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art 1 千帆歷盡不言滄桑

愿為你赴一場前路不明的旅途 作者:代琮


Part 1 千帆歷盡不言滄桑

我們前進著,改變著,不應(yīng)當要求自己永遠保持年輕時一往無前的勇敢,而是至少時時刻刻地記得,那股埋藏在心里的少年氣。

三十而立后,繼續(xù)當個少年

那年4月底,我因為私事回了一趟老家,到派出所辦理證件時,正好路過高中母校。

我畢業(yè)后,學(xué)校換了新大門,原本斑駁的鐵門成了電動伸縮門,四周的舊樓房也被推倒重建,現(xiàn)在科技樓、實驗樓、游泳館一應(yīng)俱全,外觀也被設(shè)計成了歐式風(fēng)格,看上去高端洋氣,卻不再是我記憶中母校的模樣。

嶄新的校標下,穿著校服的青蔥少年們背著書包,匆匆忙忙地走進回蕩著廣播聲的校園里。他們面容青澀,笑意靦腆,明明是不熟悉的臉,卻突然就戳中了我回憶的開關(guān),讓我呆立在校門口,忍不住往里張望起來。透過那些少年,我恍惚覺得有那么一瞬間,不僅看到了舊日的自己,也看到了曾經(jīng)一起度過三年時光的他們。

辦好證件后,我聯(lián)系了從前的班主任李老師,回學(xué)校走了一圈。

李老師說,自己已經(jīng)不再帶高三的學(xué)生了,年紀大了,體力漸漸跟不上了,頸椎病也越來越嚴重,一年有四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醫(yī)院跟學(xué)校之間輾轉(zhuǎn)著度過的。

說完后,老師很輕地嘆了口氣。我聽著,心里愈發(fā)沉重、酸楚起來。

時過境遷,我站在已經(jīng)不再熟悉的校園里,再去回看自己的高中時代,只覺得發(fā)生過的事情像是蒙了一層紗,還是歷歷在目,卻已經(jīng)不再觸動自己。當時覺得一生一世都不能忘記也不能放棄的情誼,到最后,一個班級五十六個人,卻再也沒有聚齊過,現(xiàn)在還和我保持聯(lián)系的也屈指可數(shù)。

那天晚上,我約高中時最好的朋友出來小坐。我們在學(xué)校大門對面的大排檔里擼串,一邊喝著冒白沫的冰啤酒,一邊看著夜色里安靜的校園聊天。

強子已經(jīng)結(jié)婚了,高中三年都沒有超過一百二十斤的少年現(xiàn)在已經(jīng)揣了個至少二十斤的肚子,輪廓分明的臉圓潤了很多,滿臉都寫著幸福。他給我看了家里小女兒的照片,充滿寵溺地說起自己夢寐以求的小公主,眼中滿是柔情。

我看著這個以前號稱“大學(xué)必出省,工作絕不在本市”的人,笑著搖了搖頭。

強子說:“以前班里的男生中你是最內(nèi)斂的人,大家都以為你會規(guī)規(guī)矩矩地在本省讀大學(xué),然后工作、結(jié)婚、生子。沒想到最后反而是你走得最遠,現(xiàn)在都沒有安定下來。”

我笑得苦澀,抿了口啤酒:“是啊,誰能想到呢?”

我們聊了很多,內(nèi)容有從前,也有現(xiàn)在。

酒過幾巡后,強子已經(jīng)微微有了醉意,他酡紅著臉,嘆了口氣,說:“今天要不是你約我,我是不會過來這里的。我都不敢過來,你知道嗎?看著那些未來還充滿希望的年輕人,再看看現(xiàn)在的自己。雖然說我現(xiàn)在也是有妻有女,但到底還是意難平啊,你懂我的意思嗎?我的人生已經(jīng)能看到頭了,可他們還充滿希望,有無限可能?!?/p>

我不能作答,一時沉默。

強子嘆了口氣,接著說道:“雖然不想承認,但我們好像真的老了啊……你記不記得,以前我們?yōu)榱吮Wo班里的女孩子,轟轟烈烈地在學(xué)校后門口跟那群混混打群架?可是你知道嗎?就在幾天前,我看見一個小偷在街上偷人錢包,居然一個字也不敢多說。因為那個時候,我正抱著女兒,我怕如果揭發(fā)了那個小偷,他會傷害我,或是傷害我女兒?!?/p>

這個時候,強子臉上突然出現(xiàn)了少年般執(zhí)拗的表情,他像是極不齒自己所作所為般,執(zhí)著地問我:“你說,我是不是變了很多,一點都沒有從前的樣子了?”

我答:“怎么可能不變呢?我們都變了。”

人不會永遠都是少年,總有變得成熟和理智的一天。曾經(jīng)敢獨自面對世界的少年,走著走著,就多了很多牽掛,他們有了妻子、孩子、家庭;曾經(jīng)龍穴探寶也要一去的勇氣,慢慢變成了保護家庭的決心。他們開始珍惜自己,保護自己,因為不想讓愛護的人傷心。

三十而立,立起來的是家庭,倒下的,大概就是所謂的個人英雄情結(jié)了吧。

吃完飯后,我和強子一起進學(xué)校散步。下課的學(xué)生們偶爾經(jīng)過我們旁邊,會詫異地看一眼,那種看社會人士的眼神,曾經(jīng)是少年的我們也擁有過。

這個世界總是這樣,年輕的孩子像野草似的一茬一茬地成長起來,永遠有人正當年,揮霍著黃金般珍貴的年華。而那些會看著這些少年黯然神傷的,都是已經(jīng)不再擁有青春的成年人。他們身上已經(jīng)少了如火般的熱情,裹上了保護自己的膜,變得面目模糊起來。

現(xiàn)在那些少年應(yīng)該也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會長出一張成年人的臉,一張可能沉默、疲倦、愛也模糊恨也模糊的臉。我們終有一天會對生活妥協(xié),或多或少,因為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人能永遠保持天真,因為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們總會有對這個世界失望的時刻,總會有付出一切也挽不回、得不到的東西。

人真的是一直在變化的,從年少到成熟,從輕狂到穩(wěn)重,沒有人能說出這是好還是不好。曾經(jīng)夜夜啤酒、烤串、小龍蝦的人,總有一天會保溫杯泡著枸杞端著不撒手。你以為那些被稱為“油膩中年男”的大叔,就沒有白衣飛揚的少年時代嗎?

