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李國文陪讀《三國演義》(共3冊) 作者:(明)羅貫中 著,李國文 評點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三國演義》自宋代“說三分”起,乃是一門說、學、唱、演的綜合藝術,視為文學作品,則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以歷代評話本為基礎,著《三國志通俗演義》,才有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部白話小說,因為其前身為文化程度不高的歷代藝人所創(chuàng)造,而受眾又都是些市井百姓。通俗,便成為這類文學的獨特優(yōu)勢。在傳統(tǒng)戲曲劇目中,有人統(tǒng)計過,稱為三國戲者,近二百五十部,可謂琳瑯滿目。由此可見這部古典文學充滿戲劇因素,這才引人入勝,讓人欲罷不能。而張翼德怒鞭督郵,便是《三國演義》的第一出好戲。

督郵,漢代的微末之官,但因封建社會的官本位制,哪怕屁大的官,也敢騎在老百姓頭上,狐假虎威,作威作福。但是,這個不可一世的小官僚,被睜圓環(huán)眼的張飛綁在馬樁上,用柳條抽得他魂靈出竅時,全場掌聲雷動,一片叫好之聲。如果沒有大亂之世動不動就開殺戒的風氣,也許張飛把那位督郵綁在馬樁上,就顯得突兀。如果,他敢蔑視朝廷,侮慢命官,卻不把那個小官吏鞭至半死的話,也就不成其為張飛了。這就是那個天下大亂、沒有規(guī)矩的年代,這就是那個人皆為王、不用講理的時代,張飛性格就這樣濃墨重彩地凸顯出來了。

《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既是歷史,又是小說的彌合,其七實三虛的寫法,其真與非真的融混,雖不到天衣無縫的程度,但于史實不太離譜,于文學鋪陳斗榫,實屬難能可貴。尤其這個張翼德,自始至終一個硬漢形象,從他鞭打督郵那一鞭起,就成為最吸引讀者和觀眾的人物形象。他之所以吸引人,道理很簡單,因為他的鞭子打的是官。

中國老百姓怕官,為什么怕?因為每一個官,都是打著“唯辟作威,唯辟作福”皇帝招牌,欺壓良民、巧取豪奪、殘酷暴虐,無所不用其極,雖然,張飛的柳鞭抽打的是督郵,但在老百姓仇恨的心里,卻是鞭鞭都抽在皇帝老子身上?!度龂萘x》,發(fā)源于民間口頭文學,自然反映老百姓最基本的心愿,愛其所愛,仇其所仇,善其所善,惡其所惡,是此書的一大特色,也是這部小說的生命力所在。

且說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也,官拜河東太守,自來驕傲。當日怠慢了玄德,張飛性發(fā),便欲殺之。[點評1]玄德與關公急止之曰:“他是朝廷命官,豈可擅殺?”飛曰:“若不殺這廝,反要在他部下聽令,其實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別處去也!”玄德曰:“我三人義同生死,豈可相離?不若都投別處去便了?!憋w曰:“若如此,稍解吾恨?!?/p>

