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沒有什么了不起

沒有什么了不起 作者:蔡瀾


沒有什么了不起

孤獨又寂寞時,

旅行去吧!

旅行能把寂寞的心靈

和疲倦的身軀輕輕抱起。

微笑的種子,開花了

1

從赤鱲角飛大阪關西機場只要三小時,再直接乘一個半小時的車就到京都了。

我們這次是來抄經(jīng)的,一群人浩浩蕩蕩迫不及待,但我還是要大家先吃頓好的,睡一晚,翌日去。我一向抄經(jīng)就在早上,這習慣改不了。

第二天,我們來到嵐山,因為路窄,要步行十多分鐘之后才能到目的地“寂庵”。

“為什么抄經(jīng)一定要跑到日本來?”有一位團友終于忍不住問。

“什么地方都可以,這里吃住都好,借故來的?!蔽倚χ卮稹?/p>

“京都那么多大廟,為什么要選這家小庵堂?”

“隨意一點嘛?!蔽艺f,“庵的住持瀨戶內寂聽是我的老友。”

“寂聽是她的名字嗎?”團友又問,“為什么取個寂字?因為寂寞?”

“照她的解釋,寂字可作靜。我們就靜靜地聽她講經(jīng)吧。”

再也沒其他問題,我們繼續(xù)往前走。

從前只是一塊農地,瀨戶內這位大尼只手空拳買了下來,按照自己的意思,一草一木地建起這個幽靜的庵堂來。

門口很小,掛著一塊用毛筆字寫的“寂庵”兩個字,已被風雨沖淡了墨汁,另有個大竹筒,筒上開了個口,寫著“投句箱”三個字,用來讓施主們留言,也代替了普通的郵箱。

走進院子,種滿了樹,可憐的小白花開放,一點一點。

花下有很多地藏石像,日本人供奉的都不是留胡子土地公,而是每一個都像兒童。有些包了一塊紅巾,像家庭主婦入廚時的圍裙,不知有何典故,下次遇到友人再問個清楚。

另有一塊巨石,刻著用抽象字體寫的“寂”字,那么多個寂字,整個環(huán)境的氣氛,產了一種非常幽靜的感覺,令人安詳。

再走前就是庵堂,而住持的住宅建在另一邊。

2

“真是不巧?!睘|戶內寂聽的秘書長尾玲子一見到我就說,“老師昨天晚上跌了一跤,肋骨斷了?!?/p>

團友們聽了失望,我說:“古人訪友,有時過門不入?!?/p>

“您講話還是那么有意思?!绷嶙诱f,“老師一直多么希望能見到您,從上次《料理的鐵人》節(jié)目中遇到您之后,我們時常提起?!?/p>

“那時候你也在嗎?”我已經(jīng)不記得了。

她微笑點頭:“請進,請進?!?/p>

庵堂之中,前面擺著佛像,堂內已有數(shù)十張小桌,透過白紙可以看到下面鋪滿《心經(jīng)》,我們逐字臨摹即可。

硯箱中還有一塊硯、一條墨、一個盛水的小碟、一枝舀水的小匙,日人叫為“水差”,另有二管毛筆和一塊筆置以及兩個文鎮(zhèn)。

“寫好了,請將硯和筆在后院洗干凈,放回箱中好了?!绷嶙佣摗?/p>

香爐中的煙飄過來,我們可以開始了。

團友們看著毛筆,又望見沒有桌椅的榻榻米,一陣疑團,心里一定在說:“幾十年沒碰過毛筆,怎么寫?又要坐著寫,膝腿受得了嗎?”

我說:“腳酸了,起來走走,中間停下,也不會像學校里給先生罵的。”

眾人笑了,放松了一點,我又接著說:“毛筆,只是一種工具,我們一抓,等于是手指的延長,不必怕。這是我的書法老師馮康侯先生教我的?!?/p>

大家更安心了一點。

能寫多少字是多少字,多少行是多少行,經(jīng)文的內容不必明白,如果不懂又想知道,等寫完我再解釋。

先滴水,再磨墨,我們舉起筆來,一字字抄。

寂聽人不在,但她的文章曾經(jīng)寫過:“無心抄,也能把心安穩(wěn),任何苦難,任何悲哀,一概忘懷,這就是寫經(jīng)的無量功德了?!?/p>

3

大家一齊抄經(jīng),一字字用毛筆描,其中也有些寫慣經(jīng)的,但也因盤膝而不舒服,不過大家動也不動,把一頁經(jīng)書抄完。

“有點不可思議?!眻F友說,“我以為一定忍不住要站起來的?!?/p>

我走到各人面前看,有些筆畫幼稚,有些純熟,儼如書法家,其中一位劉先生寫得最好。我說:“有什么要問的嗎?”

大家都搖搖頭:“今后慢慢體會好了?!?/p>

“有什么共同的感受?”

“舒服?!贝蠹一卮稹?/p>

本來庵里也設了一個小賣部,今天不開了,看宣傳單張,有好幾種。

“和顏施”是掛墻日歷。什么叫和顏施?寂聽說:“是一直微笑的臉孔。布施并不一定用金錢,人類的表情之中,微笑最美了,遇到人便微笑,就是另外的一種布施?!?/p>

掛歷印著寂聽名言,也有每日一句的案頭日歷出售,印著舊歷、二十四節(jié)氣和一年中的自然現(xiàn)象,像“今日牡丹花開”等。

最值得購買的是寂聽的“微笑日記”,和別的不同,沒有年份。

不但沒年份,月、日都是空著的,另有空格讓人填上:一、起床和就寢的時刻,讓人知道睡眠時間充不充足。二、今日早、中、晚飯,讓記錄吃的東西平不平均。三、早、中、晚的服藥。四、今日走的步數(shù)。

