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鴨舌草

蒼耳:消失或重現(xiàn) 作者:杜懷超 著


鴨舌草

勿忘初心的漫溯者

我執(zhí)意要寫寫鴨舌草。這種草在今天知道的人不多了,雖然鄉(xiāng)村廢棄的池塘和溝渠內(nèi),依舊還有她們的身影。從當(dāng)下來看,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人們對草的遺忘與背叛,已經(jīng)瘋狂。這些卑微的小草,在大地上總是默默地生長,自生自滅,無欲無求。當(dāng)人們需要她們時,她們無怨無悔地付出。這樣的草,似乎超出了草的界定。我執(zhí)意寫鴨舌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草,每次讀到她的名字,內(nèi)心的舌頭總要不住地抖顫。這種草的名字,確實有點意思。我以為她是專門為鴨子而生的,或者是類似于鴨的舌頭。我見過鴨子的舌頭,鴨子吃食物時,俯下身子,在抖動的舌尖與嘴巴的組合中,完成一次次的進食。這低下身子以及頭顱,面對食物的一幕,震撼了我,那姿勢充滿著感恩與虔誠。鴨舌草與鴨子,似乎都諳熟其中的秘密,它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存在與繁衍。

饑餓年代,我們與鴨舌草有過交集。我們以此為生,把她當(dāng)作救命的糧食。吃草這事并不荒唐,人類至今不是還在吃草?有些草至今還是救命的呢。全仰仗母親的勞作,我們在荒年里才得以存活下來,只是不知道那些鴨子活得如何。為了活命,我們已經(jīng)顧不得鴨、豬的口糧還是人的口糧了。我們與鴨子爭奪食物。實際上在荒年時,鴨子已經(jīng)絕跡了。人都難以活命,哪里還有鴨子存在?鴨舌草,已經(jīng)是我們?nèi)祟愖约旱目诩Z。我記得那時逢上一叢鴨舌草,狂喜之情難以言表。那時候沒有比活下去更令人快樂的。人只有在絕境中,才會看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那在鄉(xiāng)村低矮的門楣前,手拿著食刀,在枯干的案板上擺弄著她,輾碎、攪拌,再經(jīng)過柴火的蒸煮,直到吃進胃部的情景我至今不能忘,還包括對鴨、豬等動物一份遲到的悔過與懺悔。寫到這里,我倒是對鴨啊豬啊有了感覺。這些小生靈,在人類面前根本沒有辯解、掙扎的能力。給她們一口氣,她們就努力地長,縱然最后的歸宿還是人類偌大的胃;不給她們一口氣,她們就告別世間,等待下一次的復(fù)出。生命的隨遇而安和通透的心態(tài),讓人類羞愧。換而言之,要是她們與人類換個角色,不知道地球會不會炸鍋?不敢想象。

人類對草的態(tài)度頗可玩味。這原本是屬于鴨、豬的口糧,可是在特定的年代里,人類據(jù)為己有,這分明是越界掠奪動物們的糧食,毫不留情地撕掉人類的偽善,攬鴨舌草于口中。人類的舌頭與鴨子的舌頭已經(jīng)沒有什么高度與低度了。然后在物欲橫流的時代里,這些鴨舌草卻又成為人類厭惡的對象,恨不得處之而后快。在那物質(zhì)的眼睛里,早已容不下鴨舌草們,只剩下無止境的欲望。草的變化,也許正是人類自身欲望的變化。物化,已經(jīng)使得人們模糊了初心及原路。這就是人類目前對待草們的態(tài)度。遺憾的是,草們不會說話,鴨舌草也不會起訴。繼續(xù)生長則成為唯一的抗?fàn)幏绞健?/p>

我記得古人給我們自身起了個別名:草民。意思是我們是草做的人,草的命,賤。從李時珍到今天的中醫(yī),一路草來。是草滋養(yǎng)我們的生命,是草醫(yī)治我們的身體。我們吃草,喝草藥,過草的日子。哪一樣離開草?我們是真正意義上的草民。翻閱中醫(yī)藥書籍,赫然記載著鴨舌草的藥用價值:鴨舌草,別名水玉簪、肥菜、合菜,性味苦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治痢疾、腸炎、急性扁桃體炎、丹毒、痔瘡等?!短票静荨罚翰萑~圓,似澤瀉而小,花青白??班?,所在有之。再如《江蘇藥材志》:治痢疾腹痛?!陡=ㄖ胁菟帯罚呵甯螞鲅!瓎韬?,守護所謂高貴生命的,居然是匍匐在地上的不起眼的賤草們!

噫嘻!如今誰還能俯下身子審視昔日的草們,再來回血一次草的生活?鴨舌草,不再是地膚的詩情,而是莊稼的禍害與仇人,人類恨不得一瓶農(nóng)藥將其置于死地才痛快,昨日之饑餓今日已不記得,這不是過河拆橋?轉(zhuǎn)過身來的人們,早就忘記了曾經(jīng)青黃不接的面孔。想想那時人類與牲畜們爭奪食物活命,如今是可悲還是可憐呢?