于是三人連夜引軍來投朱儁。儁待之甚厚,合兵一處,進討張寶。是時曹操自跟皇甫嵩討張梁,大戰(zhàn)于曲陽。這里朱儁進攻張寶。張寶引賊眾八九萬,屯于山后。儁令玄德為其先鋒,與賊對敵。[點評2]張寶遣副將高升出馬搦戰(zhàn),玄德使張飛擊之。飛縱馬挺矛,與升交戰(zhàn),不數(shù)合,刺升落馬。玄德麾軍直沖過去。張寶就馬上披發(fā)仗劍,作起妖法。只見風雷大作,一股黑氣,從天而降:黑氣中似有無限人馬殺來。玄德連忙回軍,軍中大亂,敗陣而歸,與朱儁計議。儁曰:“彼用妖術,我來日可宰豬羊狗血,令軍士伏于山頭;候賊趕來,從高坡上潑之,其法可解?!毙侣犃?,撥關公、張飛各引軍一千,伏于山后高岡之上,盛豬羊狗血并穢物準備。[點評3]次日,張寶搖旗擂鼓,引軍搦戰(zhàn),玄德出迎。交鋒之際,張寶作法,風雷大作,飛砂走石,黑氣漫天,滾滾人馬,自天而下。玄德?lián)荞R便走,張寶驅兵趕來。將過山頭,關、張伏軍放起號炮,穢物齊潑。但見空中紙人草馬,紛紛墜地;風雷頓息,砂石不飛。張寶見解了法,急欲退軍。左關公,右張飛,兩軍都出,背后玄德、朱儁一齊趕上,賊兵大敗。玄德望見“地公將軍”旗號,飛馬趕來,張寶落荒而走。玄德發(fā)箭,中其左臂。張寶帶箭逃脫,走入陽城,堅守不出。朱儁引兵圍住陽城攻打,一面差人打探皇甫嵩消息。探子回報,具說:“皇甫嵩大獲勝捷,朝廷以董卓屢敗,命嵩代之。嵩到時,張角已死;張梁統(tǒng)其眾,與我軍相拒,被皇甫嵩連勝七陣,斬張梁于曲陽。發(fā)張角之棺,戮尸梟首,送往京師。[點評4]馀眾俱降。朝廷加皇甫嵩為車騎將軍,領冀州牧?;矢︶杂直碜啾R植有功無罪,朝廷復盧植原官。曹操亦以有功,除濟南相,即日將班師赴任?!敝靸y聽說,催促軍馬,悉力攻打陽城。賊勢危急,賊將嚴政刺殺張寶,獻首投降。朱儁遂平數(shù)郡,上表獻捷。

時又黃巾馀黨三人——趙弘、韓忠、孫仲,聚眾數(shù)萬,望風燒劫,稱與張角報仇。朝廷命朱儁即以得勝之師討之。儁奉詔,率軍前進。時賊據(jù)宛城,儁引兵攻之,趙弘遣韓忠出戰(zhàn)。儁遣玄德、關、張攻城西南角。韓忠盡率精銳之眾,來西南角抵敵。朱儁自縱鐵騎二千,徑取東北角。賊恐失城,急棄西南而回。玄德從背后掩殺,賊眾大敗,奔入宛城。朱儁分兵四面圍定,城中斷糧,韓忠使人出城投降。儁不許。玄德曰:“昔高祖之得天下,蓋為能招降納順;公何拒韓忠耶?”儁曰:“彼一時,此一時也。昔秦、項之際,天下大亂,民無定主,故招降賞附,以勸來耳。[點評5]今海內一統(tǒng),惟黃巾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使賊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長寇之志,非良策也?!毙略唬骸安蝗菘芙凳且印!袼拿鎳玷F桶,賊乞降不得,必然死戰(zhàn)。萬人一心,尚不可當,況城中有數(shù)萬死命之人乎?不若撤去東南,獨攻西北。賊必棄城而走,無心戀戰(zhàn),可即擒也。[點評6]”儁然之,隨撤東南二面軍馬,一齊攻打西北。韓忠果引軍棄城而奔。儁與玄德、關、張率三軍掩殺,射死韓忠,馀皆四散奔走。正追趕間,趙弘、孫仲引賊眾到,與儁交戰(zhàn)。儁見弘勢大,引軍暫退。弘乘勢復奪宛城。儁離十里下寨,方欲攻打,忽見正東一彪人馬到來。為首一將,生得廣額闊面,虎體熊腰;吳郡富春人也,姓孫,名堅,字文臺,乃孫武子之后。年十七歲時,與父至錢塘,見海賊十馀人,劫取商人財物,于岸上分贓。[點評7]堅謂父曰:“此賊可擒也。”遂奮力提刀上岸,揚聲大叫,東西指揮,如喚人狀。賊以為官兵至,盡棄財物奔走。堅趕上,殺一賊。由是郡縣知名,薦為校尉。后會稽妖賊許昌造反,自稱“陽明皇帝”,聚眾數(shù)萬;堅與郡司馬招募勇士千馀人,會合州郡破之,斬許昌并其子許韶。刺史臧旻上表奏其功,除堅為鹽瀆丞,又除盱眙丞、下邳丞。今見黃巾寇起,聚集鄉(xiāng)中少年及諸商旅,并淮泗精兵一千五百馀人,前來接應。朱儁大喜,便令堅攻打南門,玄德打北門,朱儁打西門,留東門與賊走。孫堅首先登城,斬賊二十馀人,賊眾奔潰。趙弘飛馬突槊,直取孫堅。堅從城上飛身奪弘槊,刺弘下馬;卻騎弘馬,飛身往來殺賊。孫仲引賊突出北門,正迎玄德,無心戀戰(zhàn),只待奔逃。玄德張弓一箭,正中孫仲,翻身落馬。朱儁大軍隨后掩殺,斬首數(shù)萬級,降者不可勝計。南陽一路,十數(shù)郡皆平。儁班師回京,詔封為車騎將軍,河南尹。[點評8]儁表奏孫堅、劉備等功。堅有人情,除別郡司馬上任去了;惟玄德聽候日久,不得除授。

