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心態(tài)系列
美容之心
十八九歲的時候生活在農(nóng)村,農(nóng)村的太陽把臉色曬成了蘋果,把眼角抹了香油。曾羨幕城市里下放的女知青白哲而有些病態(tài)的模樣,可恨那紅色那光亮終是不退。
十幾年后的某一天,與小女兒路過照相館,心想,以前只是和女兒拍過些風景照,遠遠的,母女都朦朧的——美麗?,F(xiàn)在正襟危坐地照一張,看看如何。相片一取出便嚇壞了,女兒的蘋果臉旁邊,怎么會是一個歲月悠悠的老媽媽!忙把女兒一個人剪進相冊,媽媽那一半就讓它魂飛魄散。后來把這一則故事說給同齡的朋友聽,朋友說;“我們開始有危機了?!彼?,關(guān)于美容意識,多半不是因為電視里的化妝品廣告如何鼓噪,不是因為大街小巷美容院如何櫛比鱗次,而就是從這一刻啟蒙。
于是就開始留心一個個女性美容后的“社會效應(yīng)”。我發(fā)現(xiàn),大連街上小姐女士的化妝水平不知什么時候發(fā)生了質(zhì)變。以前我不化妝,很大的因由是某些女性化妝術(shù)的低劣而不屑一顧,當然也就不屑一試?,F(xiàn)在,隨著化妝材料和工具的先進新穎,再也不見有人仿佛白給似的往臉上唇上抹紅,往眼窩眉毛涂鴉了,偶爾遇見一位瀟灑女郎,會以為與好萊塢女星擦肩而過,賞心悅目怡情。懺然一動,也想回家試試。但是人沒等到家,熱情轉(zhuǎn)瞬減半,面部美容須與定型發(fā)膠、名牌時裝以及手頸飾物連成一片,又須與年齡、職業(yè)、收入以及家私和諧一體,所以想來想去,還是本色些吧。
前不久,一位朋友自遠方來。送我的禮物是一個精致的化妝盒,里面美容佳品佳具一應(yīng)俱全。那一夜,就陪她在賓館住下,傾談到凌晨,主題就是女人與美容。她說,她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是洗臉,然后切菜,切黃瓜就用黃瓜擦臉,切西紅柿就用西紅柿擦臉,當然平時喝牛奶、吃西瓜也是照擦不誤,用天然蜂王漿滋潤皮膚更是歲月不留痕。直說得我一驚一乍的。見我猶猶豫豫,又躍躍欲試,她就現(xiàn)場示范,指導我如何描眉,如何繪目,如何涂唇。天哪,她化妝的時候,姿態(tài)很由衷,很童真,提胸收腹,把臉部盡情地往鏡子里面探,一筆一筆像在畫畫兒,好像這一筆這樣畫下去,就一定是美麗,直看得我亦喜亦悲的。也是,女人走過而立之年,正跨在年輕與成熟的峽谷之間,年輕只是因為心靈仍耍賴似的滯留在花季,成熟則是因為品嘗了人生的許多滋味。而歲月像法官一樣在臉上駐足。但我還是高興,因為敢于化妝的女人,必定是一個自信的女人。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或許也要走進化妝美容潮流里了。只要有分寸,那么既是美化自己,也是美化社會。
出門想家
家是一個人在世界上最寶貴的財產(chǎn),女人對家似有一種然的依戀。女人家女人家,沒有女人就沒有家,女人命是屬于家的。
但是現(xiàn)代女性的家庭觀念似乎比以前淡泊。職業(yè)女性,尤其是知識女性,走進家庭之后,擁擠中常常萌發(fā)奇想,希望與家有一段距離,有一點空白,或獨自去做一件事而不必先獲得別人許可?;虮池撔心疑下?,做天涯孤旅,哪怕在外面碰得頭破血流,只為有一次失敗體驗,人生也是富有質(zhì)感。
我就曾有過無數(shù)次遠游打算,比如孔孟之鄉(xiāng)的泰山,比如佛教之宗的峨嵋,比如園林之萃的蘇杭,比如山水之秀的桂林,還有神秘的西部,騾猛的北大荒,都入心入夢地牽掛過??傁M氉砸蝗?,無累無贊,想到哪兒,就到哪兒,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吃想住全憑自己,來到自然中,就把自己變作一個自然人,一切隨心所欲,把工作的勞累,人李的煩惱,散成一路風塵,真是再好不過了。
