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言為心聲

我到人間只此回:絕代民國剩女呂碧城 作者:林鳴宇 著


言為心聲

料峭春風吹人冷,正是城都花開時。

初到《大公報》任職,英斂之夫婦不厭其煩地幫助她、引導她,帶她走訪新聞、拜訪教育界的朋友,讓她熟悉報社方方面面的工作,給她提供幽靜的工作環(huán)境,讓她安心工作。

呂碧城不負厚望,勤懇上進,努力練習采訪的技巧,她能準確地找到采訪的切入點,恰到好處地處理采訪信息,所寫文稿直逼時代主題,引人入勝,深得英斂之的贊賞。

自此,呂碧城成為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

時間在忙碌中過得飛快,轉眼,呂碧城在《大公報》社也已待了兩年。

又是冬去春來、乍暖還寒的季節(jié),鵝黃的迎春花卻早早地開了,那一枝枝瓊玉凝脂般的繁花,熱烈張揚著奮發(fā)的生命力,如鏗鏘有力的詩行,洋溢在春風里。

花還是這般靜靜地開,柳絮也這般輕輕地落,自然萬物遵循著亙古不變的律動,應時而起,隨時而進,循環(huán)往復,無始無終。

變的是人心。

爭權奪利,朝代更替,滄海桑田,血雨腥風。

無休無止的戰(zhàn)爭,烏煙瘴氣的爭斗,永遠無法消弭的貧富差距,莫名其妙的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壓迫、反抗、奔走、呼號、顛覆、革新……政客粉墨登場,英雄叱咤風云,壯士戰(zhàn)死沙場,百姓艱難度日……

人心變,世事俱變。

時值慈禧太后統(tǒng)治末期,長期的閉關鎖國和后來的賣國求榮,使中華大地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社會動蕩,人心惶惶,是非顛倒,黑白難辨。

信仰崩潰,思想空虛,空氣中彌漫著無助和迷茫,小人得勢,君子退隱,智者明哲保身,勇者伺機而動。民眾需要被指引,蒙昧的心智需要被啟迪,無奈文人墨客亦沒有統(tǒng)一的真知灼見,你來我往,文人相輕,亂成一團。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公報》一枝獨秀,在各種輿論中具有權威地位,它客觀而清醒地分析時政、明辨是非,給京津民眾以明確的指引,而作為主筆《大公報》的呂碧城可謂功不可沒。

1908年,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先后駕崩,一時民心動亂,國無寧日。

中國自古倡導中庸,中庸的精髓是一個“度”字,凡事適度為妙,不及不達、過猶不及,只有“恰到好處”才是最高境界。在此理想化、完美化的思想主導下,衍生出“道”這樣高深莫測的玄虛理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p>

千百年來,人們捧著《道德經》思來想去、猜東猜西,結果舍本逐末,把中庸思想蘊含的智慧鋒芒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幾于泯滅,只留了一個“庸”字當了寶,并常以無條件的忍氣吞聲換取“和為貴”。

翻開中國歷史,幾乎只有開國帝王才有建功立業(yè)、抵御外侵的意識,本該是“創(chuàng)業(yè)難、守業(yè)易”的自然規(guī)律被奇怪地顛覆了,沿襲下來的全變成了“創(chuàng)業(yè)易,守業(yè)難”。

難在哪里呢?難在“千金散盡,難重來”,難在“敵邦如豺,我如羊”,而昏君們寧可簽訂喪權辱國條約、拿民脂民膏討好外敵,也不愿對子民廣施恩德富國強兵。

到了慈禧太后這里,崇洋媚外的無恥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出神入化的境界,竟然高唱著“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樣令人發(fā)指的調子禍國殃民。

最讓人不解的是,這樣的昏君,一代代炎黃子孫竟然好脾氣地忍了,不止忍了,還有眾多賢臣名將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地為他們效力盡忠。

