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我們這些孩子
在孩子們心里,延安是個大家庭,西柏坡和中南海也是大家庭,毛伯伯也只是千千萬萬個伯伯叔叔中的一位,當年的毛主席是伯伯,是老師,更是大朋友。在毛伯伯誕辰110周年到來之際,當年的孩子們均已年逾花甲而退休,每當聚會或見面時,常常情不自禁地講出一兩個和大朋友毛伯伯親密交往的童年故事……
有禮(理)有栗(利)
1942年冬,抗日名將續(xù)范亭伯伯住在延安交際處養(yǎng)病,續(xù)伯伯曾參加辛亥革命,擔任國民黨陸軍新編第一軍中將總參議,他主張積極抗日,1935年為抗議國民黨政府賣國投降政策,在南京中山陵剖腹自殺,遇救。1939年任山西新軍抗日決死隊總指揮,后來多次到延安,是毛伯伯的尊貴客人。毛伯伯曾請?zhí)K聯(lián)醫(yī)生阿洛夫、米洛夫和美國醫(yī)生馬海德給他醫(yī)病。休養(yǎng)期間經常住在交際處,他有時讀讀書報,有時作作詩。由于家人不在身邊,難免寂寞,兩歲的小淵淵(筆者乳名)便成了他的朋友。淵淵每天去看他,他就早早在碳火盆里煨好三個毛栗子,等淵淵來時,便剝給她吃。在延安,栗子是個稀罕物,小淵淵有栗子吃,便每天去問候續(xù)伯伯,破了交際處不準家屬進客房的規(guī)矩。有一天上午,淵淵照例推開了續(xù)伯伯的房門,看見爸爸陪著毛伯伯也坐在那里談話,爸爸平時就要求孩子要有禮貌,毛主席常來,淵淵便很習慣地問候道:“續(xù)伯伯好!毛伯伯好!”一邊說著,一邊向續(xù)伯伯跑去,親熱地依偎在續(xù)伯伯懷里,眼睛盯著火盆上裂了縫、竄出甜絲絲香氣的栗子。續(xù)伯伯從火盆邊沿上拿起一個煨熟了的栗子,一邊剝栗子,一邊對毛伯伯說:“現在大家都很忙,只有我一個閑人,我就交了這個小朋友,她每天來問候我,我就喂她三個毛栗子吃……”
爸爸金城懷抱金戈在延安交際處
毛伯伯聽了,哈哈大笑,把小淵淵抱起來放在自己膝蓋上,也拿了一個栗子,剝了喂她,毛伯伯說:“你這個娃娃很聰明,這么小就懂得我們黨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方針,真是有禮(理)有栗(利)呀……”毛伯伯一句話說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小淵淵也笑了,她津津有味地咀嚼著栗子,這栗子可真甜,她吸了一下小鼻子,滿屋氤氳著栗子香,木炭火紅紅的……爸爸金城笑著把小女兒抱起來說:“好了,已經有禮(理)有栗(利)了,還應當‘有節(jié)’,自己去玩兒吧……”說著把淵淵放到了屋門外……
從此,這就成為這個家庭里爸爸常講的一個故事。
“我和您叫一樣的名字……”
1946年,胡宗南軍隊要進攻延安。中央決定暫時放棄這座古城,第一批準備撤出延安的就是老弱婦孺。陽光和煦的一個冬日,毛伯伯來到了洛杉磯托兒所,他關心著生活在這里的百多個烈士子女和前方將士的孩子,他仔細地檢查了撤退工作的方方面面,對所長和老師們千叮嚀萬囑咐一番,就走向了操場上正在游戲的孩子們。延安的孩子們少有不認識毛主席的,見毛主席笑吟吟地走來,小朋友們一擁而上,嘰嘰喳喳像小鳥一樣,這個說:“毛伯伯好!”那個說:“伯伯抱抱?!泵紫聛?,一一問著:“你叫什么名字啊?你爸爸是誰啊?”
“我叫苦苦,”一個小姑娘自我介紹著,“媽媽是在新疆監(jiān)獄里生的我,我的名字就叫苦苦……”毛伯伯把苦苦抱過來,在她凍得紅紅的小臉蛋上親了一下,心疼地說:“你小小年紀,已經受了不少苦啊……”
延安洛杉磯托兒所的孩子們,右三為席毛
一個小胖墩男孩兒眨著大眼睛迫不及待地叫道:“毛伯伯,我要告訴您一件重要的事情!”毛伯伯睜大了眼睛,點了點頭。小胖墩一本正經地說:“我和您叫一樣的名字……”毛伯伯饒有興趣地說:“噢?你說說,我聽。”“您的名字叫毛—主—席,我—叫—席—毛?!毙∨侄蘸茏院赖匾蛔忠活D地說。毛伯伯笑了起來:“噢,果然是件重要的事情……”小胖墩又轉著眼珠思考著說:“就是……就是……您的名字先說‘毛’,我的名字先說‘席’……”小席毛的話把老師、阿姨和小朋友們全逗笑了,毛伯伯抱著他站起來說:“好啊,今天我認識了一個和我叫一樣名字的人。席毛,告訴伯伯,你長大以后想做什么?”席毛毫不猶豫地說:“我長大了當八路軍,打日本鬼子?!薄叭毡竟碜右呀洿驍×搜??!薄澳牵揖痛蚝鷥鹤樱儽比嗣駥谀宪婈牭谋煞Q),把他們趕出延安去!”“啊,那你就要快快長大才好??!”
