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箏是中國古代彈撥弦樂器。“鳴箏”謂彈奏箏曲。這首詩寫一位彈箏女子為博取心上人的青睞,故意彈箏出錯的情態(tài),曲盡人情,耐人尋味。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鼻皟删鋵懪幼谌A美的房舍前,撥弄箏弦,是這首詩的引子。句中有兩個裝點(diǎn)字面——箏上支撐弦的構(gòu)件稱柱,“金粟柱”即以金粟裝飾的弦柱?!坝穹俊笔欠课莸拿婪Q,猶金閨之類?!敖稹薄坝瘛弊置妫x予詩句華美的外衣?!八厥帧北砻鲝椆~者是女子。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后二句即寫女子故意彈錯曲調(diào),以博取心上人的青睞。這里有一個典故,周郎即周瑜,為吳將時年僅二十四歲,吳下呼之為“周郎”。據(jù)《三國志》本傳說,周瑜精通音樂,聽人奏曲有誤時,即使喝得半醉,也要回過頭去注目演奏者,故謠曰:“曲有誤,周郎顧?!痹娭酗@然是借周郎以喻女子的知音?!皶r時”是強(qiáng)調(diào)她一再出錯,以博得對方的注意。徐增有個說法:“婦人賣弄身份,巧于撩撥,往往以有心為無心,手在弦上,意屬聽者。在賞音人之前不欲見長,偏欲見短。見長則人審其音,見短則人見其意。李君何故短得恁細(xì)?”(《說唐詩詳解》)意思是說,女性為了引起知音的注意,有時故意賣弄破綻。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無非是讓對方來點(diǎn)撥一下自己,制造一個接近的機(jī)會而已。
現(xiàn)實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事,一個人(無論男女)想要和別人(通常為前輩、上司)套近乎,卻找不到恰當(dāng)?shù)臋C(jī)會,只能韜晦一下,準(zhǔn)備問題以求教的方式,去博得對方的好感。有時他準(zhǔn)備的問題,其答案本來是心知肚明的,卻偏要裝作不知道,讓對方顯示他的高明。有些下級,就是這樣巴結(jié)領(lǐng)導(dǎo)的。所以這首的寓意,實際是大于形象的,也就是說,是超出了表面內(nèi)容的。
這首詩還有一種別解,作者未必然,讀者何必不然——那女子出錯不是故意的,只是因為失去了對方的關(guān)注,又“欲得周郎顧”,彈箏時不免心不在焉,閃了神,不在狀態(tài),這樣,出錯也就是難免的了。施肩吾有首《夜笛詞》:“皎潔西樓月未斜,笛聲寥亮入東家。卻令燈下裁衣婦,誤剪同心一半花?!本褪菍懙倪@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