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童年的經歷幾乎可以左右一個人的一生,童年的那些磨練可以成為一個人在未來克服困難的利器。扎克伯格在電腦上的天分毋庸置疑,這也是他獲得日后巨大成就的首要條件,而自由、開放式的家庭教育則為他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有利條件。所以,日后他才能夠抵制住金錢和名利的誘惑,專注于自己的夢想。當然,天才也并非沒有七情六欲,天才也會有許多趣事。
1.“開掛”的一家人
1984年5月14日,馬克·扎克伯格出生在美國紐約附近的一個小鎮(zhèn)上,這是一個猶太人的家庭。小時候的扎克伯格是按照猶太教規(guī)教養(yǎng)的,到了13歲的時候還舉辦了猶太人成人禮。但是長大之后,扎克伯格卻堅稱自己是個無神論者。猶太人的聰明可以說世人皆知,他們在各個領域里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像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馬克思,著名的畫家畢加索,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大富豪洛克菲特、巴菲特等等都是猶太人。他們的智慧、才華高明得連上帝都要嫉妒。馬克·扎克伯格也沒有辱沒自己猶太人的血統(tǒng),憑借在電腦方面的天賦,在不到30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年輕的富豪之一。
他的父親愛德華·扎克伯格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牙醫(yī),他的母親則是一名精神科醫(yī)生。扎克伯格的家庭在當地算得上是中產階級了,良好的家庭條件加上父母開放而自由的教育方式,扎克伯格在計算機方面的天賦才得以充分發(fā)揮,而這些則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扎克伯格的父親是一個崇尚科技的人,他認為科技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科技也可以有效地為人類服務,他的診所中一直都使用最先進的科技產品。在扎克伯格出生的那一年,他的父親耗資1萬美元購買了一臺電腦,雖然這臺電腦的硬盤容量僅相當于現在的2.5%,而且這臺電腦買回來之后也只發(fā)揮了打印發(fā)票的作用。到了1990年,能夠與電腦連接的X光機生產出來之后,扎克伯格的父親立刻為自己的診所引進了一臺,他也成為了最早使用X光機的醫(yī)生之一。
扎克伯格父親對新科技的濃厚興趣自然也感染了幾個兒女。扎克伯格很小的時候,對家里的音響產生了興趣,想要弄明白為什么音響會“唱”出人的聲音。有一天,他趁家人外出的時候,一個人偷偷地把音響拆開來研究?;氐郊业母改缚吹絻鹤拥摹捌茐摹保麄儾]有訓斥兒子的行為,反而詢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是不是已經弄明白了音響為什么能夠“唱”出人的聲音?這樣的做法相信沒有幾個中國父母能夠做到。其實類似的情況扎克伯格的父親小時候也做過,不過他拆開的是一臺電視機,他想弄明白人是怎么“鉆”到電視機里面去的,這也算得上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了。
熱衷于新事物的老扎克伯格對于兒女們稀奇古怪的想法很少反對,除非他們的想法過于不切實際,老扎克伯格才會提出自己的反對意見,他的反對當然也是有理有據。如果兒女們的想法充滿新奇,他反而會不遺余力地支持。老扎克伯格這種發(fā)現并支持兒女長處的教育方式,讓他的四個子女在日后都成就非凡,而其中最為杰出的當然是馬克·扎克伯格——他唯一的兒子。
老扎克伯格一直認為,不應該強迫兒女按照自己制定的路來走,也不要試著引導他們的生活,而是應該發(fā)現孩子們的長處是什么,然后加以支持。這樣他們就會對自己的愛好更加富有激情,而激情無疑是一個人獲得成功最有效的助推器。
老扎克伯格是這么想的,也一直這么做。他們夫婦對于孩子的選擇做得最多的就是支持,但是也給他們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要把自己選擇的事情努力做好,這也是對他們唯一的要求。
從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老扎克伯格對子女們的支持有多么不遺余力。在扎克伯格小的時候,《星球大戰(zhàn)》這部電影正在熱播,扎克伯格在看過這部影片之后,就萌生自己拍電影的想法,并向父親提出想要一部攝像機。小扎克伯格這一想法并不被姐姐和妹妹看好,她們認為他這是在胡鬧。但是父親老扎克伯格卻出乎意料地支持兒子拍電影,并給他買來一部手持攝像機。
隨后,小扎克伯格就扛著這部攝像機開始拍攝自己的電影了。扎克伯格把自己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影片拍成了惡搞片,影片也只是播放給家人觀看,而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滑稽惡搞的片子把三個姐妹逗得前仰后合,就連吃飯的時候還在笑個不停。
