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醫(yī)生和醫(yī)生的妻子
(1899—1919)
還有不到六個月,就要敲響新世紀的鐘聲了。1899年,歐內(nèi)斯特·米勒·海明威呱呱墜地,誕生在一個崇尚維多利亞價值觀、新教道德規(guī)范,以及舒適中產(chǎn)生活的時代。他的父親克拉倫斯·艾德蒙茲·海明威(Clarence Edmonds Hemingway)是一名全科執(zhí)業(yè)醫(yī)生,母親格蕾絲·霍爾·海明威(Grace Hall Hemingway)是一位專業(yè)的歌劇演員,在外教音樂。這對夫婦和格蕾絲喪偶的父親歐內(nèi)斯特·霍爾(Ernest Hall)一同居住在芝加哥的一處富裕郊區(qū)——伊利諾伊州的奧克帕克。他們于1896年完婚,在1898年1月,迎來了一個名叫馬賽琳(Marcelline)的女兒。海明威是第二個孩子,之后又有四位弟弟妹妹相繼出生,分別取名為厄休拉(Ursula)、馬德萊娜(Madelaine)(綽號“小太陽”[1])、卡羅爾(Carol)和萊斯特(Leicester)。孩子們要么生在位于奧克帕克的住宅里,要么生在密歇根州皮托斯基附近的瓦倫湖區(qū),他們一家人在那里建了農(nóng)舍,并起名為溫德米爾,夏天會常到那里度假。
對小厄尼[2]來說,他的童年不可謂不快活,在家人的鼓舞下,任由他憑借自己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天性去開發(fā)野外生存的技能。良好的家教使他的自信心與成就感與日俱增,把他送上了通往成功的人生軌道。后來,他的成就不僅超越了父母的對他所能想象出來的最高期待,在某些方面,甚至讓人大喜過望。
在母親的栽培下,小厄尼身上的文學和藝術(shù)才華逐漸被挖掘了出來。格蕾絲留存著一本剪貼簿,上面記錄著海明威自幼便能背誦丁尼生(Tennyson)和朗費羅(Longfellow)的詩文,甚至仍在蹣跚學步時,就已經(jīng)能夠說出精巧的比喻——譬如說青淤的傷痕就像貓頭鷹的眼睛而結(jié)痂的傷口則似玫瑰的花蕾。1
海明威從父親那里繼承了對狩獵、釣魚等戶外活動的熱愛。他三歲就跟隨父親去釣魚遠行,并親手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條魚。那座溫德米爾小屋就成了海明威的游樂場。海明威對野外的興趣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追求。彼時的美國,新興環(huán)保主義運動開始萌芽。海明威誕生的年代正見證著山岳協(xié)會的落成和優(yōu)詩美地國家公園的興建。1904年,海明威加入了阿加西斯俱樂部中由父親主管的分部。同年,他少年時代的英雄——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總統(tǒng)被擁戴連任。在羅斯福的倡導下,共有一億兩千五百萬英畝的土地被規(guī)劃為國有森林,逐步建立了51座鳥類保護區(qū),還有18處自然奇觀也受到了聯(lián)邦政府的保護。2那些阿加西斯俱樂部的男孩們,為了追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和姐姐馬賽琳在密歇根州皮托斯基
隨時興的環(huán)保理念,開始嘗試制作標本。他們先按需殺死動物,再將尸體裝瓶或釘在卡片上,分辨它們的種屬并用來展示。有一次,海明威陪母親去東邊塔基特的馬薩諸塞州島游歷時,曾向父親寫信詢問自己是否可以順道買一只信天翁的腳掌,作為俱樂部的收藏品。3

