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授獎詞

新月集·飛鳥集 作者:[印] 泰戈爾 著,鄭振鐸 譯


授獎詞

瑞典學院諾貝爾評獎委員會主席哈拉德·雅恩

今年將諾貝爾文學獎給予印度詩人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本院認為這是非常明智的決定。因為獲得這份榮譽的作者在近幾年中寫下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篇,它們大都是關于“有理想主義傾向”的詩作。這與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完全相符。本院將以公允的態(tài)度,竭盡全力去確認他的詩最接近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原則中所提及的標準。本院會本著公正的態(tài)度,并不會因為這位詩人在歐洲的知名度不高而猶豫不決,雖然他的名字在歐洲并沒有多少人知道,實際上,這乃是因為他的家鄉(xiāng)遠離歐洲。在本獎金創(chuàng)始人的遺囑里有這樣一段話:“既然已經決定了頒發(fā)本獎,就不要對任何一個候選人的國籍有所顧慮”,并以此作為“本人明確的希望與意愿”。由此可見,這種猶豫就更不應該了。

泰戈爾的一部宗教頌詩集《吉檀迦利》(即《頌歌集》,1912)受到了評委的關注。從某種意義上說,從去年開始這部作品就已經完完全全地歸屬英語文學了,雖然根據作者的文化修養(yǎng)與創(chuàng)作實踐判斷,他是一個印地語詩人,但他卻為他的詩披上了新裝,而這種新裝的形式與獨立性的靈感都堪稱完美無缺。因為沒有了語言上的障礙,所以那些英格蘭、美國甚至整個西方世界中對貴族文學感興趣并予以重視的人士,都可以接受和理解他的詩作。而今,各方面的贊譽不斷出現,但這些贊譽并不是因為人們讀到了他用孟加拉語寫出的詩作,也不是因為人們對任何宗教派別的信仰,同樣不是因為人們對某種文學流派的偏好,或有任何黨派的目的,而是因為他在英語詩歌藝術方面,的確是一位新的、令人欽佩的宗師——至少從伊麗莎白女王時代,這種詩歌藝術就一直伴隨著英國人的文明而傳播至世界各個角落。他的詩一發(fā)表,人們就開始用滿腔的熱情來贊美它。這些詩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它具有完美性,詩人會將他自己的意念與他借鑒而來的意念,以一種最恰當的方式熔鑄成一個整體;然后是文體的韻律均衡,引用一位英國評論家的話來形容,就是“將詩里的陰柔情調與散文中的陽剛力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最后是詩人的措辭嚴謹,或者說用詞典雅,以及在選詞擇句上體現出的趣味甚高的審美格調,甚至在借助另一種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維時,仍能達到那種境界,簡單來說,這些特征在原作中是特有的,并且,換另一種語言來重新表達時,仍然可以做到神形皆備,這一點著實可貴。

以上評價同樣適用于他的第二部詩集《園丁集》(1913)。正如作者本人所言,這部作品與其說是他在詮釋自己早期的靈感,倒不如說是他又進行了一場革新。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他人格的另一個側面:那時,青春的愛情讓幸福與煩惱在他的心頭交替出現,有時,他會深陷于這種感情而無法自拔;有時,他又會為那種渴望和喜悅的感情所征服,而那種感情源自于生命的浮沉與盛衰。但是,無論何時,他都可以看到,那些微弱的光芒在更遠的地方閃爍著。

泰戈爾的散文故事集《孟加拉生活一瞥》(1913)的英譯本已經出版。雖然,從形式上分析,書中的故事已經稱不上是原原本本展現作者本人特色了(因為譯本的翻譯者另有他人),但其故事內容卻足以證明作者才華橫溢,他觀察事物的范圍極其廣泛,他發(fā)自肺腑地對各種類型的人物的命運和遭遇表示同情,以及他在處理故事情節(jié)與發(fā)展方面有著驚人的才華。

之后,泰戈爾又出版了兩部作品。其中一部為詩集,描繪了充滿詩情畫意的童年和家庭生活,取名為《新月集》(1913),這個名字來自它的象征意義。另一部為演講集,當中包含了他在英美各個大學中所發(fā)表的演講,取名為《生活的實現》(1913)。這些文字集中表達了他對人生旅途的看法。他認為,通過這個途徑,人們就會獲得一種信仰,有了信仰之光在前方指路,人們就不會再浪費光陰。泰戈爾是一位天賦極高的詩人,因為他不斷地探索著信仰與意識的關系,他的思想異常深邃,但更重要的還是他樸實的情感與善于比喻且具有極強感染力的語言風格。當然,在具有想象空間的文學領域中,極少有人能夠靈活地把握它們的范圍與色彩,同時,還要以一種恰當的方式來表達不同的心境——由內心深處對永恒的那種渴望,一直到無憂無慮的孩童在游戲時所呈現出的那種愉悅之情。

至于世人能否理解他的詩,我們完全不必擔心,盡管其中有一些異國情調會讓人有云山霧罩之感,但因其特征是充滿了所有人都能理解的真正的人性,也許,將來的人會比我們理解得更透徹。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是需要明確的:這位詩人的目的之一,就是在努力調和人類文明的兩極分化;而這種兩極分化的狀態(tài)仍是我們當今世界的特征,因此它構成了這一時代我們所要面臨的問題,也明確了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浇掏皆谌澜绶秶鷥葌鹘虝r的不遺余力,讓我們可以看清這項任務的內在真實性。將來,歷史探討者們會比我們更勝一籌,他們會更加清晰地評價它的重要性與影響力,甚至可以看清那些當前被遮掩的東西,承認那些我們現在還沒有承認或不敢去承認的東西。最終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會做出更高的評價。我們應該對這一舉動表示感激,因為這會使活水源頭的汩汩清泉噴涌而出,詩歌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靈感。這些泉水也許會與異邦的溪流匯合,但是,如果你想要追溯這些溪流的源頭所在,或許需要步入一個深不可測的夢幻世界。更加特殊的是關于基督教信仰的傳播,它對很多地方本土語言的復蘇與更新,造成了一種明確的原始沖擊。它帶來的必然結果是促進了本土語言的發(fā)展,也讓其有能力孕育和維系自然而又鮮活的詩的命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