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叫“微笑的種子”欄目,寂聽問:“你開心嗎?你快樂嗎?你感恩嗎?覺得其中之一,就要記下來,這是你微笑的種子?!?/p>

她并不贊成每天都要記日記,她說:“想記就記,不必勉強自己,另外,一有快樂的,就要填入微笑的種子欄內,遇不愉快的日子,便翻閱。你能記得過往有那么多開心事,心情自然安詳了下來。微笑的種子,開花了。”

4

“我看不懂日文,請你把寂聽的名言翻來聽聽?!庇形粓F友要求。

試譯如次:

“愛有二種姿態(tài):渴愛和慈悲。想獨占對方,又嫉妒又執(zhí)著的是渴愛。慈悲是沒有要求回報的愛,沒有條件的愛。釋迦叫人別愛,是要人戒渴愛?!?/p>

“旅行和愛,有相似的地方。喜歡旅行的人,都是詩人?!?/p>

“旅行和死,又有相通之處,出門后不回來,是詩人才能了解的情懷。”

“孤獨又寂寞時,旅行去吧!旅行能把寂寞的心靈和疲倦的身軀輕輕抱起。”

“在不同環(huán)境下,不同心情之中,我們有交友的緣份,這是天賜給我們的,旅行去吧!”

“今天是一個好日子,明天也是一個好日子。一起身就那么想好了。一旦有什么不愉快的事發(fā)生了,就說:咦,弄錯了吧?這么想就對了,開朗的人,不幸的事是不會發(fā)生在你身邊的?!?/p>

“穿華麗的衣服能夠讓你心情開朗,穿灰暗的衣服心情就沉了下來。所以我越來越愛漂亮的顏色,偶爾也施點脂粉,這并不犯戒?!?/p>

“近來的年輕人知道過圣誕節(jié)送禮物,過情人節(jié)又送禮物;他們不知道有布施這回事。布施,是送給佛的禮物?!?/p>

“我年紀越大,越感覺到自己身上的血就是父親的血留下來的。我倒酒給別人喝的時候,瓶口和杯子的角度、距離和手式,和父親的像得不得了,令我想到在父親生前,為什么不對他好一點。”

“任何悲哀和苦難,歲月必能療傷,所以有日子是草藥這句古話,只有時間,是絕對的妙藥。”

“抄經(jīng)和讀經(jīng),不是一張進入幸福的門票。不期待回報的寫經(jīng),才是一種真正的信仰?!?/p>

精神上的健康,比一切都重要

“你清瘦多了?!庇讶艘豢吹轿揖湍敲凑f。

“你胖多了?!庇忠粋€友人說。

我不能阻止他們的評語,其實,一直以來,我的體重保持在七十五公斤左右,多年來沒有變過,不然那么貴的西裝,換來換去,再賺也不夠花。讓人感覺到肥胖,是照片或電視上的形象。鏡頭下,總比現(xiàn)實生活中臃腫,所以當演員的臉型都要瘦長的比較著數(shù)。

“沒有想到你真人那么高?!睕]見過我的人也都那么說。人家看我清瘦,是因為我沒有站起來。

我從十四歲開始就長到六尺,當今縮小了一點,也有一百八十公分,矮小的印象,是沒有比例之故吧。

水墨畫中,常有一個人物,才看出山峰之高??吹酱篝~,人人都舉著相機來拍,出現(xiàn)在照片中的是小尾一條。我會在魚的身邊擺著一包香煙,才能顯出那條魚有多大。

別人的主觀,是避免不了的。

“你出那么多書。一定很辛苦!”他們總是那么說。

我一聽到“一定”這兩個字,就笑了出來,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和大家旅行時,我有助手幫忙打點一切,那幾天是我最空閑的時候,吃完飯就睡覺,一大早起來寫的稿,比香港的人數(shù)還要多。

精神上的健康,比一切都重要,為什么大家都要為我的身體擔心呢?

都是好意。接受了吧,但是太過分的關懷,也增加了我的心理負擔,可免則免。

到了這個階段,“一定”辛苦的事,我不會,也不肯去做。

“我替你拉拉皮,不痛的?!焙脦孜徽葆t(yī)生朋友都好心地說。

我總是笑笑:“臉上的每一條皺紋,都寫著我每一種人生經(jīng)驗,這是我的履歷書,不必擦掉?!?/p>

每一天都問自己活得好嗎

在網(wǎng)上看到一則關于年齡的趣事,試譯如下:

在我們生命中,唯一覺得老是一種樂趣的,只有我們當兒童的時候嗎?

“你多少歲了?”人家問道。

“我四歲半?!?/p>

當你三十六歲時,你絕對不會回答:“我三十六歲半。”

四歲半的人長大了一點,給人一問,即刻回答:“我十六歲了!”

也許,那時候,你只有十三。

到了二十一歲那天,你伸直了手,握著拳,學足球運動員把拳縮回來,大叫:“Yesssss!我已經(jīng)二十一歲了!”

恭喜你,轉眼間,你已三十,再也不好玩了!天呀,那么快!一下子變四十,怎么辦?怎么挽留也沒用,你不止變四十,而且五十即刻來到。這時候你的思想已經(jīng)改變:“我會活到六十嗎?”

你從“已經(jīng)”二十一,“轉為”三十,“快要”四十,“即將”五十,到“希望”活到六十,“終于”七十。最后,你問自己“會不會”有八十的壽命。很幸運的你九十歲了,你會說:“我快要九十一了!”

這時候,有一件很奇怪的事發(fā)生。人家問起:“你多少歲了?”