幼年時期的歷練往往會對一個人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小扎克伯格的經歷也印證了一句話——“孩童時的歷練鑄就了一個人克服困難的利器,也打造了其擺渡人生的槳櫓?!睂τ诩议L來說,支持孩子的歷練,培養(yǎng)孩子接受挑戰(zhàn)的勇氣,對他的奇思妙想給予支持,對他天真無邪的想象力給予保護,要遠比把他放在溫室里更有助于他的成長,老扎克伯格在這一方面堪稱專家。
正是因為老扎克伯格對子女那些稀奇古怪想法的保護,讓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來檢驗自己的那些奇思怪想,所以他們童年得到了充分的鍛煉,這些鍛煉成為了他們成長過程中寶貴的經歷,也為他們日后取得非凡的成就打下了基礎。
扎克伯格的大姐蘭迪·扎克伯格,畢業(yè)于哈佛大學(沒有像弟弟一樣中途輟學),精通心理學。在弟弟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蘭迪曾一度是Facebook市場總監(jiān)和發(fā)言人。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樣的原因,也許是不想總處于弟弟的光芒之下,她在2011年離開了臉譜網,隨后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公司?,F在的蘭迪還在做電視真人秀,而且她還上過“美國前50數碼玩家榜”,可以說是一個魅力與能力都很出眾的姐姐。
二妹唐娜·扎克伯格則是美女學霸,是美國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生,她的畢業(yè)論文主題是論古希臘的兩個詩人,這樣的才華也只能讓人艷羨了。二妹唐娜和馬克有很大不同,她對生活比較講究,不像弟弟那樣總是給人以“邋遢”的感覺。從普林斯頓畢業(yè)之后,她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美食網站,經營得有聲有色。
小妹艾瑞爾·扎克伯格也不甘人后,大學讀的是IT專業(yè),畢業(yè)之后曾在谷歌就職,后來被硅谷最知名的風投公司KPCB看中,成為這個團隊的合伙人之一。
這樣的家庭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精英之家,而這一切與老扎克伯格開明、自由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但是在很多人向他取經的時候,老扎克伯格則說自己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教育方式,只是在孩子身上多花了些時間而已。雖然子女們都成就非凡,但是老扎克伯格卻依然守著自己的牙科診所,靠自己的勞動養(yǎng)活自己。如此低調的富豪父親,如此奇特的富豪之家也確實別有一番風味。
2.醫(yī)生家的電腦神童
和所有的父母一樣,愛德華·扎克伯格也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比如律師或者醫(yī)生,他想讓馬克·扎克伯格以出眾的口才來獲得成功。但是事與愿違,出生在5月14日的馬克·扎克伯格好像被不靠譜的星座學說言中了,他們認為在這一天出生的人不善言辭、容易緊張,而馬克·扎克伯格確實很容易緊張,尤其是在面對鏡頭和公眾的時候,他的臉上總是掛著些許緊張。但是就是這個不擅長社交的天才,最終卻創(chuàng)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網絡,這不得不說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在發(fā)現自己的兒子不會成長為一名律師之后,愛德華·扎克伯格就開始尋找兒子的其他興趣,最后他發(fā)現兒子對電腦很癡迷。在那個年代,即便是對馬克·扎克伯格這樣的家庭來說,電腦也是奢侈品。但是看到兒子對電腦很感興趣,老扎克伯格不但不感到為難,反而非常高興。因為在他看來,電腦在未來將會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電腦會極大地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如果兒子能夠從小學習電腦,將會為他的成長提供極大的幫助。最后,老扎克伯格幾乎是拿出了所有積蓄,為四個姐弟一人添置了一臺電腦。這種早期的個人電腦的鍵盤就像是一臺打字機,顯示屏非常小,而且還是像半球一樣凸出來的屏幕。在操作電腦的時候,就像是在操作一臺笨重的打印機。
電腦買回來之后,小扎克伯格非常興奮。不過老扎克伯格很快發(fā)現,兒子感興趣的不是電腦游戲,而是電腦游戲到底是怎么運行的。這一發(fā)現讓老扎克伯格吃驚不小,因為在電腦買回來的時候,老扎克伯格還有些擔心兒子會迷上游戲,現在看到兒子著迷的是游戲的運行程序,老扎克伯格感到很意外。雖然老扎克伯格大學期間學的并不是計算機專業(yè),對編程也不是特別在行,但是還是擔當起了兒子編程的臨時老師。