附近瓦倫湖畔釣魚,攝于1901年7月
說到遺傳,父母身上的一些缺憾也體現(xiàn)在海明威身上。糟糕的視力源自母親,二型糖尿病易感體質(zhì)則是源自父親。此外,克拉倫斯和格蕾絲可能還遺傳給他一些精神方面的問題,如雙相情感障礙和抑郁癥。雖然在他們身處的上流社會里, 沒有人會公開談及這些問題,但實際上,克拉倫斯陰郁的情緒波動早已嚴重到要讓他以參加醫(yī)學培訓為幌子來接受治療。4抑郁癥對于已經(jīng)被心絞痛、糖尿病以及投資失策等陰霾籠罩著的克拉倫斯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在1928年,無盡的痛苦讓他最終選擇了自我解脫。父親的自殺在海明威心里刻下了一道無法消除的印記。在他的私人信件里,海明威不止一次地提到自殺的可能性,次數(shù)之頻繁讓人覺得,盡管他還年輕,說得壞些,已悲觀地將自殺看作必然的歸宿;說得好些,則是用自殺來博得對方的憐憫和同情。
海明威和他父母的關(guān)系通常被描述成一種充滿爭執(zhí)的敵對狀態(tài),事實上他家庭的動蕩程度比這復雜得多。海明威父母,還有海明威自己,都可能受到雙相情感障礙影響,這反映在他跟雙親的關(guān)系上。海明威尋求獲得父母的愛與肯定,他也做到了,并且在家書中由衷地感謝他們對自己財務(wù)上的支持和個人幸福的關(guān)心。

拿玩具手槍的海明威,妹妹馬德萊娜、厄休拉,姐姐馬賽琳,身穿內(nèi)戰(zhàn)軍服的祖父安森·海明威,堂姐妹瑪格麗特和維吉尼亞·海明威,攝于1902年掃墓日
雖然他受到父母的影響十分明顯,但年輕時的海明威也時常挑戰(zhàn)他們保守的信仰和言行,由此也招惹了不少麻煩。他絕大多數(shù)離經(jīng)叛道的行為都算不上什么罪過,不過從他兒時跌跌撞撞的擦痕,也能窺探到他成年后熱衷的冒險活動——狩獵、拳擊以及種種顛覆傳統(tǒng)舉措的蹤跡。在母親的剪貼簿中提到,海明威在教堂和學校曾因這些事惹上過麻煩:無故殺死一頭豪豬,開槍射擊大藍鷺,從狩獵督察官眼皮底下逃走,在母親的琴房中打拳擊。5海明威的父母都是公理會虔誠的信徒——要求孩子們承認并懺悔犯下的過錯。母親將某次“懺悔”貼在了厄尼的剪貼簿上,上面寫著:“我昨天(在教義宣講會)的行為很不好,我今天早上在教堂里的行為很不好,我明天一定會表現(xiàn)得很好?!?
后來在20世紀50年代,海明威將射殺保護物種藍鷺的事件濃墨重彩地寫進了他的小說《最后一片凈土》。在這篇未完成的小說中有這樣一個場景,作為海明威化身的尼克·亞當斯(Nick Adams)帶著他妹妹逃離家鄉(xiāng),為了躲避兩個想要以非法捕撈和售賣鱒魚的罪名逮捕他們的狩獵督察官。最終這對兄妹消失于密歇根州的荒原中,闖入一片人跡罕至的原始樹林。這場景讓尼克感到“有些奇怪。這感覺就像他在教堂里該有的感覺一樣”。7
和他筆下的主人公一樣,海明威與教會組織有著復雜的關(guān)系。在與他父母虔誠的信仰的斗爭中掙扎著,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他自己已經(jīng)被天主教吸引住了,不過他仍然堅持只在自然中尋求慰藉,甚至救贖。8《最后一片凈土》不是尼克·亞當斯唯一一次在郊野中尋求內(nèi)心的治愈;在《大雙心河》(1925)中,一個更年長的尼克躲入密歇根州的田園風光,來緩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帶給他的難言創(chuàng)傷。遺世獨立,自給自足,制造工具和煮食,讓這個主人公從文明帶給他的創(chuàng)傷——戰(zhàn)爭、狩獵規(guī)則甚至家庭成員之間的瑣碎爭吵中恢復?!半y道還沒有看夠家里的爭吵么?”尼克的妹妹在《最后一片凈土》中這樣問他。9
