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三二〇”之前蔣介石的心理狀態(tài)

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 作者:楊天石 著


一 “三二〇”之前蔣介石的心理狀態(tài)

中山艦事件后,蔣介石曾多次談到有關經(jīng)過,但是,他吞吞吐吐,欲言又止。6月28日,他在孫中山紀念周上演說稱:“若要三月二十日這事情完全明白的時候,要等到我死了,拿我的日記和給各位同志答復質(zhì)問的信,才可以公開出來。那時一切公案,自然可以大白于天下了?!?sup >(1)現(xiàn)在,我們就根據(jù)所能見到的蔣介石這一時期的日記及有關信件、資料,對它進行一次考察。

根據(jù)日記、信件等資料,自1926年1月起,蔣介石和蘇俄軍事顧問團團長季山嘉以及汪精衛(wèi)之間的矛盾急劇尖銳。先是表現(xiàn)在北伐問題上,后又表現(xiàn)在黃埔軍校和王懋功第二師的經(jīng)費增減問題上。

1925年末,蔣介石從汕頭啟程回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張立即北伐。12月28日日記云:“預定明年8月克復武漢?!?sup >(2)1926年1月4日,他在國民政府春酌中發(fā)表演說:“從敵人內(nèi)部情形看去,崩潰一天快似一天。本黨今年再加努力,可以將軍閥一概打倒,直到北京?!?sup >(3)兩天后,他在向大會所作的軍事報告中又聲稱:“再用些精神,積極整頓,本黨的力量就不難統(tǒng)一中國”,“我們的政府已經(jīng)確實有了力量來向外發(fā)展了”(4)。季山嘉反對蔣介石立即北伐的主張。他在黃埔軍校會議上以及在和蔣介石的個別談話中,都明確表示過自己的意見。這些意見,從顧問團寫給蘇聯(lián)駐華使館的報告中可以知其梗概。該報告認為:“國民黨中央缺乏團結(jié)和穩(wěn)定。它的成員中包含著各種各樣的成份,經(jīng)常搖擺不定”;又說:“軍隊缺乏完善的政治組織,將領們個人仍然擁有很大的權力。在有利的情況下,他們中的部分人可能反叛政府,并且在國民黨右翼的政治口號下,聯(lián)合人口中的不滿成份。另一方面,國民革命軍何時才能對北軍保持技術上的優(yōu)勢還很難說。當然,革命軍的失敗將給予廣州內(nèi)部的反革命以良機。”(5)文件未署名,但季山嘉身為顧問團團長,報告顯然代表了他的意見。據(jù)此可知,季山嘉和顧問們認為,由于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條件還不成熟,因此,北伐應該從緩。然而,蔣介石容不得反對意見,二人的裂痕由此肇端。

但是,這一時期,蔣介石與季山嘉之間的關系還未徹底破裂。1月中旬,奉、直軍閥在華北夾攻馮玉祥的國民軍。為此,季山嘉提出兩項建議:1.由海道出兵往天津,援助國民軍;2.蔣介石親赴北方練兵。其地點,據(jù)說是在海參崴。(6)對于這兩項建議,汪精衛(wèi)贊成,蔣介石最初也同意。1月20日日記云:“往訪季山嘉將軍,商運兵往天津援助事。”28日日記又云:“往訪季山嘉顧問,研究北方軍事、政治進行。余實決心在北方覓得一革命根據(jù)﹝地﹞,其發(fā)展效力必大于南方十倍也。”然而,蔣介石很快就改變了態(tài)度。2月6日,軍事委員會會議議決黃埔軍校經(jīng)費30萬元,王懋功第二師經(jīng)費12萬元。7日,軍校經(jīng)費減至27萬元,王懋功第二師的經(jīng)費則增至15萬元。此事引起蔣介石的疑忌,懷疑是季山嘉起了作用(7)。當日,蔣介石和季山嘉進行了一次談話。從有關資料看,季山嘉擔心中國革命重蹈土耳其的覆轍,對國民革命軍軍官的素質(zhì)表示不滿,對蔣介石也有委婉的批評。蔣介石“意頗郁郁”,抱怨蘇俄顧問“傾信不?!保谌沼浿姓f:“往訪季山嘉顧問,談政局與軍隊組織,語多規(guī)諷,而其疑懼我之心,亦昭然若揭?!奔旧郊斡X察到了蔣介石的不滿,曾于事后即向汪精衛(wèi)表示:“我等俄國同志,若非十二分信服蔣校長,則我等斷不致不遠萬里而來,既來之后,除了幫助蔣校長,再無別種希望?!庇址Q:“至于其他一切商榷,我等既意存幫助,則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此正由十二分信服,故如此直言不隱。若蔣校長以為照此即是傾信不專,則無異禁我等不可直言矣?!?sup >(8)季山嘉的這一態(tài)度,柔中有剛,一方面表示“信服”蔣校長,“幫助”蔣校長,另一方面又毫不妥協(xié)地聲明,在有不同意見時應該“直言不隱”。汪精衛(wèi)隨即于8日致函蔣介石,將季山嘉的上述表態(tài)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他。蔣介石的直接反應是,決定辭去一切軍職。8日,蔣介石表示不就軍事總監(jiān)一職;9日,呈請辭去軍事委員會委員及廣州衛(wèi)戍司令職務,并草擬通電稿。11日日記提出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積極進行,沖破難關”,一條是“消極下去,減輕責任,以為下野地步”,并云:“蘇俄同事,疑忌我,侮弄我,或非其本懷,然亦何為而然?”13日,日記中突然有了準備赴俄的記載:“如求進步,必須積極,否則往莫斯科一游,觀察蘇聯(lián)情況,以資借鏡?!?/p>