不過,很快老扎克伯格就發(fā)現兒子在編程方面有著異于常人的天賦,沒過多久,他發(fā)現自己的水平根本無法滿足兒子的需求。隨后老扎克伯格就為兒子買來了有關基本編程的書籍,這些被別人當做天書一般的書籍,在小扎克伯格的眼里卻特別有吸引力,并且完全靠自學讀完了書籍里的內容。這個時候,老扎克伯格覺得兒子在編程方面有著超人的天賦,所以就打算重點培養(yǎng)兒子的編程能力。
自學了兩年編程之后,小扎克伯格進入了中學,他對中學的課程沒什么興趣,經常忘記完成學校的作業(yè),但是對編程還是一如既往地熱愛。對于兒子的這些行為,老扎克伯格沒有指責,反而為小扎克伯格請了一位軟件工程師教他編程的技能。這位軟件工程師叫大衛(wèi)·紐曼。在接到老扎克伯格的邀請之后,大衛(wèi)·紐曼并沒有把小扎克伯格放在心上,他認為,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對電腦恐怕只是初步的了解,也就是懂得開機、關機,或者是懂得一些簡單的操作而已。但是當大衛(wèi)看到坐在電腦前聚精會神學習編程的小扎克伯格的時候,他驚呆了,因為編程是一件非??菰锏墓ぷ?,他很難想象像小扎克伯格這個年齡的孩子能夠耐得住性子,一動不動地坐在電腦前練習編程。
沒過多久,小扎克伯格驚人的學習速度讓大衛(wèi)也覺得很吃力,他就建議把小扎克伯格送到專門的電腦學校去學習編程。而小扎克伯格在這個時候已經可以獨立編寫較為復雜的程序,甚至開始嘗試自編工具軟件了。
小扎克伯格想要編寫的第一個工具軟件是要把家里的電腦連接起來,后來他的家人們把這個軟件叫做“扎克網”。在小扎克伯格把這個想法告訴家人的時候,他的姐妹們認為他在胡鬧,一家人住在一起,需要的時候互相喊一句不就可以了,為什么還要搞這么復雜的事情。但是小扎克伯格卻一門心思想要完成自己的第一個作品,并沒有把姐妹們的話放在心上。
很快,扎克伯格就把這個叫“扎克網”的程序編寫了出來,程序編寫完成之后,小扎克伯格把家里的電腦以及診所的電腦都連接了起來。這樣,不光家里人可以坐在自己的屋子里聊天,診所里來了病人,接待員只要在電腦上敲幾個字,老扎克伯格在房間里就能知道了。電腦連接起來之后,老扎克伯格再也不用忍受接待員大呼小叫的騷擾了。
由于是第一次獨自編寫程序,難免會出現漏洞,老扎克伯格曾說過:“這個程序存在漏洞,而且經常出現崩潰的情況,但是我們還是用了一年,這個即時通訊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方便?!敝档靡惶岬氖?,小扎克伯格搞出這個“扎克網”一年之后,美國在線才正式發(fā)布它的即時通訊軟件,而微軟推出MSN、騰訊推出QQ則比“扎克網”晚了三年。雖然這個軟件只用了一年,但是這一舉動也足以顯示出馬克·扎克伯格在電腦方面的超前意識,也充分展現了他在電腦方面的洞察力。
當然,編寫程序是一個耗費時間的工作,為了寫出一套程序,往往需要一個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對程序進行修改、調試,這對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小扎克伯格卻展現了他非凡的毅力。
當然,小扎克伯格在這個時候畢竟還是一個孩子,所以好玩的天性時有顯露,不過他的好玩也只是通過電腦來做一些惡作劇去捉弄自己的姐妹們。他有時候會侵入到小妹唐娜的電腦里,然后在唐娜的電腦屏幕上打出“你的電腦已經被病毒控制,再過30秒將會自行爆炸”,然后屏幕上就會出現倒數的計時器。坐在電腦前的妹妹通常會被嚇得跳起來,大喊著“馬克”,跑到樓下找哥哥求救。等到了哥哥的房間里,看到的是笑得倒在床上的馬克,這時候唐娜才知道被哥哥捉弄了。
當然,馬克·扎克伯格并不是除了電腦就一無所知,在家人和朋友眼里,他簡直就是一個全能選手。除了有非凡的電腦才能,在學校里他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雖然經常不做功課,但是成績依然出眾),他就讀的學校是當地的常青藤附屬中學;他是所在學校擊劍隊的隊長;他還熱愛古典文學,對奧賽德、伊利亞特等史詩可以信手拈來……和周圍那些同齡人比起來,小扎克伯格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展露出自己“神童”的一面了。
3.電腦神童初露鋒芒
在大衛(wèi)·紐曼無法再指導兒子編程之后,老扎克伯格接受了他的建議,把小扎克伯格送到了小鎮(zhèn)附近一所叫仁愛學院的大學去學習計算機。小扎克伯格每周四晚上來這里上一堂課,每次都由老扎克伯格親自接送。在送小扎克伯格進學校學習的時候,計算機的授課老師還以為是老扎克伯格來這里聽課,看著旁邊的小扎克伯格,老師說道:“您不能帶著小孩子來上課,這樣會影響其他人的?!睈鄣氯A·扎克伯格笑了笑,對老師說道:“我想您是誤會了,來這里聽課的是我的兒子,我是來送他的?!崩蠋熆戳丝葱≡瞬?,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還是點了點頭。