一個人演出《兄妹開荒》
1947年初,機關和學校撤出了延安。林伯渠伯伯在路上遇見了抗小的隊伍,發(fā)現個子矮小的遠征也在其中,很心疼,就把她抱上了自己的馬背。走了兩天,又碰上了因腳扭傷而掉隊的遠志,把她也收容了。
有一天,到了一個小村,林伯伯高興地對任遠征說:“遠征啊,你爸爸住在王家灣,這下子我可以交差了?!痹瓉砟菚r,任遠征的爸爸史林(任弼時的化名)跟化名李得勝的毛伯伯、化名胡必成的周恩來伯伯一起率領一支隊伍住在王家灣。在一個小小院落里,遠征記得毛伯伯和江青阿姨住在西邊那孔窯洞里,周伯伯和陸定一叔叔住在中間那孔窯洞里,爸爸帶著兩個女兒住在東邊的小偏窯里,一進屋右邊一個小炕,只能睡下爸爸一個人,遠征和姐姐只能爬過小炕,從里邊炕沿翻下去,在炕下的小炕洞里睡覺,姐姐個子高,只能蜷縮著將就睡下,遠征將將能躺直。小遠征白天在山溝山坡上戲耍,晚上睡得很香,每天清晨姐姐起來了,遠征還睡得香香的,姐姐只好自己到灶上去吃飯,然后帶回一個窩頭給遠征。有一次忘了帶,遠征醒來沒的吃,肚子餓,就哭了起來,周伯伯看見了問道:“小遠征,你怎么了?誰欺侮你了?”“我餓,我要吃窩頭……”姐姐說:“她每天睡懶覺,叫都叫不醒。”周伯伯聽了,就叫警衛(wèi)員到廚房要了一個窩頭,遠征掛著眼淚的小臉漾起了笑容,狼吞虎咽地把窩頭吃掉了……
在王家灣住了半個月,真是童年不識愁滋味,遠征認為那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她最快樂的15天。她哪里知道王家灣當時有20多萬敵軍圍追堵截,差一點遭敵偷襲,是陜北戰(zhàn)爭時期最艱苦最危險的一段時間啊。
長征路上出生的遠征,十歲撤離延安時,也有過騎馬的機會,多么神氣!
一天上午,通宵達旦工作的毛伯伯走到院子里來喊道:“快來看,好消息?。 痹瓉硎敲畡偸盏诫妶?,陳毅、粟裕的華東野戰(zhàn)軍在山東孟良崮大捷,毛伯伯笑呵呵地說:“前幾天是陜北戰(zhàn)場的蟠龍大捷,現在是陳粟在山東的大捷,一舉殲滅了湯恩伯的三萬兩千人,張靈甫也喪了命……”這時小遠征唱著秧歌跑進院子來——延安娃娃會走路就會跳秧歌,會說話就會唱秧歌。遠征天天高高興興,跑出跑進唱呀扭呀。毛伯伯說:“遠征,叔叔們在前方打了大勝仗,你和姐姐給我們演一個《兄妹開荒》,慶祝一下,好不好哇?”姐姐有點靦腆,扭扭捏捏不肯演。遠征自告奮勇地說:“你不演,我一個人來!”說著嘴里學著秧歌的鑼鼓點:“咚!咚!鏘咚鏘……”在院子里大大方方扭了一個圓場,然后,一會兒模仿著《兄妹開荒》中的哥哥,一會兒又模仿著劇中的妹妹,連唱帶比劃地表演起來。只見遠征一會兒跑到東邊,脆生生、急切切地唱道:“哥哥你聽我言吶/我對你有意見吶/大白天/你來睡覺/誤事真不淺!”隨著最后一句唱腔,小遠征舉起右手,伸出食指狠狠點了一下對面的“哥哥”,同時跺了一下腳,伯伯叔叔們見狀忍不住笑了起來,小院里觀眾越來越多,遠征更帶勁了,趕忙跑到西邊,模仿著哥哥,懶洋洋、慢吞吞地拖著長腔唱道:“妹妹你聽我言吶/我也有意見呀/昨夜晚開大會(我)睡覺睡得晚……”唱著還雙手舉過頭,伸了一個懶腰,打了一個哈欠……周圍觀眾笑聲不絕。
遠征又跳回東邊唱道:“昨晚開大會呀/我也去參加呀/劉區(qū)長講的話/難道你忘了嗎……”然后又跳到西邊故作愚鈍地唱道:“區(qū)長講的話呀/問題太復雜呀/一點,兩點,第三點(作扳手指頭狀)我一滿解不下/一滿解不下”(陜北方言“聽不懂”之意)。遠征邊唱著,邊攤開雙手,搖著頭,嘆著氣,慢慢地蹲了下去……看著小遠征惟妙惟肖的表演,大人們樂得前仰后合,毛伯伯夸獎道:“唱得好!演得好!真精彩!”
遠征受到了表揚,演得更起勁兒了,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小遠征臉上都冒汗了,周伯伯輕輕拍著掌幫著遠征唱了起來:“……加緊生產,不分男女/加緊生產,不分男女……”更多的叔叔們也唱了起來:“努力,努力靠咱們自己……哪哈哪哈依兒呀哈,哪哈依呀咳!”小遠征可沒想到,她天真活潑的表演給日夜忙于指揮戰(zhàn)爭,緊張又疲勞的大人們帶來多么大的快樂和欣慰??!從此,《兄妹開荒》成了小遠征的保留劇目,而且越演越精彩,一直到15天后她被送往河東。
“我聽見小鳥在唱歌”
1948年的春天來了,毛伯伯和孩子們先后來到了河北省建屏縣(今平山縣)西柏坡,孩子們有的是跟著父母來的,有的是跟著托兒所或學校來的。院子里、山坡上、柏樹林里、小河邊……到處洋溢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戰(zhàn)爭在進行,可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青風店大捷、石家莊大捷;這一年5月,延安也收復了,捷報頻傳,孩子們怎么能不像小鳥一樣快樂地歌唱呢?
