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郝潤華
照年不僅是我的學生,也與我是同鄉(xiāng),他為人忠厚,天性樂觀,大事認真,小事糊涂,具有西北人典型的性格特征;照年的求學經(jīng)歷也與我有相似之處:本科學習歷史,碩士階段學習中國古代史(我學歷史文獻學),博士階段學習古代文學與文獻。文史相結(jié)合,具有較為合理的知識結(jié)構(gòu)。照年在讀博士期間,他的妻子(他稱“羅老師”)也辭掉了小學教師的工作去讀碩士,我擔心他一家三口的吃飯問題,他輕描淡寫地說沒關系,家里還有些積蓄。等他博士畢業(yè)之后,我方從其他同學那兒得知,他買書竟是要靠借款,但他學習卻一直很勤奮,也從未找過任何勤工儉學的工作,應該是怕耽誤學習時間。他們一家在生活上十分簡樸,但對于買書他是從來都不吝嗇的,我認為他具備了一個讀書人應該持有的基本品格。畢業(yè)后,照年與其賢妻“羅老師”都到了漳州師范學院(即現(xiàn)在的閩南師范大學)工作,隨后憑著他的努力評上了副教授、碩士導師,他們的女兒去年也順利考上了大學,生活、工作都十分稱心順意?!耙环指乓环质斋@”這句名言用在他身上是再貼切不過了。年前,照年發(fā)來他的最終成形書稿《程俱及其〈麟臺故事〉考論》,囑我寫序,我欣然表示同意?!罢d人不倦”,何樂而不為!下面就談談我閱讀該書稿時的一點感想。
《麟臺故事》五卷,十二篇,主要是追述北宋秘書省的掌故制度,進而反映出作者程俱對宋代國家藏書事業(yè)的認識。該書篇名有:官聯(lián)、選任、書籍、校讎、修纂、國史、沿革、省舍、儲藏、職掌、恩榮、祿廩。主要內(nèi)容有:秘書省三館與秘閣的歷史沿革、職能、官員的設置、任用、升遷、日?;顒拥惹闆r;書籍的征集、整理、收藏、校讎、編纂、刊刻、利用等基本工作。此書是研究北宋館閣制度乃至藏書文化的絕好文獻,照年當年之所以選擇《麟臺故事》為其研究選題,即是看中了此書的價值。這部《程俱及其〈麟臺故事〉考論》,即是在照年的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所補充改定的。全稿從四個方面對北宋學者程俱及其筆記體著作(按:照年在書中界定為“史料筆記”,而非“筆記小說”,屬正確結(jié)論)《麟臺故事》作了綜合考論。首先是對該書作者程俱生平事跡的考辨。作者充分利用各種蛛絲馬跡的資料考辨出有關文獻記載中對程俱生平的一些錯誤認識,如《新安文獻志》、《四庫全書總目》等,對程俱科舉入仕即曾“舉進士”的誤載;《直齋書錄解題》、《新安文獻志》、《北山小集》等,對程俱籍貫“新安”與“信安”之混淆記載的不當。其次是對《麟臺故事》文本文獻本身的考證。這部分研究內(nèi)容包括成書、刊刻、流傳、體例、版本、輯佚、內(nèi)容、價值等諸多方面。如,流傳與版本方面,作者通過比對研究,認為《麟臺故事》確實在南宋時期有過刊刻流傳,糾正了學界認為該書實無南宋刻本的錯誤觀點。作者依據(jù)現(xiàn)存《文苑英華》所載《麟臺故事》刊刻信息,并結(jié)合程俱所作《進〈麟臺故事〉申省原狀》和《〈麟臺故事〉后序》、該書影宋殘本所存避諱字、《宋會要輯稿》引證該書內(nèi)容等相關情況,確定了該書在南宋即已刊刻的事實,并進一步推斷其刊刻時間和地點。又通過對南宋以來公私書目對《麟臺故事》著錄的考察,考證理清了該書的流傳情況。作者還通過對現(xiàn)存于《永樂大典》、《說郛》中的部分史料來源的考索,展現(xiàn)了四庫館臣輯出《麟臺故事》輯本時整改原材料的大致情形,也揭示出了《麟臺故事》輯本材料全部來源于《永樂大典》的事實。《麟臺故事》坊間有過整理本,但作者卻從《宋會要輯稿》等書中勾稽出了五條《麟臺故事》佚文,對此進行了梳理考索,并指出其真實性與可靠性。這些佚文的輯錄,對于《麟臺故事》的進一步整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再次是書中對《麟臺故事》史料價值的深入揭示與挖掘。