三人郁郁不樂,上街閑行,正值郎中張鈞車到。玄德見之,自陳功績。鈞大驚,隨入朝見帝曰:“昔黃巾造反,其原皆由十常侍賣官鬻爵,非親不用,非仇不誅,以致天下大亂。今宜斬十常侍,懸首南郊,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賞賜,則四海自清平也?!笔J套嗟墼唬骸皬堚x欺主?!钡哿钗涫恐鸪鰪堚x。十常侍共議:“此必破黃巾有功者,不得除授,故生怨言。權且教省家銓注微名,待后卻再理會未晚。”因此玄德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克日赴任。[點評9]玄德將兵散回鄉(xiāng)里,止帶親隨二十馀人,與關、張來安喜縣中到任。[點評10]署縣事一月,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到任之后,與關、張食則同桌,寢則同床。如玄德在稠人廣坐,關、張侍立,終日不倦。

到縣未及四月,朝廷降詔,凡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玄德疑在遣中。適督郵行部至縣,玄德出郭迎接,見督郵施禮。[點評11]督郵坐于馬上,惟微以鞭指回答。關、張二公俱怒。及到館驛,督郵南面高坐,玄德侍立階下。良久,督郵問曰:“劉縣尉是何出身?”[點評12]玄德曰:“備乃中山靖王之后;自涿郡剿戮黃巾,大小三十馀戰(zhàn),頗有微功,因得除今職?!倍洁]大喝曰:“汝詐稱皇親,虛報功績!目今朝廷降詔,正要沙汰這等濫官汙吏!”玄德喏喏連聲而退。歸到縣中,與縣吏商議。吏曰:“督郵作威,無非要賄賂耳。”玄德曰:“我與民秋毫無犯,那得財物與他?”次日,督郵先提縣吏去,勒令指稱縣尉害民。[點評13]玄德幾番自往求免,俱被門役阻住,不肯放參。

卻說張飛飲了數(shù)杯悶酒,乘馬從館驛前過,見五六十個老人,皆在門前痛哭。飛問其故。[點評14]眾老人答曰:“督郵逼勒縣吏,欲害劉公;我等皆來苦告,不得放入,反遭把門人趕打!”張飛大怒,睜圓環(huán)眼,咬碎鋼牙,滾鞍下馬,徑入館驛,把門人那里阻擋得住,直奔后堂,見督郵正坐廳上,將縣吏綁倒在地。飛大喝:“害民賊!認得我么?”督郵未及開言,早被張飛揪住頭發(fā),扯出館驛,直到縣前馬樁上縛??;攀下柳條,去督郵兩腿上著力鞭打,一連打折柳條十數(shù)枝。玄德正納悶間,聽得縣前喧鬧,問左右,答曰:“張將軍綁一人在縣前痛打。”玄德忙去觀之,見綁縛者乃督郵也。玄德驚問其故。[點評15]飛曰:“此等害民賊,不打死等甚!”督郵告曰:“玄德公救我性命!”玄德終是仁慈的人,急喝張飛住手。[點評16]傍邊轉過關公來,曰:“兄長建許多大功,僅得縣尉,今反被督郵侮辱。吾思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不如殺督郵,棄官歸鄉(xiāng),別圖遠大之計?!毙履巳∮【R,掛于督郵之頸,責之曰:“據(jù)汝害民,本當殺卻;今姑饒汝命。吾繳還印綬,從此去矣?!?span >[點評17]督郵歸告定州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玄德、關、張三人往代州投劉恢?;忠娦履藵h室宗親,留匿在家不題。