都有的,只是已經(jīng)過去了。而你現(xiàn)在輕蔑的,很可能就是將來的你。

古希臘哲學(xué)家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同理,人也不會一直是少年或是幼年的心態(tài),總是會轉(zhuǎn)變,會成長的。少年時有沖勁,成年時求穩(wěn)重,好像追求變了,但其實核心還是一樣的。因為少年時代也是你身體的一部分啊,他不是消失了,只是被磨出來的傷口一層層地包裹起來,置放在了靈魂深處。

碰壁和受傷后,人總會成長,學(xué)著保護自己,不受外界傷害。但內(nèi)里的一些少年氣,卻會永遠留在身上,不會因為結(jié)婚生子或者其他任何事情而消失。

我們前進著,改變著,不應(yīng)當要求自己永遠保持著年輕時一往無前的勇敢,而是至少時時刻刻地記得,那股埋藏在心里的少年氣。即使在經(jīng)歷風(fēng)雨后,也不因為外界的影響,而覺得那種少年氣是愚蠢的、可笑的。因為那種少年氣,才是我們擁有過青春的證明啊。

三十而立,不意味著人徹底告別了少年,而只是過了個坎,繼續(xù)當那個外表模糊,內(nèi)心卻依舊鮮明的少年。沒有人能不老不死,但赤子之心永存。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大概每個渴望成功或熱愛旅行的人,都會有那么一瞬間向往過紐約。

我也不能免俗,曾經(jīng)也有過想去美國學(xué)習(xí)或工作的想法,后來卻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成行。最開始我也有過遺憾,但后來隨著年紀的增長也漸漸坦然,承認一切都是生活最好的選擇。所謂天不能盡如人愿,這本來就是人世間最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情。

今年春節(jié)過后不久,我因為工作,去了一趟美國。

和我一起被外派到美國的同事叫吳穎,是個小我三歲的杭州女孩兒,算是我的下屬。照理來說,本來應(yīng)該是她要負責(zé)解決我們的交通問題,但吳穎自己連國內(nèi)的駕照都沒有考過,我實在沒辦法要求她在短時間內(nèi),考一本美國的駕照出來,于是只能自己設(shè)法解決。

吳穎也沒有想到,我們工作后期要去的州,會不承認國內(nèi)公證過的駕照。面對我的困境,她非常無奈,卻也幫不上什么忙。這個時候,吳穎才跟我提起,她的弟弟剛好在紐約留學(xué),還考過美國的駕照,應(yīng)該可以幫我。我當然求之不得。

吳穎的弟弟叫吳英,是個非常年輕帥氣的男孩,性格里有點“90后”特有的桀驁和不羈,心地卻很好。他不僅幫我通過了駕考,還帶著我倆熟悉了工作時可能用到的各種交通方式,大大縮減了我們熟悉新環(huán)境所需要的時間。

考完駕照后,我請他們姐弟倆吃飯。

因為都是中國人的關(guān)系,我也就沒請他們在外面吃,而是自己費了點力氣去買了原汁原味的中國食材,在公寓里做了一頓飯。吃完飯后,吳穎收拾了東西在廚房洗碗,吳英坐在客廳里出神,他喝了點酒,眼睛有點發(fā)紅,看上去像哭過了一樣。

聊天的時候,吳英問我:“琮哥,為什么你無論做什么都好像很簡單的樣子?我聽我姐說,你一邊要忙工作,一邊還要寫作,同時日常生活中,還要力求自己做好那些喜歡的事情,比如拍照、旅行、健身等等。感覺不慌不忙的,就算事情再困難,你也能慢條斯理地一步一步去解決。可我怎么就偏偏不行呢?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好像還留在剛出國的時候,做什么事情都是慌慌張張的,一點也沒有成熟穩(wěn)重起來……我爸媽都說我長不大,可是我實在不知道,要怎么做,在他們眼里我才算是真正長大了?!?/p>

我愣了一會兒,沒想到自己在他眼里的形象居然這么高大,不由得笑著說:“沒有人一開始就是成熟穩(wěn)重的性子,你現(xiàn)在這么說,是因為沒見過我年少輕狂時的樣子。”

后來,才聽吳穎慢慢跟我講起她弟弟的事情。

吳英從小就是個很聰明的人,不用太過努力,就能做到別人費盡心思也達不到的成就。也許是因為從來沒有經(jīng)過什么磨難的關(guān)系,他很少有什么目標,也很少要求自己達到別人的什么期望,做什么事情都是隨心而去,很少有個定性。

少年時,吳英喜歡漫畫,后來想學(xué)美術(shù),就去了,最后考上名牌大學(xué),卻在第二年就換了專業(yè);后來又因為專業(yè)成績優(yōu)秀,以交換生的名義出國留學(xué);再后來干脆就留在了紐約,沒再回去。旁人看他風(fēng)光,他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只是渾渾噩噩,等著困難的發(fā)生,或是指望自己偶然間的一時興起,來指引自己人生的方向。

我不自覺地想起自己,好像從來沒有過能如此恣意飛揚的時刻。

人生中的大多數(shù)時刻,我都覺得自己平凡、中庸、了無成就,是中國大地上隨處可見的面容模糊的青年人。我像社會里大多數(shù)人一樣,做著普通的工作,吃著平凡的飲食,沒有什么奇遇,也沒有什么值得人稱道的故事,就只是個非常普通的普通人而已。