不過到了課堂上,老師才發(fā)現這個十幾歲的孩子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他發(fā)現小扎克伯格不像其他的小孩子,讓課堂上其他的東西分散了注意力,而是完全集中在老師教授的知識上。老師講解的每一條代碼,編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漏洞有哪些,小扎克伯格都會記得清清楚楚。另外,一旦發(fā)現自己不懂的內容,小扎克伯格會立即追問,有時候他追問的問題,在一些成年人的眼里都是很深奧的難題。這位老師才真正認識到了小扎克伯格在電腦方面的天賦,而且一再贊揚這個神童。
很多天才都有偏執(zhí)的一面,馬克·扎克伯格身上也存在這種特質,而且在幼年的時候就已經顯現了出來。對于同年齡段的孩子,如果想要說服他們或者組織他們去做某件事,只要很果斷地對他們說“不”就可以了。但是這樣的說辭對小扎克伯格卻沒有絲毫作用,要想說服小扎克伯格必須拿出實質性的證據,或者讓他自己親身經歷一番,否則他絕對不會輕易表示認同。對于這個嚴謹而執(zhí)拗的孩子,馬克·扎克伯格的母親曾擔心他沉迷于電腦會自我封閉,而且她還曾反對過兒子過度接近那臺電腦。因為她想自己的兒子能像普通的孩子那樣,有一個正常的社交關系,能夠和普通的孩子一樣淘氣、玩耍,她害怕兒子過于迷戀電腦而影響了他的健康成長。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后,馬克的母親并未發(fā)現兒子因為電腦而出現心理疾病。馬克雖然酷愛電腦,而且性情里有些偏執(zhí),但是孩子喜歡惡作劇的天性卻一點不比其他同齡人少,而且他的惡作劇比同齡人顯得更加高端。在2000年元旦的夜里,馬克和姐姐蘭迪一起通過電腦切斷了家里的電閘,在一片漆黑里,他們的父親大呼家里的電腦中了“千年蟲”病毒,但是在看到一對兒女憋著笑的樣子,老扎克伯格才明白肯定又讓兩個小鬼捉弄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馬克·扎克伯格的電腦水平也不斷提高,到了中學的時候,他的電腦水平已經比周圍的同學高出了許多。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當他的同學們還在研究游戲如何通關的時候,扎克伯格已經開始著手改進游戲了,而且游戲也成為了扎克伯格與同學交流得最多的話題。
有一次,馬克·扎克伯格聽到幾個同學在討論某一款游戲,討論其中的關卡應該怎么通過。這款游戲他不久之前剛剛玩過,不過由于太簡單,他玩了一次之后就扔在了一邊。但是看到同學們在討論這款游戲,也就湊了過去,把自己的經驗和同學們分享了分享。回到家之后,幾個同學按照馬克·扎克伯格的建議再玩這個游戲,通關變得非常順利。這次之后,周圍的同學對馬克·扎克伯格顯得特別熱情,經常找他討論游戲,而這時候他就會顯得非常興奮,與平日里略顯冷漠、生硬的他大不一樣。
后來扎克伯格還將小伙伴電腦中的游戲進行了修改,在修改的過程中他還借鑒了從媽媽那里學來的心理學,使得游戲的趣味性與挑戰(zhàn)性大大提升。對電腦游戲的修改,一方面滿足了同學們對游戲趣味性與挑戰(zhàn)性的需求,同時也讓扎克伯格迅速與同學們打成一片,而且也間接鍛煉了他的編程能力。
在中學的那段時間里,扎克伯格有很長一段時間迷戀上了對電腦游戲的修改、翻新,到了后來,扎克伯格的母親也開始幫著兒子對游戲進行修改。當然,他的母親并不是在電腦技術上提供幫助,而是在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的時候,給出一些心理方面的建議。但是在和兒子一起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扎克伯格的母親驚喜地發(fā)現,他對同齡人的心理居然把握得非常準確。因此,經過他修改的電腦游戲,總能在關鍵的時候提起玩家的興趣,讓他們不斷接受挑戰(zhàn)。沒過多久,扎克伯格會修改游戲的消息就傳了出去,他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紛紛來找他給自己修改電腦游戲。雖然修改電腦游戲會耗費扎克伯格不少時間,但是他卻對此樂此不疲,而經他修改的游戲也從來沒人讓朋友們失望過。
如果扎克伯格能夠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會成為一名不錯的游戲設計師。但是很顯然,扎克伯格的志愿并不在此。在他升入高中以后,就不再滿足于這些簡單的修修補補,而是開始自己設計一些實用的軟件。
高中時期,扎克伯格在計算機方面最為出色的成績是與朋友一起開發(fā)了一款名為“Synapse”的MP3播放插件。這款軟件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歌單來分析使用者喜歡哪一類音樂,然后根據使用者的喜好自動生成播放列表。
這樣的功能在當時來說絕對是超前而強大的,但是在設計出這款軟件之后,扎克伯格并沒有用它賺錢,而是把軟件放在了網上,供人們免費下載。結果這款軟件很快傳播開來,扎克伯格也因此而名聲大噪,多家媒體爭相報道這位只有17歲的少年。扎克伯格和他的朋友也迅速引起了包括美國在線和微軟在內的眾多知名公司的注意,微軟更是直接開出了近百萬美元的年薪來招納扎克伯格。當扎克伯格的朋友因為這個消息興奮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扎克伯格卻干脆地拒絕了他們的要求。這一匪夷所思的答復讓眾多IT界的精英大跌眼鏡,但是扎克伯格卻像往常一樣繼續(xù)著自己的生活,就像什么都沒發(fā)生一樣。
