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嚼雞肋
【釋義】像吃雞的肋,吃之無味,棄之可惜。比喻乏味。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楊彪傳》。
楊修是魏武帝曹操手下的主簿,聰明過人,無人能比。一次,曹操出兵漢中的時候,本來是企圖進攻劉備,可是進入漢中后,估計形勢,卻又發(fā)覺很多不利,進也不能,守也不便,想撤退,又怕面子不好看。正在猶豫,恰巧廚子送進一盤燉雞來,他就一邊吃,一邊繼續(xù)盤算。這時,部將夏侯惇來請示夜間的口令,曹操便隨口說了兩個字“雞肋”。
楊修知道了,便叫勤務(wù)兵給他收拾行裝。別人問他,他說:“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曹公把漢中當作雞肋,他覺得留在這里沒有什么味道(如嚼雞肋),所以要回去了?!?/p>
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師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