你返老還童地回答:“我一百歲半?!?/p>

快樂的人把歲數(shù)、體重、腰圍等數(shù)字從窗口扔了出去。讓醫(yī)生去擔心那些數(shù)字吧!你付他的錢,醫(yī)生要處理,我們別管那么多。

生命并非以你活了多少歲來計算,是以你活得有沒有意義來衡量。打麻將去吧!如果你沒有什么嗜好。至少你不會患上老年癡呆癥。

每一天都問自己活得好嗎?散散步,看看花,是免費的。

做人要做得比較有樂趣又更有味道

科學家發(fā)現(xiàn)甜、酸、苦、辣之外的第五種味覺,稱之為UMAMI,此語來自日文的“旨味”。因為,這第五種味覺,就是味精的甜味,而味精是日本人提煉出來的,故此命名。

日人一嘗佳肴,即刻大叫:“OISHII!OISHII!”寫成漢字是“美味”,除了這個“美味”之外,他們稱此食物好吃時,也點頭說:“UMAMI!”寫成漢字,就是“旨味”了。

科學家說味精包含有豆類、肉類。我們把豆熬湯,自然有甜味,而此甜味又與糖的甜不同,是種增加食欲的引誘的因素。

有些朋友受不了味精,一吃到就皺眉頭,這是對味精的敏感,和有些人吃到海鮮便皮膚癢同一道理。

海鮮當然無害,在1995年科學家終于證明味精是無害的,除了敏感之人,我們可以放心大嚼味精了。

味精多吃口渴,鹽吃多了也要喝大量的水呀!豈不一樣?

我是味精的擁護者,一點也不介意吃。但是我燒菜時不用味精,這就和知道有自由權而不去使用一樣。擁有了這一點,更覺生命很充實。

我不喜歡人生之中的種種禁忌。像把吃豬油形容得很恐怖,都是八婆們的謠言。有時我們對某些東西不去深入地研究,聽了就信以為是,太可憐了??茖W家已證實,100克的豬油之中的膽固醇含量,還沒有一顆蛋黃那么多,我們早餐天天吃蛋,但怎會去吃到100克的豬油呢?

現(xiàn)在我們打破了味精對人體有害的傳說,絕對是好事,煮菜煮得笨拙的人,大可下味精,至少不會那么枯燥無味。

味精對于食物,就像色情對于人生一樣,有時講講葷笑話,做人,也做得比較有樂趣又更有味道。我們應該去重新發(fā)現(xiàn)“性旨味”。

一種本性特別喜歡的東西,可以當藥

李漁說:“一種本性特別喜歡的東西,可以當藥?!?/p>

人的一生之中,總有一兩樣偏愛偏嗜的,像文王偏愛用菖蒲腌成的酸菜,曾皙偏愛羊棗,劉伶好酒,盧仝好茶,權長孺好爪,都是一種嗜好。癖嗜的東西,跟他性命相同,如果重病時能得到,都可以稱為良藥。

醫(yī)生不明白這個道理,一定要按《本草綱目》檢查藥性,跟病情稍有抵觸,就把它看成毒藥對待,事實上這是特殊的病,不可能很快治好。當今,加上報紙上的醫(yī)療版,一說什么什么對身體不好,你就一世人甭想吃了。連豆腐也說有尿酸,青菜有農藥,魷魚全身是膽固醇,咸魚會生癌,魚卵更不可碰。內臟嗎?恐怖恐怖!吃雞不可食雞皮,剩下只有發(fā)泡膠般的雞胸肉了。

當年瘟疫盛行,李漁得病猶重,適逢五月天,楊梅當造,這東西李漁最愛吃,妻子騙他說買不到,豈知他們家就住在街市旁邊,聽到叫賣,不管三七二十一,買來大嚼,一吃就是一斗,結果病全好了。

這種說法,與倪匡兄的理論完全一致,他老兄說:“人一快樂,身體就會產生一種激素,把病醫(yī)好。”

我也同意,只要不是每天吃,一天三餐吃的話,一點問題也沒有。別以為滿足一時之欲是件壞事,其實是種生理和心理的良藥,絕對可以延長壽命。就算不靈,死也死得快樂呀。

個性郁悶,言語枯燥的男人,是沒有藥醫(yī)的,因為世上沒有一種東西是他們喜歡的,他們本身就是一種傳染病,會把你的精力都吸干為止,凡遇此種人,避之避之。

菜市場中,所謂的不健康食物,多是我們的酷愛。不喜歡肥豬肉,是因為你身體不需要肥豬肉,我年輕時又高又瘦,見到了就怕,當今愛吃,已把它當藥。狐貍精會炆好三盅東坡肉,凡一切病,都替我治好,她才是名醫(yī)。

我的樂觀是天生的

記者:我看金庸先生寫過一篇文章,說最喜歡跟你一起去玩。

蔡瀾:我們很合得來,他很看得起我!我們剛剛從柬埔寨回來,去了一趟吳哥窟。

記者:你跟金庸先生交往多年,對他的印象如何?

蔡瀾:他是我最敬佩的人,因為那時候看他的小說,看得入迷了。我最近又在翻看,很好看,寫得很精彩。

記者:作品之外,他在生活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蔡瀾:他睡得很晚,早上也很遲起床,然后就看書,看很多很多書,我看看書看得最多的人是他了。他看了也能記下來,記下來可以寫出來,這個讓我很佩服。

記者:那倪匡呢,你寫了他那么多趣事。

蔡瀾:他腦筋很靈活,想的東西很稀奇古怪。

記者:他現(xiàn)在舊金山的生活怎么樣?

蔡瀾:想什么時候起床就什么時候起床,想什么時候吃飯就什么時候吃飯,根本就沒有什么規(guī)定,逍遙自在。

記者:黃霑又是什么樣的人呢?

