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高宗、武后登上朝覲壇,接受百官朝賀。文武百官、中外使臣奉獻賀禮。之后,高宗降詔立登封、降禪、朝勤碑。宣布大赦天下,改麟德三年為乾豐元年,改博城縣為乾封縣,以紀念這次封禪盛事。武則天在泰山腳下宴群臣,那樂陣歌舞頗讓武則天此時的內心起伏澎湃。
宴飲活動一直持續(xù)了十幾天。之后,李治和武則天的車駕才離開泰山,起駕回京城。在回去的路上,他們途經曲阜,二人又率眾拜祭了孔子家祠,追贈孔子太師銜,以卿大夫禮致祭。接下來又途經亳州(今河南鹿邑),拜謁老君廟,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
回來也用了不少時間,一直到了三月十一日,才回到東都洛陽。稍停,又返還京師。其間有八百余里,直到四月還京,將封禪事告謁太廟。
沒過多久,武則天又趁著封禪的余熱尚在,上書請李治借機大封百官,其中,三品以上加爵,四品以上加階。
這就又涉及官員的品級制度了。在唐朝,所謂階,就是官員的品級。唐朝的官員品級依正、從、下分為九品二十九階,當時的官員升遷和現(xiàn)在差不多,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每升一階大約要花費四年的光陰。而武則天這一建議,則使得那些四品以上的官員省了四年的時間,一躍而上。
這個官階制度其實是很有講究的,在當時,做官有兩道坎,那便是三品和五品官,三品是親貴,五品則為同貴,他們都享有許多特權,就像今天的鉆石VIP會員一樣。但是畢竟皇帝是大商家,為了限制官員的數(shù)量,皇帝把從六品升五品和由四品升三品的官員數(shù)量嚴格地限制著,所以有相當一部分處于那個階段的官員遲遲得不到晉升的機會,武則天這一建議,無疑給他們的仕途亮了一次晉升的綠燈,自然籠絡了許多人心。
這一次的封禪算是完滿地結束了。封禪不僅僅是一項有著政治目的的大型儀式,還和今天的閱兵有著異曲同工的妙用——可向海內外昭示國家聲威。作為一個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則天打破傳統(tǒng),做到了唐太宗也不曾做到的事情?,F(xiàn)在,既得了朝內大臣們的人心,又向外宣告了自己的權威,也向四方證明了當今皇后所具有的能力。在這之后,武則天的步伐越發(fā)的穩(wěn)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