襄陽尋諸葛》以及《沾滿陽光的啰兒調》等作品,歷史感很強,極具可讀性、研究性和收藏性,看得出作者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收集和整理。
由于篇幅有限,我只能從黃英散文的“小河”中引出淡淡的一股清泉,要想品嘗其中甘甜的滋味,還是請廣大讀者在黃英《曉河鶯歌》的散文中自在暢飲吧!
田詩范 201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