卻說十常侍既握重權,互相商議:但有不從己者,誅之。[點評18]趙忠、張讓差人問破黃巾將士索金帛,不從者奏罷職?;矢︶?、朱儁皆不肯與,趙忠等俱奏罷其官。帝又封趙忠等為車騎將軍,張讓等十三人皆封列侯。朝政愈壞,人民嗟怨。于是長沙賊區(qū)星作亂;漁陽張舉、張純反:舉稱天子,純稱大將軍。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

一日,帝在后園與十常侍飲宴,諫議大夫劉陶,徑到帝前大慟。帝問其故。陶曰:“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與閹宦共飲耶!”帝曰:“國家承平,有何危急?”陶曰:“四方盜賊并起,侵掠州郡。其禍皆由十常侍賣官害民,欺君罔上。朝廷正人皆去,禍在目前矣!”十常侍皆免冠跪伏于帝前曰:“大臣不相容,臣等不能活矣!愿乞性命歸田里,盡將家產(chǎn)以助軍資?!毖粤T痛哭。帝怒謂陶曰:“汝家亦有近侍之人,何獨不容朕耶?”呼武士推出斬之。劉陶大呼:“臣死不惜!可憐漢室天下,四百馀年,到此一旦休矣![點評19]”武士擁陶出,方欲行刑,一大臣喝住曰:“勿得下手,待我諫去。”眾視之,乃司徒陳耽,——徑入宮中來諫帝曰:“劉諫議得何罪而受誅?[點評20]”帝曰:“毀謗近臣,冒瀆朕躬。”耽曰:“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陛下敬之如父母,身無寸功,皆封列侯;況封谞等結連黃巾,欲為內亂: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見崩摧矣!”帝曰:“封谞作亂,其事不明。十常侍中,豈無一二忠臣?”陳耽以頭撞階而諫。帝怒,命牽出,與劉陶皆下獄。是夜,十常侍即于獄中謀殺之;假帝詔以孫堅為長沙太守,討區(qū)星。

不五十日,報捷,江夏平。詔封堅為烏程侯;封劉虞為幽州牧,領兵往漁陽征張舉、張純。代州劉恢以書薦玄德見虞。虞大喜,令玄德為都尉,引兵直抵賊巢,與賊大戰(zhàn)數(shù)日,挫動銳氣。張純專一兇暴,士卒心變,帳下頭目刺殺張純,將頭納獻,率眾來降。張舉見勢敗,亦自縊死。漁陽盡平。劉虞表奏劉備大功,朝廷赦免鞭督郵之罪,除下密丞,遷高堂尉。公孫瓚又表陳玄德前功,薦為別部司馬,守平原縣令。[點評21]玄德在平原,頗有錢糧軍馬,重整舊日氣象。劉虞平寇有功,封太尉。

中平六年夏四月,靈帝病篤,召大將軍何進入宮,商議后事。[點評22]那何進起身屠家;因妹入宮為貴人,生皇子辯,遂立為皇后,進由是得權重任。帝又寵幸王美人,生皇子協(xié)。何后嫉妒,鴆殺王美人。皇子協(xié)養(yǎng)于董太后宮中。董太后乃靈帝之母,解瀆亭侯劉萇之妻也。初因桓帝無子,迎立解瀆亭侯之子,是為靈帝。靈帝入繼大統(tǒng),遂迎養(yǎng)母氏于宮中,尊為太后。

董太后嘗勸帝立皇子協(xié)為太子。帝亦偏愛協(xié),欲立之。當時病篤,中常侍蹇碩奏曰:“若欲立協(xié),必先誅何進,以絕后患?!钡廴黄湔f,因宣進入宮。進至宮門,司馬潘隱謂進曰:“不可入宮。蹇碩欲謀殺公。”進大驚,急歸私宅,召諸大臣,欲盡誅宦官。[點評23]座上一人挺身出曰:“宦官之勢,起自沖、質之時;朝廷滋蔓極廣,安能盡誅?倘機不密,必有滅族之禍:請細詳之。”進視之,乃典軍校尉曹操也。進叱曰:“汝小輩安知朝廷大事!”正躊躇間,潘隱至,言:“帝已崩。今蹇碩與十常侍商議,秘不發(fā)喪,矯詔宣何國舅入宮,欲絕后患,冊立皇子協(xié)為帝?!闭f未了,使命至,宣進速入,以定后事。操曰:“今日之計,先宜正君位,然后圖賊?!边M曰:“誰敢與吾正君討賊?[點評24]”一人挺身出曰:“愿借精兵五千,斬關入內,冊立新君,盡誅閹豎,掃清朝廷,以安天下!”進視之,乃司徒袁逢之子,袁隗之侄:名紹,字本初,現(xiàn)為司隸校尉。何進大喜,遂點御林軍五千。紹全身披掛。何進引何颙、荀攸、鄭泰等大臣三十馀員,相繼而入,就靈帝柩前,扶立太子辯即皇帝位。