《麟臺故事》中,對北宋時期的館閣藏書、文獻??被顒右约梆^閣文士的文學活動等幾個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記載。由于是當時人撰寫的筆記的緣故,《麟臺故事》中的這些史料,比起現(xiàn)今留存的其他宋代史書都要詳細、生動得多。最后,通過《麟臺故事》一書,作者深入發(fā)掘出北宋館閣藏書事業(yè)對當時整體宋代國家文化水平的推進所起的重大作用和意義,對《麟臺故事》所具有的文化價值進一步作出揭示與闡發(fā)。另外,作者還對《麟臺故事》一書的性質(zhì)、體例以及輯本與《永樂大典》的關系等問題一一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新見。書后另附錄了作者苦心編定的“《麟臺故事》人物材料考索”等珍貴資料,極有參考價值,也可見其下功夫之大、之深。它將《麟臺故事》中出現(xiàn)的歷史人物及史實與宋代史書中的記載作了詳細比對,最后得出結(jié)論,認為《麟臺故事》記載往往詳于其他史書,更彰顯了該文獻的史料價值。這部書稿運用了考證與理論相結(jié)合、史學與文學相結(jié)合的方法對程俱及其《麟臺故事》進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討,作者同時還運用點面結(jié)合、對比分析等方法,重點探究了《麟臺故事》在記敘北宋館閣藏書以及藏書文化方面的史料價值與作用。經(jīng)過作者的研究,不僅使程俱的生平誤載得到辨正,而且使得《麟臺故事》這部史料筆記及其學術與文化價值也得到了進一步突顯。
此書的優(yōu)點,誠如武秀成教授所評:“如該著作在張富祥先生《麟臺故事校證》和前人輯佚之外,從《宋會要輯稿》中又輯錄了五條彌足珍貴的佚文;如據(jù)周必大《修纂文苑英華事始》考察《麟臺故事》一書在南宋寧宗以前曾經(jīng)刊刻的觀點,都是確定不移,值得大加贊賞的。又如對著者籍貫的祛疑,如對該書體例、性質(zhì)的探討,如對其文獻學與文學史料價值的發(fā)掘,也都是該著作的亮點?!薄翱傊?,這是一部富有學術含量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必將對《麟臺故事》一書以及北宋館閣制度的研究產(chǎn)生重大的推動作用?!闭漳甑闹螌W特點是細致,善于在小問題上下深功夫,所以,此書稿的亮點多是他用力考證的地方,以小見大,雖然看上去星星點點,但連起來卻是一片火樹銀花。
照年于二〇〇八年西北師大古典文獻學專業(yè)博士畢業(yè),九年之后的今天才決定出版這部博士論文,這部書稿經(jīng)過了他無數(shù)遍的修改,因為他每次修改后都會通過電子郵件發(fā)給我,所以他修改的艱辛過程我親眼目睹,此書可謂是真正的幾易其稿。他供職的閩南師范大學一向重視學術,還為此組織過高質(zhì)量學術著作審稿會,學校特意聘請幾位專家專門為其書稿“把脈”,之后他又針對專家們提出的意見進行了修訂,可見出他付出的辛勤努力。照年博士正值血氣方剛的壯年,今后的學術之路還長,蘇東坡詞中寫道:“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弊x書治學更是恰在當時。在此書出版之際,作為他的導師,我一方面為照年終于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而欣喜,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今后通過不懈努力,不斷提高學術水平,創(chuàng)作出更好、更多的研究成果,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學者!
二〇一六年九月六日于西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