后來我跟吳英提起,我從來沒有想過,會被他這樣一個能稱得上是天才的人羨慕。

他說:“我不是什么天才,只是個三心二意、永遠學(xué)不會專注的人。我過著自己的生活,又向往著別人的生活,最后只能落個兩手空空的下場?!?/p>

我說:“你很清醒,只是不想改變而已。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有堅持到底的活法,也有隨波逐流的活法,只要能活過去就好。這世界上各人有各人的命數(shù),本來就沒有標準的模板。你只需要知道,現(xiàn)在你所經(jīng)歷的一切,最后都會成就你,無論結(jié)果如何。我現(xiàn)在也不能給你一個好的建議,只是覺得你可以挑個能維生的愛好一邊做下去,一邊再去嘗試自己好奇的東西。”

那次聊天之后,吳英就離開了美國。

因為我的那番話,讓他想了很久很久,去回憶自己的愛好,想來想去,還是想去畫畫。

吳英感慨道,自己懷念年少時坐在窗臺邊上,一邊偷看著心愛的姑娘,一邊偷偷給她畫素描的日子。那段時間雖然也有很多煩惱,但握著畫筆的日子,曾讓他無比真實地快樂過。雖然后來他有過那么一瞬間,害怕自己什么都不會,永遠都只能握著畫筆,所以選擇了轉(zhuǎn)系。但如果選擇一個讓他能堅持一生的愛好,那無論怎么想,也就只有畫畫了。繪畫,已經(jīng)不再只是一個技能,而是他表達自己的方式。

吳英去了日本,他想在以漫畫聞名世界的日本,重新把自己丟掉的技能撿起來,開始新的生活。吳穎開心地告訴我,總算看見弟弟有了點奮發(fā)向上的心思,十分欣慰。

所謂向往的生活,歸根結(jié)底不是用來向往的,是用來籌備、用來建設(shè)、用來實現(xiàn)的。

理想的生活不會一開始就存在,就像每個人不是一開始就有所謂的人生目標。每個人都要經(jīng)歷過一些,被生活一拳一腳地教會點什么,才能摸索到自己理想生活的邊界。

所謂向往的生活,歸根結(jié)底不是用來向往的,是用來籌備、用來建設(shè)、用來實現(xiàn)的。如果你只是向往,向往的生活永遠就只是向往,你不會真正擁有。無論你曾經(jīng)蹉跎過多少時間,只要在經(jīng)歷,在學(xué)習(xí),就不算蹉跎。因為你所有的經(jīng)歷,都會成就后來的你。我們都會有艱難、迷茫的日子,與其困惑地墮落,不如平靜地接受現(xiàn)實,前方的日子怎么來,我們就怎么過。

要知道,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與君共勉。

有些舊知己,就是變不了老友

從前共你,促膝把酒,傾通宵都不夠,我有痛快過,你有沒有。

很多東西,今生只可給你,保守直到永久,別人如何明白透。

實實在在,踏入過我宇宙,即使相處到,有個裂口。

——陳奕迅《最佳損友》

大熊在深夜抱著兩箱啤酒找到我的時候,我正在家里整理書稿。

打開門的那一瞬間,一個一米八多的壯漢從疊起來的啤酒箱后面探出頭來,滿臉若有所思的惆悵,跟我說:“老林要結(jié)婚了,你知道嗎?”

老林全名叫林其,是我跟大熊的大學(xué)舍友——另一個一米八多的壯漢。

我看著大熊此刻臉上顯而易見的失魂落魄,瞬間腦子里波瀾壯闊地滾過幾萬字兩個壯漢的相愛相殺……

我正心潮起伏、不可置信時,卻聽大熊接著嘆了一口氣,說道:“我從他朋友圈里看到的,就今天。我問了老大,他說他也不知道,看來我們同宿舍的幾個人,他誰都沒告訴?!?/p>

大熊徑直走到客廳里坐下,利落地啟開兩瓶啤酒,遞了一瓶給我。

我關(guān)上門,隨后在他對面坐下,接過那一瓶冰涼的啤酒,看著暗綠色瓶口上掛著的白色泡沫,輕輕嘆了口氣,說道:“大熊,算了吧,不至于?!?/p>

那天晚上,我們默默地喝完了一箱啤酒,到最后兩個人都醉了,他躺在沙發(fā)上,紅著眼睛,啞聲道:“咱們上大學(xué)那會兒,哥兒幾個在一起多好啊,一起瘋,一起野,啥事兒都一起扛,怎么畢業(yè)分開之后沒幾年就什么也不是了呢?你現(xiàn)在是一作家了,應(yīng)該比我懂那些大道理,你告訴我,咱們跟他做了四年的兄弟,怎么就什么也不是了呢?”

我啞口無言,沉默了片刻,所謂“作家”的我,竟然最后也沒能回答得上大熊這個問題。

大熊哽咽著等了一會兒,最后還是睡了過去。

勉強還算清醒的我,也是心有不甘地拿出了手機,找到林其的朋友圈,點進去。果然,他荒蕪到快長草的朋友圈里更新了一條新動態(tài),沒有配文字,只有九張照片,有婚紗照,也有婚宴現(xiàn)場的照片。照片里的老林成熟了很多,新娘看上去也是溫婉美麗,兩個人十分般配。

給他做伴郎的是他后來的合作伙伴,兩個人西裝革履,站在一起大笑,露出白白的牙齒,就像我們幾個好朋友當初在一起時那樣。我看得微微心酸,關(guān)上屏幕,閉上了眼睛,而后,也就任憑自己隨著大熊一起沉沉睡去。

記得網(wǎng)上曾經(jīng)有個說法,大學(xué)里對你影響最大的老師其實是分配宿舍的老師,因為他決定了你大學(xué)四年和什么樣的人住,和誰成為最好的朋友。