但是,設(shè)想往往落空。本來和同事約好秋天去看滿山紅葉參參差差,秋氣秋色中感受一種沉淀之美。然而這念頭被秋天里的一些事情淹沒了。于是寄望來年春天,想必春天清明之日放足遠野,領(lǐng)略自然一元復始生活重新起步的境界,也是難忘的美麗。但是春天亦有春天的忙碌。一切只是想過,沒有離退休沒有可供自己安排的時間沒有十分鼓脹的錢袋便沒有條件去做,也便順得去做了。此情此景常常就成為同屋幾位與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都沽點邊的女士的喜怒哀樂話題,成為辦公室里的故事。
其實讀讀歷代的游記就知道,游山玩水怡情悅性古已有之,且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大天性。人在這個地球上生存,就該知道地球多大多圓。在旅游已成為一種時髦、一種文化的當今,旅游不應(yīng)是一些種族一些人們的專利,但確如我這樣視旅游為奢侈的人亦不算少數(shù)。
更可氣的是,即使偶有一次機緣,我這人又生怪癖:出門就想家。前年春天去廣州,走的時侯就作了順便去海南望一眼的打算。廣州事畢,便買好去海南的機票。因為純屬去玩,心下并不坦然,夜里就突然想家,想女兒,以至于絕望一般。于是天亮就去退機票,被扣去手續(xù)費27元,然后又托人買回大連的機票,花小費50元,此時卻絕不疼錢,絕對瀟灑,只為早早回家??墒秋w機在周水子一著地,立刻后悔萬分,家和女兒日日是我的,今生今世能去幾次海南?想當現(xiàn)代女性卻終歸當?shù)貌粡氐?。唉,女人這一輩子,想的是家,愛的是家,怨的也是家。這也成了一種文化。
不許孤獨
身為編輯,便無法孤獨。在單位,我基本上算是一個有敬業(yè)思想的人,上班坐到桌前,面對一大探稿子,認真得抬不起頭。有時還要有作者來面談,還要接無數(shù)的電話,口也干了,腦也干了。下班回到家里,門一關(guān),才覺人是自己的,真想躺下??墒?,女兒早已捧出一本書拄到眼前,還要做飯吃飯。好在不用坐著,不用累眼睛累腦子,如體育鍛煉一般。
剛剛吁出一口長氣,有人敲門。已經(jīng)換上只有在家也只能在家穿的衣服,這時就得再慌慌張張穿上白天的盔甲,一本正經(jīng)地去開門。來的人不論面生或面熟,進屋就喊老師。并且說明是誰誰介紹來的,誰誰給畫的路線圖,誰誰說某某老師那個人心眼好,沒有架子,有稿子就請她看……先戴上高帽,于是就一篇一篇再看得眼疼、腦疼。
把這些感覺說給同事聽,同辛竟列舉出一大堆尷尬,說他們常常是正在衛(wèi)生間洗澡時有人敲門;正在如廁時有人敲門;有時卻是夫妻恩愛或拌嘴時有人敲門。說完哈哈大笑。有人敲門是一種享受,或許真的就發(fā)現(xiàn)一個好苗子,一篇好文章。編輯永不拒絕這個。但是……
身居城市,而老家在僻遠的鄉(xiāng)下,這日子也沒法孤獨。每每的,就有鄉(xiāng)下的本家或親戚找到單位里來,凡來必有要事,小心翼翼說完,卻不由你推脫不辦。每每的,下班回家爬上四樓,猛然就見門口坐著或蹲著一堆大人孩子,一看都是八桿子打不到的老親古鄰,來治病,來打官司告狀,或者給姑娘兒子置辦結(jié)婚用品。凡到家門口,就得供吃供住,這一夜便是床上地上睡滿了人,再新再嬌貴的被褥也要翻出來鋪蓋。第二天,治病的就陪去醫(yī)院,排隊掛號,找“好大夫”診病開藥,如果手術(shù)則要考慮飯盒、臉盆、痰盂、拖鞋,從頭麻煩到腳。若是打官司告狀可就慘了,得跟著一起跺腳氣憤一起傷心落淚,家里還得備著各種法律常識書,用時信手拈來,然后指點怎樣找公檢法。買嫁妝的則更是離不開我,要求我用城里人的眼光帶他們走街串店一一挑選,以至于我平時不用逛商店,就等著這一天走得腳后跟兒疼……這些年,鄉(xiāng)下人進城手頭寬綽,來了并不白吃白住,雞蛋水果地瓜蔬菜大包小包地拎。可我心里疼的并不是花費,而是時間。如果跟親友們談時間,他們會大惑,一年到頭來幾回?沒有誰來找你?卻不知你來他來一個一個地來,而全由我一個人面對。但這些是能夠說出來的么?