多年以后,在一次采訪當中,有人問起他當時為什么會拒絕這些公司的邀請,扎克伯格的回答更讓人驚訝,他說道:“之所以會拒絕他們,是因為在他們要求會面的那個時間,我沒有辦法起床?!辈贿^事實是否真的如此,還是一句戲言就不得而知了。
4.牛得一塌糊涂的室友
年僅18歲的扎克伯格拒絕了微軟公司的高薪聘請,這個決定在當時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但是現在看來,扎克伯格的這個決定無疑是正確的。扎克伯格本人是一個崇尚自由的人,如果當時接受了微軟的邀請,雖然他本人在強有力的技術、人力、資金等方面支持下可能會設計出更具實用性的軟件,但是這些東西畢竟要在微軟的框架內完成,這對于喜歡自由發(fā)揮的扎克伯格來說無疑是戴上了枷鎖,他的創(chuàng)作熱情也勢必將大打折扣。另外,服務于他人的公司,設計出來的軟件也必定會打上這些公司的標簽,如此一來,也就沒有了今天的馬克·扎克伯格和Facebook。
十幾歲的少年拒絕了全世界最知名的軟件公司,這在任何人看來都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扎克伯格卻真的做出了這一“不合理”的選擇。然而事實往往就是這樣,那些看似不合理的事情到最后卻會帶來出人意料的結果。而且喜歡自由自在的扎克伯格在這個年齡段也確實不適合去這些公司接受束縛,所以他選擇了求學深造。
2002年秋,長著一張娃娃臉,頂著濃密棕色卷發(fā)的扎克伯格來到了哈佛大學,灰色T恤、藍色牛仔褲和一雙涼鞋,配上略顯呆滯的表情,讓扎克伯格顯得有些另類。而這一身裝扮后來竟成了扎克伯格的標志性著裝,即便是在冬天,他也經常穿一雙橡膠涼鞋。哈佛是全美最為知名的高等學府之一,也是全世界的頂尖學府,可以說是精英們向往的圣地。哈佛為學子們提供了最為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眾多精英的天賦也確實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這種自由的學風也正中了喜好自由的扎克伯格的意。
進入哈佛之后,扎克伯格再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決定——他沒有選擇自己擅長的計算機專業(yè),而是選擇了心理學專業(yè)。其實細想一下,扎克伯格選擇心理學專業(yè)也不難理解。一方面,扎克伯格的母親是一名心理醫(yī)生,他從小耳濡目染;另一方面,扎克伯格雖然不擅長交際,但是他卻很渴望與人交流。而扎克伯格認為,只有了解到了別人心里在想什么,交流才會變得更順暢。當然,扎克伯格雖然選擇了心理學,但是他依舊沉浸在電腦世界之中,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坐在電腦面前鉆研、學習。即便在滿是精英的哈佛大學,扎克伯格在電腦方面過人的才能也迅速展現了出來,他身上那些獨特的魅力也吸引了一眾志同道合的好友。
進入哈佛之后,扎克伯格住進了名為柯蘭的宿舍樓里,他的寢室號碼為H33。這間寢室是整棟宿舍樓里最小的套間,套間分為兩個臥室,臥室小的只能放下一張上下鋪的床和一張小書桌,扎克伯格就是在這么狹小的空間里做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網站,而且從這最小的套間里還走出了幾名億萬富翁。
當時和扎克伯格同住一間臥室的年輕人叫克里斯·休斯,大學期間主修同志文學和歷史??死锼埂ば菟故且粋€非常有理想的人,而且能力出眾,在Facebook初創(chuàng)時期,他曾是網站的發(fā)言人,而且對于網站的設計、管理等方面也給扎克伯格提供了不少意見。雖然克里斯在2007年離開了Facebook,但他確實是Facebook最早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在2008年,克里斯·休斯還擔任了奧巴馬總統(tǒng)候選團隊的在線主管,創(chuàng)辦“我的奧巴馬”網站,幫助奧巴馬贏得了更多年輕人的支持。有人曾說過奧巴馬是美國第一位互聯網總統(tǒng),對于這一稱呼,克里斯功不可沒。
在入學的時候,兩個人并沒有想到自己未來對世界的影響會是如此之大,當時兩個人更在意的是如何把那張上下鋪的床拆了,因為兩個人都不喜歡這種上下鋪的床。最后兩個“天才”總算把上下鋪改成了兩張單人床,雖然讓原本就很狹小的空間變得更加擁擠,但是兩個人卻感到輕松了很多。
住在他們隔壁的是達斯汀·莫斯科維茨和比利·奧爾森,莫斯科維茨是一個非常有經濟頭腦的年輕人,在大學期間主修經濟學。他比扎克伯格晚出生八天,在哈佛的時候經常頂著有些搞笑的爆炸頭。莫斯科維茨是Facebook第一位首席技術官,后來還成為了Facebook的工程副總裁,他也是Facebook的第三名員工。
2008年,莫斯科維茨離開了Facebook,創(chuàng)辦了一家開發(fā)在線協(xié)作和信息分享的軟件公司Asana,并在2013年被選為全美最年輕的億萬富豪。莫斯科維茨雖然在2008年退出了Facebook,但是直到今天,他仍然是Facebook的大股東之一,而且他當初創(chuàng)業(yè)的資金,也是靠出售Facebook的股份來籌集的。