百官呼拜已畢,袁紹入宮收蹇碩。碩慌走入御園,花陰下為中堂侍郭勝所殺。碩所領禁軍,盡皆投順。紹謂何進曰:“中官結黨,今日可乘勢盡誅之?!睆堊尩戎录保湃敫婧魏笤唬骸笆汲踉O謀陷害大將軍者,止蹇碩一人,并不干臣等事。今大將軍聽袁紹之言,欲盡誅臣等,乞娘娘憐憫!”何太后曰:“汝等勿憂,我當保汝?!眰髦夹芜M入。太后密謂曰:“我與汝出身寒微,非張讓等,焉能享此富貴?[點評25]今蹇碩不仁,既已伏誅,汝何聽信人言,欲盡誅宦官耶?”何進聽罷,出謂眾官曰:“蹇碩設謀害我,可族滅其家。其馀不必妄加殘害?!痹B曰:“若不斬草除根,必為喪身之本。”進曰:“吾意已決,汝勿多言?!北姽俳酝?。

次日,太后命何進參錄尚書事,其馀皆封官職。[點評26]董太后宣張讓等入宮商議曰:“何進之妹,始初我抬舉他。今日他孩兒即皇帝位,內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權太重,我將如何?”讓奏曰:“娘娘可臨朝,垂簾聽政;封皇子協(xié)為王;加國舅董重大官,掌握軍權;重用臣等:大事可圖矣?!倍蟠笙病4稳赵O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協(xié)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共預朝政。何太后見董太后專權,于宮中設一宴,請董太后赴席。酒至半酣,何太后起身捧杯再拜曰:“我等皆婦人也,參預朝政,非其所宜。昔呂后因握重權,宗族千口皆被戮。今我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議,此國家之幸也。愿垂聽焉?!倍蟠笈唬骸叭犋c死王美人,設心嫉妒[點評27]。今倚汝子為君,與汝兄何進之勢,輒敢亂言!吾敕驃騎斷汝兄首,如反掌耳!”何后亦怒曰:“吾以好言相勸,何反怒耶?”董后曰:“汝家屠沽小輩,有何見識!”兩宮互相爭競,張讓等各勸歸宮。何后連夜召何進入宮,告以前事。何進出,召三公共議。來早設朝,使廷臣奏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宮中,合仍遷于河間安置,限日下即出國門。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點禁軍圍驃騎將軍董重府宅,追索印綬。董重知事急,自刎于后堂。家人舉哀,軍士方散。張讓、段珪見董后一枝已廢,遂皆以金珠玩好結搆何進弟何苗并其母舞陽君,令早晚入何太后處,善言遮蔽:因此十常侍又得近幸。

六月,何進暗使人鴆殺董后于河間驛庭,[點評28]舉柩回京,葬于文陵。進托病不出。司隸校尉袁紹入見進曰:“張讓、段珪等流言于外,言公鴆殺董后,欲謀大事。乘此時不誅閹宦,后必為大禍。昔竇武欲誅內豎,機謀不密,反受其殃。今公兄弟部曲將吏,皆英俊之士;若使盡力,事在掌握。此天贊之時,不可失也?!边M曰:“且容商議?!弊笥颐軋髲堊?,讓等轉告何苗,又多送賄賂。苗入奏何后云:“大將軍輔佐新君,不行仁慈,專務殺伐。今無端又欲殺十常侍,此取亂之道也?!焙蠹{其言。少頃,何進入白后,欲誅中涓。何后曰:“中官統(tǒng)領禁省,漢家故事。先帝新棄天下,爾欲誅殺舊臣,非重宗廟也。”進本是沒決斷之人,聽太后言,唯唯而出。袁紹迎問曰:“大事若何?”進曰:“太后不允,如之奈何?”紹曰:“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點評29]此時事急,不容太后不從?!边M曰:“此計大妙!”便發(fā)檄至各鎮(zhèn),召赴京師。主簿陳琳曰:“不可!俗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家大事乎?今將軍仗皇威,掌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誅宦官,如鼓洪爐燎毛發(fā)耳。但當速發(fā)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卻反外檄大臣,臨犯京闕,英雄聚會,各懷一心: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焙芜M笑曰:“此懦夫之見也!”旁邊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議!”視之,乃曹操也。正是:

