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劫后余生

一代水圣李儀祉 作者:高鴻 著


第一章 劫后余生

1、渴死寡婦

張寡婦已經(jīng)幾天沒有喝水了。她嘴唇干裂,渾身乏力,形容枯槁。她不愿坐以待斃,抱著罐子,步履蹣跚,趟著一尺厚的塵土向河谷走去。

已經(jīng)大半年沒見雨水了,地上干得嘶嘶冒煙。車馬過處,厚厚的塵土濺起一團(tuán)團(tuán)濁浪,世界在一瞬間進(jìn)入渾沌狀態(tài),除了滿目的塵霧,什么也看不見了。臨近村邊的田地里縱橫交錯的是深深的裂縫,像張開的大嘴,無助地望著蒼天。田地里稀稀拉拉的莊稼早已蒙上了一層厚厚的塵土,蔫頭耷腦,了無生氣。村里的水窖早就枯了,幾十丈深的水井開始還可以打上粘稠的黃水,后來黃水變成了泥糊子,人們只好扶老攜幼去十多里遠(yuǎn)的河谷挑水。河谷深長陡峭,道路崎嶇,回來時水已灑得差不多了。男人用肩挑,女人挑不動,用壇裝,用罐抱。這些往返二十多里翻坡越溝挑回來的水,那是比金子還珍貴呢。它是活命的水,人飲尚不夠,土地的干涸更可想而知了。

從富塬村到河谷需翻越山峁,跨過溝壑。十里的路,張寡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到達(dá)河谷的時候已近正午。日頭毒辣辣地在頭頂晃來晃去,一會成了兩個,一會又成了三個。由于洛河幾百萬年來的持續(xù)沖刷,黃土山峁被切開一道深深的峽谷,有二三十丈深。她探身往谷底一望,但見危巖陡峭,道路崎嶇,只覺得一陣陣眩暈。但生的愿望給了她巨大的力量。那嘩嘩流動的河水雖然渾黃,畢竟能夠救命?。?/p>

婦人抱著水罐,小心翼翼地往下走。走了兩步,一腳踩空,差點(diǎn)跌下去,幸虧拽住了旁邊的一棵荊棘。她驚呼了一聲。前面的一個男孩見她渾身發(fā)抖,于是返上來幫她拿罐,扶著她慢慢走。她不敢看谷底,眼睛只盯著腳面,一步步地往下挪……

每一個取水的人到達(dá)谷底后的第一件事是趴在河沿上,先把自己灌飽。女人自會拿出梳子汲著水梳頭,然后再洗一把臉。這些看似很日常的行為,如今也成了一種奢侈。由于連年干旱,河面越來越窄,河床也越陷越深。老天爺如果再不下雨,連這股水都會斷掉的。

張寡婦喝飽了,拿起罐子汲了水,準(zhǔn)備返回。喝了水,人便有了力量,腳下不再是輕飄飄的感覺了。這條路,連滾帶爬,也不知走過多少次了。罐子不是很大,但裝滿水后,足以讓她感到很吃力。剛才攜自己下來的少年早已不知去向,畢竟是男孩??!她一手用力將罐子摟在懷里,一手抓著巖土,慢慢地往上攀。由于挑水的人多,路上又濕又滑,一不留神便會摔倒。婦人每走幾步都會停下來喘息。畢竟,身子是虛空的?。∮辛怂憧梢宰鲲?,先熬一鍋粥,美美地喝上一頓。這樣想著的時候,她的臉上甚至綻出一絲紅潤。她閉上眼,讓那種美好的感覺在心頭蕩了蕩,身子突然一晃,水便灑了一大半。幸虧爬了還不到一半的路,婦人復(fù)又回到谷底,將水灌滿。

第二次攀爬的時候,張寡婦小心翼翼,心無旁騖。無奈走到中間的時候,水還是灑了。想想自己來一次實(shí)在不易,她再一次來到谷底。等到盛滿水,感覺已精疲力盡了。

婦人歇了歇,堅持往上走。不知是燥熱還是身虛,她渾身發(fā)軟,汗流夾背。不足百米的陡坡,爬了足足一個時辰,不過總算上岸了。

婦人喘著粗氣,撩起大襟襖揩了揩臉上的汗,望著僅剩大半罐子的水,臉上露出一絲欣慰。這時,路上過來一位衣衫襤褸的男子,呻吟著說:“大娘,我渴得喉嚨里都冒起火了,把你的水讓我喝一口吧?”話剛說完,也不管婦人愿不愿意,拿起罐子咕隆咕隆便喝了起來。婦人說這是我預(yù)備做飯的,你喝些就行了!那人也許是渴壞了,一口氣喝得點(diǎn)滴不留,放下罐子揚(yáng)長而去。

張寡婦拿著空空的罐子,望著深深的谷底,淚濕襟衫。她實(shí)在沒有力氣再下到谷底去汲水了??!回想那年大旱,自己在外面撿得一條活命,回到家里,一家人全都餓死了!

天空沒一絲云彩。太陽依舊在空中晃蕩,毒辣辣的,將地上的每一滴水分都吸干了。這場大旱,何時是個盡頭呀!

突然悲從中來?;钪惺裁从??與其茍延殘喘,還不如做個了斷,與家人團(tuán)聚吧。

她主意拿定,一轉(zhuǎn)身,用盡平生力氣跳了下去……

當(dāng)?shù)剜l(xiāng)約知道后,派人撈上了寡婦的尸體,呈報縣官??h官冒著烈日前來驗(yàn)尸,見沒茶沒水,怒斥鄉(xiāng)約:“為何點(diǎn)心都不預(yù)備?”鄉(xiāng)約見責(zé),急忙給縣官端上一盤干炒豌豆,縣官口渴難忍,見此豌豆,勃然大怒:“干食豌豆——這不是把我當(dāng)驢嗎?!”鄉(xiāng)約回道:“大爺息怒,本地缺水,雖有米面,不能成飯??!”縣官拍案而起,急速催轎進(jìn)城,尸也不驗(yàn)了……

此事后來在民間傳開,于是便有了“龍山馬湖,渴死寡婦?!敝f,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

李儀祉便出生在馬湖鄉(xiāng)的富塬村,地處蒲城縣東北五龍山腳下。這里屬渭北黃土高原,被洛河、白水河、大峪河切割成千溝萬壑,自然條件極差,有名的“渭北旱腰帶”穿縣而過。馬湖一帶十年九旱,水窖難以蓄水,水源極其匱乏。井深幾十丈也很難探到水源。長期以來,當(dāng)?shù)厝恕胺N地靠天,吃水靠擔(dān)。”擔(dān)水要去十多里以外的洛河河谷,人挑或驢馱。遇到冰天雪地,經(jīng)常人仰驢翻。沒有牲口的老人或婦女只好用壇裝,用罐提,往返二十里,其艱難可想而知。窮人乞討,硬給一個饃,不給一碗水。

吃水難的情景,給少年時代的李儀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站在溝沿舉目東望,溝壑縱橫,丘陵起伏,蒼涼荒蕪的山峁節(jié)次鱗比,連綿不斷,一片灰蒙蒙的景象。他凝視著由北向南流淌的洛河,嘩嘩的河水切割著河床,滾滾流去。然而塬上的老百姓卻只能望而興嘆,飽受干旱缺水的煎熬。

如果能把這些河水引到塬上,那該多好??!李儀祉突發(fā)奇想??墒呛哟簿嚯x塬面有近百米深,他的想法在當(dāng)時來說,無異愚人說夢,癡心妄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