身居海濱城市,而朋友四面八方,更是沒有理由孤獨。某日有朋遠道而來,或出差,或旅游,不亦樂乎。我喜歡并珍惜這樣的時刻。但是,隨著旅游熱的興起,旅游區(qū)居民便面臨著一種美麗的災(zāi)難。每年旅游旺季,家家戶戶仙客如云,應(yīng)接不暇。如今許多人已患有夏天恐怖癥了。凡內(nèi)地來的,一要吃海鮮,二要洗海澡,三要逛遍風景名勝區(qū)。只是吃海鮮怕給人家吃出毛病,洗海澡擔心洗出三長兩短,逛風景則是又要陪上時間。另外住也成問題,天熱便覺空間小,加上蛟叮蟲咬,哪一點顧不到不怕慢待了朋友?
年年月月,人生在世,要應(yīng)付許多,面對許多。這就是人間煙火。如今的人都十分看重人際關(guān)系,講究親戚禮道,強調(diào)高樓大廈現(xiàn)代文明不能丟掉大雜院光榮傳統(tǒng)。但有時真是想不開,真的感覺累。每個人都有自己維護的生活秩序,每個人又都可能走進別人的生活秩序,人人之間,即使是親朋好友之間,是否也該有一種默契和關(guān)照呢?
主角意識
女人在家里總有一種主角意識,因為女人愛家。女人愛家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實實在在去愛。比如拾掇家,在女人幾乎是一種癡迷。
一日朋友聚會,有人談及某女士愛清潔。那女士讓丈夫把家中所有家具的“腿”全部墊高,為約能把拖布伸進去。家里不鋪地毯,有吸塵器也不鋪,就為了能用拖布絡(luò)地。每天一進家門就挽袖子抨胳膊,前身總是沮淋琳的。舊鞋破布即便要扔掉,也必洗干凈再扔。丈夫?qū)懳恼虏粫r就聽見喊“把腿抬起來”——拖布來了。寫一篇文章,抬幾次腿,思路就被打斷幾次。家中最費的是肥皂和去污粉。平素性情極柔順,一停水就罵大街,仿佛世界末日……大家聽到后來,不免覺得滑稽。
我自以為,愛清潔不是壞事,“潔癖”則大約是精神有了毛病。拾掇家的目的,在于舒適受用。男人女人乃至孩子,在外面工作學習奔勞一天,晚上回到家中,從精神到肉體,都需要有一個整潔安恬的環(huán)境,來疏散緊張,化解疲勞,清除煩惱,宣泄歡樂。這就是家的本職。家是為人存在的,人不是家的奴隸。這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
然而恰恰就有這樣情形,除了前面說的以外,還有就是目前不少家庭搞起裝修,如三星四星級賓館。生活水平高了,裝修一下居室亦是文明和進步。問題是這就忙壞了家庭主婦?;丶冶緛碓摯跉鈨海瑓s又要操起吸塵器,系上圍裙或換上工作服,像個老媽子似的。賓館一樣優(yōu)雅的環(huán)境,里面住的主人卻仆役一般站在桌椅簾悻之問,實在耐人咀嚼。
細想想,女人也是不同的。有一種女人不修邊幅,潑馬張飛的,對自己且不負責,她身后的家可想而知;另有一種女人只顧自己臉蛋漂亮、穿著時髦,家卻荒蕪得令人咋亂還有一種女人屬事業(yè)型的,有心愛家卻做不完整,連對丈夫孩子也顧不上溫存。但多數(shù)女人是賢妻良母家庭式的,這樣的女人樂天知命,不論房子多小多破,只要這一隅屬于她,她就會像裁縫或洗衣婦一樣,把褶皺熨平,把污穢楷凈,有章有法有節(jié)有奏地過平常日子。這樣的女人安分守己,不論家中來不來外人,不論那個角落是否有人注意,她都會表里如一,不改初衷,按照自己的喜歡和情趣一一安頓滿意。女人拾掇家似乎并不全是做給人看,而是求自家心安。所以有人說,女人為拾掇家付出的智慧和勞動,不亞于她在單位為工作花費的精神和體力。所以有人說,女人比男人還累。所幸的是,女人做這些再累也心甘情愿,樂此不疲。