在這四個人中,比利·奧爾森的成就比較小,但是他天性樂觀、喜歡搞怪,是一名不錯的業(yè)余演員。而且Facebook最初的創(chuàng)意,有一部分就是奧爾森提出來的。
與三位室友相比,扎克伯格在社交方面確實有不小的差距,而且不熟悉扎克伯格的人還以為他是一個特別冷漠的家伙,因為扎克伯格的臉上總是出現介于害羞與傲慢之間的神情,讓人捉摸不透。但是他的三個室友在相處中卻了解了這個電腦天才,知道他只是不擅長交際,卻也很樂觀、幽默。當然,如果遇到扎克伯格感興趣的話題,他就會滔滔不絕,說個不停,別人反而很難插進去話。如果不是他感興趣的話題,他往往會用簡單的話語敷衍,有時候僅僅是“哦,是”等單個詞。由于不喜歡談論不感興趣的話題,在這樣的場合中,扎克伯格有時候也會出現神游天外的情況——對別人的話充耳不聞,腦子里反而想著自己在編寫的程序。
另外,和愛因斯坦、比爾·蓋茨這些天才一樣,扎克伯格在生活上也是不修邊幅,比較邋遢。在他的書桌上和室友的書桌上,經常會有他喝完的啤酒瓶,或者吃完零食的袋子,而他自己卻從不收拾。有時候,莫斯科維茨的女朋友會過來幫忙收拾一下。當然,他的幾個室友也差不多是這種情況。有一次,扎克伯格的母親來學??磧鹤?,當看到宿舍的臟亂之后,連連向莫斯科維茨道歉,說扎克伯格在家的時候有保姆照顧,所以他不懂得照顧自己。
按理說,這些不修邊幅、不注意細節(jié)的室友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但是這四個室友卻相處得很融洽。而且扎克伯格這個不擅長社交的人,卻隱約成為了他們的領導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扎克伯格過人的才能;另一方面是因為扎克伯格獨特的魅力,低調、樂觀,有些玩世不恭,但是又有著很強的親和力,所以跟他接觸一段時間之后,幾個室友就被這個大男孩吸引住了。
對于扎克伯格做的一些項目,幾個室友也很樂意參與其中,并給出自己的意見。當然,這三個室友起初對電腦并沒有那么大的興趣,但是在扎克伯格的影響下,他們也逐漸愛上了電腦。莫斯科維茨自學了編程,還是天才級別的,所以后來才成為了Facebook的首位技術官。而且對于什么樣的在線服務對顧客更有意義,如何能夠讓網站更有吸引力,莫斯科維茨有著天然的敏感,他對扎克伯格的項目著實提供了不少好的建議。休斯原本對于編程并不感興趣,但是在他們的影響下也加入其中,而且很快就到了癡迷的程度。當然,奧爾森也是如此。
在牛人輩出的哈佛校園,柯蘭宿舍的幾個大咖逐漸在哈佛校園掀起一股“風浪”,而扎克伯格的大名也在不久之后傳遍了整個哈佛,雖然并不是什么好名聲,但是大家都知道哈佛繼比爾·蓋茨之后,又出了一位電腦天才。
5.“代碼猴子”與哈佛選美網站
T恤、牛仔褲、涼鞋是扎克伯格一貫的穿衣風格,也可以說是他的標志。在哈佛讀書的時候,扎克伯格還經常穿一件印有“代碼猴子”字樣的T恤。事實上,扎克伯格雖然選擇了心理學,但是依然熱衷于編寫各種程序。不過那時候扎克伯格編寫的都是一些簡單、好玩的程序,有一些是用來幫自己應付考試的軟件。
扎克伯格在大學期間選修過一門叫“奧古斯時代藝術”的課程,但是他卻壓根沒有去上過課。等到臨近考試的時候,扎克伯格才拿出這本書,把課程上的圖像生成圖片,整理之后上傳到局域網上,然后再通過郵件把鏈接發(fā)給了選修這門課程的同學。這些同學們登錄局域網之后,即根據自己的認識對這些圖片進行評論。最后,扎克伯格對這些評論進行整理、研究,就這樣,從來沒有上過這門課的扎克伯格竟然通過了考試。
到了2003年,扎克伯格已經是哈佛二年級的學生了。進入大二之后,扎克伯格編寫了一個叫“課程搭配”的軟件,這個軟件的編寫花費了扎克伯格一周的時間。在編寫這個程序之前,扎克伯格把一個兩米長的大白板搬進了宿舍。這樣的白板通常是編程人員用來激發(fā)靈感,或者把自己心里想的程序暫時記載在白板上,然后再搬到電腦上來驗證。
扎克伯格在編寫“課程搭配”的時候就是這樣,經常拿著記號筆在白板前面一站就是幾個小時。他在這塊白板上把“課程搭配”軟件的一些方程式和符號寫下來,或者畫出一些在別人看來是亂七八糟的線條。在編寫投入的時候,他一會上前寫幾個方程式,一會后退抱著胸認真思考著,等有人來的時候,他就得把白板推到前邊來騰出過道。當來人走過去之后,他就把板子再推出來繼續(xù)演算。當然,兩米多長的白板沒法放在臥室,扎克伯格只能把板子放在客廳里。
對于這個白板,莫斯科維茨的印象非常深刻。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他曾說過:“馬克非常喜歡那塊白板,他經常把自己腦海里的那些剛剛形成的雛形放在白板上,把自己的想法呈現在白板上。當他不在白板前寫方程式的時候,就會坐在電腦前把自己的方程式進行推演、驗證。在做軟件的時候,他經常這樣,樂此不疲?!?/p>
扎克伯格在做這個“課程搭配”的時候只是抱著好玩的心態(tài),來為自己找些樂子,所以項目整體上看還略微有些幼稚。哈佛的同學通過這個程序在扎克伯格設計的網頁上點開一門課程,就可以看到有誰選擇了這門課程,然后再點擊一下這位同學的名字,就可以找到這位同學選擇了哪些課程。
扎克伯格設計這個軟件的時候,是為了幫助哈佛的學生選課,但是他們在使用的時候卻變成了另外一種情況。哈佛的學生,尤其是男學生用這個軟件來查看自己中意的女同學選了哪些課程,然后自己也跟著選擇這些課程,“課程搭配”儼然成為了他們“泡妞”的神器。不過這個軟件在上線之后也確實變得很火爆,因為它這種開放而自由的選課方式,十分符合哈佛學生的需求。因此在上線之后,很快就有數百名學生使用了它。
