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最能讓歷史銘記的是愛國者的足跡——《詩經(jīng)·載馳》賞析
【導(dǎo)讀】
春秋時期的許穆夫人,是一個值得歷史銘記的女詩人。她的詩歌,飽含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許穆夫人,衛(wèi)國人,嫁給許國國君許穆公為妻。周惠王十七年(公元前660年)冬,衛(wèi)國為狄人所滅,許穆夫人的姐夫宋桓公迎接衛(wèi)國的遺民渡河,遷于漕邑,立其兄戴公。不久,戴公卒,其弟文公即位。許穆夫人獲悉故國覆亡的消息,異常悲痛,她請求許穆公援救衛(wèi)國,但許國本身是一個小國,許穆公怕得罪狄人,不肯出兵相助。許穆夫人不甘心國土淪喪,毅然決然馳驅(qū)至漕邑,慰問衛(wèi)文公,并與之商議復(fù)國之策,還建議向大國齊國求援,拯救衛(wèi)國的危難。許穆公怕引火燒身,不斷派大臣來到漕邑,企圖勸說許穆夫人返回許國。面對許國大臣的阻撓,許穆夫人悲憤欲絕,遂寫下流傳千古的愛國詩篇《載馳》。詩歌通過痛斥許國那些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目光短淺之輩,表達了一個女子熱愛祖國、拯救祖國的堅定信念。
聞知衛(wèi)國遭難,詩人心情急切,歸心似箭,“載馳載驅(qū)”,希望盡快奔赴漕邑慰問文公。但路途遙遠,即使策馬揚鞭,也無法盡快趕回去,這“悠悠”的路途,每一步都見證了詩人的“憂心如焚”。跋涉了千山萬水,終于回到自己的疆土漕邑,以為可以為國效力,沒想到,許國大夫卻接踵而至。他們的目的,是勸說自己返回許國,但這些鼠目寸光、只知自保之徒哪里能夠明白“我”的赤誠愛國之心!想到這里,詩人心里既傷心又悲痛!面對許國君臣的勸說,詩人更多的是憤怒,她義正詞嚴地斥責(zé)他們道:“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奔词鼓銈兌颊f“我”不好,說“我”返回衛(wèi)國幫助衛(wèi)國不對,也斷難使“我”改變初衷;比起你們那些不高明的主張,“我”的眼光要遠大得多;“我”的思國之心是禁錮不住的,“我”拯救衛(wèi)國的決心不可改變。
許穆夫人為拯救祖國,不顧個人安危、勇往直前,她有著堅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撓的決心,“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更有著“巾幗不讓須眉”的自信!雖為女子,卻有勇有謀,不輸任何男子,她向文公建議,“控于大邦”,即向齊國求救,文公采納了妹妹的意見。后來,齊桓公派兵援助衛(wèi)國,并幫助衛(wèi)國穩(wěn)定了局勢,使衛(wèi)國免于滅亡。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弱小的衛(wèi)國居然一直能在夾縫中生存下來,成為最后滅亡的周代封國。
春秋時代的女人沒有地位,甚至連具體的名字也沒有,《詩經(jīng)》中的作品,一般也都沒有具體的作者記載,但許穆夫人連同她這篇作品,穿越了千年的歷史,依然閃耀動人的光輝,帶給我們無限感動和欽佩。她能青史留名,主要是因為她的果敢和愛國,她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史可稽的愛國詩人。許穆夫人深深的愛國之情,值得歷史永遠銘記!
(彭早霞導(dǎo)讀)
【原詩】
載馳[1]
載馳載驅(qū),歸唁衛(wèi)侯[2]。驅(qū)馬悠悠,言至于漕[3]。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4],不能旋反。視爾不臧[5],我思不遠。
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6]。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7]。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8],眾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9]??赜诖蟀?,誰因誰極[10]?大夫君子,無我有尤[11]。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12]。
【注釋】
[1]載:詞綴。嵌在動詞前邊。《詩·邶風(fēng)·泉水》:“載脂載舝,還車言邁?!薄对姟R風(fēng)·載驅(qū)》:“載驅(qū)薄薄,簟笰朱鞹?!薄对姟ば⊙拧せ驶收呷A》:“載馳載驅(qū),周爰咨謀?!薄对姟ば⊙拧ご髺|》:“有捄天畢,載施之行。”《詩·大雅·生民》:“攸介攸止,載震載夙?!睍x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載欣載奔?!庇秩纾狠d歌載舞。
[2]唁(yàn):《左傳》:“公孫于齊,齊侯唁公于野井?!边@里用為慰問之意。衛(wèi)侯:指已死的衛(wèi)戴公申。
[3]漕:地名。古衛(wèi)國邑名。在今河南滑縣東。
[4]嘉:《詩·幽風(fēng)·東山》:“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鄭玄箋:“嘉,善也。”《詩·豳風(fēng)·破斧》:“哀我人斯,亦孔之嘉。”《國語·晉語》:“嘉吾子之賜。”《禮記·坊記》:“爾有嘉謨嘉猷?!薄稘h書·李廣蘇建傳》:“武帝嘉其義?!边@里用為贊美、稱道之意。
[5]臧:《易·師·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管子·侈靡》:“故天子臧珠玉,諸侯臧金石?!薄盾髯印そ獗巍罚骸靶奈磭L不臧也,然而有所謂虛。”《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女有知也,人且臧女?!薄秴问洗呵铩ど系隆罚骸疤旄驳剌d,愛惡不臧?!薄蹲謪R·臣部》:“臧,匿也?!薄稘h書·食貨志上》:“春耕夏耘,秋獲冬臧?!彼涡煦C《說文解字注·臣部》:“臧,《漢書》通用臧字,從草后人所加。”這里用為隱藏之意。
[6](bì):《詩·魯頌·宮》:“宮有侐,實實枚枚?!薄蹲髠鳌でf公十二年》:“而以夫人言?!薄墩f文》:“,閉門也。從門,必聲。與閉略同。”這里用為關(guān)閉之意。
[7]蝱(méng):古草藥名。即貝母草。
[8]許人:許國的人們。
[9]芃(péng):《詩·曹風(fēng)·下泉》:“芃芃黍苗,陰雨膏之?!薄对姟ば⊙拧な蛎纭罚骸捌M芃黍苗,陰雨膏之。”《詩·大雅·棫樸》:“芃芃棫樸,薪之槱之?!边@里用為草茂密的樣子之意。
[10]因:親。極:就是急。對別人的災(zāi)難迫切地關(guān)心和及時地援助就叫作急人所難。這句是說誰和我衛(wèi)國相親誰就會急我衛(wèi)國之難。
[11]無:同“毋”。無我有尤(尤,古讀如怡):就是說別以為我有什么可責(zé)備的。
[12]之:往。所之,謂志之所之。這句連上句說,你們一百個人所考慮的,都不如我為自己所選擇的道路。
【作者簡介】
許穆夫人(約前690—?),姬姓,衛(wèi)公子頑(衛(wèi)昭伯)和宣姜的女兒。出生于春秋時期衛(wèi)國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縣)。長大后嫁給許國許穆公,故稱許穆夫人。她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見于記載的第一位女詩人,《詩經(jīng)》中收錄有許穆夫人所作的《載馳》、《泉水》、《竹竿》三篇共十二章,其中最膾炙人口的當(dāng)數(shù)《載馳》一詩。
【名家點評】
《毛詩序》:“許穆夫人閔衛(wèi)之亡,傷許之小,力不能救。思歸唁其兄,又義不得,故賦是詩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