即便只是在懺悔時裝個樣子,海明威的幽默感(以及他早年對文學典故的熟悉),在他敘述當父親發(fā)現(xiàn)他在琴房里打拳擊的時候就可見一斑:“難道是爸爸打斷了這個小茶話會?可是……爸爸的確將這個茶話會變成了當眾演講。德摩斯梯尼、西塞羅和丹尼爾·韋伯斯特,甚至都比不上我那令人尊敬的爹??傊@個家正在抵制拳擊。”10海明威和家人的其他爭執(zhí)就沒有這么容易解決了。在海明威21歲的那個夏天,在他的協(xié)助下,弟弟妹妹和朋友們悄悄溜出家門,在瓦倫湖畔搞了一次深夜野餐。這便成了海明威的母親格蕾絲在她兒子身上發(fā)現(xiàn)的另一個不負責任的證據(jù),她氣壞了,命令兒子離開溫德米爾,并且還用了個比喻,將母愛比作銀行賬戶,那么海明威就在透支她的感情。她還告誡兒子:“在你的舌根沒學會不該羞辱親媽之前就別回來?!?1
盡管格蕾絲告訴海明威她會“等著歡迎(他)回來”并“渴望”他的愛,但當時已經(jīng)是美國紅十字會救護隊老兵的海明威,卻感覺自己好像早已和家里斷絕關(guān)系了。12那件事對海明威來說,就像是被逐出家門,格蕾絲和克拉倫斯雖然生氣,但似乎是關(guān)心更多一些,似乎是要決心在他們的大兒子身上實踐一種嚴厲的關(guān)愛。他們希望大兒子將來能考上大學,找一份固定的工作??死瓊愃乖趯懡o格蕾絲的信中說,自己一直在祈禱歐內(nèi)斯特“會有更大的責任感”,而且“他必須忙起來,自力更生”。13在他們的眼中,閑散的生活方式會腐朽靈魂,于是他們決心不向兒子妥協(xié),而是讓他自行感受隨之而來的痛苦。
盡管歐內(nèi)斯特和格蕾絲依舊處在一種不安定的關(guān)系中,但當她在1928年喪偶之后,這位作家卻用《永別了,武器》的稿費建立了一個信托基金,加上銀行積蓄,資助她直到1951年去世。盡管如此,那件發(fā)生在溫德米爾的事,使得那年夏天成了海明威與家人共度的最后一個盛夏。雖然后來他至少兩次歸來,但都是短暫的停留,再也沒有在瓦倫湖畔度過夏天了。
海明威與家人在別的事情上也有些緊張。在一封海明威于1917年寫給他母親的信中,他要求母親:“不許燒掉房間里的任何文稿,也不許扔掉任何你覺得不順眼的東西。”14不知道海明威是否曾經(jīng)歷過類似的事情,但他曾在發(fā)表于1927年的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中的一篇《此刻我躺下》中,用小說的筆調(diào)寫了一個類似的場景:尼克的媽媽一把火燒光了他父親收藏的文物和科學標本。故事里的主人公尼克,在一家位于意大利的醫(yī)院中蘇醒過來,由于擔心自己會在睡夢中死去,便在夜里通過回憶過去來保持清醒。尼克記得院子里的篝火中燃燒著的裝標本的罐子,推測這些被他母親燒掉的東西都是父親的收藏,盡管尼克說“我連燒這些東西的人是誰都不記得了”。他還回憶起,他的“母親總是在大掃除,把一切都清理得干干凈凈”。15當尼克的父親回家后,看見他收藏的印第安手工藝品還在院子里燒著,于是他讓尼克拿一根火撥給他,但是那些最好的箭頭也已經(jīng)焚毀了。這種事情應該就是海明威的親身經(jīng)歷,時間上大概是在1906年他們搬進新家之后。雖然那時海明威只有6歲,但他還是在1917年的家書中提到了那時候的事,格蕾絲就像尼克的母親一樣,喜歡清理她覺得沒用的東西,以示她在家里的主導地位,而且,她還十分蔑視丈夫在科學上的興趣。