蔡瀾:黃霑在音樂上的才華是不可否認的,對音樂的認識也非常有趣。

記者:你、倪匡、黃霑三人曾主持轟動全港的電視清談節(jié)目《今夜不設防》,當時情況是怎么樣的?

蔡瀾:那時候,倪匡愛上了一個夜總會的媽媽生,就常常請我們到夜總會去,叫所有的女人都來了。結果我們三個人一直講話,那些女的就一直笑,變成我們在娛樂她們。我們說既然要花這個錢,讓那么多人笑,不如就把它搬去電視臺談同樣的東西嘛。那就做了這個節(jié)目,話題沒有限制,什么都講,大多是比較好笑的吧。

記者:美食、電影、旅游、友情等人生經(jīng)歷,你都寫到書里去了,這些東西你寫到最后,對人生的總體看法是什么?

蔡瀾:樂觀對自己很好,但我的樂觀是天生的。我們跟整個宇宙相比,只是短短幾十年,一剎那的事情,希望自己快樂一點,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懂得這個道理,就一直往快樂這個方面去追求。很多大學做了很多研究,全世界的結論是:最好的人生就是盡量地吃吃喝喝。

講美好的人生,大家都高興

早前到北京,順便做一個電視節(jié)目,但主要目的,還是去北京大學,向學生們演講。

到過劍橋、牛津、耶魯、哥倫比亞和海德堡大學,就是沒去過北大。人生第一回,也是很刺激的。

同事們載我在大學中走一圈,看到了未名湖和那個供水塔。校園內桃花開遍,全樹花,一點葉也沒有,粉紅得燦爛。

建筑物不統(tǒng)一,這一棟那一棟,老的新的,雜亂無章,是沒規(guī)劃,也把傳統(tǒng)的部分拆除建新之故吧。

禮堂是金庸先生講過的,我在同一個地方沾上一點光,有點喜悅。

擠滿了年輕人,我主動地請在門外的同學走進走廊中坐下,說別那么嚴肅,當成朋友交談。

我一向不會準備好講詞,開場白說了一段簡短的什么光榮之至的客氣話,就請同學們發(fā)問。這個方法最好,反正是同學最喜歡聽的話題,好過自己決定。

“盡管問好了?!蔽艺f。

最初的問題很長,同學們手上拿著筆記,自己發(fā)表了一些言論之后:“有三個問題,第一……第二……第三……”

我最怕這種問法,第一個還記得,談到一半,第二第三的都忘記了,還是請他們再問一次,耐心地從頭答到尾,大家很滿意。

接近尾聲,我要求問題愈短愈好,我的答案也盡量精簡,像球一樣,拋來拋去,搞得氣氛非常熱烈。

北上演講,旁人有點忌諱,我談的都是怎么把生活質素提高的,符合走向小康的原則,又集中在美好的人生,大家高興。

愈講愈放肆,拿出小雪茄來抽,同學們先說不介意,最后干脆從和尚袋中找到二兩裝的玻璃瓶二鍋頭喝,得到的掌聲最大。

放下一切,走吧

歐洲的國內機,又窄又小,當然沒有電影看,只聽錄音書罷了。在巴士上,我也讀不了書,全靠聽。只在酒店房間,才翻翻正式書本,這幾天重看了《路上》(On The Road)。

這是作者積克·卡勞圭(Jack Kerouac)的半自傳性著作。此君之前沒寫過書,文學修養(yǎng)也不是特別好??傊诼眯型局?,有什么記什么,并無什么特別的趣事,啰哩啰唆地,到底有何種力量,吸引我再讀此書呢?

不單是我一個人,天下愛好旅行的人,都在重讀。今年是它出版的五十周年紀念,日子,過得真快!

在六十年代,此書影響了整個文壇,卷起一陣頹廢之中又求知的風潮,創(chuàng)造了“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

作者的旅程,當今看來,短暫得可笑,只有一千七百二十七里長,走的都是美國的鄉(xiāng)下,連外國也還沒踏出一步呢。

五十年來,平均每年還能賣十萬本,加起來是個驚人的數(shù)字。這本書將一直暢銷下去,成為經(jīng)典,是經(jīng)過時間的考驗的。

一接觸到它,你就會染上放翁癖,從此愛上旅行,一生樂此不疲。

這本書最強烈的訊息是:放下一切,走吧!

愈年輕看這本書愈好,馬上出發(fā)。其實老了也不遲,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解放,而不是實際的旅行。

五十年前的作者,只夠錢買汽油,用一輛破車和朋友到處流浪。當今的旅行,可以說是歷史上最便宜的時候,所有物價都在高漲,只有機票愈來愈便宜。

還等些什么呢?出門吧!你目前的工作并非沒有你不成的,別把自己看得太重。

你要照顧的人,也不會因為你不在他們身邊而馬上死去。多看天下,多觀察別人是怎么過這一生的?;貋砗?,你會對別人更好,你會對自己更好。

如果你還猶豫,就去買這本書來看看。讀原文最好,臺灣人也應該翻譯過,書名譯成什么就忘記了。

作者積克·卡勞圭在短短的三個星期內就寫完這本書。

他用一張張九寸闊的紙連貼起來,成為十二尺長的長條,放進打字機內打出來,從來沒有斷過句子,連續(xù)書寫。到最后,這卷紙變成了一百二十尺,中間也用筆修改過幾次,終于在一九五七年,由Viking Press出版成書。

這卷原稿在二〇〇一年拍賣,售價兩百四十三美金,買主把它拿去十一個城市覽展之后,當今存于卡勞圭的家鄉(xiāng)的博物館里。

五十年后的今天,USAToday報社的記者跟著作者的路線,走了一趟。

當年卡勞圭從芝加哥出發(fā),他寫道:“……我只想在深夜里消失,躲進一條路上,去看看我的國家的人,在干些什么事……”

