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這才是一國之母應(yīng)有的表率。李治想著。
在繁瑣的準備后,武則天在眾人的陪同下,帶著內(nèi)外命婦們浩浩蕩蕩地出發(fā)了。這是她第一次以皇后的身份進行的一項活動,讓人看到了她的尊榮和威嚴。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在武則天登上后位的不久,也被提上了日程,那便是請高宗封自己的兒子李弘為太子,代替李忠。
許敬宗當然明白武則天的心思,所以,非常自覺地立即上書,請皇帝另立太子。
其實李治也正有此意,于是,他召許敬宗進兩儀殿來商議這件事。許敬宗不愧是文史全才,他處處引經(jīng)據(jù)典,以天象為儆,地坤為示,又用通俗形象的枝干、衣褲作比。全場下來的結(jié)語是應(yīng)該廢掉庶出的李忠,立當今皇后所生的李弘為太子。否則的話,天象不容,地坤不承,大樹倒栽,衣褲倒穿,便國將不國,百姓的心里也不踏實,就是東宮的原太子心里也不安寧。這一番話說得慷慨激昂。
李治聽后點點頭:“愛卿說的句句在理,朕會從長計議。”
要換太子的事情很快又傳得滿城風雨,大臣們議論紛紛。當時的太子李忠已經(jīng)十四歲了,聽到了這個消息,嚇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寢食不安。他深知自己如今的地位朝不保夕,更怕武后會借此機會傷他性命。我們說病急亂投醫(yī),李忠現(xiàn)在就是這個樣子,無奈之下,他找來宰相于志寧想辦法。
于志寧是一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他最近也一直在考慮關(guān)于廢立太子的問題,他很清楚,胳膊是如何也擰不過大腿的?,F(xiàn)在皇上和皇后已經(jīng)是下定決心要廢李忠立李弘的,即便自己想保李忠也沒有辦法。不過,李忠的太子地位保不住,保住性命應(yīng)該還是可以的。
他暗示李忠說,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向皇帝提出自己力所不及,請立李弘為太子。李忠現(xiàn)在哪里還顧及得了保全太子的地位,只要能保證身家安全,一切他都聽從。就這樣,許敬宗奏請高宗另立太子的事情沒過幾天,李忠主動提出讓出太子之位,李治聽后大喜,當即允奏。
這時的高宗在武則天的建議下,已經(jīng)改年號為顯慶元年。就在這一年的正月,高宗下詔,廢黜李忠的太子之位。詔書中稱,李忠主動讓賢,而且情意誠懇,可謂是義高曠古?,F(xiàn)在讓李弘做太子,成其美事。特封李忠為梁王,出任梁州都督。
另外,于志寧被封為太子太師,中書令崔敦禮被封為太子少師,許敬宗、韓瑗、來濟為太子賓客,李義府兼太子左庶子,大赦天下。