俯身植物。這是我中年后抵達(dá)村莊觸摸生命的視角與姿勢。張愛玲說遇見他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并且在那里開出一朵花來。低到塵埃。只有低到塵埃之下你才會悟透塵埃之上的花草。

至于鴨舌草,很多年都沒有引起我的注意。野草無數(shù),誰會在意那一隅方塘中煢煢佇立的鴨舌草?靠近岸邊,碧綠的身子撐起柔弱的情懷。枝干脆嫩,手一握估計會產(chǎn)生嬰兒的疼痛;葉子更嫩,觸摸會聽到心碎的聲響。若你能停下匆忙的腳步,對著鴨舌草拋去一眼,原來那葉像鴨舌的形狀,勾引著鴨、豬等動物的胃部,以鴨的名義命名的一株草,竟然在天地間,從蒼涼的水面上遺世獨立。

草低無言。但世間并不是沒有知音的。明人李時珍就算一個。他一腳踩上去,走近草的內(nèi)部,他把自己栽培成世間第一草人。在草與人之間,他找到了血液相通的經(jīng)緯,為草正名,為人類療傷。他在《本草綱目》中云:鴨舌草,地膚的別稱。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水田,高尺許,葉心臟形或卵形,似鴨舌。夏秋開花,色濃青,可供觀賞。意外得知,鴨舌草居然別名叫地膚。大地之膚?還是光澤如膚?這樣的名字真是世間少有,古人起名真是深入肌膚啊,動人心魄。就是讓我等想個十年八年,也絕不會想出這么個貼切形象的名字來。據(jù)悉,鴨舌草生命力旺盛,長在水田或者溝渠畔,像鴨子般東竄西竄,假以時日,不久就四處繁衍了。水湄之上,齊嶄嶄地平鋪一層,遮蓋著泥土,遮蓋住水下光景,給大地披上一層滑膩柔嫩的肌膚。若真是符合古意,植物是大地的肌膚,那么肌膚之上是什么?是毛?是行走的動物?還是那些為生存不辭辛苦的人們?

讓人遺憾的是,李時珍沿著草探究身體的秘密,依然沒有走出實用的柵欄。實際上,草與人,在大地上擁有同樣的蔚藍(lán),沒有高低。李時珍的目光在今天看來,依然是短淺的,拘于人類自身的短視,對草的理解依然是偏頗與不公正的。他可否在一部叫《人類綱目》的書里這樣寫:人,其頭發(fā)可以醫(yī)治葉子的枯萎,血可以補給根部營養(yǎng)?

走在夏日的田疇上,腳踩著碧綠的草地,軟軟的,夾雜著泥土的芬芳從我們腳下發(fā)出來,似乎那碧綠的汁液正沿著我們的經(jīng)脈蔓延至我們?nèi)?,彼時我們也是一株碧綠碧綠的野草了?;沃G綠的眼,穿著綠綠的衣服,在泥土里拔節(jié)、長高。我們歡笑著,奔跑著,享受著這一美妙的發(fā)現(xiàn)與感受。瘋跑累了,我們就趴在田埂上,抱著豐滿的阡陌不放,兩手捋著身邊的茅纓,吮吸著。其時我們最大的發(fā)現(xiàn)是:這些不起眼的草兒居然是我們的好伙伴,任我們玩耍與擁抱,甚至我們還會把她們踩在腳下聽她們發(fā)出碧綠的歡叫,那種似乎來自我們與大地肌膚之親的歡叫。

這些不知名的無數(shù)野花野草,不都是大地豐腴的肌膚?每一叢碧綠都是大地泛著光澤與色彩的皮膚。有了這些小草,大地少了一份裸露,一個褐色的傷口,一處觸目的荒蕪。所有的植物都是一盞燈,而香味就是她的光。鴨舌草們是,我們也是。

讀梭羅的《瓦爾登湖》,沉醉在純凈明朗的自然界中??醋杂傻娘w鳥,觀沉默的大樹,賞西沉的殘陽,一切都在藍(lán)色的寧靜與和諧里轉(zhuǎn)動。梭羅是懂得自然的人,他讀懂了一花一木一草,與草木為伍,與鳥獸為伴。他與自然平起平坐,他把自己當(dāng)作自然的一部分,他是自然的草木,他就是自然。遠(yuǎn)離塵囂,走近自然,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已經(jīng)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夢想。夢想的無法實現(xiàn)根源在于我們離自然太遠(yuǎn)了,離塵世太近了。

梭羅說,黑夜即將過去,黎明即將來臨。城市的膨脹,加速了村莊的消亡。村里的樹少了,柵欄荒廢了,豬圈、羊圈也坍塌了,甚至許多泥坯房也倒塌了。村里的人多是老人、孩子。老人們終究要在此埋葬,孩子們長大后則遠(yuǎn)走高飛。那村莊還剩下什么呢?是草!鴨舌草、婆婆納、巴根草等草們鋪天蓋地蔓延過來。我們轉(zhuǎn)身面對鴨舌草們時,也許離野草近了,也許內(nèi)心一片荒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