放暑假了,任遠征從小學回到爸爸任弼時、媽媽陳琮英身邊,一天上午,她去找李訥、燕燕和二娃玩,一到毛伯伯家門口,伸頭看見毛伯伯正躺在床上看報紙,好像還沒起床。她和燕燕一起跳進門去,一邊一個拽著毛伯伯的胳膊,遠征喊道:“毛伯伯,您太不像話了,都快中午了,您還睡懶覺,快起來,快起來!”毛伯伯樂呵呵地說:“哦,原來是我的‘老朋友’來了……”說著,便順從地由著她們倆拽了起來。
過了兩天,從北平來了個京劇團,有著名的演員李世濟等。他們演出了程派名劇,還演了幾個折子戲。孩子們在延安看過延安評劇院演出的京劇《逼上梁山》、《打漁殺家》等,但是由于戰(zhàn)事頻仍,已與京劇久違了。這回連著看了幾天,別提多高興了,一高興,就忘記了毛伯伯晚上工作、上午睡覺的習慣,竟在院子門口演起劇來。
毛主席與(左起)李訥、燕燕、二娃在延安
燕燕、李訥披上了床單,是主演;二娃和勝利跑龍?zhí)?,嘴里邊唱鑼鼓點邊跑圓場:“呔呔呔呔……”李訥扮青衣,來到場子中心,像模像樣地亮了個相,細聲細氣地喊了一聲:“丫——環(huán)——掌——燈……”隨著“呔呔呔呔”清脆的小鑼聲,扮花旦的燕燕踩著細碎的腳步急匆匆跑上場來,應了個長腔:“來——啦——”……孩子們演興正濃,沒想到江青阿姨出現在院子門口,她板著面孔,沖著李訥低聲責備道:“怎么回事兒啊?又要把爸爸吵醒了!”孩子們頓時鴉雀無聲了,燕燕還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江青阿姨厲聲說:“勝利是小客人,二娃還小,她們倆就免了?!庇种钢钤G和燕燕說:“你們兩個向后轉,到墻根底下去站著——面壁思過。”兩個大孩子乖乖去罰站了。她倆剛剛站定,二娃看見大門里又走出一個人來,“啊,毛伯伯!毛伯伯!”只見毛伯伯笑吟吟地說:“我都聽見了,演得不錯嘛。為什么不讓演了呢?”又對江青說:“你就饒了她們吧!”江青阿姨也無奈地笑了,燕燕和李訥遇到了救星,一邊一個拉著毛伯伯的胳膊,笑著跳了起來。
孩子就是孩子,凡孩子都好動,都頑皮,都快樂,也都健忘——常常忘記了毛伯伯上午睡覺的習慣。幾年后,在中南海,燕燕、二娃、嬌嬌很愛跟警衛(wèi)員叔叔開玩笑,愛給人家起外號,比如她們管一個叔叔叫“狗牙叔叔”。一天,在院子外面碰見了“狗牙叔叔”,二娃調皮地叫了一聲“狗牙叔叔”,狗牙叔叔不高興了,瞪著眼睛跺了一下腳,“叔叔就是叔叔,亂叫什么!”二娃、燕燕、嬌嬌看他生氣了,就更來勁,頑皮地齊聲大喊:“狗——牙!狗——牙!……”這次可真把毛伯伯吵醒了,毛伯伯穿著睡衣走到房門口,邊抽煙,邊欣賞這群小淘氣,狗牙叔叔還在跺腳,她們幾個樂彎了腰……嬌嬌無意中一扭頭,發(fā)現了爸爸,不知他什么時候出來的。她立即意識到了什么,忙跑到爸爸跟前:“爸爸,我們又犯錯誤了……”她低下了頭……毛伯伯輕輕拍了一下她的頭說:“哦?你們犯什么錯誤了?”“我們又把您吵醒了……”嬌嬌后悔地說?!鞍??是嗎?我可是只聽見小鳥在唱歌啊?!泵认榈卣f……
“我就喜歡調皮的娃娃”
有一次,二娃在院子里玩兒,忽聽見院子外面有人在訓話:“怎么搞的!這么調皮,再這樣……小心我打你們屁股!”接著又聽見“咚咚咚咚”逃走的腳步聲。二娃想:準是那兩個調皮鬼又干什么壞事了,這下可讓叔叔逮住了,訓一頓,該!該!該!……這時,毛伯伯從屋里走了出來,大聲問道:“誰在外邊訓人吶?”“是我!”警衛(wèi)員叔叔走進院子說:“報告主席,侯侯和毛毛站在房頂上往院子里尿尿,比賽誰尿得高。我訓了他們一頓,嚇跑了?!倍藓兔宦?,都哈哈大笑起來,毛伯伯問道:“他們兩個幾歲了?”二娃說:“侯侯跟我一樣大,七歲了?!薄笆前?,我們家鄉(xiāng)有句話:七歲八歲狗都嫌……”二娃跳著拍著手說:“啊,狗都嫌!狗都嫌!”可是,二娃萬萬沒想到,毛伯伯卻說:“哎,我偏偏就喜歡調皮的娃娃。調皮娃娃才聰明,才有出息呢?!?/p>
在西柏坡,毛伯伯不再騎馬,因為打了勝仗,繳獲了美國造的吉普車,每天晚飯后,毛伯伯就乘著吉普車到遠處的小河邊去散步。毛毛、侯侯、良明、遠遠等幾個小男孩兒一看見吉普車停在門口,便不管三七二十一,七手八腳爬到車里,汽車一開,孩子們雀躍歡呼:“好啊!到河邊去玩兒嘍!”到了河邊,毛伯伯散步,孩子們有的下河捉“蛤蟆咕嘟”,有的打水漂,有的在岸上摔跤比武,玩兒得可開心了……可是,有一天,警衛(wèi)員叔叔事先早早站在吉普車邊,告誡小淘氣們說:“你們記著,從今天起,誰也不準再扒主席的車了!”不一會兒毛伯伯出來了,他上車后突然看見小淘氣們都站在那里,無奈地看著他。毛伯伯問道:“咦?毛毛、侯侯,你們幾個怎么不上來呀?”“他們太皮了,我們不準他們來搗亂……”“哎,快叫他們上來,孩子嘛,哪有不皮的,又不是老頭子……”聽到這話,這群快樂的小鳥兒立即張開了翅膀,飛到了吉普車上,回到了毛伯伯身邊……