記者看到的沙漠上的綠洲,被小型購物中心取代,購物中心里面有張震動按摩椅子,你花五美金,就可以享受一個小時,這都是卡勞圭沒有看過的事。

在路上的餐廳,多數(shù)是麥當勞的連鎖店,還在推銷新產品,但并不好吃。住的酒店,房內的電視機還是低科技的,播著免費的CNN新聞和收費的色情電影,房租也要八十五塊美金一晚了。

路上經(jīng)過愛荷華監(jiān)獄,獄墻愈搭愈高,有檔人家在賣雪糕,店主說這附近反而很安全,因為有個二十四小時的電視監(jiān)視著,但幾年前還是有人逃獄,大概受不了雪糕的引誘吧?

加油站中賣的全是保健藥品,原來強壯的司機大佬也注重起健康來。一切在改變,但青山故我,記者還是被大自然感動,沒有后悔地走完這次旅程。

卡勞圭最后一站是到達曼柏斯的納斯維亞,這個終點成為每年最大的音樂節(jié)地點,所有搖滾歌手,不到這里表演一次,終生有憾。

《路上》一書也影響了后來的嬉皮一族,年輕人對固有的生活感到枯燥,旅行去也。愛花、愛自由,與他們的后代優(yōu)皮一族的愛安穩(wěn)、愛享受,有很大的分別。

一切,又打什么緊

張敏儀約查先生和我吃飯,時間上我們都沒有問題。

“十點多了,打電話給倪匡,不知道會不會太遲?”敏儀問。

“還沒睡吧?”查太太說。

電話鈴響,倪匡兄從夢中驚醒,敏儀拼命說對不起。

翌日,去接倪匡兄時,我問:“你通常是幾點鐘上床的?下次給你電話,也不想太晚?!?/p>

“有時十二點才睡?!彼f,“昨夜吃過晚餐就上床?!?/p>

“敏儀吵醒了你,你有沒有生她的氣?”

“生什么氣呢?反正我聽了電話,馬上就可以再睡的。吃了就睡,睡了又醒;一切,又打什么緊?”

“那天黎智英要約你吃午餐,才中午十一點多,你說你已經(jīng)吃過了,真的是那么早就吃嗎?”

“想吃就吃,那才過癮。一切,又打什么緊?”他又說。

真羨慕這位老人家,一無所掛,把“一切,又打什么緊”當了口頭禪。

“我已經(jīng)叫秘書把稿費拿了給你,收到了嗎?”我問。

“啊,我才想告訴你的,收到了,那么多,太謝謝你了?!?/p>

“怎么會多呢?從前你租我這個地盤寫稿,是幫了我的忙,還給我一半稿費當租金,應該說謝謝的,是我才對?,F(xiàn)在我們一人寫十五天,已不能當是租金了。”

“還是你多收一點吧。”他說,“一切,又打什么緊?”

我已不再和他爭辯,照拿一半給他。

“不過,”我說,“讀者們有些意見,要我們在一個星期,而不是一個月分開來寫。這樣吧,一個星期前半由我寫,后半由你寫,遇到有連貫性的就多幾篇,反正一人寫一半就是。”

倪匡兄懶洋洋地:“你說什么就什么,一切,又打什么緊?”

我不后悔我經(jīng)過的每一個階段

“人一生,只年輕一次,好好珍惜?!贝蠹叶寄敲粗v。聽到后差點噴飯。

只年輕一次?那么人到中年,也當然只有一次啦!變?yōu)槔夏?,難道可再?

所以,既然都只有一次,每天都應該珍惜。

人到中年,為什么要叫“初老”,或是“不惑”?什么事到了“中”都應該是最好的,中心、中央、中原、中樞、中堅、中庸等。

不過,我還是不喜歡那個“中年”的名稱。為什么不可以改稱為“實年”、“熟年”和“壯年”?

怎么叫都好,我沒有后悔我所經(jīng)過的每一個階段,它們都相當充實。

再過一些日子,我便要進入“老年”了?!袄稀弊譀]有“中”字那么好聽,老大、老粗、老辣、老化、老調、老朽、老巢、老表和老鴇的,但是再難聽也要經(jīng)過,無可避免。

幽靜的環(huán)境下,焚一爐香,沏杯濃茶,寫寫字、刻刻印,又有名山、佳肴和美女的回憶陪伴……

我的頭發(fā)已白,但不染。

做得勤快,做什么都會被尊重

今天收到的一封信:“請你抽出你的寶貴時間,給我一個機會,讓我跟你見面談談。數(shù)年來,我飽受事業(yè)和家庭的壓力,如今已面臨絕境。我非廢人,可是活得比廢人更不堪。一把年紀,死不足惜,只是對兒子及親朋,我有未完之責任。找你,是因為你是一位智者,希望你可以給我一些意見,感激不盡?!?/p>

唉,比你需要幫助的人更多呀,如果你常讀我的文字,就知道我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寫作人,說幾句什么做人要開朗、豁達的話,拍拍屁股就走,是不是行得通,誰知道呢?