我運氣很好,大學(xué)四年幾乎沒遇見過什么三觀不合的人,我們四個大男孩從進宿舍的第一年,一起走到了最后一年。幾個人一起逃課、上網(wǎng)、打游戲,一起想辦法制造浪漫幫某個人追女生,半夜饞了就翻墻出去吃大排檔,回來的時候被舍管阿姨追得滿宿舍區(qū)跑,最后一起在輔導(dǎo)員的辦公室里苦哈哈地寫檢討。

那個時候,雖然我們關(guān)系都很好,但大熊和老林是上下鋪,關(guān)系要更親密些。

他們的親密更多的是聊得來,雖然兩個人在地域上幾乎處于中國的一南一北,但就是奇異地非常合拍。兩個人所有的愛好都是一致的,還記得大三那年的夏天,他們每天上完課后的最大享受,就是一起光著膀子在宿舍里打《英雄聯(lián)盟》。他們甚至連本命英雄都是一樣的,號稱娶妻必娶皎月女神戴安娜。

想來那時的他們誰都不會預(yù)料到,多年以后,他們不僅不再親密,甚至已經(jīng)陌生到了其中一人結(jié)婚都不曾告知另一人的地步。

可要是細細追究起來,大熊和林其之間有什么談之色變的大仇嗎?也沒有。

正如陳奕迅在《最佳損友》里唱的那樣,我們沒有什么大仇,只是走到了那個路口,被推著走,跟著生活流,然后自然而然地生疏下來。曾經(jīng)真摯熱烈的感情終于敵不過地域的距離,位置變了,大家各有隊友,各自忙碌著,有了沒有對方存在的生活。我們在同一片天空下,都有了新的朋友、新的社交圈,最后很多已經(jīng)模糊的過去,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當年在夜空下喝著啤酒放肆揮霍年華的時候,我們是真的快樂,也是真的覺得對方會是自己一生的摯友。后來分開之后,也是真的覺得關(guān)系淡了,很多話已經(jīng)不必說,很多過往已經(jīng)不必再懷念,因為它雖然美好,但已經(jīng)帶上了一個“過”字,已經(jīng)過去了。

其實友情和愛情有時候有著相同的特質(zhì),比如嫉妒、契合、獨占欲,等等。當你失去一個多年的摯友時,那種痛苦,可能比你失去某任愛人都更難以接受。

大熊其實也知道,他和老林已經(jīng)有了各自的路要走,但真正在面臨失去的那一刻,還是難以控制地想買醉,想流淚,想要在有著同樣心情的人面前痛哭失聲。曾經(jīng)的赤誠以對還在眼前,曾經(jīng)以為的來日方長卻已經(jīng)成了天各一方。

以這樣的方式失去一個人,成年人會感慨,會悲傷,卻不會伸手去挽回。

為什么呢?因為知道不可能。

成年人比起意氣風(fēng)發(fā)的少年,少的就是那一份天真。他們更理智,也更克制,明白分開已是結(jié)局,再去糾纏反而徒添困擾,不如就此收手,給彼此留點最后的默契。你來找我,我不遠千里也要去接你,但如果你要走,我不會送你,也不會拉扯著你,更不會求你不要走。

我們都踏入了社會,明白了生活終究不像升級流小說一般,有時候你付出一千兩百倍的努力,可能也等不到哪怕一個機遇,也只能勉勉強強地生活著,不能去妄想任何其他。

毛不易也在一首歌里如此唱過:

如果我變得很有錢,我要把所有人都留在身邊。

沒錯,那也得你真的很有錢。

問題是,我們沒那么有錢,更沒有資格要求別人放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親人朋友和已經(jīng)舒適下來的生活圈留在你的身邊,只為了讓你永遠地擁有那個“最佳損友”。所以當分開和疏離已經(jīng)成為必然,即使傷感,我們也必須要接受,必須要放手。

就算你真的很有錢,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留在你的身邊,不是嗎?

如果一個人要走,你知道自己留不住,那就站在原地目送他一程吧。

我記得很久之前曾經(jīng)看過八月長安的一篇博文,題目也叫“最佳損友”。

文章描述了兩個女生的友情,如何相識相知,又是如何走到陌生,最后連對方身在何處都不甚知曉。許多語句其實我已經(jīng)忘了,但唯獨還記得其中提起的一句話:

描述友情則更難,因為這是全天下人都擁有的東西,至少是自以為擁有。人人都覺得自己的那份最特別,別人的也就那么回事,不用說都懂。

其實男生間也是這樣,雖然沒有那么婉轉(zhuǎn),那么曲折。最親密的時候,覺得這就是我兄弟,比親兄弟還親,我一輩子認他這個兄弟,我要為他兩肋插刀,雖死不悔。

但后來,也沒有,出了學(xué)校這個象牙塔,各奔東西,走進社會之后,因為利益牽扯在一起的人多了,人也就會漸漸變化了。會不由自主地在心里評估一個人的價值,思考維持一段關(guān)系要付出的成本……所以,兩肋插刀什么的,有時候,真的只能當一句話,說說就算,想想就過,千萬不要有期待,也不要當真。

到了一定的年紀,生活就會為你一一減去那些已經(jīng)失落的好友。減法過后,那些留在你身邊的人,都不知道最終能陪你多久,你又何必再去哀嘆那些已經(jīng)疏離、已經(jīng)陌生的人呢?你應(yīng)當知道,就算他顧念舊情,就算你們當真坐下促膝把酒,又能說些什么呢?回憶完當年,然后呢?還不是要回到各自的生活中,繼續(xù)日復(fù)一日地忙碌嗎?