(前排左起)遠遠、侯侯,(后排左起)海安、廖玉、王毛毛、小南,當年的調皮娃娃20年后在萬壽路海安家
“蟬是捉不得的”
1949年3月,孩子們跟中央機關來到了北平,由于城里還不安全,國民黨殘兵敗卒和隱藏的特務有時搶鋪子,有時打冷槍,中央機關暫住香山。毛伯伯正在指揮渡江戰(zhàn)役,指揮解放全中國的戰(zhàn)爭,還要籌備政協(xié)會議,頻繁和民主人士磋商國家大事。
夏天的香山,草木繁茂。討厭的知了“吱——吱——”地叫個不停,孫勇叔叔說:“這些家伙成天叫,主席怎么睡覺呀?”二娃說:“咱們趕它們走,可是……樹那么高,夠不著哇。”“看我的!”孫勇說著脫了鞋,抱著樹,三下兩下就爬到了大樹上,找了一根結實的樹干坐穩(wěn)后說:“哈,這么多,來,我抓了扔下去,你們在下面撿?!闭f著一只只知了就被扔了下來,其中有機靈的振振翅膀飛跑了,笨的便被孩子們捉住了?!班蕖蕖焙⒆觽円桓吲d,又忘乎所以地歡呼起來。
“呀,翅膀真好看,還是透明的呢?!倍拚f。
“咦,知了是哪兒叫呢?是嘴嗎?可嘴不大,能叫得那么響?”李訥畢竟是大一點兒,愛刨根問底。燕燕把知了翻過來調過去地看著,自言自語道:“不對,肚子一鼓一鼓的——是不是里邊響啊?”“知了,你叫一個!快叫呀!”留著小辮的嬌嬌剛從蘇聯(lián)回來,中國話說不大好,只是歪著頭很好奇地猜測著,沒做聲。
一只知了在二娃手里掙扎著,“呀,它想飛?!倍迵Q了一只手捏緊了知了的翅膀,不過知了自有辦法,突然“吱——”地大叫一聲。二娃沒有提防,嚇了一跳,一松手,知了向樹上飛去了。二娃跺著腳喊道:“孫勇叔叔,我的知了跑了,再扔一只下來吧!我還不知道知了是怎么叫的呢。”“唉,你不知道,知了有的叫,有的不會叫……”孫勇叔叔在樹上賣著關子?!罢娴??怎么回事?”“說呀,快說呀?!薄澳阋俨徽f就是騙人?!焙⒆觽冇昧思⒎??!昂茫任以僮綆字弧薄澳憧煜聛戆?!”孩子們迫不及待地跳著腳。
孫勇叔叔從樹上溜下來,穿上鞋子,從地上拿起一只正“吱——吱——”掙扎的知了,清了清嗓子,說:“來,你們過來看,聽叔叔給你們上一課……”又故意咳嗽了一聲:“你們猜,知了怎么叫的?”“放開嗓子叫!”“你們仔細看看,知了能張嘴嗎?”“可知了的嘴為什么像根針呀?”“是啊,這么尖的嘴怎么張開呢?”“對了,你們仔細看?。 睂O勇叔叔捏了捏知了肚子兩側,知了肚子一鼓,腿一掙扎,突然“吱——吱——”地大叫起來?!斑祝吭趺春孟袷嵌亲釉诮邪。俊薄笆菃??讓我看看?!薄白屛颐亩亲印?/p>
孩子們專心致志地看著、摸著……誰也沒發(fā)現毛伯伯已經站在了他們背后:“噢,你們在上生物課啊。孫勇講得不錯……”“爸爸,你知道知了是哪兒叫嗎?真好玩……”李訥驚喜地說。知了把肚子一鼓一鼓地叫著?!白屛夷弥?,看它還叫不叫?”二娃伸出了小手……“它的嘴這么尖,怎么吃東西呢?”大家又爭著問孫勇。“知了吃樹干里的汁,它把尖嘴扎進樹干里,吸樹的汁,”又說,“知了還吵人睡覺,討厭不討厭?”“真討厭,真討厭,孫勇叔叔,你再上樹捉吧!”“快上快上?!薄?/p>
“蟬是捉不得的,”毛伯伯卻勸阻道,“把蟬放了吧……”“不,不,不放!要把它們消滅光,不讓它們吵您……”“香山的夏天怎么能沒有蟬叫呢?蟬叫吵不醒我……沒有蟬叫,就不像夏天了?!泵终f:“你們知道嗎?蟬會蛻殼,那個殼子叫做蟬蛻,是中藥,可以治病的,你們去找找看……”“蟬蛻?在哪兒?。俊焙⒆觽儽牬罅撕闷娴难劬??!皹涓缮?,草叢里都有,找找看……”“真的?”孩子們的眼睛更亮了,立刻放了手中的知了?!跋s蛻是什么樣子的?”“走,我們去找找。”“多好玩?。 薄罢嫫婀?!”……孩子們心里裝滿了問號。毛伯伯聽了孩子們充滿好奇的話語,會心地笑了,帶著他們向旁邊的楊樹林走去……
小路上留下了問號……
住在香山,毛伯伯可忙啦??墒?,剛搬進城的榮臻(后改名八一小學)和育英兩所小學還沒有安頓好,所以孩子們成天玩耍。吃晚飯時,毛伯伯常跟孩子們一起走下山去吃飯,飯后又散步上山,孩子們在毛伯伯身前身后跑上跑下……
一次,燕燕和李訥比賽爬山,跑累了,站在山坡上呼呼喘氣,轉過身來等著后面的人,毛伯伯說:“你們知道怎樣爬山才不累嗎?”孩子們喘著氣搖搖頭,“毛伯伯,您快說!”燕燕請求道?!耙襁@樣……”毛伯伯邊說邊走,他從路的右邊向左前方走了條斜線,又轉向右前方走了條斜線,再折向左前方……“你們知道嗎?我走了個什么字啊?”二娃搖了搖頭,期待著小學生姐姐回答,燕燕沒有把握地說:“好像……好像是個‘之’字,可是……少一個點兒啊?!薄皩α耍褪恰?,走‘之’字上山才不累?!泵吲d地說?!霸趺锤愕难??爸爸?”這回李訥刨根問底了……“嘿嘿,我不說,你們去猜吧……”毛伯伯給孩子們又留下了一個問號。
毛主席與李敏、李訥,1949年夏于香山