我能給的意見,絕對解決不了你的問題,不如讀古書吧。明人小品最可貴了,對人生的探討,都給他們寫盡了。

袁中郎寫信給龔散木說:“散木近作何狀?人生何可一藝無成也?作詩不成,即當專精下棋。又不成,即當一意蹴鞠搊彈。凡藝到極精處,皆可成名,強如世間浮泛詩文百倍?!?/p>

信中所提的“蹴鞠”,是古代的一種運動,鞠以皮絡于外,中塞有物。“搊彈”,彈奏樂器也。此信就是教人寫不成文章,可以去踢足球,做體育明星,也能學音樂,當流行歌手,賺大錢去。

絕對不是什么風涼話,凡藝到“極精”處,并非講什么藝能,而是要專心,要勤力,要積極。我們看到一個辛勤又工作愉快的人,愛得要死,巴不得他們永遠不辭職。

要活下去,什么都得做,就算倒垃圾,做得勤快,也被尊重,我在九龍城飲早茶時就看到這些人物,每天笑嘻嘻的,怎是廢人?

做生意的過程,也有無窮的樂趣

從前,認為“生意”這兩個字是骯臟的字眼。

現(xiàn)在自己做起生意來,覺得樂趣無窮,并不遜于藝術工作。其實做生意,也在不停地創(chuàng)作呀。

生意越做越好,就把這兩個字慢慢分析。哎呀呀,這一分析可好,原來“生意”是“生”的“意識”,多么靈活,多么巧妙!

別的地方,做生意不易;在香港,卻是滿地的機會,等你去拾。

不熟不做,這句話只對一半。不熟不做,不是叫你除了老本行,什么事都別去嘗試。真正的意思,應該是對一樣東西深切地去了解之后,才去做。

所以,要做生意的話,一定先成為專家才行。

張君默夫婦對玉石研究極深,現(xiàn)在賣起古玉來,頭頭是道,生意興隆。

古鎮(zhèn)煌賣古董表和鋼筆,也做得有聲有色。

這種高貴玩意兒,要看本錢才行呀。你說。

也不見得,舉的例子都不是以本傷人的,而且屬于半路出家。

不只是高檔貨,另一個朋友養(yǎng)金魚,養(yǎng)久了當然分辨出品種,這一只打那一只,把金魚性交當樂趣,生出了一只新品種的小娃娃,也發(fā)了財。

“工”字不出頭,利用余暇做做小生意,略為動動腦筋,先把它當成副業(yè),再發(fā)展下去不遲。主要的是抓緊時機。而且生意不做白不做。一向主張機會像一個美女,你上前去搭訕,成功率為五十五十;你連打招呼都不敢,那只有癡癡地望著,成功率是零。

家庭主婦也可以做生意,朱牧先生的太太辣椒醬炮制功夫一流,用的是干貝絲、泰國小辣椒、蝦子、大蒜、火腿等材料,請教她做法如何,她總是笑融融地:“你喜歡吃,做一罐給你好了,何必自己動手那么麻煩?”

這種辣椒醬后來漸漸傳于各個餐館,稱之為“XO辣椒醬”,現(xiàn)在已讓李錦記商品化,銷路不錯。不過,朱太太也不在乎賺這些錢,她在電影監(jiān)制方面下功夫,照樣行得通。

方任莎莉燒得一手好菜,現(xiàn)在誰不認識她?做個廣告,錢照收。

灣仔碼頭北京水餃的臧姑娘,白手興家,產品打入每一家超級市場,都是我服的人物。

做生意的過程也有無窮的樂趣,還能認識許多有性格的人:

第一,你先要注冊商標,那個律師長得高大英俊,簡直是做電影明星的料。

第二,商標設計,那個半商人半藝術家的家伙,脾氣臭得很,但是畫出來的東西使你對他又愛又恨。

第三,把設計樣板拿去拍照片分色,你會發(fā)現(xiàn)哪一家人的沖印技術最高。

第四,分好色的菲林交給制版廠,有位固執(zhí)的中年人對印刷的要求比你還高。

第五,說明畫和傳單,須要清雅又能解釋內容,不然人家拿到手即刻扔掉,寫這類文章的又是個可愛的人。

第六,宣傳,你會接觸到報紙、雜志、電臺、電視的各位做推銷的美女。

第七,出路,擺在什么地方賣?遇見的人更多些,條件一直談下去,直到雙方滿意為止。

第八、第九、第十,種種說不完的階段,走一步學一步,不盡的知識和智慧在等待你去完成。

開餐廳的友人也不少,成功的多數(shù)是先有創(chuàng)意,做人家未做過的菜色招呼客人。

不過做餐館面臨的是人手問題,大廚子不聽起話來,苦頭吃盡。服務員的流動性,也令人頭痛。

只要親力親為,問題還是能一一解決的,“大佛口食坊”的陳湯美,自幼愛打漁,理所當然地開起海鮮館子,他能親自下廚是信心的保證,而且他拼命把新品種的海鮮給客人吃,都是成功的因素。

當然失敗的例子也不少,但是只要腳踏實地,起初小本經(jīng)營,虧起本來,也無傷大雅,總比在股票上的損失來得輕,來得過癮呀。

外國流行跳蚤市場,把自己做的東西,家中的舊貨等,統(tǒng)統(tǒng)拿出來賣??上愀鄣仄ぬF,興不起來,但也逐漸有些類似的場地出現(xiàn)。

星期天沒事做,利用空閑,擺個地攤做小生意,和客人閑聊幾句,比打麻將還要充實。

賺到了一點錢,買架貨車改裝,成為流動的商店,去到哪里賣到哪里,想想都高興。

“你自己做起生意來,就把生意說成生的意識。”友人取笑我說,

“那么‘商’字呢?‘無奸不商’你又作什么解釋?”

我懶洋洋地回答:“‘商’,商量也?!疅o奸不商’?那也要和你商量過,才奸你呀?!?/p>

噩夢醒來,怎么會不高興

我每晚做夢。和倪匡兄聊起,他說:“我也一直有夢,而且連續(xù)?!?/p>

“怎么連續(xù)法?像電視?。俊蔽覇?。

“也不是,像半夜起身到洗手間,停了一下,但倒頭就繼續(xù)。”

“不是長篇?”