這款軟件的火爆,讓扎克伯格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也讓哈佛的學子認識到了這個電腦怪才的不凡。在這期間,扎克伯格還設計了一款叫“哈瑞·劉易斯的人際六度空間”的軟件。哈瑞·劉易斯是哈佛的計算機教授。扎克伯格把哈佛校報上關于劉易斯教授的文章摘了出來,再根據這些文章來分析劉易斯教授的人際關系,然后把關于劉易斯的這些文章作為基礎,以此來展開相關的人際網。如果想要查詢一個人跟劉易斯教授有什么關系,只要把他的名字輸入進去,軟件就會自動繪出這個人與劉易斯教授的關系,當然,這個人必須是哈佛校內的人員。
其實從“課程搭配”“哈瑞·劉易斯的人際六度空間”這兩款軟件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通過圖片、評論、文章等來尋找人際關系,這些Facebook的元素已經開始在扎克伯格設計的軟件中體現出來,只是那個時候完整的概念還沒形成。
在這年的10月,扎克伯格還創(chuàng)立了Facemash網站,這是一個“Hot or Hot”的應用程序,也是Facebook的前身。
而Facemash能夠上線則僅僅是因為一場惡作劇,當時的扎克伯格不知道是因為什么事情變得異常煩悶,也不知道是因為失戀了,還是因為被朋友冷落了,總之他就像是一只充滿氣的氣球,漲得難受,千方百計尋找發(fā)泄的途徑。
一天晚上,喝了幾罐啤酒的扎克伯格打開了自己的手提電腦,然后就開始飛快地敲擊鍵盤,尋找發(fā)泄的目標。幾分鐘之后,一個念頭閃現在他的腦海里:入侵哈佛的宿舍樓,根據里面的“花名冊”,把宿舍樓里學生的照片下載到自己的電腦里。
說干就干,哈佛的網絡管理算是比較嚴密的,但是卻擋不住扎克伯格。他首先入侵的是自己所在的柯蘭宿舍樓,沒費吹灰之力就把整棟樓所有的照片下載到了自己的電腦里。在隨后的幾個小時里,扎克伯格“掃蕩”了哈佛的另外幾棟宿舍樓,除了兩棟很難搜到照片的宿舍樓幸免于難外,有9棟宿舍樓的照片被扎克伯格搞到手。
看著各式各樣的照片,扎克伯格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然后他繼續(xù)自己的工作,按照“花名冊”他標出了這些學生的姓名、體重以及其他一些信息。在他忙碌的時候,同寢室的幾個室友發(fā)現了他的行動,也加入了進來。慣于搞怪的奧爾森提出了一個建議,編寫一個程序,把這些學生的照片放到網上,然后讓哈佛的學生對兩個同性進行評價、打分,評出哈佛校園的一哥一姐。
其他幾個人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他們說干就干,花費了幾個小時的時間,Facemash就這樣被他們搞了出來。完成網站之后,幾個家伙又打開幾罐啤酒慶祝了一番。也許是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有些不妥,所以扎克伯格并沒有把網站的鏈接發(fā)給太多人,只是給了一些比較不錯的朋友。但是事情的發(fā)展很快就超過了扎克伯格的想象,Facemash上線僅僅5個小時,就有數百名學生登錄了網站,對上面的2萬多張照片進行了打分、評價。十幾個小時之后,哈佛的計算機服務部門檢測到了不正常的流量,于是開始追查原因,最后發(fā)現是扎克伯格搞的鬼,然后就凍結了他的電腦賬號。
原來,扎克伯格隔壁寢室的一名學生在關注了Facemash之后,發(fā)現自己在一段時間里被評為了人氣最高的男生,于是就把網站的鏈接分享給了其他朋友,結果一傳十、十傳百,訪問Facemash的人呈現出了井噴式的增長。
關注的人氣上來之后,扎克伯格的麻煩也來了。哈佛大學的兩個女子組織——拉丁美洲女子組織和哈佛黑人女子協(xié)會向校方提出了投訴。他們認為扎克伯格創(chuàng)建網站,把學生的照片放在網上供人評價,是對女性極不尊重的表現。哈佛校報也對扎克伯格提出了批評,認為他這是“暴力黑客攻擊”,還稱他是“野蠻編程”。
隨后,哈佛校方召集了Facemash幾個相關人員,對他們進行批評,并宣布了對扎克伯格的處分——留校察看,而其他幾個人校方卻并沒有給予處罰。但是扎克伯格對這一處分并沒有放在心上,而且他也不認為自己是錯誤的。在后來的采訪中他還說道:“這是一次很有價值的嘗試,說不定還會擴展到其他學校去。”事實上,后來確實有不少學校模仿了扎克伯格的“哈佛選美網站”。國內的武漢大學在2012年就有學生搞出了“武漢大學Facemash”來選出最帥男生和最美女生。
Facemash雖然上線一天就被關閉,但是扎克伯格的大名卻傳遍了整個哈佛,只不過并不是什么好名聲。但是在這個時候,扎克伯格已然清楚地認識到,人們對周圍的事物有著莫名的關心,通過周圍的這些事物可以把陌生人聯系起來,創(chuàng)建這樣一個網站的念頭也開始出現在他的腦海里。
6.The facebook
留校察看不是一個很好的名聲,但是扎克伯格對名譽、金錢天生就不在意。他曾說過,建造網站并不是為了盈利,把網站建得有趣要比掙錢更重要。這就是扎克伯格,玩世不恭而又蔑視平庸。所以,雖然他頂著一個留校察看的處分,但是卻依然我行我素,做著自己喜歡的那些事情。