一次散步時,毛伯伯邊走邊用濃重的湖南口音吟起詩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焙⒆觽円痪湟猜牪欢闷娴芈犞?,等毛伯伯吟完詩,二娃問:“毛伯伯,你唱的什么歌呀?怪里怪氣的……”“我這是讀詩呢,我來教你們讀詩,你們學不學呀?”“學呀,您快教我們學!”于是,毛伯伯一句一句地教孩子們讀起詩來,教了幾遍,又要求孩子們背下來,孩子們很快記住了,比著背給毛伯伯聽。從此以后,一有空,幾個孩子就纏著毛伯伯教詩。毛伯伯有時吟誦,有時講解,李訥總是背得最快,還常常贊嘆:“這詩真美!”毛伯伯欣慰地說:“我們的新中國馬上要誕生了,你們也長大了,不能總是玩,該好好讀書了,你們應該上學了……要學好本領,建設一個富強的新中國?!?/p>
是啊,只有上學,才能明白:為什么蟬蛻能治???為什么走“之”字上山才省勁兒?才能學更多的詩歌,才能……實際上,還是在慢慢長大以后,孩子們才漸漸體會到毛伯伯給他們留下問號的意義。
“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1995年的《東方少年》上,葉燕(即前文提到的燕燕)曾寫過這樣一個故事:
……為提高我們的書法水平。老師給每個學生布置了一項任務,星期天回家請毛筆字寫得好的長輩寫一張大字帖,以供鋪在用黃麻紙釘的大字本下臨摹。
回家路上,我琢磨著如何完成任務,我想:“毛伯伯的毛筆字寫得特棒,我就請他給我寫張大字帖吧。”
我知道毛伯伯一般是上午休息,下午和夜間辦公。所以星期日下午我就在院子里玩耍,等啊等啊,我終于看見毛伯伯從菊香書屋出來活動了。他一邊揮動著雙臂,一邊在院子里漫步,我站在走廊柱子后邊靜靜地等候。過了一會兒,毛伯伯準備回房間辦公啦,我趕快跑過去說:“毛伯伯,您好,我有件事情想請您幫忙,行嗎?”“小燕子,你從什么地方鉆出來的?讓我給你幫忙?那得看是什么事,我能不能幫上忙嘍。”毛伯伯詼諧地說。我急忙將老師布置的任務說了一遍,毛伯伯聽后微笑著說:“練字,好嘛,我就幫你一次。走。”
我緊跟毛伯伯走進了辦公室,他鋪開白紙,飽蘸濃墨,沉思了一會兒,揮毫題寫了:“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八個大字。然后問我道:“小燕子,你明白這幾個字的意思嗎?”我那時認得的字不太多,邊讀邊猜道:“看菜吃飯,是不是看見菜就想吃飯?”毛伯伯聽后哈哈大笑:“你這個小丫頭,嘴真饞,光想著吃飯??床顺燥埵侵复蠹以谝黄鸪燥?,你要根據菜的多少來吃飯,菜多你可以多吃些,菜少時你要想到別人,少吃點。明白了嗎?”我點點頭說:“明白了。”接著毛伯伯又耐心地講解道:“量體裁衣,就是要按照你的身體做衣服,才合適,你這么小的個子,要是穿上我的大衣服,那就太難看了,也太浪費,這八個字連在一起的意思是,根據具體情況來處理問題,辦理事情,也就是要實事求是。比方說,新中國剛成立,還很窮,辦什么事情都要考慮這個情況,你說對嗎?”
(左起)于海燕、李敏、金戈、吳小平,1963年于北海公園
說實話,當時我對這八個字的深刻含義似懂非懂,后來通過毛伯伯的言傳身教,才加深了對它的認識。
提到這段文字,又引出二娃的一段回憶:
聽說毛伯伯給姐姐寫了字,我也吵著讓毛伯伯給我寫字,毛伯伯給我寫了十六個字:“二娃住在中南海(海)里有魚有蝦可好玩了?!睆拇?,我就心滿意足地拿著這張字帖去臨摹了……我非常珍惜這幅字帖,用過后把它夾在一本地圖冊里,可后來還是不知被誰拿走了,真可惜!
葉燕的字帖也禁不住一位魏姓同學的百般討要,只好割愛給了她,但愿她至今還能珍藏著吧……
水中的大朋友和小朋友
我們和所有的孩子一樣,都喜歡戲水;人人皆知,毛主席最愛游泳,無論在游泳池,還是在大江大海里。水,讓毛伯伯和孩子們結下不解的情緣……
在中南海,有一個用毛主席稿費建成的游泳池。但毛伯伯可沒把游泳池當成私有財產,相反,倒成了大家的樂園。
按規(guī)定,只準許我們這些孩子在中午時間去游泳,下午,在“首長”來游泳之前,警衛(wèi)員叔叔們照例要“清場”。這時,游泳場內總會演出一場類似“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叔叔們叫起了這一個,那一個又“撲通”跳下水去,老實的被趕走了,淘氣的東躲西藏……女孩子們三五成群地躲進了女更衣室,氣得叔叔在門外跺腳,也無可奈何。只聽見她們在里面嘻嘻哈哈,不知誰嚷了一句:“好了,毛伯伯來了,有救了……”她是從門縫里看見的,毛伯伯出現了,穿著白布縫的游泳短褲——是二娃家的阿姨用手工縫制的。等毛伯伯來到游泳池邊上,女孩子們突然從更衣室一窩蜂沖了出來,倒把毛伯伯嚇了一跳,他一把抓住遠征的胳膊:“老朋友,你們搞什么名堂,躲在里面不游泳?”
