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廬山東林雜詩

山思江情:中國歷代紀游詩 作者:


廬山東林雜詩1

[晉]

釋慧遠

崇巖吐清氣,幽岫棲神跡2

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3。

有客獨冥游4,徑然忘所適5。

揮手撫云門,靈關安足辟6。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7。

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8。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9。

——注釋——

1 慧遠(334—416),本姓賈,雁門樓煩(今山西省寧武縣附近)人。早年為諸生,博通六經,尤善老莊;后隨道安出家。太元六年(381)入廬山,江州刺史桓伊為建東林寺。與慧永、宗炳等十八高賢結白蓮社,倡導彌陀凈土法門,為凈土宗初祖。這首雜詩是他在廬山東林寺時創(chuàng)作的,在描寫廬山山水時,融進了佛理。“廬山”,在今江西北部,聳立于鄱陽湖之濱。山多巖石、清泉、飛瀑,是避暑游覽勝地?!皷|林寺”,在廬山北麓,為凈土宗發(fā)源地。

2 崇巖:高山上的巖石。幽岫:清幽的山峰。棲神跡:此指棲佛之地,意指東林寺?!皸瘛币辉~原為道家語?!痘茨献印ぬ┳逵枴吩疲骸敖穹虻勒?,藏精于內,棲神于心?!边@里借以指佛。首二句寫出廬山東林寺。

3 希聲:細微的聲音?!独献印罚骸按笃魍沓?,大音希聲?!比夯[:各種聲響?!盎[”,泛指聲音。山溜:山中小股水流。這兩句寫山中細微的泉聲,益顯出環(huán)境之幽靜。

4 有客:作者自指。冥游:夜游。

5 適:歸。

6 云門:周代樂舞有《云門大卷》,相傳為黃帝所制。后用以指代美妙的音樂?!皳]手”句可理解為演奏美妙的音樂;也可理解為探討佛理。然則,“云門”便是借指佛門,如慧遠所提倡的凈土門。下句“靈關安足辟”,似謂神仙之門也就不需開了?!办`關”,神門,指神仙。上句似謂佛,下句似謂道,以道襯佛。

7 流心:游移放縱之心。玄扃:猶玄關,佛家指入道之門?!傲餍摹倍湟庵^以游散之心叩開佛門,有所感悟,佛理自通,不受阻隔。

8 翮:翼,翅膀。

9 妙:佛家語,是精微深遠之稱。三益:《論語·季氏》云:“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后來便把“友直、友諒、友多聞”稱為“三益”。這里似借指為“多益”,古者以“三”為多。末二句意謂佛理同妙亦同趣,一悟可百悟。以寫景入佛理,直至純以佛理議論。夾帶玄理、佛理,正是晉宋時期寫景詩的特色。

│延伸閱讀│

登廬山五老峰

[唐]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