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貴的林家

林徽因傳:傾我所能去堅強 作者:林希美


高貴的林家

時光微涼,一場遠去的往事被春風吹拂,翻開了一幅絕美畫卷。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段午后時光,就這樣打開了一個人的一生。她風華絕代,她才貌雙全,她素然優(yōu)雅,她多情也無情……

無論她一生犯過多少錯,愛過多少人,又經(jīng)歷多少沉浮,她永遠是那個自強不息,不肯放棄成長的女子。

世人對她似乎有些誤解,認為她是一個用情不專,只會弄詩談文的女子。事實上,她為了做學問,吃過不少苦;為了探索中華古代建筑,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她是中國著名的文學家和建筑學家,胡適稱她為“中國一代才女”。她的成就與才華,哪個男子能不愛慕?她的聰慧與美貌,誰能不動心?她的境遇與苦難,誰又能不為之動容?花開花落,一年四季,然而只有她,永遠活在人間四月天。

這位女子便是林徽因。

提到林徽因,離不開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男人:梁思成、徐志摩和金岳霖。的確,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身邊必然聚集無數(shù)傾慕者。他們風流倜儻,有才華、有思想、有學問,在這些男子面前,想必任何一位女子都做不到心如止水吧?她縱然有智慧的頭腦,終究是人,是人,就有逃不開的情劫。不過,她到底是聰慧的,在情感面前,她沒有越界一分,一生忠于自己的家庭。

也正因如此,她才成了絕世女子,成了人們學習的榜樣。她的一生,在薄薄的紙張上被記錄下來,組合成了一本沉甸甸的書籍。就像我們每個人的一生,無論平淡與跌宕,終究是厚重的。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在杭州出生了。祖父林孝恂喜得孫女,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詩經(jīng)·大雅》里的詩句:“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弊娓笧樗∶麨椤盎找簟保M梢該碛忻篮玫钠返?。

徽音改名為徽因是1935年的事,那時她開始在報紙和雜志上發(fā)表文學作品,有一位經(jīng)常寫詩的男作家名叫林微音,報紙雜志在刊發(fā)兩人作品時常常搞混,為此,林徽因為自己改了名字。

徽因說:“我倒不怕別人把我的作品當成了他的作品,我只怕別人把他的作品當成了我的?!?/p>

徽因出生之前,林氏家族是福建一帶的名門望族,因后代不思進取而致家道中落,淪為布衣。家族的衰敗,讓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奮起讀書,渴望恢復家族榮譽。1889年他考取進士,在翰林院做編修的工作。原本,他靠著自己的努力闖出了一片天地,理應報效國家,為國為民擔起大任??墒牵瑸楣僦啦⒎菨M腔熱忱就能成就。他因家境寒微,在京為官又需左右逢源,于是有了外放的想法。一次,翰林院年度甄別考試,他借此機會故意寫錯一個字,暗示上級官員自己的外放想法。之后,他順利離京,來到浙江一帶,歷任金華、石門、仁和、孝豐知縣和海寧知州。

他雖是晚清舊朝官員,為人卻很開明,注重中外兼修,重視子女教育,而且不分男女。在任期間,他創(chuàng)辦了養(yǎng)正書塾、蠶桑職業(yè)學堂,是清朝末年創(chuàng)辦新學的先驅(qū)者。

林孝恂有兩男五女共七個孩子,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是家里的長子。林長民繼承了林孝恂的高貴品格和愛讀書的熱情,和家里的弟弟妹妹們一起讀國學,學習新學,從小打下了堅實的國學基礎,同時又得到了新學的啟蒙。

父親林長民一共娶了三房妻子,原配葉氏婚后不久便去世了;之后他又娶了何雪媛,她便是林徽因的母親。雪媛為林長民生了兩女一子,但兩個孩子接連夭折,只有長女林徽因長大成人。

何雪媛出身商賈小家,從小嬌生慣養(yǎng),不善女工和持家,又沒讀過多少書,和林長民沒有共同語言,甚為不合。沒多久,林長民又娶了第三房妻子——程桂林。

林長民與程桂林感情極好,婚后共生下一女四子。她雖然也無多少學識,但年輕貌美、性情溫和,深得林長民寵愛。林長民和程氏之間的恩愛,刺激到了何雪媛,使她性情更加暴烈,與林徽因的關系也變得僵硬,給林徽因的童年留下了巨大的陰影。

對于林徽因來說,童年的記憶是痛苦的,這也直接影響了她以后的人生選擇。1937年4月18日,她在《大公報》文藝副刊上發(fā)表的小說《繡繡》,直接道出了她的心聲。

小說寫的是一個叫繡繡的女孩生活在一個不幸福的家庭中,母親懦弱無能、狹隘多病,父親娶了新的妻子,又生了孩子。繡繡的童年掙扎在父母無窮無盡的爭吵中。這個家庭沒有愛,沒有溫情,只有親人之間的仇恨與矛盾,繡繡最終因病死去。

小說的最后,林徽因以“我”的口吻寫道:“那時我對繡繡的父母兩人都恨透了,恨不得要同他們說理,把我所看到的各種情形全盤不平地傾吐出來,叫他們醒悟,乃至于使他們悔過,卻始終因自己年紀太小,他們的情形太嚴重,拿不起力量,懦弱地抑制下來。但是當我咬著牙毒恨他們時……我悟到此刻在我看去無疑問的兩個可憎可恨的人,卻是那溫柔和平的繡繡的父母。我很明白即使繡繡此刻也有點恨著他們,但是蒂結(jié)在繡繡溫婉的心底的,對這兩人到底仍是那不可思議的深愛!”

多年后,林徽因在愛情中做出選擇時,也是這種糾結(jié)的心態(tài)。她明明愛,卻不得不放下,選擇更愛的家庭。她不似陸小曼,敢愛敢恨,即使被槍逼著頭,也要選擇自己的愛情。她是冷靜的,做出的是思索之后更為成熟的選擇。

兒時的林徽因,不能對人生做出太多選擇。她除了選擇承受家庭的矛盾外,唯一能做的就是讀書。林徽因4歲時,祖父讓她跟著三個表姐一起讀書,由大姑母教學。這時的她,是開心的,快樂的。她年齡最小,卻最為用功,每次叫她背書,她總能滔滔不絕,她口齒伶俐清晰,大姑母常??滟澦敺f靈秀。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林家即使無法恢復往日輝煌,骨子里到底是高貴的。他們重視子女教育,注重中外兼學,眼光放得長遠……這種寶貴的精神,成就了日后的林徽因。許多父母總是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真正的起跑線,不是優(yōu)越的物質(zhì)條件,也不是貴族學校,而是父母的教養(yǎng)與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開路者,路不對,什么都錯了。人生也是如此,自己選擇的路,眼光更要放得長遠,一時之利不貪也罷。身體是靈魂的裝飾品,唯有靈魂的自由度才能拓寬人生的道路,因此,你不必過于奔命,需讓靈魂上路,至于得失,隨緣就是最好的結(jié)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