當年,宋徽宗、宋欽宗終日窮奢極欲不理朝政,把前朝留下的富庶江山揮霍一空,苛捐雜稅加沉重的賦役徭役,讓百姓苦不堪言。結果金人來勢洶洶,大舉入侵,短短數(shù)月攻克汴京擄掠了兩個混蛋皇帝,亡了北宋,新上位的宋高宗趙構不惜決黃河淹殺數(shù)十萬子民保全帝位,不惜與賣國賊秦檜勾結,與金人里應外合地作踐國人國土,宗澤、岳飛等精忠報國的志士竟然還要為他們身先士卒,身先士卒若能得到信任和支持也好,可恨的是為這樣的昏君沖鋒陷陣反遭陷害扼殺,實在豈有此理!

不知道該恨誰:恨當權者對外昏庸無能,對內專橫殘暴;恨賢臣志士盲目忠君,恨百姓哀而不爭!

好不容易轉到咸豐這兒了,冒出一個擅媚陰毒的慈禧,先是垂簾聽政,繼而陰謀篡位,這個可恨的女人統(tǒng)治中國竟達47年。在其執(zhí)政期間,各省人口驟減,百姓饑寒交迫,尸橫遍野,她則整天過著奢靡無度、無法無天的日子。宗澤、岳飛的悲劇重演,甚至更慘烈。曾國藩、李鴻章這些有勇有謀的臣子竟然對慈禧唯命是從,出兵鎮(zhèn)壓太平天國以及各地起義軍,致使“秦淮河尸首如麻”,竟然還好意思自稱“正義之師”……

奇怪的是,這樣的慈禧死了,國人竟然惶恐了,感覺沒了主心骨,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了。

從這個角度說,孔子的“中庸”教育理念實在很成功,又實在可惡可恨,這樣的“和”遇到昏君當?shù)?,就成了一種沒有底線、沒有尊嚴的“和”,是以國人血流成河、敵邦任意燒殺擄掠為基礎的“和”,而舉國上下的“愚忠”,讓統(tǒng)治者以可恥的“和為貴”為借口和掩護,肆無忌憚地賣國求榮。

可悲的是,能冷靜地、清醒地看清這一切的,只是少數(shù)人,而這少數(shù)人,大多無權無勢、敢怒不敢言。

然而,到底是有敢站出來的勇者。

就在許多國人還在為光緒和慈禧痛哭哀號的時候,《大公報》上刊出了一幅漫畫和一闋《百字令》:

排云深處,寫嬋娟一幅,翠衣輕羽,禁得興亡千古恨,劍樣英英眉。屏蔽邊疆,京垓金弊,纖手輕輸去,游魂地下,羞逢漢雉唐鵝。

這漫畫與辭令,旗幟鮮明地痛斥慈禧,指責她把大清朝的江山弄得支離破碎,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即使死了到了陰曹地府,也沒臉去見漢朝有作為的呂后和唐朝的武則天。

圖文并茂,生動形象,一針見血,極盡嘲諷,令讀者睹之為快??汕逭桓闪?,這大白天的,怎么能睜著眼說真話呢,這是哪個作者這么膽大妄為?沒有慈禧老佛爺?shù)摹扒飩I(yè)”,中國怎么能懂得什么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區(qū)別呢?沒有慈禧太皇太后的“英明領導”,中國怎么能知道外國列強燒了圓明園還能厚顏無恥地要求割地賠款呢?

可清政府再怎么惱火,畢竟氣數(shù)已盡,國人正在覺醒,新思想、新的維新力量深入人心,清政府再想搞什么迫害,已經不能欺上瞞下為所欲為了。尤其令清政府意外的,查了半天,這則新聞竟然出自一個年輕女子之手,興師動眾地把她抓來,他們自己都覺得小題大做。

呂碧城因禍得福,其大膽尖銳的筆鋒和幽默諧趣的漫畫,讓她名聲大噪,《大公報》熱銷一空,大有洛陽紙貴的行情,呂碧城也由一名見習編輯成為《大公報》的中流砥柱。

靜夜凝思,目接千里,神游八荒,筆墨縱橫……

“士君子貧不能濟物者,遇人癡迷處,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難處,出一言解救之,亦是無量功德?!泵骼磉_義,以文為媒,點迷津,開風化,啟民智,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