“你知道我最沒耐性的了,《大長今》大家都著迷的戲劇,我也看不下去。個性所然,夢也是短的?!蹦呖镄终f。

“記不記得清楚?”

“記得?!?/p>

“好呀。那么不必去想了,自然有題材寫短篇小說呀?!?/p>

“這種例子不是沒有發(fā)生過?!蹦呖镄终f,“但是要勤力才行,一醒來即刻記下,不然轉頭就忘記,你要我犧牲睡眠,不如等到我醒來再寫。”

“夢有沒有彩色?”

“有呀,”他問,“你呢?”

“我的也有彩色,而且是新藝綜合體(CinemaScope)呢。”

“哈哈哈哈,這個大銀幕的名稱年輕人不懂吧?他們當今看的都是小戲院。喂,你怎么知道是新藝綜合體呢?”

“我夢見我走進戲院,看了一套完整的電影,是新藝綜合體放映的。”

“緊張、刺激、香艷、肉感?”他問。

“懸疑片。電影里的主角是我,殺了敵人,雖然痛快,也躲開了警方,但是一世人活在噩夢當中,醒來還在做噩夢。”

“我最喜歡做噩夢了?!蹦呖镄执蠼?。

“什么?那有人喜歡做噩夢的?”

“我一直做夢,夢見給人追殺。醒來,原來是一場夢,怎會不高興?哈哈哈哈?!?/p>

每天吃,每天笑,人生夫復何求

和倪匡兄到星馬去演講,新加坡一場、吉隆坡一場、檳城一場,各地住上兩天。

主辦當局問說:“演講應該有個主題,你們的主題是什么?”

哈哈哈哈,倪匡兄和我連笑四聲。我們演講,從來沒有什么主題,反正由聽眾發(fā)問,他們想聽什么,就講什么好了。自說自話,人家不覺好奇,又會有什么效果?

不過,我向主辦的大員早慧說:“倪匡兄喜歡吃魚,要多準備幾餐?!?/p>

“我早就知道了,”她說,“有很多魚餐,但也有一次吃娘惹菜?!?/p>

“不必什么娘惹菜,還是餐餐是魚好了?!?/p>

“但是馬來西亞出名的是河魚呀?!?/p>

“馬來西亞的海魚種類可真多,但河魚肥起來有時比海魚好吃,準備些大條的蘇丹魚和巴丁魚吧,但都要野生的?!?/p>

“知道了,知道了,我還叫人找到野生的筍殼魚呢?!痹缁鄄粦撜J識我們這些麻煩朋友。

一想起掀開河魚肚充滿的油膏,就要抽紙巾擦嘴,倪匡兄一定也會高興。

本來是從檳城直飛返港的,但時間不對,早慧安排了我們去完吉隆坡一天之后,飛去檳城,從那里陸路乘車一站站折返吉隆坡,再住一晚,然后從吉隆坡回香港。這也好,路邊可吃的東西還真多呢。

我把修改過的行程告訴倪匡兄,他聳聳肩:“無所謂,你說什么就什么,我負責的,只是去吃吃喝喝?!?/p>

再打了一個電話給我弟弟蔡萱:“請你準備一根拐杖,爸爸用過的,選一根就可以?!?/p>

“要拐杖干什么?”他問。

“拐杖帶上飛機很麻煩,只好在當?shù)刭I,下機后即用,放進行李中帶回香港。和倪匡兄旅行,每到一處都買一根,希望今后他的客廳擺滿拐杖?!?/p>

和他旅行,真是一樂,每天吃,每天笑,人生夫復何求?

快樂教教主

和梁玳寧及倪匡兄一齊吃飯,是數(shù)十年前的事。當年她辦一本飲食雜志,來邀我們兩人的稿,被她請客。

近年來,梁玳寧一直宣揚健康的重要性,拼命介紹食品、藥物和醫(yī)師給讀者,造福人群,對她十分敬佩。

但是健康的重要,和“阿媽是女人”一樣,理所當然;倪匡兄和我強調快樂,做人一快樂,什么病都少了。

梁玳寧很欣賞倪匡兄的豁達,封他為快樂教教主,問道:“但是要快樂,沒那么容易吧?”

“是沒那么容易。”倪匡兄說,“但盡量不做不快樂的事,就不難。做人不快樂,于事無補。如果悲哀能解決痛苦,我就要扮憂郁?!?/p>

昨夜,查先生宴客,慶祝許鞍華得導演獎,眾人提到《明報》五十周年慶典的事,少了查先生出席,今天的《明報》,已非我們心目中的《明報》。

值得一提的是倪匡兄在《明報》創(chuàng)刊那天結婚,也有五十年了,他說:“人類在天寒地凍的環(huán)境下可以生存,政治迫害下也能生存,但是,說什么,也比不上對婚姻制度的容忍。能結婚五十年而安然無事,其他的,都沒什么大不了了。哈哈哈哈?!?/p>

