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中興諸將,誰是萬人英?身草莽,人雖死,氣填膺。尚如生。年少起河朔,弓兩石,劍三尺,定襄漢,開虢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過舊時營壘,荊鄂有遺民。憶故將軍。淚如傾。
這是南宋文學家劉過悼念岳飛的詞——《六州歌頭·題岳鄂王廟》的上闕,寥寥數語總括岳飛一生,寫盡他的冤屈與哀榮,卻寫不盡南宋民眾對他的深深懷念。
中華千年,將星閃耀,有開疆拓土彪炳史冊者,有智勇雙全天下無敵者,有激流勇進力挽狂瀾者……但被尊為一代“武圣”的卻只有關羽和岳飛。武者,武藝高強,能征善戰(zhàn)也;圣者,忠義兩全,品性高潔也。
然而,歷史的車輪駛入21世紀,網絡中國卻升騰起重重迷霧,所謂“岳飛秉性暴虐”“岳飛北伐實為貪功冒進”“秦檜才是忠臣”等言論大行其道,真?偽?亂花漸欲迷人眼,英雄轉身變惡魔,這樣的“亂彈”歷史讓人憤怒,令人窒息。
為了再次還原一個真實的岳飛,還原一段被扭曲的歷史,我們憑著一腔熱情開始了這項工作。眾所周知,由于南宋特殊的時代背景,尤其是秦檜父子把持朝政時對岳飛資料的刻意篡改和破壞,使岳飛史料留存極少,而且精蕪并存。所幸我們如趕海的孩童,沿著鄧廣銘、王曾瑜、龔延明等岳飛研究方家們的足跡,細細撿拾,慢慢研磨,終于寫就此書。
翻開本書,你會發(fā)現一個生動清晰的岳飛迎面走來。
他出身尋常農家,卻從小愛習武,好讀書,難得的文武兼修。身處亂世,常人唯求一生安穩(wěn),他卻胸懷凌云之志,不隨波逐流,不茍延殘喘,盡最大努力為國家、為民族、為自己拼取尊嚴。
他愛讀書卻不“死”讀書。與大將宗澤論兵法,他講:“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測識,始能取勝”,“陣而后戰(zhàn),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他視死如歸卻不逞匹夫之勇,他認為:“勇冠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謀”,“為將之道,不患其無勇,而患其無謀!”
他愛兵如子卻又治軍嚴厲無情,“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者,立斬以循”,自此鍛造出一支令敵人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威武之師!
他耿直不阿卻非迂腐冷血,對恩師,他典衣祭奠,視同父母;對同僚,他謙和有禮,所獲樓船先贈韓世忠與張??;對故交,他在老上級張所落難之后,親自教養(yǎng)其子,并把朝廷賜予自己兒子的“官”職讓給張所之子。
他以武功揚名卻詩詞自成一家,一首《滿江紅》令無數詞人贊嘆,讓有志兒郎熱血。
他身居高位卻廉潔自律,一句“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讓天下人為之敬仰。
他事親至孝卻因將身許國難以時時承歡膝下。
他一生事朝廷至忠卻非“愚忠”,不肯唯皇帝命是從,終落得“全忠全義不全尸”……
有學者云:中國五千年來的歷史人物中,道德完整的圣哲、文章蓋世的文豪、勇冠三軍的武將、神機妙算的謀士,代不乏人。然求其文武全器、品節(jié)無虧如岳王者,殊不多見。亦因此,縱然千年易逝,紅顏易老,彈指一揮間,多少往事飄散如煙,多少名人湮沒如塵,卻依然有如岳飛一般的英雄屹立不老。
參加本書編寫的人員有:唐莉、孫大樂、唐淙、王敏、高文文、師麗娜、杜旭靜、張哲、曹雪立、寇冠宇,唐莉負責統(tǒng)稿,在此一并感謝!
本書的撰寫得到國防大學出版社總編室主任馮國權大校的精心指導,在此表示感謝。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