后來,海明威就用“徹頭徹尾的美國婊子”來稱呼格蕾絲,并且海明威筆下的一些角色,諸如《醫(yī)生和醫(yī)生的妻子》(1924)中有點被動攻擊型人格,看似是一家之主,卻虛有其表的太太,以及《士兵之家》(1925)中擅長情感勒索的克雷布斯(Krebs)夫人。16不過,這對母子的關(guān)系實在是令人困惑,無論海明威在和別人的書信或者小說中怎樣描述格蕾絲,他在給格蕾絲的信中,卻表現(xiàn)得像個孝子,想要得到母親的肯定,那樣子就像是在迎合文學評論家。
海明威在青春期的時候,不斷地挑釁著父母的權(quán)威和鄉(xiāng)間日常生活。當他長大后,參加了各種課外活動,培養(yǎng)出了一種積極的社交生活,就是和朋友們“閑蕩作樂”,有時也和女孩約會——那就得忍受朋友們和兄弟姐妹們的戲弄了。高中時,海明威開始在學校文學雜志《寫字板》上發(fā)表短篇小說,主要寫一些拳擊手、獵人和印第安人的故事,這些少年讀物里的一眾角色和他后來筆下的人物十分相似。不過海明威后期的作品往往略去了核心沖突,他相信讀者能夠領(lǐng)會到文本隱含的那些暗指之間的微妙差別。早期作品往往以血腥的鬧劇將故事推向“出人意表”的結(jié)尾,這種方式倒是在當時的流行小說中很常見??赡苁呛C魍X得他的作品太過凌厲,不適合他家人訂閱的那些品位保守的大眾讀物。在《最后一片凈土》中,那位有潛力成為作家的年輕人尼克,就說他自己的故事“對于《圣·尼古拉斯》來說相當不健康”,那是一本刊登知名作家和讀者投稿的青年月刊。17海明威并不需要擔心美國讀者的品位,因為在短短的幾年之內(nèi),他的作品就在巴黎僑民的雜志上大受歡迎。
海明威也曾經(jīng)在校報《空中飛人》工作。高中畢業(yè)后,當海明威的姐姐馬賽琳和他的好些朋友們都上大學的時候,他則申請為《堪城星報》工作。1917年秋,海明威前往堪薩斯城,開始了報社學徒的生涯。18
起初,海明威住在幫他找到工作的叔叔泰勒·海明威(Tyler Hemingway)家,但很快,就和一個曾在密歇根與他一起度過許多夏天的朋友卡爾·埃德加(Carl Edgar)住進了同一間公寓。那時海明威在《堪城星報》初出茅廬當了記者,負責報導醫(yī)院和第19街警察局的新聞。19在新聞中心里,海明威有一張桌子和一臺大打字機可以自由支配,此外還在穆勒巴赫酒店有一個工作間,這些足夠讓他興奮,他為能夠在有二十萬發(fā)行量的“相當有影響力”的報社工作而自豪。20
盡管堪薩斯城在他之后的小說中甚少出現(xiàn),但是在《堪城星報》的六個半月對海明威后來逐漸形成的寫作風格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正是在《堪城星報》,海明威領(lǐng)會到了他所謂的“我在寫作這一行中學到的最佳準則”。21《堪城星報》的稿件樣式表要求作者多用短句,首段言簡意賅,運用“蓬勃有力的英語”,并且“刪除所有多余詞匯”。22這些特質(zhì)成了海明威后來被很多人效仿的風格特色。
也許是受到了案頭編輯、改稿編輯和版面編輯的影響,海明威在《堪城星報》的作品并未冠名。但是,根據(jù)海明威對他報道的一些故事的描述,有一些文章肯定出自他的手筆。其中有一系列堅強世故的角色——不到1.5米(5英尺)高的職業(yè)拳擊手、好斗的毒販和政府人員和斷了拇指影響手上活計幾乎瘋掉的排字工人——那些運用大量對話的記述預示了他后來的小說創(chuàng)造,像奧勒·安德生、哈利·摩根、理查德·坎特韋爾這些人物,以及其他的“斗牛士、打手、偵查者、槍手、職業(yè)軍人、妓女、酗酒者、吸毒者”和他們“卑鄙的不幸”。23這些故事具有一定的藝術(shù)性,比那些從綜合醫(yī)院發(fā)來的新聞報道要好得多。“當救護車飛馳在櫻桃街的山丘上時,車燈在黑暗中鉆出一個黃色的漏斗”,這樣的場景使讀者身臨其境。24