如果一個人要走,你知道自己留不住,那就站在原地目送他一程吧。

既然有些舊知己,就是變不了老友,與其徒自悲嘆,不如就讓他走,不再參與他的生活,默默祝福他。反正你知道,如果他落難,你會伸出手,而他亦然,這就夠了。

擦完眼淚,新的一天,我們還是要起床上班。

若步履不停,不要總是慢那一拍

幾年前,我在日本交流學(xué)習(xí),住所附近,有個老舊的電影院。

某個周末,影院外面貼出了一張日本男演員阿部寬的海報,旁邊的小黑板上,還用日文寫著電影和導(dǎo)演的名字:《步履不停》,是枝裕和。

我一直很喜歡看以溫情和陪伴為主題的電影。那時候?qū)θ毡镜膶?dǎo)演并不十分了解,只有是枝裕和例外。最開始接觸他的作品,是2004年上映的《無人知曉》,印象非常深刻,從此記住了他的名字。沒想到,時至今日,是枝裕和已成了我最喜歡的日本導(dǎo)演。

看電影的那天,京都下了很大的雨,沒有太多觀眾,于是我花了很低的票價,坐進了略顯沉悶的影院里。

電影開始,是枝裕和就用含蓄而克制的鏡頭,緩緩切入一家人的生活。明明是一場久別重逢的家庭聚會,卻在瑣碎的日?;娱g,傳遞給觀影者一種微妙的氣氛。

不知道為什么,我感覺里面的對白,透著一種無法言說的熟悉感。就好像發(fā)生在電影人物間的對話,也曾經(jīng)在我與家人間發(fā)生過。那在廚房里微微弓著背忙碌著的身影,明明就是個面容普通的日本老演員,卻不知為何總是讓我想到正在國內(nèi)的母親。

走出電影院時,外面仍在下雨,朦朧的水幕間,整個世界都模糊起來。那一瞬間我突然有點想打個電話回去,給父親,給母親,但手伸進衣袋里握住手機摩挲許久,最終還是空著手抽了出來。

我默默地撐開傘,往居住的地方走去。

電影本身,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跌宕起伏,但就是這樣的平靜、平凡、隱忍……卻總能時不時地撩動你的心弦。

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個情節(jié),是男主角良多回到家后,母親說起了一個相撲運動員,但卻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他的名字。等良多帶著妻兒坐在離開家的巴士上時,他突然就想起了那個名字,但等他懊惱地回過頭去,想告訴母親時,卻發(fā)現(xiàn)車子早已經(jīng)開遠,而母親的身影也看不見了。

良多回過頭,感嘆道:“總是這樣,我總是慢一拍。”畫外音就接著說:“我們再沒提起過那個相撲運動員……三年后,爸爸死了,我沒有和他一起看過一場足球賽。媽媽一直和爸爸吵架,直到他死去。但是她很快也就隨著他去了。我從沒有開車載過她。”

那種猝不及防被戳中的感覺,我記憶猶新。

我跟父母之間也是一直不善言辭表達,倒也非什么原因變故,只是小時候父母管教嚴格,家庭觀念相對傳統(tǒng),因此與父母,多了幾分尊敬,卻少了一絲親近。

長大后,懂得了所謂含蓄,又因離家工作時日居多,自然很少能夠和父母親密地相處。有時候想打個電話,都會覺得自己不知道該如何跟他們交流,只是問候幾句,便覺得無話可說。

想到前些年,剛畢業(yè)工作不久,經(jīng)常一個人到外地出差。忙到很晚,總是忘了給家里打個電話報平安。而父母卻時時擔(dān)心很少離家那么遠的我,在外面吃不飽,穿不暖,照顧不了自己。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做子女的的確總會忽略父母的感受。

母親時不時給我發(fā)來信息:誰家的孩子都學(xué)會走路了;隔壁阿姨家隔三岔五地就會送些自己種的菜過來;小區(qū)里的李大爺前些時候犯了心臟病,幸好兒子休息在家,發(fā)現(xiàn)得及時;你爸說,讓你多注意身體,別總熬夜,別總不吃早飯就去上班……

雖然都是些細數(shù)家常,但言語間卻是對我的掛念,可我總是不能及時回復(fù),因為我的世界里有太多所謂“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去處理。有時也會被其中的一兩句話撩動心弦,可是轉(zhuǎn)頭一忙起來,最終連個一句半句的回復(fù)也徹底拋諸腦后,而手機另一端的二老,卻常常不忘帶著手機,生怕錯過了我的一字半句。

龍應(yīng)臺的《目送》里有一段話,每次看都會特別感動: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結(jié)束在日本的學(xué)習(xí),回國前,父親問了我的航班時間。

因為正逢旅游高峰期,我只買到了晚上的機票,到達的時間很晚。我囑咐他不用特意來接,我可以自己打車回去。飛機抵達機場已是深夜,機場空蕩蕩的,白色的燈光打在地板上,安靜又孤獨。

多年來,我已經(jīng)習(xí)慣了這樣的出發(fā)和抵達,內(nèi)心并沒有什么觸動。只是覺得疲倦,拖著行李往外走的時候,連頭都沒有抬,只想快點打上車回家休息。

行李的滾輪聲中,我突然聽見有人喊我的名字。

我抬起頭,發(fā)現(xiàn)父母親站在出口外面,正微笑著看我。父親手里拎著一個我特別熟悉的保溫壺,另一只手里還有袋我最喜歡吃的山竹。他們的眼神里寫滿了關(guān)切,乍一眼看去,像一對在幼兒園門口接孩子回家的家長。

保溫壺里裝的是我最愛吃的手工餛飩。因為怕放久了糊掉,母親是在臨出門時才匆匆忙忙煮好,就為了能讓我下了飛機,馬上能吃到。

坐在車里吃餛飩的時候,我看父親在前面的駕駛座上打著哈欠,忍不住說了一句:“爸,不是都跟您說了嗎?不用來接我,我自己能安全回去。”