我也是一個極希望家中干凈舒適的女人。有時請一天假在家寫稿子,就有半天是打掃衛(wèi)生,不打掃到身后無一點牽掛,不能安寧地坐到桌前。有位搞文學的朋友把我說得徹頭徹尾:你是個什么都要干好什么都放不下的女人,所以你成不了大器。我也知道自己瑣瑣碎碎,庸庸常常,但就是不能脫俗,在生活上,不愿失去一次做主角的機會。
拾掇家在女人是一種天性。我想,這世界實在少不了愛清潔的女人,只是女人不論做什么都別做到成“癖”的份兒上,而要具有真正的美感。
渴望表現(xiàn)
平常人的生活平靜如水,今天的腳步與昨天的腳步重登,今天的心情與昨天的心情沒有改變,日子過得秩秩序序,一切已是十分的習慣。突然某天,單位里宣布成立百人合唱隊,而我是那百分之一。從聽到消息心便悸動不停,仿佛要經(jīng)歷一件大事情。
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齡時,天天唱歌,母親說我唱歌當飯吃。長大了就很少唱了,長大了許多曾經(jīng)生死相依的東西就銷聲匿跡了。
對唱歌雖并不陌生,卻也覺得遙遠。但是左右看看,不論宣布到誰,一百個人竟沒有一個是拒絕的。就想,反正是大合唱,只要口型對準了,聲音大小沒人舉報,湊個數(shù)吧。
沒料到,參加了情緒就大不一樣了。練歌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十二分的認真,一個個小嘴張得小燕子似的。其實,似乎沒有人在乎嗓子好壞,而更在乎參加;沒有人在乎百分之一,而更在乎自己已不是原來的自己。我也是。一段日子,幾乎每個下午都要抽點時間練歌,于是每天的工作里就有了一種盼望,盼望有一段時間從自己的禁錮里走出來,從平淡的人生中走出來,切切不可放過一次可以轟轟烈烈地宣泄、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的機會。這樣想著,再練歌就二十四分認真了。一百人的二十四分認真加在一起,歌聲就震天動地了。
更讓我驚奇的是,比賽那一天,我們報社方隊女的一律紅衣白裙,男的一律白衣紅領(lǐng)帶,個個年輕了10歲。幾位年紀大些的女士重重地涂了口紅腮紅眼影,幾乎是六·一兒童了。還有幾位小姐未等演出腿已緊張得發(fā)抖了。許多平時愛嘻嘻哈哈不以為然的男士則端坐如鐘,表示深沉。我的心也慌得亂跳,差不多要忘了第一句唱什么。僅僅是百分之一,僅僅是大合唱里一縷幾乎分不出是誰的聲音啊!不知為什么,我的心突然痛楚起來,我的思緒如蝶般飛揚出去。人的天性里,原來是這樣渴望表現(xiàn),需要表現(xiàn),通過表現(xiàn)證實自己的存在價值。蕓蕓眾生,浩浩歲月,這世界可供我們表現(xiàn)的機會或許很多,但由于這樣那樣的心理障礙,由于這樣那樣的規(guī)矩方圓,有多少機會白白流過身邊?每一個人回眸人生,都可能曾經(jīng)確是好運來臨,或被自己錯過了,或被什么東西扼殺了,反過來卻說人生真累,真壓抑。恭恭敬敬、小小心心固然是君子風度,但從文化的角度考察,又何嘗不是一種消極呢?如今參加大合唱既已使生命充滿激情,為什么不日日都這樣無所顧忌地投入、日日都這樣細致入微地珍惜、日日都這樣年輕10歲呢?
仿佛是頓悟,記得那天輪到我們這支隊伍引吭高歌時,平日從未放開去唱的我,此刻卻突然聽見了我自己的聲音,而且只聽見我自己的聲音。我已不是百分之一,而是百分之老鼻子啦!