欲除君側宵人亂,須聽朝中智士謀。

不知曹操說出甚話來,且聽下文分解。

自桓、靈二帝起,先后經(jīng)歷過外戚專政,閹豎掌權,黨錮分裂,朝政腐敗,諸多瀕危垂滅狀態(tài),關鍵就是最高當局所用非人、所托非人所致。就以大將軍何進為例,外加他倚為膀臂的袁紹、袁術,這些精英分子,他們不是以復興漢室為己任,而是以鞏固自己的權力為目標,只求多多獲得,哪在乎國家危亡。據(jù)《三國志·武帝紀》:“初平元年,袁紹與韓馥謀立幽州牧為帝,太祖拒之。紹又嘗得一玉印,于太祖坐中舉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惡焉?!本痛艘焕涂梢钥吹竭@些中堅人物,都是充滿邪惡歹毒心腸的真正小人。當面向當局示忠,背后欲另立新帝。這樣三心二意之人,在他們手下的后漢政權,焉能不走向滅亡之路?注《三國志》的南北朝人裴松之,認為三國人物多行險僥幸分子,是看得很準的。

[點評1]張飛沒有束縛,好難得!唯其沒有束縛,所以灑脫。那兩位習慣于體制,習慣于屈就,所以不自由。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做人,也無論作文,非要臣服于誰,非要仆從于誰,非要依附于誰,而且,還覺得活得很快樂,一張嘴,一落筆,那酸腐,那肉麻,足以擊倒一片,還自以為得計,真是太悲哀了。

[點評2]農(nóng)民起義,十之八九要憑借“妖法”,從黃巾軍起,一直到義和團,無不裝神弄鬼,騙人騙己,這只能說明迷信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是如何的根深蒂固。也說明歷代統(tǒng)治者為什么寧肯老百姓永遠愚昧,而對知識和知識分子嚴加防范了。不愚昧,迷信無法施展,不迷信,哪還有天神和個人崇拜呢?

[點評3]以毒攻毒,是中國人的一種奇特的文化現(xiàn)象。以豬羊狗血,乃至女人的經(jīng)血穢物去破妖魔鬼怪,破夷人的洋槍洋炮,破一切沒有能力制伏的對手之最省事,最簡單,最不用動腦筋的辦法。說穿了,好比把腦袋一頭扎進沙子里的駝鳥,純屬弱者無力反抗的自慰而已。

[點評4]這種丑惡的泄憤方式。無獨有偶,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十九,玄燁諭令,將吳三桂骸骨分發(fā)各省。如此高智商的皇帝,做出這等沒水平的事情,對死了四年之久的吳三桂再施報復,除了落一個笑柄外,又有什么意義呢?再說,將其骸骨分發(fā)各省,予以展示,更是匪夷所思。不但起不到儆戒作用,反而使人徒增反感。

[點評5]《三國演義》有許多極淺顯,然而極深刻的道理,用之于政治可,用之于軍事可,用之于人與人的關系方面,亦未嘗不可。根據(jù)自身力量的強弱消長,來定奪對于對手的斗爭策略,不拘泥于一法而無妨變化,方是正理?!氨艘粫r,此一時也”,是有很多辯證法的。

[點評6]劉玄德這一招不弱,也符合他的一派仁心的性格。在中國封建文化傳統(tǒng)中,儒家所提倡的“仁”,是具有強大感召力的精神支柱,乃至于進入新世紀后的今天,“非仁”的一切,仍不被普通老百姓接受。“仁”,這種寬泛的人道主義,是植根在中國這塊土壤中的永恒之本,也是中國人立足于這個世界的生存之本。斗爭是手段,仁義才是目的。

[點評7]至此,魏、蜀、吳格局初見端倪。《三國演義》的習慣寫法。

[點評8]有功俱授官,獨劉備冷落,看來官員子弟優(yōu)越于平民百姓,古亦如此??咳饲榇蛲P節(jié),毫不奇怪。否則還成什么封建社會呢?