“理曲氣壯?!蹦咛f。

倪匡兄又笑:“只有聽人家說理直氣壯,沒有聽過理曲氣壯?!?/p>

席上,他又講了最近發(fā)生的一件事,一次飯局,倪匡兄忽然流起鼻血,而且流得很多,周圍的人都嚇死了,他老兄說:“一孔罷了,不要緊;七孔流血,才厲害?!?/p>

離開第一次流鼻血,是二十年前。座上有位穿低胸衣服的靚女馬上拿冰塊俯身來堵,倪匡兄望了一眼:“那還不流多一點?哈哈哈哈?!?/p>

想起梁玳寧說我也是快樂教信徒,和倪匡一比,我哪及格?他已不必為生活奔波,我這個還想賺錢的人,便有煩惱,參加不了快樂教。

我喜歡看別人吃東西,多過自己吃東西

其實,我喜歡看別人吃東西,多過自己吃東西。

什么都吃,吃得津津有味的相貌,是多么賞心悅目。

最怕遇到對食物一點興趣也沒有的人,這種人多數(shù)言語枯燥,最好敬而遠之,不然全身精力都會被他們吸光。

各有選擇,我對素食者并不反感,尊重他們的權利,你吃你的齋,我吃我的葷,互不侵犯。

討厭的是吃齋的人喜歡說教,認為吃有機種植的蔬菜才是上等人,吞脂肪的人像患麻風,非進地獄不可,永不超生。

素食者人數(shù)一多,對肉食者群起而攻之,凡肉類,都是一切病源的開始。我沒有不舒服,卻一定要說到你去看醫(yī)生。

素食者人數(shù)一少,便眼光光地坐在一旁,看別人大魚大肉,自己作委屈狀:??!我這個可憐的人,什么東西都沒得吃!啊!可憐呀!好可憐呀!

已經(jīng)專為這種人叫了一碟什么羅漢齋之類的。一上桌,試了一口。咦!怎么這么難吃?從此???,繼續(xù)作他們的委屈狀。

當然,又不是素菜館,大師傅燒不慣,像個樣子已經(jīng)算好的了。不吃白不吃!算了,他媽的!

吃素沒什么不好,但是強迫兒女也一起吃齋,就是罪過。這些人的兒女長大后,和他們的面孔長得一模一樣,面黃肌瘦,可憎。

有一位朋友,不但不吃肉,連蔬菜也不碰,一味喝酒。她一坐下來就向各位聲明,不太吃東西,主人不相信,拼命夾菜給她,她只是笑笑,也不拒絕,但不碰就不碰,反正早已告訴過你,不能說我浪費。這種人,什么都不吃,也可愛。

我的宗旨,總是敬老

我的宗旨,總是敬老。

自己想抽煙,但是在座有年紀比我們大的人不喜歡煙的味道,那怎么辦?

起初,我也覺得相當難忍的。改變想法,即刻解決。

把自己帶進一個禁煙的地方好了,像在紐約的Nobu吃飯,總不能抽煙吧?到門外去,那也有幾個伙伴陪你抽。

想通后,煙癮一來,我就往外跑,一點也不覺麻煩或辛苦,雖然有時外面下雪。

日本是一個抽煙最自由的地方,煙草事業(yè)由政府的專賣公社經(jīng)營。

但是,日本最愛跟流行,尤其是給美國人牽著鼻子走,國家不禁煙,但地方政府可以下令不準吸煙。像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禁止在銀座等幾個區(qū)抽,他們做什么都想走先一步,美國禁煙是室內的,日本人現(xiàn)在在街上也不許人家抽一根煙。

這次住帝國酒店,到附近的書店文具店走走,天氣冷,有根煙多好!忽然,我從袋子里拿出一根煙斗吸,迎面來了一個警察,看我,表情有點古怪,到底要抓我好還是不抓我好?禁的只是香煙嘛。

近來愛上雪茄,晚飯后在家趕稿,先抽一根Cohiba,是好友楊先生送的。早上在辦公室,開工之前又來一根,大樂。

當今的辦公室也有很多禁煙的,為五斗米也可以折腰了,區(qū)區(qū)個把小時的放棄抽煙,又算什么?

但已到了生意做不做都不要緊的時候,很少出門,你要找我?行呀,來我的辦公室好了,不止香煙可抽,雪茄煙斗都不拘。

年輕人已大多數(shù)不抽香煙了,很好。

和他們一起吃飯,我也不抽,因為他們很穩(wěn)重,感覺上比我還大,我敬老。

得獎是開心事

2008年年底,無線來個電話:“有個揚威海外蜚聲國際頒獎典禮,要你出席。”

到底是什么事,去了才知道為2008紐約電影電視節(jié)發(fā)出的旅游美食節(jié)目優(yōu)異獎。阿貓阿狗的什么非洲剛果節(jié)得了也高興,別說紐約的,對手一定強勁,得獎是開心事。

憑什么呢?自忖是節(jié)目做得輕輕松松吧?一有心理負擔,面孔嚴肅,說什么也做不好。最大賣點可能是最后一段,要廚師為我做他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個蛋。

這是從前拍《蔡瀾嘆世界》時得到的靈感。當年到了里昂,找到最早得米其林三顆星的保羅·包古斯。他向我說:“很久沒親自下廚,你既然老遠來到,要我燒什么菜,就燒給你看?!?/p>

我從褲袋中掏出一個蛋,他看了抓抓頭,但也做!后來做這個新節(jié)目時,我都要求各地名廚,以最平凡的一個雞蛋煮出各種花樣來,成為終結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在幾乎沒有宣傳的狀態(tài)下推出了街,收視率平均也近三十點,我的功課算是交足。合作的深圳衛(wèi)視臺的普通話節(jié)目,也只是全年收視最高的一個,我比較喜歡普通話版的名字,叫《蔡瀾提菜籃》。

可喜的是能在世界各地播出,我在巴黎的喬治五世酒店中也看過這個節(jié)目。既然做了,當然希望愈多觀眾愈好。

旅游美食節(jié)目并不容易做得好,多數(shù)要餐廳贊助,來個免費餐,吃到不好的,也只能叫:“噢,很得意?!焙迷跓o線資金雄厚,我不必受約束,嘗到難咽的,還能在鏡頭前皺眉頭。

得獎后記者問做主持的心得,我送上一首平仄不對的打油詩:

“鏡頭一出現(xiàn),不必照稿念;資料收集好,切記隨機變?!?/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