他的家書言辭華麗,精氣充沛,寫了他的冒險以及對馬賽琳的揚言:“我可以沖市長們喊‘下地獄吧’,也可以在背后尖刻地批評警察局局長!真的,的確有這回事?!?5他還聲稱這項工作很危險,他不得不帶著手槍。26在給他父親的一封信中,他描述了新聞編輯室的忙亂節(jié)奏:
必須在半欄的篇幅內(nèi)寫完一個故事,記清每一個名字、地址和初步查清的事實。要記住以良好的風格來寫,其實就是完美的風格。要包含所有事實,并按正確的順序編排,就像給事件拍快照一樣,使其生猛有力地被迅速描摹出來。還要在十五分鐘內(nèi)完稿,一口氣寫五句,以便送去印刷時能趕上最快的一期。電話采訪的故事要在腦海、在眼前完整地重現(xiàn)出來,再迅速沖到打字機前一口氣寫滿一頁。此時此刻,十臺打字機正在運轉(zhuǎn),老板在斥責某人,同時一個男孩從你的機器那里迅速搶過稿件,就像你寫出它們那樣迅速。27
隨著歐洲戰(zhàn)爭的升級,海明威為《堪城星報》寫了一些當?shù)卣心际勘驼鞅械摹靶袆优c危險” 的新聞。28海明威熱衷冒險,盡管他對于剛獲得的獨立生活以及報道工作很興奮,但他同時也渴望參與到歐洲戰(zhàn)斗當中。1914年7月,當奧匈帝國入侵塞爾維亞時,海明威才要開始他的高中二年級。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還在后面等著他。1917年4月,海明威高中畢業(yè)不久,美國就參與了這場戰(zhàn)爭。如今,在《堪城星報》工作六個月后,19歲的海明威就準備獨自前往“那里”了。
雖然他有意跟卡爾·埃德加和在堪薩斯城工作的另一位來自密歇根的朋友比爾·史密斯(Bill Smith)一樣加入海軍陸戰(zhàn)隊,但讓海明威感到失望的是,由于左眼先天性視力喪失,他沒有機會應征入伍——他父母倒可能松了一口氣。29當海明威在堪薩斯城等待時機時,他加入了密蘇里州的地方志愿軍。在寫給家人的信里,他表現(xiàn)出對演習和制服的激動。30他告訴馬賽琳,決定到戰(zhàn)爭中去“不是出于愛國愛家,或是為了金色穗帶上的榮耀等這些緣故,而是由于當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如果他不曾參與其中,他將無法面對任何人”。31盡管如此,海明威還是希望能在啟程前往歐洲前,在密歇根度過最后一個夏天。32但事實是,那個夏天大部分時間他都待在意大利。33
大約在《堪城星報》工作了一個月的時候,他遇到了剛剛從法國回來的西奧多(“特德”)·布魯巴克[Theodore(“Ted”) Brumback]。曾擔任美國戰(zhàn)地服務(wù)救護車司機的布魯巴克成為編輯部一個初出茅廬的新聞記者,和海明威一樣,由于視力問題而沒有資格參加武裝部隊。布魯巴克在法國戰(zhàn)斗的故事以及做救護車司機的豪壯經(jīng)歷無疑給這個年幼四歲的晚輩留下了深刻印象。1918年2月,布魯巴克在一段長篇報道中記述了他的戰(zhàn)爭經(jīng)歷。他寫到自己躲開了敵人的炮彈和毒氣(瓦斯)。熟知于布魯巴克的那些經(jīng)歷, 或是加之在采訪紅十字招募人員時寫過一段導言,海明威最終決定了一項行動計劃,志愿投入意大利救護車的服務(wù)當中。