“警衛(wèi)叔叔要趕我們走,我們才……”
廖侯與呂彤羽1959年拍攝的毛主席與孩子們游泳
“哎,不要趕她們,讓她們玩嘛。”毛伯伯對警衛(wèi)揮揮手,又問遠征:“老朋友,你會跳水嗎?”“我?會跳冰棍兒!”說著,毛伯伯和孩子們一起走到深水處,大家知道,毛伯伯向來是從深水處下水的。只聽“撲通”一聲,遠征跳了個冰棍兒?!拔乙矔?!”幾個小男孩兒也不知從哪兒鉆了出來,一個個跳下了水……
毛伯伯也抓緊時間下了水,毛伯伯的泳姿很獨特,不屬蛙泳、自由泳或蝶泳之中任何一類。他雙手同時下劃,雙腿也同時夾水后蹬,身體就向前一沖一沖,游得很快,很嫻熟,而且不斷變換姿勢。他一會兒蛙泳,一會兒側泳,最令人叫絕的是,一會兒,他又躺在水上休息了,手腳一動不動,平平躺著,卻不沉底,真是自由自在。
侯侯像一只小青蛙,跟在毛伯伯身邊游來游去,暗自和毛伯伯比賽。他也企圖模仿毛伯伯躺在水面上,可是卻怎么也躺不平,怎么也做不到像毛伯伯那樣手腳不動。侯侯只要手腳一停止劃水或打水,人就往下沉……“哎,毛伯伯本事真大!”侯侯暗自贊嘆著……毛伯伯游到池邊,略作休息時,侯侯追過去說:“毛伯伯,你游得真快,就是姿勢不好看,好像孫猴子……”說著把兩個胳膊向后縮,模仿京劇中的孫悟空,兩只手在胸前抓撓著。毛伯伯開心地笑了:“是嗎?你自己是小猴子,就說我也像猴子?!焙詈钫f:“不過,您怎么能躺在水上一動不動呢?我為什么一躺就往下沉呢?您看!”說著侯侯就躺給毛伯伯看,他用雙腳輪流打水,水濺了毛伯伯一臉,可一停止打水,身子就真往下沉……毛伯伯用手背抹去臉上的水珠說:“啊,你原來不會運氣呀,來,跟我學……”毛伯伯又深深吸了一口氣悠然地躺了下去,很自在地在水面上漂著,邊做示范邊給侯侯講要領:“先要深吸一口氣,再……”可侯侯怎么也沒學會這一絕招,至今回憶起來,還覺得很遺憾呢。
毛伯伯游了個把小時,便上岸坐在藤椅上休息,曬太陽。孩子們有的上了岸,有的還在水中嬉戲。上了岸的,有的圍坐在毛伯伯椅子周圍的地上,有的在旁邊站著,有的給毛伯伯從煙盒里取香煙(那時的香煙是沒有過濾嘴的),有的給毛伯伯遞火柴……毛伯伯煙癮大,這是戰(zhàn)爭時期養(yǎng)成的。毛伯伯深深吸了一口煙,看見了站在身邊的小林,忽然問:“你叫小林,你爸爸姓林,你為什么姓孫呢?”“我是跟我媽媽姓,從小就這樣?!薄昂?,原來是這樣,你很有造反精神吶,從小就反傳統(tǒng)!……”
毛伯伯曬著太陽,跟孩子們聊著天,看見勝利、幸福、和平三姐弟走了過來,就說:“勝利,這個名字好;幸福么,也還可以;你,為什么叫和平呢?”毛伯伯指了指小和平問道,“現在世界上有什么和平呢?不是這里打,就是那里打,冷戰(zhàn)也很激烈,一點兒也不太平啊,孩子……”毛伯伯摸了摸小和平的頭,感慨萬千地說。
毛伯伯休息了一會兒,又下水去游泳了,孩子們也“撲通撲通”跳下水去,像一條條小魚,在毛伯伯身邊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毛伯伯更喜歡搏擊風浪。有一年暑假,兇猛的臺風襲擊北戴河海濱,刮起了臺風,海風呼嘯,濁浪排空,彤云密布,天低云黯,海水漲潮,漫過了沙灘,漫上了大路,甚至漫進了離海較近的院落。成群的蜻蜓在陰暗的林間飛舞,一伸手就可以抓到幾只。路邊的大樹有的也被連根刮倒了……二娃和姐姐一起在院子里逮蜻蜓,忽然看見毛伯伯穿著白色游泳短褲,身上披一條大毛巾向浴場走去,后邊跟著李訥和嬌嬌,還有幾個工作人員。“這么大的浪你們還去游泳?。俊倍藓艹泽@地叫道。只見毛伯伯頭也不回地向海邊走,也許風太大,李訥她們只聽見二娃喊,卻聽不清說什么,就用手指了指走在前面的爸爸,又做了個蛙泳的手勢。二娃明白了,原來是毛伯伯命令她們到大風大浪中去游泳。
二娃和姐姐也跟著向海邊走去,天下起雨來,云更黑了,浴場旁邊的一條溝里山水洶涌而下,翻著波浪涌向大海,很快形成了山洪,水中有沖下來木頭、雜草、死了的小雞、小兔……二娃禁不住打了個寒戰(zhàn),走到浴場,雷聲隆隆,雨也如天河決口般傾瀉下來,海水變成了黑色,黑得怕人。海中的巨浪洶涌澎湃,卷著黃濁的巨浪一浪接一浪地涌向岸邊,發(fā)出排山倒海般的巨響??墒敲畢s迎著巨浪從容地下海去了,嘩——一個巨浪,毛伯伯被巨浪推倒了,但他又從浪谷里跳了起來,隨著波峰躍起,人也躍起,波谷涌過來時,人也用腳順勢點一下海底,毛伯伯在浪峰浪谷間跳上跳下了幾個回合,就躍身向翻騰的巨浪搏擊而去……警衛(wèi)員們也躍向了大海,李訥和嬌嬌也隨著爸爸沖向了翻滾的巨浪……浴場的晾臺上站滿了人,二娃和姐姐也在人群中,冒著大雨,揪著心,觀看著這驚心動魄的一幕,著實為毛伯伯,也為李訥和嬌嬌捏著一把汗。這驚心動魄的一幕,深深震撼著兩個小姑娘的心,永遠地留在了兩個小姑娘的記憶里……
辣椒炒苦瓜和“八寶飯”
我們這一代孩子從小過著供給制生活,在1953年以前,我們一直都穿著公家發(fā)的一樣的衣服,吃著一樣的飯菜,小學的前兩年,甚至師生同桌吃飯?;氐郊依?,則根據孩子們的不同年齡,分別在機關里的大、中、小灶飯廳吃飯。
毛伯伯雖然有廚師做飯,有人騎車買菜,但他嚴格要求按標準吃飯,嚴格要求記伙食賬,有時還親自查賬。毛伯伯招待親戚吃飯,也是從自己稿費中開支,從不準用公款請客。