父親就著哈欠的余音回道:“你在別的地方就算了,我們也接不著。可你既然是回家,那多晚我們也得來接啊……反正你要是說了回家,我跟你媽也得在家里等,你不回來,我們哪里能睡著?都一樣,都一樣,沒什么辛苦的?!?/p>

我頓了一下,萬般滋味涌上心頭,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好像也就是那一瞬間,我突然就明白了,是枝裕和為什么讓阿部寬在《步履不?!防铮莩隽艘淮斡忠淮斡杂种?。

和歐洲人的直白不同,亞洲人表達情感的方式實在太委婉了。有時候,哪怕是面對自己最心愛的人,即使內(nèi)心已經(jīng)百轉(zhuǎn)千回,嘴上都能欲言又止地說一句:今夜月色很美。有時候,這種婉約很有詩意,有時候,這種婉約,斬斷了太多本該及時訴于唇端的話語。

我的父母從沒當面跟我說過一句:我愛你。甚至也從沒正面直接地跟我表達過一次他們的愛意。所以,小時候,不明所以的我,一直覺得自己仿佛不被喜愛著。而成年后的我,懂得了這一切,卻又無法坦然地接受父母的付出,直到現(xiàn)在,連一句理所應(yīng)當?shù)摹案兄x”,都覺得難以出口。

從日本回來后,我在家休息了一個月。

那一個月里,我嘗試著和父母交流。每天早上按時起床,和父親一起晨跑、散步,晚上幫母親打理家務(wù),做日本料理給他們吃。我還是沒辦法對父母說出那句“我愛你”或者“感謝”,但我想在能留在他們身邊的時間里,多去付出一些,讓他們感受到我的心意。

不要總是慢那一拍,要知道人生最濃墨重彩的情緒,就是懊悔。

我始終無法忘記,阿部寬飾演的良多在車上那句懊惱的話,他說:“總是這樣,我總是慢一拍?!?/p>

慢一拍,有時候,真的就只是慢一拍而已,就慢了那一拍,錯過之后,很多話、很多事就沒有了說和做的機會。在很久之后,你再去回憶從前,想著我當初為什么沒有說那句話,為什么沒有做那件事……但時光過去后,物是人非,你最終再也無法去彌補那個遺憾了。

好像也就是在那之后,我養(yǎng)成了每周在固定時間打電話回家的習(xí)慣。

有時候無話可說,就這么閑聊幾句,談?wù)劶议L里短,不用多長時間,卻能讓父母高興很久。有時候,殷切的關(guān)心,比昂貴的禮物更能觸碰到人心里最柔軟的那個地方。

像電影名字說的那樣,人生本來就是個步履不停的過程。少時忙著工作,大了忙著生活,有時候我們奔波著,奔波著,就會忘記守在原地等候的人。不要總是慢那一拍,要知道人生最濃墨重彩的情緒,就是懊悔,因為那本來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卻沒有做到。

說不出的話,可以去做,有些行動勝于語言,即使自己什么都不說,父母也能感受得到。跟上那一拍,去做自己此時此刻該做的事情,不要等無可挽回了,再去后悔。在今后注定要步履不停的時日里,我決心永不再慢那一拍。

讓那些人,陪你到最后吧

我所認識的立夏和秋天,很久以前是一對很好的朋友。

好到什么程度呢?她們初中相識之后,就成了最好的朋友,同進同出,無話不談。甚至后來,立夏和秋天的父母都知道了對方的存在,還經(jīng)常會邀請小姑娘來家里做客。

女孩子好像都喜歡成群結(jié)隊,她們習(xí)慣在專屬于自己的小群體里得到安全感,無論在哪個年齡段都不例外。但是像立夏和秋天那樣一直要好的,卻真的很難得。

有時候,秋天覺得立夏像是她靈魂里分裂出來的另一個自己。

秋天性格內(nèi)向,心思敏感,其實并不是很容易交到知心好友。立夏和秋天的性格相反,她樂觀又開朗,喜歡一切明亮的東西,總是想要伸手去幫助別人。無論何時何地何等境遇,立夏總是在笑著,像她的名字一樣,充滿夏天即將開始的熱度。

有時候,她們也會鬧矛盾,因為立夏是個很積極的人,她和班上大部分人的關(guān)系都很好。所以,秋天會有種很微妙的嫉妒感。在秋天心里,立夏是唯一,是特殊,但她卻會不那么確定,立夏是不是也跟她有著一樣的想法。

如果你曾經(jīng)那樣珍惜一個朋友,也許會有過和秋天相同的感受。

誰說朋友之間,就不會吃醋的?

但秋天總是沒有辦法生氣太久,因為立夏總是有各種辦法逗笑她,讓她放下內(nèi)心復(fù)雜的心緒,重新和立夏依偎在一起。很多時候,立夏都喜歡跟秋天開玩笑,兩個人用對方的缺陷起外號,互相逗趣,內(nèi)心卻從來不會介意。那些在旁人眼里有點越界的玩笑,仿佛才是兩個人親密關(guān)系的證明。

她們就這樣親密地走過了一年又一年,從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xué)……認識立夏和秋天的人都說,毫不懷疑她們會是一輩子的摯友。但就是這樣所有人都認同的好友,卻在離開學(xué)校后,就慢慢地淡了聯(lián)系,再也沒有單獨見過面。

后來,秋天的母親曾經(jīng)問起過立夏的去向,問她怎么不再提起立夏。秋天無言以對,回憶起她們在大四那年的一次爭吵。

那一次,秋天因為立夏的一個即使是她們之間也顯得有點過分的玩笑生了氣,由于立夏當時也過得不順利,同樣不愿意率先服軟,兩個人就這么話趕話地爭執(zhí)起來。

她們一個覺得不被尊重,另一個覺得對方小題大做。

有時候,太過親密也許并不是一件好事,這樣的感情關(guān)系,就像你把自己用于防身的外殼,一層一層地剝下來,完整地袒露在對方眼前,還遞給了對方一把上了膛的槍,而且相信對方絕不會扣下扳機。