Facemash風波過后沒多久,三名高年級的學生找到了扎克伯格。他們是泰勒·溫科吾斯和卡梅隆·溫科吾斯兄弟以及他們的朋友蒂維雅·納倫德拉。溫科吾斯兄弟是大四的學生,也是奧運賽艦艇隊的主力選手,他們?yōu)楣鸫髮W贏得了很多榮譽,也算得上是哈佛的風云人物,尖子生中的尖子生。
溫科吾斯兄弟和他們的朋友蒂維雅·納倫德拉當時正在做一個叫“哈佛聯誼會”的網站。他們認為哈佛的學生彼此之間認識的機會比較少,因此想要創(chuàng)建一個網站來方便哈佛學生之間結識彼此。他們想要的網站構架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約會,一個用來聯誼。哈佛的學生在網站上注冊之后,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個人信息、興趣愛好等放在自己的主頁上,以此來吸引其他學生的注意,或者找到情投意合的人,這是他們做這個網站的目的。
不過,溫科吾斯兄弟和蒂維雅·納倫德拉都不懂編程,而原先負責程序的學生因為一些事情退出了這個項目,所以他們急需新的編程高手加入。在Facemash風波中,他們看到了扎克伯格在電腦方面出眾的才華,于是就邀請扎克伯格加入他們的項目。扎克伯格對這兩兄弟也有所了解,只是平時大家所處的圈子不一樣,所以并沒有交集,但是在聽了兩兄弟的構想之后,爽快地答應了他們。
確定合作之后,兩兄弟把以前做出的部分交給了扎克伯格,扎克伯格也答應他們盡快做出技術方案。但是在做了一段時間之后,扎克伯格越來越清晰地感覺到,自己應該做屬于自己的網站,因此就沒有把技術方案交給溫科吾斯兄弟,這時的他已經有了甩開溫科吾斯兄弟獨立創(chuàng)建網站的想法。
后來,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自己的一個好友愛德華多·薩維林,他們是在哈佛猶太學生聯誼會上認識的,因為兩個人的氣質比較相符,有許多共同的話題,所以很快成為了好朋友。愛德華多家境很好,而且他自己也很有經濟頭腦,高中時期就通過石油交易掙到了30萬美元。當他聽了扎克伯格的想法之后,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項目,而且他相信,扎克伯格在電腦方面不會讓他失望,于是愛德華多主動提出負責這個網站的啟動資金。很快,他就往扎克伯格的賬戶里打了1000美元,扎克伯格也承諾,愛德華多擁有這個網站30%的股份,他自己占70%。
2004年1月11日,扎克伯格向域名公司支付了85美元,注冊了“The facebook.com”一年的域名使用權(那個多余的The在第二年的9月份才被他們拿掉),他們還從紐約州租好了服務器。一切準備就緒之后,2004年2月4日,The facebook正式上線了。網站上線之后,扎克伯格自己先注冊了4個賬戶,其中前三個用來測試網站能否正常運行,第四個自己用,第五個和第六個分別是克里斯·休斯和達斯汀·莫斯科維茨,第七個就是愛德華多。
在確定網站可以正常運行之后,幾個好友把網站的鏈接以郵件的形式發(fā)給了柯蘭宿舍樓的左鄰右舍們??绿m宿舍樓大約有300人左右,郵件發(fā)出去沒多久,就有幾十個人注冊成為了用戶。隨后,注冊人數開始大幅增長,上線不到一周的時間就有1000多人參與了注冊。這個網站很快在哈佛引起巨大的轟動,不光是學生,連教職工也參與了進來,他們每天都要數次登錄自己的賬號,分享自己發(fā)現的有趣的事情、圖片,也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好友。
對于網站的經營,扎克伯格當時并沒有放在心上,他做出這個網站是因為覺得有趣、夠酷。但是愛德華多則認為他們應該成立公司來管理這家網站了,在和扎克伯格商量之后,也就是網站上線三個月后,愛德華多把The facebook注冊成了一家有限責任公司。
The facebook的爆紅引來溫科吾斯兄弟的不滿,他們認為扎克伯格剽竊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但是扎克伯格卻不這么認為,他覺得自己的The facebook與溫科吾斯兄弟的“哈佛聯誼會”根本就是兩回事?!肮鹇撜x會”只是為了方便哈佛的男同學和女同學交往,而The facebook則是在構建新的人際關系,兩個觀念根本就不存在相似性。但是溫科吾斯兄弟和蒂維雅·納倫德拉則始終認為扎克伯格是一個“小偷”,而且還很卑鄙地阻礙他們的網站上線。
雙方從The facebook上線開始就大打口水仗,最后溫科吾斯還聘請了律師將The facebook和扎克伯格告上了法庭,最后以扎克伯格付給溫科吾斯兄弟6500萬美元為代價,雙方才結束了這場爭論。
對于扎克伯格是否竊取了溫科吾斯兄弟的創(chuàng)意并沒有明顯的證據,但是拖延“哈佛聯誼會”上線則確有其事。在訴訟期間,扎克伯格在網上的一部分聊天記錄被搜了出來,在聊天記錄里他曾清楚地說過要做一些事情搞掉那個網站。這些聊天記錄也暴露了扎克伯格性格中陰暗的一面——背后傷人。
不管怎么說,The facebook正式上線了,雖然在當時只允許哈佛校內的人員注冊,但是它的發(fā)展?jié)摿σ呀泴崒嵲谠诒憩F了出來。使用The facebook的人數大大超出了扎克伯格的想象,The facebook這個“國度”的膨脹速度也讓世人震驚,而扎克伯格則成為了這個“國度”里的年輕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