非我耶?本我耶?
害怕吵架
人大概沒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因為這世間總有令人害怕的東西。我生平有兩怕,一是怕蛇,二是怕吵架。
在我體內(nèi),害怕這根神經(jīng)是小時聽母親講蛇的故事發(fā)育成熟的。其實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見過真蛇一面,但是直到現(xiàn)在不敢進“歷險宮”,看火車也不敢老看,凡是長長溜溜的東西都能引起豐富的聯(lián)想。有一次陪女兒看“動物世界”,猛見那兩條蛇鴛鴦一般交頭接耳,嚇得自顧退到廚房不效吭聲,怕傳染了女兒。以后每每只要聽到那片頭音樂就趕塊隱蔽。這個秘密終于被女兒發(fā)現(xiàn),我想,沒救了,女兒那根害怕神經(jīng)也要發(fā)育成熟了。不料,女兒某次因我批評失當而心懷不滿,報復的方法竟是用一根小指頭在我背上作蛇行狀,嚇得我大呼小叫,后背發(fā)涼,而她則拍攀大樂!
怕吵架卻是找不到緣由的。小時所處的人文環(huán)境很單純,父母篤愛,手足情深,家族和睦。步入社會,方知人和人是不同的,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有多種形式,有相愛相恨的,有無愛也無恨的,還有就是或素昧平生,你惹了我而我不能白受這份氣;或朋友一場,你背叛了我而我絕難咽下這口氣——無數(shù)理由在此,便要相吵相鬧反目成仇拳腳相加的。于是我漸漸長了知識,吵架原也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之一。既是天性,那么再文弱儒難,再白丁草帽,吵架的權(quán)利也是人人都有了。只不過肝火盛的可以多吵大吵,肝火輕的人可以少吵小吵。吵架且不論它利不利人,首先是利己。有氣而能宣泄出來,心里就不容易做下病,許多人的吵架,大概就是深諳此種明哲保身之道。
我這人生性面皮薄,眼淚便宜,緊要關(guān)頭說不出兩句話就開始“降雨”了。知道自己這份德性,便注意積累如何避免吵架的經(jīng)驗。比如,坐公交豐挨擠挨碰挨踩是常有的事,不論多疼多難受,我一定全部忍著,因為我曾親見一位女士的背包格了另一位女士的腰而雙方大罵起來,不外乎你是從哪兒出生的、什么天氣出生的、目前腦子情況如何街道等等,非常含蓄又非常惡毒,語言流暢嫻熟像備過課的教師。嚇得我出門坐車一律裝愚作傻當順民。又比如上街買菜,只要想買,不問價錢,稱了再說,說多少斤兩就算多少斤兩,說多少元角就給多少元角,而且稱菜時絕不伸手挑揀討嫌,爛的好的,給啥拿哈。多說一句,就怕招來麻煩。平時與人相處,亦是謹記古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寧可人負我,我絕不負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吃虧是福。或許是消極的,但吵架實屬人民內(nèi)部矛盾,這世界已夠喧器的,何不息事寧人,求得一個平安的心境呢?
再說了,不會吵架,安知非福?我日子過了七八年了不知道煤氣電費在哪兒交,每次都是接最后通賺,到青泥洼橋去交,寧肯多拿4角手續(xù)費。有一天,一個小伙子來敲門,開門就聽見嚷:“今天來斷你的煤氣和電,太不像話了,月月等著催!”說著就要拔電源。我知道我錯了,但對他這種舉止和語氣實在接受不了,又沒有伶牙俐齒,于是未語淚先流。那小伙子原是擺出大吵一場的架式的,一看我并不是個悍婦,便緩和了口氣讓我把話說分明。聽說我一個人帶孩子,工作又忙,就十分義氣地說:“大姐,以后你這一戶的錢我上門來收,對不起,我們工人階級說話急了些?!边@時,我的眼淚又流下來了?,F(xiàn)在,這位小老弟已成了我的老朋友了。由此看來,野蠻并不是到處都有通行證,文明才是雅俗共賞的人類能夠共同接受的東西。
讀者諸君,都說女人小肚雞腸愛吵架,但在今天的社會里,有知識有修養(yǎng)的女人多起來了,在熙攘的人群中確有一批像我這樣膽小的女人,最害怕吵架,請多多關(guān)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