普通情況下,當然是不會的,但有時候人的情緒上頭,會控制不住那種油然而生的惡意。

那天,秋天第一次見識到立夏的惡意,她們的爭吵在立夏說完最后一句話后戛然而止,因為她用秋天很久很久以前告訴過她的一個秘密,狠狠地嘲諷了秋天。

秋天告訴立夏這個秘密時,從來沒想過,有一天她能這樣輕易地將這個秘密當眾訴之于口,而且目的是為了狠狠地、狠狠地傷害自己。

這一次爭吵結(jié)束后,秋天就再也無法直視立夏。即使立夏立刻就后悔了,即使她無比愧疚地用各種形式,向秋天道了一千次一萬次的歉,秋天還是沒有辦法原諒立夏。她鼓足勇氣,才能把最陰暗、最痛苦的秘密,告訴最信任的人,是希望能得到些許慰藉,而不是希望這個秘密變成暴擊自己的彈藥。

后來,她們漸漸淡了聯(lián)系。

事后想想,發(fā)生爭吵的那一天,實在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天。普通的天氣,普通的日常,普通的對話……誰也不會知道,那樣普通的一天之后,兩個曾經(jīng)那樣親密無間的人,會就此疏遠,再也沒有參與進對方的生命里。

有一次,立夏去歐洲旅游,那個時候秋天已經(jīng)很久沒跟她聯(lián)系了。秋天收到立夏從冰島寄來的明信片時,已經(jīng)交了新的男友,有了新的生活。她轉(zhuǎn)過明信片去看,上面寫著一句話,出自徐志摩的《寂寞人心》:

人啊,有時候真的是一種復(fù)雜的動物。向往親密的關(guān)系以證明自己的特別,最后又會害怕太過于親密的關(guān)系,讓自己受到傷害。

也許我們之間最大的錯誤,就是你以為我刀槍不入,而我以為你百毒不侵。

看著那句話,秋天沉默了很久。

男友看她盯著明信片表情凝重,過來溫聲詢問情況。秋天收起了明信片,笑著抬起頭說,沒什么,只是一個很久以前的朋友寄來的問候而已。

一個,很久以前的,朋友……秋天有點悲傷地想,從前的自己怎么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用這樣的詞語來形容立夏。她再次在心里對自己說:“你看,無所不言,其實終歸不是一件好事。即使再親密的人,也該有所保留?!?/p>

人啊,有時候真的是一種復(fù)雜的動物。

向往親密的關(guān)系以證明自己的特別,最后又會害怕太過于親密的關(guān)系,會讓對方扣動扳機,讓自己受到傷害。歸根結(jié)底,無論是親人、愛人,還是友人,終歸有些事是不能告訴對方的,也終歸有些話是絕對不能說出口的……

我們很多人,不能免俗的,都會犯這么一個錯誤。

那就是我們對待陌生人,總有種奇異的寬容,對身邊親密的人,反而更加苛刻,也有更高的標準。我們都會有那么一點微妙的自以為是,覺得正是因為我們之間親密的關(guān)系,我才會在你面前,露出在別人面前不會露出的模樣。這種放縱,就是我們親密關(guān)系的最佳證明。

但事實上,有時候正是因為這種放縱,會傷害那些我們珍惜的人。而一個人一生中,值得珍惜,值得驕傲,值得攜手到老的關(guān)系,屈指可數(shù)。

浮生易聚,浮云易散,你不能等到有一天失去對方后,才后知后覺地想,也許有些話你應(yīng)該留在心里,也許有些話,你不該說出口。

我們都會漸漸成熟起來,會漸漸明白語言的力量是多么的強大,強大到一言能讓人放棄生命,一言也能拯救一條生命。小時候,我們用幾年的時間學(xué)會如何說話,長大后,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學(xué)會閉嘴。

語言的傷害像釘子,釘進木板后,即使將它取出來,木板的傷痕也仍會存在。

如果那個人那么珍貴,那我們也許都該學(xué)著閉上嘴,留一點自己的秘密,也讓對方留一點自己的秘密。你對那個人的珍惜,你對那段關(guān)系的珍惜,是即使知道對方的弱點,知道如何能將對方一擊斃命,但無論在什么境況下,無論在什么情緒里,也絕不會開口。

不要等失去后才后悔,懊悔是最痛苦也最無用的情緒。

那個人曾來過,然后你又失去了他,是不是想一想都會覺得心酸?

別這樣,我們都別這樣,在還來得及的時候,珍惜自己,也珍惜身邊的人。意識到語言的力量,并且善用它。

讓那個人,讓那些人,陪你到最后吧。

我要這個世界,有人為我而來

夏夏是朋友圈里有名的開心果,她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美人,但勝在性格開朗。笑起來的時候,臉頰兩側(cè)會出現(xiàn)一對甜甜的酒窩,可愛得讓人心生軟意。

但就是這樣的夏夏,母胎單身,現(xiàn)在二十七歲,還沒有任何感情經(jīng)歷。

交好的朋友們,當然都覺得夏夏是個好姑娘,值得世界上最好的男孩。但在和夏夏不熟悉的人眼里,她就是個身高不到一米五的“小矮人”,臉上有點嬰兒肥,即使是化上妝,穿上高跟鞋,看上去也還是像個叛逆的高中生,沒有半點成年女性的模樣。

因為這個,大家好像都覺得夏夏會感到自卑,所以從來都不敢在她面前說起。其實夏夏自己并不介意,她也沒有朋友想象的那么脆弱且玻璃心,她從來不覺得自己的身高或者外貌會影響到自己,她認為真正讓一個人特別起來的絕不是外在的東西,這一點她非常自信。