[點評9]也真是沒意思。處境相當凄慘。

[點評10]居然滿足,可見原本欲望并不高。所謂“時勢造英雄”,是歷史把劉關張推到三分鼎立的斗爭架構上的。

[點評11]此時的劉玄德,還找不到感覺呢!

[點評12]出身論的老祖宗在此,失敬失敬!

[點評13]“閻王好見,小鬼難搪”,騎在群眾頭上作威作福的小官僚最可惡。

[點評14]據(jù)正史,鞭督郵者是劉備而非張飛。但這頓飽揍,若是寫成劉備打,第一,他敢打么?第二,他敢下手那么重么?真不如讓猛張飛出場,打得令人解恨了。

[點評15]可惜敢如此大喝一聲者,千古以來有幾人?一片唯唯諾諾,一片磕頭稱是,所以清人龔自珍才有“萬馬齊喑”的哀嘆吧?

[點評16]關云長對于朝廷的敬畏之心,被張翼德這一吼吼掉了,別看他殺黃巾以討功求賞,但也未必不敢毅然背反當局的,劉玄德則大不相同了,一心要依靠這點皇族本錢的。

[點評17]這一段,有聲有色,好場面,好文字!

[點評18]在中國歷史上,弄臣作亂,閹豎擅權,婦寺干政,小人當?shù)赖某髳含F(xiàn)象,從來沒有絕跡。大凡只要有家長式的封建統(tǒng)治,缺乏最起碼的公平以及對權力的制約,光責備“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或什么“禍水論”,是推卸不了這份歷史罪責的。

[點評19]尸敗蠅聚,肉腐蛆生,這樣的昏君,方有這樣圍繞著他的佞臣。人們常責怪趙高,而忘卻秦二世才是致禍之由。

[點評20]后宮閹宦,不男不女,不陰不陽,必定是一個心理變態(tài)者。由于他不能人倫,全部的歇斯底里,就表現(xiàn)在對所有正常人的仇恨上。

[點評21]劉玄德終于熬到一個平原縣令,難得難得。

[點評22]據(jù)范曄《后漢書》:“東京皇統(tǒng)屢絕,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臨朝者六后,莫不定策惟簾,委事父兄,貪孩童以久其政?!庇纱丝梢姈|漢外戚之禍。

[點評23]一個人,有膽沒有膽,有種沒種,全在這一個“敢”字上。敢于無視長官、上級、前輩、權威,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這才叫漢子。曹操雖小輩,但敢挺身而出,可見非凡,值得刮目相看。

[點評24]袁紹只曉得訴諸武力,一登場便逞匹夫之勇,足見有多大出息了!

[點評25]中國人的全部不幸,就是這種騎在老百姓頭上的從何進到督郵之輩的草包,實在太多太多的緣故。

[點評26]后妃干政,外戚掌權,是封建王朝最為人詬病者。在現(xiàn)代社會中,裙帶風,便是古代外戚現(xiàn)象的延伸與發(fā)展。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憑機遇而不需奮斗,憑幸運而不靠努力來握有權柄的特殊階層。司馬遷的《外戚世家》,第一個就寫了漢高祖的老婆呂雉,她的兩個兄弟,也就是劉邦的小舅子,差點把劉姓王朝顛覆。王莽也是外戚,他一手結束了西漢政權。到了東漢,從竇憲到何進,一撥一撥,更是目不暇給。漢代,在中國歷史上,是外戚鬧得最邪乎的一朝。

[點評27]兩后斗氣,一副市井婦人的勃谿口吻,漢室之敗,先敗在內宮的幃薄不修上。

[點評28]袁紹此人,恃一塊世家貴族的牌子,目空一切。其實他志大才疏,色厲內荏,好大喜功,優(yōu)柔寡斷,在《三國演義》中,是描寫得相當成功的一個人物。

[點評29]絕頂?shù)某糁饕?,偏偏那個沒決斷的屠戶何進卻聽得進去。糊涂主子碰上混賬奴才,歷史上有許多錯謬,就是這么生成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