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菲利亞·福格一路順利地穿越了紅海和印度洋
蘇伊士至亞丁正好1310海里,而東印度公司招標細則規(guī)定,輪船應在138小時內(nèi)駛完這段航程。“蒙古號”已燒足了火,以提前抵達的架勢航行著。
在布林迪西上船的旅客,大多數(shù)都是去印度的。有些是去孟買,有些是去加爾各答,但也得經(jīng)由孟買,因為自從有了一條橫貫印度半島的鐵路以來,沒有必要再繞錫蘭(1)海角了。
“蒙古號”上的旅客中,有各種文職官員和各個軍階的軍官。軍官中有的屬于英國正規(guī)軍,有的則是印度士兵組成的當?shù)夭筷牭闹笓]官,但薪俸都非常高,即使是現(xiàn)在,英國政府已經(jīng)取代了過去的東印度公司的權力和責任的情況之下,還是如此:少尉7千法郎,準將6萬法郎,少將10萬法郎。
在“蒙古號”上,人們過得很愜意。在這幫軍官之外,還有一些年輕的英國人,他們懷揣巨款,是在海外開設商號的。輪船上的“事務長”是輪船公司的心腹,與船長平起平坐。他把膳食搞得很有排場。不論是上午的早餐、2點的午餐、5點30分的晚餐,還是8點的夜宵,餐桌上都滿滿當當?shù)財[好新鮮熟肉和甜食,這些都是船上的肉類加工部和食品供應部提供的。船上的幾位女乘客一天換兩套衣服。每當海上風平浪靜的時候,人們便演奏音樂,甚至還翩翩起舞。
然而,紅海跟所有那些狹長的海灣一樣,變化無常,經(jīng)常是風高浪急,波濤洶涌。每當起風之時,無論是從亞洲海岸還是從非洲海岸刮來,“蒙古號”這艘裝有螺旋推進器的長長的紡錘形快船,船舷迎風,被吹得猛烈搖晃。這時候,女乘客們便躲進艙房里去了,鋼琴聲靜下來,輕歌曼舞也停止了。但是,盡管狂風大作,惡浪滔天,輪船在強大的蒸汽機的驅動下,仍然毫不減速地向著曼德海峽駛去。
這時候,菲利亞·福格在干什么呢?大家可能會以為,他整天憂心忡忡,焦急不安,擔心風向改變,不利航行,擔心洶涌波濤會使機器發(fā)生故障,擔心一切可能發(fā)生的海損迫使“蒙古號”在某港口滯留,影響他的旅行。
可這位紳士根本就沒有這樣,或者至少可以說,即使他考慮到這些可能了,但外表上并沒有流露出來。他一如既往地鎮(zhèn)定自若,依然是改良俱樂部的那個沉著堅定的會員,任何意外和不幸都無法使之驚慌失措。他像船上的精密儀器一樣不會激動。人們很少在甲板上見到他。他并不想觀賞這留下了豐富回憶的紅?!@座人類早期歷史舞臺。他不去確認海岸邊的那些奇異城垣,它們的如畫城影有時浮現(xiàn)在天際。他甚至不去想這阿拉伯海灣出現(xiàn)的危險。古代的史學家,如斯特拉拜、阿里恩、阿米特米多爾、埃德里西等,一提起這海灣來,無不談“虎”色變。從前,航海家們不奉獻贖罪祭品是絕不敢闖阿拉伯海灣的。
那么,這位關在“蒙古號”艙房里的怪人到底在干什么呢?首先,他照常一日四餐,輪船的左右搖晃和前后顛簸都不能損壞他這架準備精良的機器。飯后,他就玩“惠斯特”。
是的,他遇上了跟他一樣著迷的牌友:一個是去果阿(2)赴任的稅務官,一個是回孟買的尊敬的德西默斯·史密斯神甫,―個是回其駐貝拿勒斯部隊的英軍少將。這三位旅客同福格先生一樣,對“惠斯特”情有獨鐘,一天到晚地打,跟他一樣地悶聲不響。
至于“萬事達”,他一點兒也不暈船。他住在船頭的一間艙房里,也一樣認真地吃著每一頓飯。說實在的,在這樣的條件之下進行的這次旅行,他肯定是沒什么不高興的。他打定了主意,吃好,睡好,欣賞風光。再說,他心想,這莫名其妙的旅行到孟買就算是頭了。
離開蘇伊士的第二天,10月10日,他在甲板上遇到了離開埃及時與之告別的那位殷勤的人,心中頗為高興。
“我想我沒有認錯人,”他笑容可掬地走上前去說,“在蘇伊士熱心為我指路的就是先生您吧?”
“沒錯兒,”警探回答道,“我認出您來了!您就是那位古怪的英國人的仆人……”
“正是,先生您怎么稱呼?”
“菲克斯?!?/p>
“菲克斯先生,”“萬事達”說,“在船上又遇上您真是高興。您這是去哪兒?”
“我么,跟您一樣,去孟買?!?/p>
“那好極了!您是否去過孟買?”
“去過好幾次了,”菲克斯回答說,“我是東印度公司的一個代理人?!?/p>
“那您很熟悉印度了?”
“那……是呀……”菲克斯支吾著,不想談得太深。
“印度好玩嗎?”
“很好玩!有清真寺、尖頂塔、寺院廟宇、托缽僧人、寶塔、老虎、蛇、舞蹈女!不過,您得有時間參觀才行呀?”