1918年3月,海明威寫信給妹妹說自己其實已經(jīng)在部隊里當了司機,“應征入伍真是個巨大的安慰”,但他讓妹妹先別告訴家里。34雖然海明威和布魯巴克的到來,填補了紅十字會當前的人手短缺,但直到5月的第一個星期他才接到組織的電話。不過隨后,事情的進展就很迅速了。1918年5月13日刊行的《堪城星報》刊載了兩位前記者離任的消息,簡訊刊在兩人的照片下面。35他們和其他紅十字會的新兵一起在紐約待了兩周,并于5月23日啟航前往法國波爾多。36
志愿者們從波爾多乘火車前往巴黎時,第一次聽到了德國炮擊的巨響。之后轉(zhuǎn)乘了下一趟火車,海明威在意大利的第一個任務(wù)是收集在軍工廠爆炸中喪生的工人尸體殘骸。后來他在短篇小說《死人的自然史》(1932)中重現(xiàn)了那一段經(jīng)歷。37這是一個可怕的場面,但對這位年輕的冒險家來說,也是一種刺激。1918年6月9日,海明威從《堪城星報》編輯部給他的父親和朋友們寄去了言辭歡悅的明信片,說他次日要去前線。38最后,海明威發(fā)現(xiàn)自己到了斯基奧,一個位于白云石山麓的村莊,距離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分界線只有16公里(10英里)。39作為一個臨時少尉,海明威很快就對這種野營一般的、被同伴們稱作“斯基奧鄉(xiāng)村俱樂部”的氛圍厭倦了,他渴望目睹更多的行動。40當紅十字會征召志愿者前往皮亞韋河畔福薩爾塔附近的員工食堂時,他的機會來了,因為那里的戰(zhàn)斗正如火如荼。
海明威將這些經(jīng)歷內(nèi)化于心中,這些人、事和地點,在數(shù)年后,終會在他的小說中經(jīng)過重新構(gòu)思再次出場: 比如像維拉羅薩妓院這種地方,是《永別了,武器》中弗雷德里克·亨利中尉與凱瑟琳·巴克利相見前,去消磨無聊時光的地方;或者桑蠶“農(nóng)場”,朋友比爾·霍恩(Bill Horne)的駐扎地,將出現(xiàn)在1927年的短篇小說《此刻我躺下》里。然而在前方等待著海明威的,將會是他年輕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最為嚴重地影響了他早期寫作的事。
7月8日那天早些時候,當海明威正將巧克力、香煙和明信片送往盤踞駐扎在皮亞韋河的部隊時,奧地利迫擊炮撞擊地面,彈片四處飛濺。海明威在《永別了,武器》中描述了弗雷德里克·亨利類似的經(jīng)歷。
我聽到一陣機關(guān)槍連續(xù)發(fā)射的聲音,接著是一連串哧——哧——哧——哧的響聲,再來是一道閃光,就像是熔爐的門被猛地甩開,然后一聲轟鳴,光由白變紅,在疾風中不絕涌動。我試著呼吸,但喘不上氣。在強風的摧殘下,我感到肉身要從軀殼中急速地飛騰出去。我很快被完全甩出自己的身體,我知道自己已經(jīng)死掉了,以為才死一會那可錯了。但這種狀態(tài)沒有持續(xù)下去,我飄浮起來,感覺自己又滑回了軀殼里。又能呼吸了,我回來了。大地被撕裂開,我的頭前橫著一梁殘木。在頭顱的震蕩間,我聽到有人在哭喊。41
關(guān)于受傷后的具體情況,包括海明威是否把受傷的戰(zhàn)友抬到了安全的地方(也許沒有),以及他傷口的確切細節(jié)(官方報告和海明威的計算均為227處穿孔),不同的材料所述都不一致?!犊俺切菆蟆氛f,海明威是前雇員中第一個在戰(zhàn)場受傷的人;事實上,海明威據(jù)報是意大利戰(zhàn)線上第一個幸存的美國傷員(上個月在食堂服役的另一名美國人被殺)。43在被轉(zhuǎn)移到米蘭之前,海明威被帶到了一家野戰(zhàn)醫(yī)院??傊?,從離開紐約到米蘭,中間間隔不到兩個月。到了米蘭后,他花了六個月的時間來康復。