每到周末,嬌嬌、李訥、遠新和他們的表哥博文從學?;貋恚乙黄鸪酝盹?。毛伯伯因為喜歡孩子,也常常叫上燕燕和二娃一起吃。
這頓飯往往是一周中最熱鬧的時刻,毛伯伯詢問孩子們在學校的生活、學習,有時也教他們背詩,有時也講小故事,話題海闊天空,言笑百無禁忌,氣氛十分活躍。這是毛伯伯在日夜緊張工作之余,精神最放松、心情最愉快的時刻。身邊工作人員們發(fā)現,孩子們不但不是“小淘氣”、“小搗蛋”,反而往往能起大人們起不到的作用。他們是毛主席的“開心果”??墒牵酝盹埖臅r間,卻總是沒準兒的,有時8點,有時10點。孩子們肚子早都咕嚕咕嚕叫了……還是要等到毛伯伯工作告一段落,宣布開飯,這時孩子們才能喜出望外地坐到桌邊來……
金戈、李敏、廖玉2011年于中山公園
讀者可能會認為,毛主席家的飯菜一定盡是雞鴨魚肉,美味佳肴,一定常常能吃上紅燒肉,那可就是誤解了。其實,毛伯伯家的飯菜,從數量上是夠吃而不浪費,菜譜以家常菜為主,特色是湖南風味,辣而咸,口味較重,辣椒是每頓飯必不可少的。毛伯伯愛吃米飯,大多是糙米飯,也常吃大米加小米的二米飯,愛吃莧菜、苦瓜等蔬菜。
遠征曾說過:“我家住在毛伯伯家旁邊,我媽媽的湖南菜做得好,有時毛伯伯饞了,會讓人拿一個碗來要一碗臘八豆,有時又來要一碗泡椒……每次媽媽都欣然贈送。這和民間左鄰右舍互贈吃食的習俗是一樣的。二娃爸爸自己做的湖南風味的拿手好菜如豆腐乳之類,也常常被毛伯伯討去吃?!崩钤G曾跟遠征開玩笑說:“我爸爸快成乞丐了,老到你們家討飯?!焙髞磉h征媽媽還教毛伯伯的炊事員做豆豉,幫助他掌握湘菜的烹調技藝。
那時,蔬菜種類很少,只有夏天才能買到苦瓜,有一次吃飯,二娃夾起一筷子辣椒炒苦瓜,嘗了一口,就直皺眉頭,“喲,又苦又辣……”毛伯伯問道:“二娃,你會寫‘辣’字嗎?”“會,一個‘辛’字右邊一個……”,二娃用手指在桌上寫了一個‘辣’字,毛伯伯又問大家:“你們誰知道‘辛苦’這個詞的意思?”“知道,辛苦就是累?!薄芭老闵叫量唷薄稗r民伯伯很辛苦……”大家七嘴八舌?!傲A=孕量啵崩钤G想起了跟爸爸學過的《憫農》詩。毛伯伯點了點頭,“對,辣就是辛,我們今天吃的菜就是一個‘辛苦’菜,又辣又苦,”頓了一下,又說,“做一個人,吃一點苦,是有好處的,不要老想吃蜜糖……”
有時孩子們跟毛伯伯到郊外去,在地里發(fā)現了馬齒莧或野莧菜,毛伯伯就叫孩子們挖回來,于是餐桌上便加了一盤野菜。那馬齒莧滑溜溜的,還有點酸呢,可毛伯伯和大家吃得很香。
毛伯伯家常吃雜糧,在米里放上各種雜豆,有時放點紅薯,一起煮成飯,不過可沒有放過什么果脯之類的,有時放點家鄉(xiāng)親友送的蓮子,就是好東西了。毛伯伯指著摻著雜糧的飯說:“這,叫做‘八寶飯’,多吃一點,營養(yǎng)豐富?!闭f著,呼嚕呼嚕吃得很香。
毛伯伯家的前后院,每年都種一些蔬菜,西紅柿長得挺好。到三年困難時期,院子里再也找不到一株花,全種上了菜,毛伯伯帶頭減了自己的工資,高級干部也都隨之自動減了1~2級工資,毛伯伯家飯桌上很少看見肉和蛋了,粗糧比例增加了,每到寒暑假,毛伯伯都讓李訥到設在東八所的機關干部用餐的大食堂去排隊買飯吃。
(左起)李訥、王景清、葉利亞(二娃)、梁紅五、金戈、任遠、陳偉力、金矛、胡木英、孫小林、劉小遠,攝于1985年6月
毛伯伯那么愛孩子,當然也愛自己的兒女,但并不嬌慣他們,對他們要求很嚴,不準他們倚仗權勢搞特殊化。1949年4月,育英小學從西柏坡附近的下東峪搬到北京西郊萬壽路,校舍安排在傅作義的一所舊兵營里,周圍是農村和莊稼地。那時我們每天三頓飯都要從南院排隊到北院去吃,中間要越過一條深深的戰(zhàn)壕,營房周圍和戰(zhàn)壕邊上有許多戰(zhàn)時留下的扎人的鐵絲網,那時,從學校進城有十多里路,卻沒有一趟公共汽車,加上家長們忙于籌備建國大計,孩子們很少回家。新中國成立以后,各方面工作逐漸步入正軌,學校規(guī)定兩周放一次假,各機關開始派車接孩子,李訥和遠新也和中南海其他孩子一起乘大轎車回家。后來通了公共汽車,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發(fā)現了孩子們的“開心果”作用,于是征得毛主席同意,在育英學校不準接孩子的那個周末,搞了一點小小的特殊,把李訥、遠新和二娃都接回來,但是毛主席規(guī)定,只準孫勇帶他們3人乘公共汽車回家,不準用公家的小汽車接送。他們回來后,很認真地承擔了陪毛伯伯休息的任務,常常“奉命”去拉毛伯伯看電影,出席舞會,或到郊外去走走……1953年李訥考上了師大女附中,孫勇就改騎自行車到育英去,再找個三輪車把遠新和二娃接回家。李訥和姐姐到女附中上學,一人一輛飛鴿牌自行車來來去去。后來孩子們都上了大學,李訥上了北大,周末仍是騎車回家。三年困難時期,糧食減了定量,吃不飽飯,騎不動車,李訥周末就擠乘馱著大煤氣包的公共汽車到西直門,再倒車回家。在北大,李訥常穿著學生藍的衣褲,顏色洗得都發(fā)白了,褲子上還常有補丁。至今,在我們同學聚會時,李敏、李訥也永遠是衣著最樸素的。毛伯伯對子女的嚴格要求,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人。公私分明,不占公家便宜,厭惡特殊化,更憎惡以權謀私,這些,成為我們終身信守的做人準則。
