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郭存孝先生與先父羅爾綱先生相識于1951年末,南京太平天國起義百年紀念活動之際。1953年3月,南京發(fā)現(xiàn)堂子街太平天國某王府壁畫并對外開放,先父將郭存孝調來傳授太平天國文物陳列大法,二人從此結緣。后郭存孝協(xié)助先父籌建太平天國紀念館,該館于1956年成立后,即任陳列組長。次年,該館遷新址,改名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郭存孝歷任陳列部主任、研究部主任、副館長、館長,長達38年,被評為研究館員。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在這期間,他出版了個人專著《太平天國博物志》《太平天國詩聯(lián)考注》等,又主編出版《曾國藩等往來信稿真跡》《吳煦檔案墨跡選》等,均得先父鼓勵并為之作序。
郭存孝于1993年初退休,后隨女兒移居澳大利亞,距今逾20年。雖身居異國他鄉(xiāng),但他一如既往,筆耕不輟。首先著眼于中國澳大利亞關系史、澳大利亞華人史的研究,已出版了《中澳關系的流金歲月》等四部作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郭存孝始終記著先父的叮囑,專心地將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封藏的一批太平天國官書和布告整理出來,應該館之邀,為之作序,承蒙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影印精裝本問世,最終引領這批國寶踏上漫漫返鄉(xiāng)路。舉世同歡!
郭存孝先生現(xiàn)已達86歲高齡,他出版了12部作品,可贊寶刀不老?,F(xiàn)在他寫就此書,這是一本旨在銘感師恩之佳作,既發(fā)現(xiàn)并詮釋大師胡適的若干新的史事和檔案,也稱贊先父與胡適的一世不泯的深情,同時也細說胡適與先父和他們的摯友間的百感又多彩的往事。先父囿于史料、年邁記憶力減退,許多可圈可點的往事已淡忘,這是很可惜的。先父仙逝已18年,郭存孝先生在他的這本新著中,為先父做了多方面有價值的追補,敘述亦很感人。功不可沒!郭存孝雖然與胡適無緣相識,但他認真拜讀胡適的著作,拜謁過臺北的胡適故居和墓園,尤其是情有獨鐘地收集到不少鮮見的胡適和先父的散金遺珠,及時選編入這本新著中,以饗讀者。這對胡適大師來說,有其補缺之貢獻,毋庸置疑,也是非常有益的。我想胡適與羅爾綱兩位宗師在天之靈亦定感欣慰!
郭存孝先生是先父在長期工作實踐中培養(yǎng)并有成就的弟子,我作為羅爾綱的長女,在此,謹向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羅文起
2015年10月于北京東廠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