呂碧城年輕的心充滿了激情,她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工作,勤勉刻苦,筆耕不輟。一篇文章,總是要反復構思、修改,精益求精才好。她的努力也很快得到了回報,《大公報》風格一新,廣受贊譽。

夫君之于民、男之于女,有如輔車唇齒之相依。君之愚弱其民,即以自弱其國也;男之愚弱其女,即以自弱其家也……惟愿此后,合君民男女,皆發(fā)深省,協(xié)力以圖自強。自強之道,須以開女智、興女權為根本……

呂碧城在她《論提倡女學之宗旨》的文章中,強調君民、男女的平等地位,準確鮮活地點明:統(tǒng)治者削弱國民的素質、財富和力量是愚蠢且最終導致亡國的根本,男子不能善待妻子是愚蠢且導致敗家的原本;倡導君民同心、男女平等,提高國民素質,共同走自強不息之路。文字鏗鏘有力,豪情萬丈直抒胸臆,表現(xiàn)出深厚的文學功底。

《大公報》主筆劉孟揚在《書碧城女史論提倡女學之宗旨后》中有感而發(fā):

以女子論女學,故親切有味,耐人深思。至理名言,非同膚泛。最可佩者,以二旬之弱女子,竟能言人所不能言,發(fā)人之所不能發(fā)。其詞旨之條達,文氣之充暢,直如急湍猛浪之奔流。而且不假思索,振筆直書,水到渠成,不事雕琢……果有聞女史之言而興起者,則女學昌明,女權大振,家庭中有好教育,國民中自有大英雄,尚慮國家不能強哉?

劉孟揚的點評舉足輕重,既對年輕的呂碧城獨特的敏感和洞察力、行文有力的才能大為贊賞,也對中國振興教育、昌明女權寄予厚望,使呂碧城的文章倍受關注。

隨后,呂碧城的《敬告中國女同胞》、《興女權貴有堅忍之志》等文章相繼刊出,旗幟鮮明地倡導女子解放和女子教育,引領深受封建思想禁錮和毒害的女人們覺醒、抗爭,呼吁創(chuàng)建獨立、民主、文明的時代新風尚。這些文章剛直率真、氣貫長虹,深受時人尤其是新女性的傾慕、推崇。

呂碧城,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名字,如從沙塵里脫穎而出的珍珠,嶄露頭角、廣為人知。

萬眾矚目的結果是成功的見證,但對于呂碧城來說,她自知,真正的成功,是她戰(zhàn)勝了厄運,并在厄運中不斷地堅持、磨礪的過程。

她想憶那個曾在寒雪中踟躕街頭、迎風落淚的自己,似乎只是昨天的事,那份絕望和無助的痛烙印在心里仍然不曾散去,可如今,她感激那傷、那痛,因這傷痛深骨及髓,升華了她的靈魂,她在傷痛的激勵中崛起,變得堅強、成熟、練達。

呂碧城深刻地體會到,正是因為前時經歷了種種磨難,她才不會因為閱歷淺薄而才思枯竭,從苦難中得來的感悟彌足珍貴,讓她能更客觀、全面地剖析時事,入木三分地寫景抒情。

學會在艱難險阻中凈化、提升和征服自己,隱忍以明智,磨煉以求仁,這是必需的生存之道。如果她在那漫長近一年的辛苦中退縮,那么此時此刻,她或者已失去了自我,在庸碌乏味的生活里坐吃等死……

成功,需要艱辛的鋪墊。

既然如此,此后長路漫漫,她將以智慧之心,以堅韌之志,祛除迷惑,打破困擾,縱情筆墨,寫盡乾坤萬象,繼續(xù)用文字留下自己生命的痕跡,繼續(xù)用文字指引更多曾經像她一樣無助、茫然的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