一張珍貴的老照片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有一條嚴格的規(guī)定,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及其子女均不準擅自要求與毛主席合影。所以許多孩子雖生活在毛主席身邊,但是再淘氣也沒敢破壞過紀律。同時,毛伯伯也就是一個伯伯,誰也沒有意識到:留下一張和他的合影會多么重要,多么珍貴。所以今天要找到一張與毛伯伯單獨合影的照片,還真成了難事。
可是,并不常住中南海的太北卻保存著兩張跟毛伯伯合影的珍貴照片,其中有一張居然是自己單獨和毛伯伯的合影,太北可真幸運!那是1951年5月下旬的一天,在中南海毛主席家的院子里拍的,小太北和自己的同學曾有幸作客毛主席的家。
八一小學少先隊員在兒童節(jié)向毛主席匯報,(左起)董良羽、葉燕、左太北、李敏、宋勤、毛主席、范躍榮、雷蓉蓉,1951年于中南海菊香書屋
那一天,快要過新中國第二個“六一”兒童節(jié)了,毛伯伯在自己家里會見了八一小學的7個小學生代表,除了李敏、燕燕、太北之外,還有蓉蓉、宋勤、良羽和小躍榮。孩子們給毛伯伯獻上了鮮花,還送了一個鏡框,鏡框里是反映八一小學學生們學習和課外活動的照片,孩子們指著照片,向毛伯伯匯報了自己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
毛伯伯邊聽邊樂,邊招呼著孩子們來到院子里,他坐在一株龍爪槐邊的椅子上,孩子們圍坐在周圍。毛伯伯和孩子們拉起家常話,一一詢問著孩子們個人的情況……
“你叫什么名字?”毛伯伯問一個小姑娘?!敖刑?,”眉清目秀,額頭寬寬的小太北很自然地回答著,因為同學們相互之間都是直呼其名,早已習慣成自然了。
“為什么叫太北呢?”毛伯伯問。“是我爸爸起的名字,我生在太行山北邊。”“你爸爸是?”“我爸爸是左權?!毙√钡脑捳Z很平靜。她出生3個月,因為爸爸要參與指揮百團大戰(zhàn),媽媽就把她抱回了延安。她不到兩歲,爸爸就犧牲在抗日前線,成為無人不敬仰的抗日烈士,抗日名將。爸爸左權的故事——她是在懂事后聽媽媽和老師們告訴她的。
“噢……”毛伯伯沒有說話,沉默了片刻,毛伯伯伸出手去,把小太北的手緊緊握在了自己一雙溫暖的大手間,小太北天真無邪,滿臉稚氣……所有的孩子也都沒有說話,空氣似乎凝固在了這一瞬間……
然而,孩子畢竟是孩子,童心,總是宛如那藍瑩瑩的天空,那樣明澈、純凈、清亮。蓉蓉終于忍不住,把想了好幾天的一個愿望說了出來:“毛伯伯,我們想跟您照相?!泵坪鯖]有聽見,仍然拉著小太北的手。其實,剛才孩子們給毛伯伯送鏡框的時候?!吨袊嗄陥蟆返挠浾邥园滓呀浗o他們搶了一張相了,現在蓉蓉又一次請求道:“毛伯伯,我們想每人跟您照一張相……”毛伯伯這回聽到了,他緩緩地站了起來,拉著小太北的手,小太北站在了毛伯伯的右側,毛伯伯又用雙手撫摸著她的雙肩,讓她貼近自己,往前站了站,記者曉白按下了快門……
毛主席和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烈士之女左太北1951年在中南海菊香書屋
照完相以后,毛伯伯又把太北拉過來,詳細詢問了她離開延安到北平這一段的經歷,關切地詢問:“你星期六回哪里去?”太北回答:“回東總布胡同的媽媽家?!泵衷儐柫颂眿寢尩墓ぷ骱蜕钋闆r……最后臨別時,毛伯伯還特別叮囑邊老師說:“八一小學有不少烈士子弟,他們是烈士的骨血,要好好撫育他們,培養(yǎng)他們……”
不久,這張照片送到了小太北手中。照片上不諳世事的小太北憨憨地笑著,可是毛主席卻那么嚴肅,那么認真。跟一個小孩兒照相,那么認真——太北不止一次這樣想。一年又一年,太北就是這樣閱讀毛伯伯的表情的……
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經歷了歷史滄桑的太北見到了父親生前一位戰(zhàn)友,他向太北講述了一段往事:
……那是在延安住的時候,什么時候想見毛主席就見了,吃了飯,散散步,就上了楊家?guī)X……1942年5月末的一天,天比較熱,我想到毛主席那兒看看,信步走上了山坡,毛主席正在窯洞外邊乘涼,好像在思考問題,還叼著煙。我過去說了兩句問候的話。毛主席當時就說道:“左權同志犧牲了。前兩天他還給我來過一封信,提到他的問題。我正要著手給他解決問題,他就……犧牲了……”主席的心情是很沉重的,眼睛里含著眼淚,很動感情。
后來,太北進一步知道了連她,甚至媽媽都從不知道的,爸爸左權多年戴罪指揮作戰(zhàn)的沉重經歷:左權受王明、康生誣陷,被打成“托派”,自1932年2月起,就背上了“留黨察看”的沉重的十字架。可是,他依然一直在指揮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一次次反“圍剿”,長征路上,華北前線……直至犧牲。太北,一直為爸爸自豪的太北,這時,為爸爸的悲劇命運不平……
這以后,再看自己跟毛伯伯的照片,太北似乎才漸漸讀懂了毛伯伯眉宇間那豐富又復雜的表情。毛伯伯的心,似乎在流淚……為戰(zhàn)友,為烈士,為小太北,為歷史,也似乎為自己……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