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心靈
還記得《多情劍客無情劍》中李尋歡不停地雕塑林詩音的鏡頭嗎?雕了埋,埋了雕。為什么?因為他孤獨。孤獨者以自己的心靈標準衡量愛情。
他不停地雕刻是為了強加給自己一份完美的、無情的、無法解釋的愛情,借以撫慰自己孤獨的心靈。他不是無事可做,在完成“大俠事業(yè)”的同時,他的感情是一片荒漠。
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完美的愛情形象,都在用心靈雕刻。像李尋歡一樣,他是明著雕,別人是暗著雕。時不時地想起某個藏于你心靈中的那個人,臆想中不斷地升華、神化,抑或懷念、幻滅,但不管哪種情況你都是幸福與純潔的,盡管心情可能并不美好。
也許孤獨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我們會永遠一個人流浪在路上??墒沁@個旅程中總有些事需要我們?nèi)プ?,做什么呢?當然是尋找幸福。愛情是最直接的幸福之源,可是為什么許多人花費了很大的力氣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卻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呢?
我聽說過吸毒的人,開始的時候是小劑量的,后來就越吸越多。原來人的神經(jīng)是有適應性的,開始少劑量的就能給人幸福的感覺,可是后來原有的劑量就會失去效力,必須加大劑量。愛情與吸毒有相似之處,當你得到一份完美的愛情后,過一段時間竟然也會麻木不仁起來。
人們說得不到的是最好的。所以李尋歡不停地雕刻他的偶像,許多人也不停地在心里雕塑某個已失去的人。這沒有錯,我們都會以心情為家,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救贖自己的靈魂,有一點無奈,但我們只好做尋夢者,哪怕是孤獨地自編、自導、自演,誰也不能感動,誰也不知道我們在想什么,但我們在孤獨中尋找一個人的愛情,就像我們在寂寞中保持冷靜一樣。
不要說,這多么齷齪,甚至卑下。有句名言這樣說:“一個偉人無論如何自命為高尚神圣,如果解除了他的思想武器(理性、公義等等),便是一個沉溺于情欲的大壞蛋?!蹦欠N凌駕于生命之上的孤獨誰能躲開呢?
人總是這樣的,一念一想之間都會有感情的波動,而我們常常提倡的道德,如果戰(zhàn)勝了我們的感情,就會變成一種消極的安慰。而大多數(shù)人何嘗不是在這種消極的安慰中生活著?
也許在有些人看來,孤獨是一個可笑的、空洞的詞語。羅曼·羅蘭也說過:“力量,在孤獨中默默生長、成熟……”這句話所指的方面很多,就看我們怎樣解釋,其實解釋又有什么用呢?
在孤獨中,一個人完全可以向獸性成長,丟棄愛、溫暖和友情,要知道即便是無知平庸的人也不愿在孤獨中掙扎。人也可以向神性成長,智者不是在孤獨中思考出許多人生哲理嗎?生活是嚴酷的,向神性成長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是上升還是墮落就看怎樣理解。不管有沒有人認可,反正孤獨屬于每一個人。
有幻想愛情的,也就有幻想輝煌的,在孤獨中掙扎都是一種求生的欲望。有淺薄的孤獨,也有深刻的孤獨,其實每一個人都是藝術家,因為他們在心里雕刻著自己的欲望。雕刻是一份苦難,但它能在最平常、最普通、最平淡的日子里讓我們抵御陣陣襲來的孤寂、悲涼、煩悶。
也許雕刻不能讓我們化腐朽為神奇,但我們只能以這樣的方式,來懲罰自己或者寬恕自己。也許心靈的那把刻刀已經(jīng)磨鈍,但我們只能用它來征服自己或者反思自己。
也許愛情從來都是虛擬的,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煌5氐窨桃患摂M的藝術品?我想,我們別無選擇,歲月無情無義,我們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