布魯巴克在米蘭的醫(yī)院探望海明威時,代筆給其家人寫信,說海明威的手指里有彈片,所以無法運筆。布魯巴克向他們保證,歐內(nèi)斯特會得到“全歐洲最好的醫(yī)治”,并推測到,在信寄到之時,海明威便會返回陣營當中。44不久后,海明威已恢復到可以親自給父母寫信的程度。他說自己從奧地利死者身上撿回的“紀念品”多得都快帶不動了。傷亡數(shù)量是如此龐大,以至于地面因鋪滿尸體而變成了黑色。他還瞥見了“歷史大批量地產(chǎn)生”。45盡管他精神飽滿,但橫亙于海明威面前的康復之路還是讓他走了數(shù)月。在等待手術(shù)取出嵌入的金屬碎片期間,他的雙腿一直上著夾板。46
他寫信給家里,要求父母給他寄當?shù)貓蠹埡汀缎瞧诹磬]報》,并請求姐妹們給他寫信(也鼓勵朋友們這樣做)47。9月下旬,他在意大利馬焦雷湖岸邊的斯特雷薩休假療養(yǎng)。他繼續(xù)把經(jīng)歷記在心里供日后調(diào)用,比如,弗雷德里克·亨利和凱瑟琳·巴克利將會在逃往中立國瑞士的途中橫渡這面湖。小說中的次要人物格萊菲(Greffi)伯爵,是根據(jù)杰賽普·格萊菲(Giuseppe Greppi)伯爵,也就是“老伯爵格雷科(Grecco)”設(shè)立的角色。他是海明威在旅店里交的朋友。在一封家書中有這樣的描述:伯爵將近100歲,“保存完好”,“從未結(jié)婚,午夜睡覺,抽煙又喝香檳”。在19歲的海明威眼里,這位伯爵是男子氣概的理想代表。48
終身單身遠非海明威向往的理想——他愛上了26歲的美國護士,艾格尼絲·馮·柯洛斯基(Agnes von Kurowsky)。海明威曾和她深夜暢談,一起約會,偷吻,也許還做過更多事。這可不是小男生的悸動,他向馬賽琳保證——艾格尼絲是他“永遠的摯愛”。他還吐露道,雖然現(xiàn)在自己還不具備結(jié)婚的條件,但計劃在兩年內(nèi)娶她。這兩年與其說是艾格尼絲
在等海明威娶她,倒不如說是海明威在等艾格尼絲決定是否嫁給他。畢竟海明威已經(jīng)把她稱作“妻子”了。49

身穿意大利制服的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在米蘭的一個賽馬場上,和紅十字會的護士們在一起。左二為艾格尼絲·馮·柯洛斯基
這時候艾格尼絲卻去了特雷維索,去照顧那些在那年早些時候爆發(fā)的流感疫情中染了病的人。50這場世界級流感的死亡人數(shù)令人震驚——20歲至30歲的人口中,死亡率高達10%,全球死亡人數(shù)為5000萬至1億人——但是海明威寫信給他的父親說,“事實已相當確鑿地證明我不會被病毒擊敗”,并迫切地想要參與行動。51海明威隨即加入了同事們所在的巴薩諾附近的救護車隊,但隨即
患上了黃疸,于是不得不回到醫(yī)院休養(yǎng)。52此時,維托里奧·維內(nèi)托戰(zhàn)役成了意大利最后一場重大戰(zhàn)役。11月3日,奧匈帝國與意大利簽署停戰(zhàn)協(xié)定;緊接著到了11月11日,德國與同盟國休戰(zhàn),結(jié)束了歐洲戰(zhàn)場的戰(zhàn)火。53海明威幾乎完全康復的時候,戰(zhàn)爭也結(jié)束了。
在艾格尼絲的慫恿及對婚姻表現(xiàn)出模糊的承諾下,海明威決定是時候回美國了。“我要開始真正的戰(zhàn)爭了,”他寫信給家人,“戰(zhàn)爭讓厄尼·海明威的世界有了安全感,我打算露兩手給他們看看,未來幾年我會是個大忙人?!?4他行事的計劃也很明確:“我不得不成為那些筆觸兇狠的寫作佬,你們懂的?!?5懷著對未來的樂觀期待,海明威于1919年1月4日起航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