在蔣介石與季山嘉的矛盾中,汪精衛(wèi)支持季山嘉。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蔣介石提出北伐問題,汪精衛(wèi)曾表示同意,并開始準備經(jīng)費,但不久轉(zhuǎn)而贊同季山嘉的意見?!岸蟆蔽淳捅狈栴}做出任何決定。2月8日,汪精衛(wèi)在向蔣介石轉(zhuǎn)述季山嘉態(tài)度的信函中,又盛贊季山嘉“說話時,一種光明誠愨之態(tài)度,令銘十分感動”,要蔣介石創(chuàng)造條件,使季山嘉等能夠“暢所欲言,了無忌諱,了無隔閡”(9)。對于蔣介石的辭職,汪精衛(wèi)則一再挽留,2月9日函云:“廣州衛(wèi)戍司令職,弟實不宜辭,是否因經(jīng)費無著?此層銘昨夜曾想及,故今晨致弟一電,請開預算單?!?sup >(10)12日再致一函云:“以后弟無論辭何職,乞先明以告我。如因兄糊涂,致弟辦事困難,則兄必不吝改過。”(11)14日,汪精衛(wèi)并親訪蔣介石,從上午一直談到晚上,勸他打消辭意(12)。但是,蔣介石毫不動心。19日,蔣介石向汪精衛(wèi)正式提出“赴俄休養(yǎng)”一事。當日日記云:“余決意赴俄休養(yǎng),研究革命政理,以近來環(huán)境惡劣,有加無已,而各方懷疑漸集,積怨叢生,部下思想不能一致,個人意向亦難確定,而安樂非可與共,劬勞訖(汔)可小休。綜此數(shù)因,不得不離粵遠游也?!蓖眨旧郊蔚绞Y介石寓所訪問,談話中,蔣介石透露了“赴俄”的意圖,并且觀察季山嘉的反應,于日記中寫下了“狀似不安”四字。大約在此期間,蔣介石擬派邵力子赴北京,請鮑羅廷回粵。隨后又致電鮑羅廷,要求撤換季山嘉。

2月24日,國民政府成立兩廣統(tǒng)一委員會,任命汪精衛(wèi)、蔣介石、譚延闿、朱培德、李濟深、白崇禧為委員,將廣西軍隊改編為第八軍、第九軍,以李宗仁、黃紹竑為軍長。此事進一步引起蔣介石的疑忌,他認為廣東有6個軍,照次序,廣西軍隊應為第七、第八軍。但是,現(xiàn)在卻將第七軍的建制空下來,必然是季山嘉企圖動員王懋功背叛自己,然后任命他為第七軍軍長(13)。于是,蔣介石于26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將王懋功扣留,任命自己的親信劉峙為第二師師長。當日日記云:“此人(指王——筆者)狡悍惡劣,惟利是視”,“其用心險惡不可問,外人不察,思利用以倒我”,“故決心驅(qū)除之”。次日,將王押送赴滬。

王懋功政治上接近汪精衛(wèi),王部是汪可以掌握的一支武裝力量。蔣介石驅(qū)王之后,覺得心頭一塊石頭落了地。當日在日記中得意地寫道:“凡事應認明其原因與要點。要點一破,則一切糾紛不解自決。一月以來,心境時刻戰(zhàn)兢,至此稍獲安定,然而險危極矣。”他找到汪精衛(wèi),聲言季山嘉“專橫矛盾,如不免除,不惟黨國有害,且必牽動中俄邦交”;又稱:“如不準我辭職,就應令季山嘉回俄?!毕挛?,季山嘉在和汪精衛(wèi)議事時,表示將辭去顧問職務。蔣介石在日記中對此稱:“不知其尚有何作用也?”

盡管蔣介石在驅(qū)除王懋功問題上取得了勝利,但仍然疑慮重重,覺得自己處于極為危險的境地。3月5日日記云:“單槍匹馬,前虎后狼,孤孽顛危,此吾今日之環(huán)境也?!?月7日,劉峙、鄧演達二人告訴蔣介石,有人以油印傳單分送各處,企圖掀起“反蔣”運動,這更增加了蔣介石的危險感,覺得有人在陷害他,企圖把他搞掉。3月10日日記云:“近日反蔣運動傳單不一,疑我、謗我、忌我、誣我、排我、害我者亦漸明顯,遇此拂逆精神打劫,而心志益堅矣。”這時,蔣介石和季山嘉的矛盾更形尖銳,以致于公然“反臉”(14)。12日,季山嘉向他“極陳北伐之不利”,蔣則“力辟其謬妄”(15)。原先,蔣曾同意季山嘉由海路運兵往天津的計劃,此時卻認為這是“打消北伐根本之計”,與孫中山的“北伐”之志完全“相反”(16)。對于季山嘉勸他往北方練兵的建議,更認為是心懷叵測,是有意設法使他離開廣東,“以失軍中之重心,減少吾黨之勢力”(17)?!案岸硇蒺B(yǎng)”本來是蔣介石自己提出的,而當汪精衛(wèi)為了緩解他和季山嘉的矛盾,同意這一要求,惟其“速行”(18)時,蔣介石卻又恐懼起來。3月14日,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談話后,在日記中寫道:“頃聆季新言,有諷余離粵意,其受讒已深,無法自解,可奈何!”3月15日日記云:“憂患疑懼已極,自悔用人不能察言觀色,竟困于垓心﹝下﹞,天下事不可為矣!”這一時期,他和秘書陳立夫的赴俄護照也得到批準(19),就使他更加惶惶然了。

正是在這種狀態(tài)下,右派乘虛而入,利用蔣介石多疑的心理,制造謠言和事端,以進一步挑起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季山嘉以及共產(chǎn)黨人之間的矛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