“但愿能有時間,菲克斯先生。您是知道的,一個精神健全的人是不會下了輪船上火車,下了火車又上輪船的,還借口什么80天環(huán)游地球。不!這種瞎折騰到孟買就該停止了,您瞧著吧?!?/p>
“福格先生身體可好?”菲克斯語氣特別自然地問道。
“很好,菲克斯先生。不過,我也很好。我吃起來像個餓狼,這是海上的空氣造成的?!?/p>
“可您的主人,我怎么從未在甲板上見到過他呀?”
“他從不上甲板上來。他不喜歡湊熱鬧。”
“您知道嗎,‘萬事達’先生,這個所謂的80天環(huán)游地球之行很可能藏有某種秘密的使命……譬如說外交使命什么的!”
“天曉得。菲克斯先生,我實話實說,我可一點兒也不清楚,而且,我根本也不想弄清楚?!?/p>
自從這次相遇之后,“萬事達”同菲克斯經(jīng)常在一起聊天。警探想方設法地與福格先生的仆人套近乎。他想,必要時是可利用“萬事達”的。因此,他常請后者到“蒙古號”的酒吧間去,喝上幾杯威士忌和白啤酒。誠實的小伙子也不客氣就喝了,甚至也回請一下,免得欠下人情。再說,他覺得這個菲克斯是個正人君子。
這時候,輪船正在快速前行。13日,人們看見了木哈城(3)。四周的城垣已經(jīng)坍塌,廢墟上長著一些碧綠的椰棗樹。遠處,群山之中,是一大片的咖啡種植場。“萬事達”眺望著這座名城,不禁心曠神怡。他甚至覺得,這座由斷垣殘壁圍起來的、帶有一座宛如杯耳似的破損古堡的名城,活脫一只巨大的咖啡杯。
當天夜里,“蒙古號”穿過曼德海峽。這海峽的阿拉伯文名字意為“淚門”。翌日,14日,“蒙古號”泊于亞丁灣西北部的汽船岬,它要在此加煤。
從那么遠的產(chǎn)地運煤來供應來往船只,是一件繁難艱巨的事情。僅僅東印度公司,每年耗煤的款項就高達80萬英鎊(2000萬法郎)。確實必須得在好幾處港口設置儲煤點。把煤運到那么遙遠的海邊去,每噸得花80法郎的運費。
“蒙古號”到孟買還有1650海里的航程,而且還得在汽船岬停留4個小時,以便把煤倉加滿。
不過,這種耽擱一點兒也損害不到菲利亞·福格的旅行計劃,因為這是在預計之中的。再說,“蒙古號”原定10月15日上午才能駛抵亞丁的,但它于14日晚就提前到達了,富余出15個小時。
福格先生同他的仆人上了岸。紳士想給自己的護照簽上證。菲克斯悄悄地尾隨在他們后面。簽證手續(xù)辦完之后,菲利亞·福格回到船上,繼續(xù)玩他那中斷了的“惠斯特”。
亞丁有居民2.5萬人,有索馬里人、巴尼昂人、帕爾西人、猶太人、阿拉伯人、歐洲人?!叭f事達”像往常一樣,在這群人中間閑逛。他瀏覽了使該城成為印度洋上的直布羅陀的那些要塞;他還觀賞了一些精巧的蓄水池,英國的工程師們在2000年后,繼所羅門王的工匠之后,繼續(xù)在這些蓄水池工作著。
“真好玩,真好玩!”“萬事達”回船時邊走邊自言自語地說,“我明白了,要想瞧新鮮事兒,就得出門旅行?!?/p>
晚上6點,“蒙古號”的螺旋槳葉攪動了亞丁灣的水面,很快便駛入印度洋面。它按規(guī)定跑完亞丁至孟買的航程要168小時。不管怎么說,印度洋風平浪靜,有利航行,正刮著西北風,輪船張滿船帆,加快了航速。
輪船由于順風航行,不太搖晃。女乘客們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又來到了甲板上。人們又開始歡歌笑語,翩翩起舞。
這段旅程就在這最佳條件下完成了?!叭f事達”因為遇上了天賜的菲克斯這么個可愛的旅伴而十分開心。
10月20日,星期日,將近中午時分,人們看見印度海岸了。兩小時后,引航員登上了“蒙古號”。地平線上,群山遠景和諧地映襯在天穹之中。不一會兒,遮掩著孟買城的那一排排棕櫚樹生機盎然,清晰可見??洼嗰傔M這座薩爾賽特島、科拉巴島、象島、屠夫島環(huán)繞著的海灣,4點30分,??棵腺I碼頭。
菲利亞·福格這一天的第33盤牌,他和他的搭檔,由于大膽運作,拿了13墩牌,以一個大滿貫結束了這段美好的旅程。
“蒙古號”原定10月22日到達孟買,可它20日就到了。因此,從倫敦啟程算起,提前了兩天。菲利亞·福格把這兩天規(guī)規(guī)矩矩地寫在旅行日記的盈余欄里了。
--------------------
(1)即今天的斯里蘭卡。
(2)印度領土上的前葡屬殖民地。
(3)北也門(即今之阿拉伯也門共和國)瀕臨紅海曼德海峽的一座重要港口城市。18世紀時,是椰棗、香料和上等咖啡的重要產(chǎn)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