面對朋友們的擔(dān)心,夏夏總說:“沒關(guān)系啊,我相信自己能等到捧著玻璃鞋的白馬王子,雖然他可能沒我想象中那么高那么帥,但我知道他早晚會來的?!?/p>

每次夏夏這么說,某些朋友就要深而長地嘆一口氣,仿佛心里暗暗猜到夏夏至今單身的原因。成年人的感情里,最忌諱的就是一方對另一半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大家都只是普通人而已,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去準備昂貴又不實用的玻璃鞋,只要相處舒適就好。

也有人勸過夏夏,叫她放低標準,只要三觀相合,不反感對方,哪怕一試也可。

夏夏最開始還會解釋幾句,后面便漸漸沉默下來。

有些底線,有些標準,有些不能退讓和妥協(xié)的東西,其實最好不要為外人所知比較好。因為誰都不是你,誰都不會像你一樣把那捧水含在口中,親自去感覺冷暖。

所以,不如不言,做自己就好。

其實,所謂捧著玻璃鞋的白馬王子,也只是夏夏的一個玩笑而已,她雖然看著顯小,但早就已經(jīng)過了做白日夢的年紀,怎么還會相信虛無縹緲的童話故事?

關(guān)于愛情,關(guān)于那個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人,夏夏從來沒有過標準,她是個相信感覺的人,但有時候可能這種感覺,才是最高的標準。

如果你對愛情以錢或資產(chǎn)為標準,那就可能要相對把相貌、身高、人品的衡量放寬,其他標準亦然。而感覺這種東西,其實比童話故事更缺少切實的根據(jù)。有些沒有來由的怦然心動,可能就恰好與大眾的審美相左,讓你忍不住退卻并懷疑自己。

若是喜歡怪人,那自然還會存在一個誰,在你眼中非常美。

總之,能讓這些繼續(xù)下去的,有時恰好就只有你的自信了。

朋友們都關(guān)心夏夏的感情,生怕她初戀即婚禮,他們似乎都覺得,在結(jié)婚之前應(yīng)該先談幾場戀愛,才沒有辜負那大好的青春年華。有人想得深些,覺得夏夏是不是因為自己的條件沒有那么好,所以覺得自卑,不敢去開啟一段感情,怕自己處于劣勢。

也許是因為夏夏顯小的緣故,大家都有點把她當孩子帶的意思,生怕夏夏想不開,輪流著約她出去,小心翼翼地開導(dǎo)她。

終于有一次,夏夏無奈地對朋友們說:“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卑啊,我覺得自己好得很呢!我雖然矮一點,但是也沒到殘疾的程度吧?我上班能做得了PPT,搞得定客戶,回家能洗衣做飯修水管修電表,內(nèi)心強大得不行好嗎?你們就別擔(dān)心我啦,好好照顧自己就行了?!?/p>

朋友覺得夏夏是逞強,夏夏卻知道自己說的是實話。

雖然夏夏從來沒有戀愛過,但她確實也從來沒有在情感的方面自卑過。對于愛情,夏夏仍有幻想,但她卻從來不覺得自己的缺點會成為追求愛情的阻礙。

夏夏從來都很坦然,她沒想過要掩飾自己的缺點,比如身高,比如臉上那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消失的雀斑……從一開始,夏夏就把真實的自己袒露給了世界,她希望被她吸引的人,會愛上原本的那個她,而不是被化妝品和矜持修飾過后的她。

上帝造人時既然為之留下了遺憾,就是要用這個缺憾提醒你,去找一個讓缺憾完整,而不是對著它指手畫腳的人。

夏夏骨子里是自信的,她不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她始終覺得自己只是沒有等到那個“感覺對了”的人,而那個人,他總會出現(xiàn)的。

之前有一段時間,很多女孩子都在微博上轉(zhuǎn)發(fā)金像獎影后春夏被姜思達采訪時的視頻。她說:“我就是要這個世界上有一束光是為我打的,我就是要有一個舞臺是為我亮的,我要這個世界上,有人是為我而來的,那非常非常重要?!?/p>

她說話的時候,眼神明亮含淚,非常篤定。

那一刻,春夏是自信的,她是真的覺得,世界上就是有一束光是為她打的,有一個舞臺是為她亮的,有一個人,是為她來的。那種篤定的自信,其實是現(xiàn)在很多女孩子都需要的吧,所以才會有那么多女孩子深以為然,紛紛轉(zhuǎn)發(fā)視頻,以示贊同。

自信這種特質(zhì),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只看著自己身上的缺憾,無限地為之悲傷難過呢?

上帝造人時既然為之留下了遺憾,就是要用這個缺憾提醒你,去找一個讓缺憾完整,而不是對著它指手畫腳的人。

你要相信自己,你通過了一場又一場考試,走過一段又一段風(fēng)雨交加的路程,不只是為了嫁或娶一個世俗傳說中的如意佳人而已。

如果在那個人身邊你可以讓自己更完整;如果那個人讓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如果那個人能激勵你,促使你變成更好的人……如果沒有,那寧愿一個人高質(zhì)量地孤獨,也不要兩個人毫無意義地浪費時間。

這個世界上,即使在此刻,可能也有很多人在現(xiàn)實的壓力面前質(zhì)疑自己,是不是要求太嚴苛了,是不是該后退一步,是不是該妥協(xié)著勸自己將就一下。

而我想說,別這樣,真的別。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也許有點糟糕,但我們一直都在努力,讓它變得好一點,更好一點。在這個光是活著都已經(jīng)要用盡力氣的世界里,我們至少在精神層面不要委屈和將就自己吧?你要有這個自信,相信自己足夠好,足夠等到那個為了你而來的人。

相信我,更要相信你自己。

這個世界,會有人為你而來。

愛情是會有結(jié)局的,不愛了,或者一直愛。無論結(jié)局如何,人生短短幾十年,都不該用來錯過,也不該用來遺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